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娟;房芳;孙丽萍
目的 调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35株临床分离的PAE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7种ESBLs基因.结果 35株PAETEM、OXA、PER、GES的阳性率分别为51.4%、42.8%、31.4%、22.9%,而SHV、VEB、CTX-M-1基因均阴性.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PAE TEM、OXA、PER、GES基因携带率高,检出GES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作者:常东;蒋伟;魏华;王春新;张云杰;糜祖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3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2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结果 20株阴沟肠杆菌呈多重耐药;β-内酰胺酶基因ACT-1、DHA和TEM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4株(70.0%)、9株(45.0%)和11株(55.0%),而其余基因均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ant(3″)-Ⅰ、ant(2″)-Ⅰ、aac(6′)-Ⅱ、aac(3)-Ⅱ阳性株数分别为10株(50.0%)、3株(15.0%)、2株(10.0%)、1株(5.0%)、1株(5.0%),而aac(3)-Ⅰ基因均阴性;复方新诺明耐药基因sulⅠ、dfrA1、dfrA17阳性株数为10株(50.0%)、1株(5.0%)、0.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新诺明3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携带率高.
作者:过毅;金辉;蔡培泉;王春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法对神经外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及意义.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3年5~12月,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与2002年5~12月间神经外科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标性监测267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共发生100例,136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7.5%,感染例次发病率为50.9%,明显高于2002年5~12月间,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248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20.2%和感染例次发病率21.4%,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标性监测方法能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现率,为有效地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任玲;周宏;郑雯;茅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国各大医院一般均存在患者多、内镜少、使用频繁、消毒不彻底等情况,所以必须加强对内镜的消毒与管理.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宫腔镜必须达到灭菌.作为侵入人体腔内的器械,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用后的消毒灭菌难度大;同时价格昂贵,医院购置有限,存在供需矛盾,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因此寻找一种即安全、快捷又对内镜损伤小的灭菌方法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曾经使用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祝洪珍;刘永华;王超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女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的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目前白带常规涂片只能作念珠菌的孢子、菌丝定性检测.用酚-次氯酸钠显色法鉴别念珠菌属阴道感染与带菌状态,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锦华;何小燕;李康;赵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1 d的全院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给药途径、用药量.结果 1347例住院患者中,689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15%;总DDD为1377.73,使用指数为102.28;抗菌药物使用指数排在前5位的科室为呼吸科(272.58)、口腔科(193.86)、泌尿外科(158.15)、普外科(157.82)、神经外科(155.69).结论 使用指数能较准确反映抗菌药物利用情况,口腔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的抗菌药物使用过多.
作者:任南;吴安华;冯丽;文细毛;易霞云;吕一欣;龚瑞娥;黄勋;王曼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科室在2004年1~6月份压力蒸汽灭菌中发生49个湿包,现将造成湿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湿包的措施.
作者:张爱清;叶绿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了解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4年推荐的标准,测定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 77株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7株)中,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者分别占50.0%和22.8%,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分别占20.0%和59.6%,其中D试验阳性分别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50.0%和61.8%.结论 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属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B类链阳霉素类抗菌药物.
作者:赵瑞珍;陈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为了解我市消毒现状,2004年笔者对部分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对医疗机构中氧气湿化水根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医疗用品的采样方法采样后,立即送本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检验;评价按该卫生标准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菌落数20CFU/ml判断为合格.
作者:谢子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对化脓性中耳炎诊断及治疗多依赖于细菌培养,如不及时对症治疗易引起中耳炎的颅内外并发症和后遗症.我们对五官科送检的儿童耳分泌物进行培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易婷曲;沈传伟;许爱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从海水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方法 毒力实验组:35只清洁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腹腔注射副溶血弧菌为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为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为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伤口感染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培养、脏器培养,4 d后活杀小鼠,取脏器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毒力实验组:1只小鼠腹腔注射细菌悬液12 h后血培养阳性,解剖脏器压印细菌培养阳性;伤口感染组:伤口浸泡菌液后,感染率为100%,血液及脏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病理学检查伤肢横纹肌组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蜂窝织炎性反应,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当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无炎性反应.结论 自海水中分离出的副溶血弧菌在106CFU/ml时,具有感染能力,可致鼠伤口感染和败血症.
作者:马骢;郝秀红;王芳;韩善桥;虞积耀;段蕴铀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要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的职责,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处理措施,有时得不到理解,影响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我们运用心理学理念指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世娟;房芳;孙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纤连蛋白(FN)在不同类型的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及其与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纤连蛋白在正常和病变肝组织内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并以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内透明质酸的含量.结果 慢性活动性肝组织中肝细胞和内皮细胞内FN的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AH)组和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组(P<0.05);FN在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内不表达,在内皮细胞内呈弱阳性表达,但在各型肝炎的炎症细胞浸润区内FN呈阳性表达;肝组织中FN阳性表达的患者血清内HA含量为(203.7±121.6)ng/ml,明显高于阴性和弱阳性表达患者(139.2±158.0)ng/ml和(130.4±65.1)ng/ml(P<0.01).结论 FN是肝纤维化的前驱物质,参与新生纤维组织的形成,与肝组织的损伤及其修复和血清内HA含量增大有关.
作者:王海滨;石新惠;张云杰;张冬青;孙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与已上市罗红霉素片为对照,考察另一国产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18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两种制剂后,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经3P97程序拟合处理,二者的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的罗红霉素实测平均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0.869±2.671)μg/ml和(11.250±3.097)μg/ml;实测平均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7±0.8)h和(1.6±0.8)h;t1/2(ke)分别为(13.407±2.391)和(12.496±2.231)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n平均值分别为(127.097±32.971)μg·ml-1·h和(134.429±35.783)μg·ml-1·h;AUC0-∞平均值分别为(136.556±33.958)μg·ml-1·h和(143.483±38.052)μg·ml-1·h;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比较,罗红霉素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95.79±17.46)%、(96.58±16.66)%;对药动学参数AUC、Cmax、Tmax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在处方与周期间P>0.05.结论试验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李彦;钱平利;刘振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泌尿系感染.方法 制定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的监测方案,采用病房查房查阅病历、微生物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分析2004年1~12月份留置尿管患者617例次.结果 生泌尿系感染病例89例,感染例次106次,感染率为14.42%,占医院感染的62.72%,位于医院感染的第1位;院内泌尿系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插尿管、留置尿管持续时间长及无菌操作不严格、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结论 严格掌握插尿管的适应证,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严格导尿管的无菌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丽珍;雷风仙;张丽平;赵小平;郭兵方;郭海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为彻底杀灭口腔手机、洁牙机上的病原菌、病毒,我科自2003年购进卫生部口腔消毒灭菌国际招标采购的德国产3次预真空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全自动注油机、热封灭菌袋,现将临床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鲁伟;高玉萍;储从家;蔡德芳;李江涛;毛永惠;杨长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 以2000年8月~2005年8月进行的116例颈淋巴清扫术患者医院感染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进行对照,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2例、25例次,感染率为18.97%,例次感染率为21.55%;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呼吸道感染为常见,构成比分别为48%、24%,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行侵入性操作、有慢性疾病史、年龄、住院天数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淋巴清扫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高,对于高危患者更应成为重点防护对象.
作者:张秋霞;徐永根;金巧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灭菌物品包装材料容易被忽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总结了我院自2003年6月起使用3M皱纹纸的临床工作体会.
作者:刘敏;曹华;宋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讨老年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我院2001年6月~2005年4月老年患者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部位、患者基础疾病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184株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为痰液、尿液、咽拭子、脓液等;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50.0%;耐药率低的药物是亚胺培南,为2.2%,其次为阿米卡星(37.5%)和氨苄西林/舒巴坦(39.7%),耐药率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为83.2%.结论 老年患者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卢建雄;李翊锐;邵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薄弱环节.方法 采用WHO推存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结果 洁净手术部每个工作环节,把消毒技术规范融于每天每步工作之中,形成实施过程质量.结论 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患者安全系数,降低手术感染率.
作者:蔡奕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