俞信忠;吴满武;杨志浩
目的 了解影响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和手卫生现状,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对全市48所一、二、三级医院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快速手消毒剂的提供情况进行现场实地察看;对143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对六步洗手法进行了现场操作考试;对9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操作前后手卫生情况的暗访.结果 手卫生设施的配备不足,快速手消毒剂的提供不够,仅占18.75%;医师掌握六步洗手法仅占12.50%;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为23.96%、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为38.54%.结论 完善医院手卫生设施,提供快速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手卫生管理力度,才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孙伯英;吴修荣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不孕症患者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50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和106例健康生育者(对照组)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上述不孕症患者中检测出沙眼衣原体阳性标本67例.阳性率为4.47%;在106例健康生育者中检测出沙眼农原体阳性标本2例,阳性率为1.89%;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不孕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孕症患者虽有一定比例的沙眼农原体感染,但感染率并没有明显增高,所以,沙眼农原体感染不一定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一个常见原因.
作者:俞信忠;吴满武;杨志浩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患者因需手术治疗自住院时起至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1]).本综述主要对我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现状、危害、原因以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干预和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研读,现就我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研究概况做一阐述.
作者:马维娜;曾平;姜婧;王云川;张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解国内真菌性败血症的流性病学特征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医院2005~2008年住院患者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情况.结果 共40例患者发生真菌性败血症,发生率为4.76/10 000,多为高龄患者,平均年龄(64±16.54)岁.男性(82.5%)多于女性(17.5%),内科患者多见(67.5%),多发生于ICU(57.5%),恶性肿瘤患者多发(32.5%);假丝酵母菌属是常见的致病菌,其中常见的为热带假丝酵母菌(30.0%),其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25.0%);继发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为深静脉置管、肠外营养、长时间使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入住ICU,其中长时间使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肠外营养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真菌性败血症预后差,避免滥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有助于减少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作者:王英民;王洪;周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在科室的检出构成比及其标本来源.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到的454株肺炎克雷伯菌培养鉴定,资料采用Excel 2000进行统计其在科室的分布及标本来源.结果 2008年1月~2009年6月共检出454株肺炎克雷伯菌,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检出率高,有61株,占13.4%;其次为NICU神经外科41株,占9.0%;检出的45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痰液300株(66.1%),尿液50株(11.0%),脓液29株(6.4%);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为99.1%,其余依次为哌拉西林(41.0%)、头孢唑林(38.8%)、头孢呋辛(37.7%)、氨曲南(35.5%).结论 随着克雷伯菌耐药性增高,会给临床治疗造成很大困难,因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洗手等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沈巨信;李明晖;秦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医院门诊可疑非淋病性尿道炎患者853例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属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支原体属培养阳性率59.1%,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检出率高,占77.8%;人支原体(Mh)检出率很低,仅占2.4%;Uu+Mh感染检出率为19.8%;21~40岁年龄段患者培养阳性率高(79.0%~79.5%);Uu药敏试验显示:Uu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79.8%、59.9%;对普那霉素敏感率高,为100.0%;其次对多西环素、交沙霉素、四环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9%、94.1%、93.4%.结论 Uu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已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应限制使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急诊科是医院接诊、抢救急症患者的窗口及转运站,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医疗任务.因进入急诊科救治的患者大多病情急重,涉及到较多侵人性诊断与治疗操作;加上开放式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而难以监控易导致环境污染.
作者:姜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了解、分析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现状、易感因素,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对2008年住院患者中确诊的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269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陶映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感染仍是目前恶性血液病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将某院2008年1~12月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郑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糖(GLU)、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氢酶(ADA)、IgA、IgG、IgM等6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脑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3种脑膜炎的脑脊液中GLU、LDH、ADA、IgA,IgG、IgM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GLU显著低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LDH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ADA显著高于另外3组;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中IgA、IgG和IgM的含量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化脓性脑膜炎组中的IgM升高显著,结核性脑膜炎组中的IgA、IgG升高显著(P<0.01).结论 脑脊液中GLU、LDH、ADA、IgA、IgG、IgM检测在脑膜炎的鉴别诊断中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俞增仙;董春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淋病奈瑟球菌毒力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的耐药性,碘量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球菌(PPNG);分别提取其染色体DNA和质粒DNA,采用PCR方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毒力岛中的atlA、traG和traH基因.结果 淋病奈瑟球菌的耐药现状非常严重;毒力岛基因广 泛存在,染色体DNA上atlA、traG和trail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60%、34.92%和68.25%;质粒DNA上atIA、traG和traH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60%、63.49%和63.49%.结论 淋病奈瑟球菌的毒力岛基因与耐药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染色体trail和质粒atlA多见于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而染色体traG则更多见于高水平耐四环素菌株(TRNG).
作者:崔海燕;李国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住院的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10 793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59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5.5%;神经内科、烧伤科和干部病房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各科室间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40.2%);原发病发生医院感染的构成比,居前3位的为烧伤(19.0%)、各种恶性肿瘤(11.9%)和脑梗死(9.4%);各年龄段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和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监控.
作者:高立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消毒供应中心对临床各科室的简易呼吸器实施集中管理,规范了简易呼吸器清洗消毒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职业防护,减少环境、人群污染及职业暴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超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耐药基因载体-可遗传元件分布状况.方法 运用PCR法对20株MDR-KPN进行了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aA、trbC)、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1133、ISEcp1)、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tnpU、tnp513)、整合子遗传标记(int Ⅰ 1、int Ⅰ 2、int Ⅰ 3)等4类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结果 trbC、ISEcpl、merA、tnpU、tnp513、int Ⅰ 1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5.0%、65.0%、25.0%、20.0%、50.0%、65.0%,其余4种基因均未检测到可移动性元件;20株菌株每株至少检出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其中在MDR-KPN中检出ISEcpl、merA、tnpU、trbC基因属国内首次.结论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易检出各类可移动遗传元件,与医院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相关的可移动遗传元件主要有trbC、ISEcp1、merA,tnpU、tnp513、intⅠ1.
作者:凌月明;陈金玉;郭勤华;蔡媛媛;赵婉婷;赵桂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同基因和异基因HSCT成为化疗以外的另一重要治疗手段~[1-3].在全球从1970~2001年有78 022例异体移植登记,从1981~2001年有>69 000例自体移植登记~([4-6]),近年来这些数字更是成倍增长.HSCT受者肺部感染,特别是肺部真菌感染越来越成为临床的难题.
作者:徐金富;瞿介明;李惠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神经干细胞移植为脑瘫患儿提供了治疗机会,他们比发育正常患儿更需要护士的照顾.我们针对患儿围术期存在问题,合理满足身心需求以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郝爱华;马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腹腔和胆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及产酶菌株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EM、SHV、CTX-M型ESBLs基因并测序,用ERIC-PCR方法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产ESBLs大肠埃细菌中,TEM-1+CTX-M-1组+CTX-M-8组、CTX-M-2组+CTX-M-9组各3株,CTX-M-8组+CTX-M-9组2株,TEM-1型为5株,TEM-1+CTX-M-1组、TEM-1+CTX-M-8组、TEM-1+CTX-M-9组、CTX-M-2组+CTX-M-9组、CTX-M-8组、SHV-5+TEM-1、SHV-1、TEM-1+CTX-M-2组+CTX-M-8组+CTX-M-9组各1株,4株细菌PCR检测为阴性,3株产CTX-M-2组+CTX-M-9菌株中.两株ERIC-PCR谱型相近.结论 腹腔和胆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少数产酶菌株间存在克隆传播现象.
作者:李韵松;韦嘉;魏艳艳;熊自忠;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现将科室采取的管理措施报道如下.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每月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和相关制度的学习,使其熟练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知识,强化无菌观念,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出入人员管理、传染病手术管理制度等.
作者:张爱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6~2008年接受直肠癌根治术(RCS)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年间,113例接受RCS患者中有11例发牛感染,总感染率9.7%;患者患有糖尿病、痔疮等基础性疾病,较长的手术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引起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癌症不同的临床病理分期、遗传、年龄等因素与术后感染与否关系不大.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室空气质量和合适的温、湿度,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加强术后对切口和引流管的巡视.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盛冬娟;钱小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状况.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观察手卫生执行现状,经过综合干预后1年再次评价手卫生执行率.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22.3%和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9,P<0.01).结论 形式多样、反复强化的培训、洗手设施及手卫生用品的改善、奖惩结合的管理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孝英;杨俐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