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升;曹纳新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MECT合并舍曲林治疗)和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SCL- 90躯体化因子分、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4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3.30%,对照组为53.3%,差异有显著性(P<0.01);从第一周末开始,研究组SCL-90躯体化因子分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周末开始研究组HAMD总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分值无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且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方泽忠;华玖州;朱宇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宁波市自2008年3月起,在9家市级医院实施廉价药物制度及经济补偿机制,取得成效.截至2010年12月底,财政补助1亿余元,减少患者药品费用3.98亿元,给群众带来实惠.实施廉价药物制度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群众“看病贵”、保障医院正当权益的“双赢”之举.
作者:应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2011年新昌江下游地表水、地下水、管网末梢水水质,为水质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新昌江下游地表水、地下水及管网末梢水水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监测点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为溶解氧、BOD5、总磷、铁、锰,内梅罗污染指数1.5-0.3,评价级别由轻度污染到清洁;监测点地下水主要污染指标为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内梅罗污染指数:1.5-0.8,评价级别由轻度污染到清洁;管网末梢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新昌江下游地表水、地下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总体较好,部分断面地表水、地下水轻度污染.建议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控制地表水中铁、锰、有机物和地下水中锰、微生物.
作者:蒋国钦;李明;潘国绍;王纪刚;陶建华;王春辉;连灵君;应锡钧;刘锦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2008年东莞实施医保改革后,东莞政府决定实行门诊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捆绑运作,进一步与卫生服务体制改革联动.文章探讨了东莞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相应的社区首诊制和逐级转诊制度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
作者:黄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护理措施在“疼痛干预”肛瘘切除术后患者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截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188名肛瘘切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分配患者为常规组及疼痛干预组,对比两组间差异并行相关分析.结果:常规组疼痛可接受(轻+中级)为72例,占81.8%;疼痛干预组为92例,占92%;术后6天行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调查及评分,对患者问卷行统计后提示,常规组满意71例,占80.7%;疼痛干预组95例,占95%.疼痛干预组护理满意评分较常规组高(10.2±3.2)分.数据分析后提示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减轻疼痛、减低术后不适度,是疼痛护理干预的目的,加强患者术后疼痛缓解速度,可使患者住院满意度提高,也是护理工作追求满意的关键点.
作者:包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鄞州区1950-2010年疟疾流行概况,总结疟疾防治经验,评价疟防成果,分析消除可能性.方法:回顾鄞州区61年来疟疾防治历程,阐述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防制措施、成效及经验教训.结果:鄞州区1970年代前间日疟高度流行,发病率自1979年来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87年达到基本消灭后进入监测阶段,2006-2009年输入性病例增加,疫情有所回升,但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2010年降到1/10万以下.其防制过程可分为重点调查及防治试点研究、控制流行、降低发病率、巩固防治成果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论:61年以来的防治经验为消除疟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须大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努力提高疟防人员素质和技能,坚持多部门协作,及时发现病人并有效处置,从而达到消除的目标.
作者:江一芬;徐来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嘉兴市2005-2010年乙肝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嘉兴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资料分析.结果:6年共报告乙肝11 099例,年均发病率36.26/10万,其中15岁以上人群乙肝报告10 880例,占乙肝报告总数的98.03%,年发病率为41.35/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5∶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0~29岁发病高,占27.82%.职业分布中以农民、民工和工人为主,分别占40.07%、23.59%和17.48%.结论:应加强重点人群乙肝防治,建议对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和15岁以上人群普种乙肝疫苗.
作者:杜哲群;何奔;朱红良;沈国初;向泽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bsity focuset ultrasound,HIFU)在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FEP-BY02型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76例,共接受治疗616次,平均每例8次.结果: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8.5分降至8.7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5.3分降至2.1分(P<0.05),前列腺体积(VP)由术前的51.3ml降至38.3ml(P<0.05),剩余尿量(PVR)由术前的219ml降至54ml(P<0.05),大排尿流量(Qmax)由术前的8.7ml增加至33.3ml.8例出现尿道刺激症状,占10.7%,12例出现局部隐痛或烧灼感,占15.8%.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对高危的老年患者尤为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新民;周小庆;项龙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对男子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诊治的220例CP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观察CP病程与发生性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220例CP患者中发生性功能障碍70例,发生率占31.38%;18例病例突发性勃起障碍;有12例在性交中间突然痿软;50例先表现为勃起无力,继而完全不能自主勃起.CP病程3年以内者80例发生性功能障碍12例,发生率16.25%;病程3~6年发生率44.44% ;CP6年以上发生率54.00%,随着CP病程增加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随之增加P<0.05).结论:CP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随着CP病程增加发生率随之增加,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对CP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心理疏导治疗.
作者:余文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嘉善县近6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嘉善县的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种1 068例(其中甲类115例,乙类953例),占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4.14%,占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7.25/10万,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疫情以散发为主,6~10月发病数占全年肠道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9.27%,男女性别比为1.5∶1.发病数以农民、民工及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虽低于全省发病平均水平,但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仍需常抓不懈.
作者:徐东升;曹纳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方法: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要方式,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在工作模式上,专线负责,责任到人;组建联村医生责任团队,上门提供服务;与上级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结果:2010年与2007年比较,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体弱儿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7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提高了4.66、4.11、3.49、0.93、12.43个百分点,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新生儿访视率99.84%.结论:余姚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实践成效显著.同时,尚存在人才匮乏、保健与临床结合不够等问题.
作者:王佩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53人,部分流动儿童监护人希望改善摸底和预约环节的服务水平和方式,并有专业医生为其提供更多的预防接种知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持有率为97.13%,摸底、接种实施和健康教育等环节的服务利用率在82.34%~99.56%.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出生场所、调查地累积居住时间和预防接种门诊地理便利性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论:浙江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度较高,健康教育、减少家庭接生、提高服务时间和地理便利、改进服务内容和工作模式,可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作者:胡昱;陈恩富;戚小华;李倩;陈雅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提高护士急救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对长兴县人民医院18个科室54名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救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受训护士进行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考核,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明显优于培训前(P<0.01).问卷调查显示:92.4%的医生对护士的抢救配合表示满意,95.6%的医生认为有必要进行急救模拟培训;100%的受训护士认为模拟演练能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96.3%认为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92.6%认为明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模拟演练是提高临床护士急救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一套比较适应当前急救护理培训的新模式.
作者:章红萍;吴健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参加健康教育的426位孕妇(观察组)与未参加健康教育的412名孕妇(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孕妇的围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能满足孕妇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起到促进优生优育的积极作用.
作者:郑晓红;魏静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社区强化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2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社区强化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代谢指标明显降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糖尿病社区强化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血糖控制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劳幼文;徐亚珍;吴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舟山市普陀区2005-2010年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乙型肝炎疫苗(HepB)5种疫苗的预防接种现状.方法:2005-2010年期间每年分别在13个乡镇(街道)流动人口聚集地随机抽取居住3个月及3个月以上的1~7周岁外地户籍儿童,同时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调查本地12~24月龄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流动儿童建证(卡)率93.54%;卡疤率91.18%;BCG、OPV、DTP、MV、HepB五苗接种率分别是91.36%、98.05%、96.290%、92.57%、97.86%;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9.60%,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92.66%,低于本地儿童.结论:对流动儿童的疫规划管理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郑红元;王松治;张世宏;李雪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衢州市2010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治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药敏比例法对371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总耐药率为24%,耐多药率为6.7%;对异烟肼与链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5.4%、11.9%.结论:衢州市结核杆菌的耐药趋势仍然严峻,相关卫生部门应引起重视.
作者:郝晓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亟待立法.新农合条例制定工作已进行3年,期间面临诸多难点,如怎样界定新农合的走向、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界定参加主体及在自愿原则和强制原则之间进行抉择等.文章针对上述难点问题逐一进行了论述,以期促进新农合立法工作.
作者:宋大平;任静;赵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泛福舒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以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泛福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呼吸道感染次数、持续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观察治疗前后IgA、IgM和Ig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持续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程结束后IgA和IgG水平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IgM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gA、IgM和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福舒可能通过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增强患儿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在门诊中可给予小儿预防性运用,达到防治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目的.
作者:黄熊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从1938年起,日本用20多年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从理念到现实的蜕变.50年来,日本在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任静;程念;汪早立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