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源性伤害中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陈萍;刘丁;王豪;王政;成瑶

关键词:医源性伤害,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探讨医源性伤害中医院感染发生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某院收治的750例医院源性伤害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源性伤害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3.2%;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多见,占87.39%,其次为深部体腔感染占8.98%;医源性伤害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7.11%.结论 对于医源性伤害的医院感染控制,应尽早纳入公共卫生防控范畴,促进医疗卫生质量提高,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供应室无菌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及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中心供应窀无菌室环境卫生现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 调查2007-2008年中心供应室无菌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结果 空气和环境物品卫生学检测合格率为91.1%~97.2%,灭菌包质量检查合格率为99.2%~100.0%,无菌窀温、湿度检查达标率分别为92.3%和88.8%.结论 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严格无菌?室消毒制度,专人负责,职责明确,重视可能导致污染的每一个环节,是保证无菌室环境质量的重要对策.

    作者:陈红花;钱小毛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目标性监测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其特点.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07年12月-2008年11月ICU患者VAP发病情况进行监测,用临床肺部感染状况评分系统(CPIS)相关资料的收集,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44.53‰,经ASIS法计算后,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76.38‰;VAP患者死亡率为60.23%,带管时间与年龄在死亡和存活的VAP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重视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监护.

    作者:王豪;刘丁;陈萍;成瑶;王政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供应室洗涤员使用不同防护用品调查

    以往,医院的重点放在患者的医疗安全,而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则还是个薄弱点;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则是对患者的健康维护,因此职业安全与医疗安全同样重要.笔者探讨促进和提高供应室洗涤员职业防护依从性的方法.

    作者:吴可萍;高传江;陈树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茎环分子探针液相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315codon突变

    目的 应用茎环分子探针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katG315codon点突变,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直接观测液相中探针与katG315codon扩增产物杂交后的荧光信号,并与测序结果比较以验证该检测方法.方法 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katG基因包含315codon的茎环分子探针,建立其扩增体系及分子信标芯片检测方法;对扩增产物测序并作比较.结果 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观测到结核标准株及耐异烟肼PCR产物与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株耐异烟肼组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耐异烟肼组315codon突变检出率为44%,茎环分子探针检测方法与测序法符合率97.5%.结论 茎环分子探针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灵敏核酸点突变检测技术;荧光分光光度计液相荧光检测方法与测序法符合率较好.

    作者:陈庆海;张波;罗阳;匡红;钟敏;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控

    为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按消毒技术法规操作,严把无菌物品质量关,对灭菌效果进行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取得了良好的监控效果.

    作者:张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利用pSOS-HUS系统构建针对小鼠h1-calponin的RNA干扰载体

    目的 利用pSOS-HUS系统构建针对小鼠碱性调宁蛋白(h1-calponin)的RNA干扰载体并对其干扰效率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在线软件设计三段针对小鼠h1-calponin cDNA的寡核苷酸(A、B、C)片段,经退火成为双链后分别装入pSOS-HUS载体,得到载体调宁蛋白-PS-A/B/C,再将h1-calponin cDNA插入该载体和GFP一起融合表达,得到调宁蛋白RNAi-A/B/C 3个载体;对上述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至HEK293T细胞株,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荧光强度来判断上述载体的干扰效果.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证明针对小鼠h1-ealponin的3个RNA干扰载体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和空载体pSOS-HUS(未插入RNA干扰片段)相比,A组的荧光强度减弱明显,B的基本不变,C的荧光强度稍有减弱.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h1-calponin的RNA干扰载体.

    作者:孙启获;苏楠;陈锚锚;金旻;赵玲;陈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定量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TB-IGRA)定量试验用于临床诊断结核的实验价值.方法 收集患者血清及痰标本,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特异性γ-干扰素的含量、ELISA法定性检测血清HIV抗体、胶体金法检测结核抗体,FQPCR检测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核酸.结果 TB-IGRA的敏感度为90.24%,特异度为93.34%;82例肺结核病患者中,痰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DNA和结核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4.63%、76.83%和40.24%,经卡方检验,TB-IGRA与另3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0.01).结论 TB-IGRA较灵敏、特异,是一种诊断肺结核的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作者:张华;黄圣文;罗振元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36 12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2006-2007年各季度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例次率分别为4.66%、5.97%;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高,其次为泌尿道;危险因素以留置深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使用呼吸机为多;对出院的医院感染病例和非氏院感染病例进行比较,年龄、住院天数、死亡率、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深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管道感染、保护易感宿主、开展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沈贻萍;糜琛蓉;钱培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雌激素受体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作为白血病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作为白血病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MSP和RT-PCR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未治疗)外周血雌激素(ER)受体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表达状态,Western-blot检测白血病细胞株以5'-Aza-Dc去甲基化前后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6种白血病细胞株以5'-Aza-Dc去甲基化后ERα蛋白表达明显增强,97.5%的急性白血病患者ERα-A启动子呈甲基化状态并导致其表达异常.结论 白血病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基因启动子(ERα-A)存在异常甲基化现象并导致其基因表达沉默,可能为白血病的致病机制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提示ERα-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有可能成为白血病的新的参考标志物.

    作者:姚婕;张晓兵;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加强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

    加强医院医疗废物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措施,对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高峰;焦玉冰;穆燕红;于静;张狄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分析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寄居于人体皮肤黏膜的正常菌群,但在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接受介入性诊疗操作的患者中,该类菌属则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在人群、尤其是在医院内人群带菌率和耐药株比例高,是医院感染的得要病原菌[1].它不仅在正常宿主组织中引起感染,而且能够黏附在内科装置材料上形成生物被膜[2],因此更容易产生抗菌药物耐药性.

    作者:王向党;金海英;陈红英;张芳;鲁燕侠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免疫PCR检测HIV-1 p24抗原的初步评价

    目的 对免疫PCR HIV-1 p24抗原检测体系的检出限、特异性和重复性等指标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用建立的免疫PCR体系检测p24抗原,讨论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检出限和重复性指标,将空白对照的非特异性扩增条带用荧光密度值(FI)定量,初步提出特异性扩增下限的判定方法.结果 将非特异性扩增荧光密度值的(+3s)作为特异性扩增信号的判定下限,免疫PCR检测p24抗原的检出限为0.1 ng/L.结论 检测方法的检测限、特异性与重复性能满足HIV-1 p24抗原检测的需要.

    作者:郑姬;府伟灵;蒋天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一起误诊致输液反应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2008年3月,医院某病区发生了6例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寒颤、发热,有暴发输液反应的发生.通过回顾性分析这起暴发输液反应的处理过程,建立正确的处置流程,降低其潜在危害.

    作者:曹力;杨慧宁;梁慧;刘丽萍;王鲜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008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2008年痰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规律.方法 采用MicroScan板条或API鉴定系统鉴定病原菌,用K-B法及VITEK2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2008年医院痰培养阳性标本主要分布在脑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及儿科等;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前8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0.0%)、白色假丝酵母菌(18.0%)、鲍氏不动杆菌(10.7%)、金黄色葡萄球菌(6.5%)、肺炎克雷伯菌(6.0%)、阴沟肠杆菌(4.0%)、流感嗜血菌(3.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3.5%);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菌株,但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较敏感;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不动杆菌属对美罗培南、亚胺堵南、头孢哌酮和米诺环素较敏感.结论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多药耐药性较高,应引起重视,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潘虹;刘春江;黄庆;汪广杰;龚雅莉;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对尿脱落细胞进行FISH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方法 选用3、7、9、17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对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的脱落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研究,并同时做细胞学检查.结果 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3、7、9、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阳性率分别为28%、32%、56%和38%,其中9号染色体畸变率较高,但与膀胱癌的分级无明显相关关系;3、7和17号染色体数日畸变与膀胱癌的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染色体的畸变有关,应用FISH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可以作为膀胱癌诊断、预后判断的一项辅助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

    作者:汪广杰;张晓莉;陈志文;罗阳;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手术部位感染控制

    目的 探讨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加强组织管理与培训,重视医护人员手与患者术前皮肤消毒,正确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清洗消毒手术器械,增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等措施.结果 调查74所医院,由于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及消毒方法不当致不需备皮而备皮的医院占16%;未做到术前抗菌沐浴的医院占20%;备皮时间选择不当的医院占64%.结论 做好手术部位监控工作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作者:齐晓彦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HBV核心区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区的突变模式.方法 在核酸序列比对的基因上,设计靶向HBV各基因型核心区的通用引物.PCR扩增血清病毒DNA,经DNA测序和随后的序列分析,检测和分析核心区的突变模式.结果 在34例可检测样本中,共有23例患者存在HBV核心区突变;其中,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的A1762T(50.0%)和G1764A(52.9%)是常见的突变位点,并且,通常表现为双碱基突变;其次是核心(C)基因区的L60V氨基酸突变(17.6%);就各基因区的突变频率而言,BCP区、前核心(Pre-C)区和C基因区突变患者分别有18、6、10例,其中,BCP区通常表现为A1762T和G1764A双突变(94.7%),pre-C区以G1896A为常见(83.3%),C基因区则主要是L60V的氨基酸单突变(50.0%).结论 HBV核心区常见的突变形式是BCP区A1762T和G1764A的碱基双突变;由于HBV核心区基因具有复杂的突变模式,因此,研究HBV核心区基因突变模式对HBV感染的病情预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庆;王贵宇;黄君富;潘虹;李君;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痰热清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及其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流行趋势,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1-2007年某医院痰标本微生物学培养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构成,MRSA的流行趋势及其耐药性,采用随机对照,将100例MRSA感染性肺炎患者平均分为2组,分别予万古霉素、痰热清注射液+万古霉素注射液治疗.结果 32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 308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62株,MRSA分离率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P<0.05);78.07%MRSA来自医院感染;MRSA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广泛耐药,与MSSA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痰热清+万古霉素联合治疗MRSA感染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万古霉素(P<0.01).结论 MRSA是院内肺部感染的重要致病菌;除万古霉素外,MRSA对其他抗菌药物广泛耐药,中药痰热清与万古霉素联合治疗MRSA感染性肺炎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宋志香;芦苇;陈亮;王爽;李兴广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我院从2008年4月30日-7月10日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06例,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手足口病患儿诊疗、护理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王伟玲;姜纪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69例真菌血症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真菌性血液感染常见真菌的菌群分布、耐药性状况及真菌血症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69例真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5%的真菌血症患者患有≥2种的基础疾病,50.0%患者均有导管留置,而且患者在血培养采样前1周内均不同程度使用抗菌药物;69例真菌血症中,53例(76.8%)与假丝酵母菌属有关,但仅18例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真菌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为44.9%;不同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结论 真菌血症多发生于基础疾病严重者,由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导致的败血症在真菌血症中占很大比例;部分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应重视对血液真菌感染患者的检测及合理用药,以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张晓兵;龚雅利;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