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文;徐英春;王辉;张小江;谢秀丽;原英;陈民钧
目的 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联用其他药物时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与其他药物联用时的表象进行汇总、分析获得资料.结果 除已知的在少数病例中可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光毒性、肝毒性、溶血性贫血等外,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致QT间期延长引发严重室性心律紊乱;对血糖有影响,尤其在与糖尿病治疗药同时发生的低血糖和高血糖等.结论 有指征地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性增长、延长该类药物使用寿命的关键,在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安全性也应受到关注.
作者:孙慧萍;蔡力力;阎赋琴;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找准位置,注重协调.解决主要矛盾,加强重点科室管理,创新工作方法,探索管理模式.结果 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加强了沟通与与协调,落实了重点科室的管理,杜绝了医院感染的暴发,保证医疗安全.结论 以<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职责为切入点,准确定位,灵活工作,加强培训,注重实效.
作者:袁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护策略.方法 分析ART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结果 ART实验室在管理体系、防护环节、实验室环境、ART程序、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分析ART实验室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与探讨防护策略,对指导医务人员加强自身防护与预防患者间发生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浩;李国屏;张丽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与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满足条件的12篇有关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与定植危险因素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并计算每个因素的综合OR值.结果 共对8个因素进行评价,分别为近期住院史(OR=2.46,CI为1.25~4.85)、近期抗菌药物使用(OR=2.77,CI为1.34~5.74)、长期入住健康护理院及与医务人员接触(OR=6.48,CI为2.38~17.63)、近期有手术或侵入性操作(OR=2.53,CI为1.90~3.36)、年龄(OR=-1.99,CI为-9.21~5.23)、性别(OR=1.04,CI为0.71~1.51)、吸毒(OR=1.49,CI为0.34~6.54)、基础疾病(OR=1.12,CI为0.55~2.28).结论 近期住院史、抗菌药物使用、长期入住健康护理院及与医务人员接触、近期有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是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与定植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吸毒、基础疾病等与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与定植无显著相关.
作者:章锐锋;万欢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方法 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提供经验.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仅可呈现单一性,其更多的表现是多样性,但仍以发热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比较多见,但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孙爱娣;余阳;李建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杜绝因其管理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 通过实例调查分析外来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结果 管理办法实施约1年,得到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认可,手术部位感染率控制满意,2007年医院感染率仅0.39%.结论 加强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李红;陈辉;赵爱民;张国英;贺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呼吸道细菌感染为临床常见病,临床多采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静脉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穿刺痛苦,而且也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采用转换治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旨在寻找一种有效且经济、方便、痛苦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车薇;张韶峰;王红;王效珍;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1 200株病原菌,掌握医院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分离的菌株,分析其分布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 检出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首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70.0%及76.0%,铜绿假单胞菌居革兰阴性菌首位,分别为11.8%及12.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30.5%及35.5%,分离真菌菌株数分别占13.4%及19.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多.结论 检出的病原菌仍然是医院患者的常见感染菌,同时,MRSA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临床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刘娟;臧大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CVC)主要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目前此项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也显著增多,其中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较为常见.自2006年12月,我们改进了常规固定方法,减低了感染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冷馨;冷维春;孙延霞;郭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院是患者集中的地方,因各种疾病导致交叉感染,而护士是与患者接触多的群体,在高危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必须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才能更好地护理患者.
作者:赵锦芬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由于滥用抗菌药物,真菌的感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抗菌药物的高使用率必然出现常见病原菌耐药谱的更迭、耐药率的不断增加;预防性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可使菌群失调而继发真菌感染.而尿沉渣检验是住院患者的必查项目,探讨用UF-100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中的类酵母菌与尿中培养出真菌的符合率,无疑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院洗衣房承担着全院工作人员及患者被服的洗涤工作.管理不善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几年来,我院将洗衣房纳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宁;郑洪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对336例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336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177例,感染率为52.7%,其中Uu、Mh以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0.5%、2.4%和9.8%,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χ2=21.9,P<0.01),支原体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的是交沙霉素(JOX,99.4%),其次是米诺环素(MNO,98.3%)、多西环素(DOX,98.3%)和氧氟沙星(OFX,88.2%);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一Uu感染(χ2=25.3,P<0.01).结论 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主要由解脲脲支原体引起,占76.9%,交沙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马红松;林奇龙;夏邦世;杨晓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消毒供应室每天从临床回收大量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污染的各种包布、其他废物等医疗废物,因经常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分泌物、血液、脓液等有机物的严重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社会、环境、人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引发医院感染与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燕;李慧;张淑北;吴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集中静脉输液时,为防止患者交叉感染,护理人员的手和止血带的消毒至关重要.现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预防交叉感染的方法.
作者:高淑平;孙辉;张淑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的重要部门,担负着各科常规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任务.对手术室医用废弃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避免造成社会环境危害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开玲;于爱玉;高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医院是人员流动频率高的场所,由于患者带有不同的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可进行传播,因此,空气污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医院人员流动状态下的空气消毒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产品宣传问题,导致目前医院人员活动状态下的空气动态消毒设备选择混乱,造成医院空气的二次污染.为便于临床选择,我们对目前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字号的国内外空气消毒设备进行临床选择评价.
作者:池云峰;薛赤;冷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引起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寻求RVVC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 将诊断为RVVC的病例,进行真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确定个体化的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并对治愈停药后1、3、6、9、12个月回访调查分析.结果 67例RVVC病例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占68.4%,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占26.4%;在口服用药中酮康唑敏感率高(91.04%),特比奈芬敏感率低(34.33%),在阴道用药中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100.00%),克霉唑次之(91.00%),咪康唑敏感率低(53.73%),RWC的治愈率为随访治愈后1个月95.52%、3个月83.58%、12个月72.22%.结论 RVVC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治疗RVVC必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根据病程和随访复发情况延长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时间是治愈RVVC的有效措施,在无药敏结果时首选酮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
作者:祝建军;蒋琰瑛;吴展;刘霞;李英龙;叶金艳;杜玉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现状及<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的落实情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为规范医疗机构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探讨对策.方法根据<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制定统一评估表,对北京地区17所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17所奥运定点医院中,呼吸机数量≥50台的10所,均建立了清洗消毒制度和登记并能进行消毒效果监测;11所医院科室存在自行处理使用后的呼吸机,无法完全达到指南要求,存在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隐患.结论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技术指南,医院统一对呼吸机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大监管力度是降低通过外源性途径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坤;韩燕茹;武迎宏;冯结;刘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开发医院感染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院感染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C/S构架,后台采用SQL SERVER2000大型数据库.前端应用程序使用PowerBuilder7编程,将医院感染报告数据采集的应用软件集成到各个计算机工作站上,构建涉及医院任何部门的医院感染监控网络.结果 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各级医院感染信息进行动态收集、上报、统计、分析、浏览、查询的功能,并为各使用单位自动生成规范化及个性化的监测图表,同时可达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预警作用.结论 北京市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效的医院医疗质量辅助管理工具,能够使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全面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状况,并为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决策提供循证依据,以达到科学化管理的效果.
作者:武迎宏;刘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