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胡德宁;曾光誉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化, 建设
摘要:如何科学、合理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该文提出要注重摸清现状、建立组织机构、编制规划、遵照标准、优选实施队伍、培养人才和保障经费等建议.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概况及对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启示

    从1938年起,日本用20多年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从理念到现实的蜕变.50年来,日本在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任静;程念;汪早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1年新昌江下游水质分析与评价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2011年新昌江下游地表水、地下水、管网末梢水水质,为水质进一步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新昌江下游地表水、地下水及管网末梢水水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监测点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为溶解氧、BOD5、总磷、铁、锰,内梅罗污染指数1.5-0.3,评价级别由轻度污染到清洁;监测点地下水主要污染指标为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内梅罗污染指数:1.5-0.8,评价级别由轻度污染到清洁;管网末梢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新昌江下游地表水、地下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总体较好,部分断面地表水、地下水轻度污染.建议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重点控制地表水中铁、锰、有机物和地下水中锰、微生物.

    作者:蒋国钦;李明;潘国绍;王纪刚;陶建华;王春辉;连灵君;应锡钧;刘锦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950-2010年宁波市鄞州区疟疾监测与防制成效分析

    目的:了解鄞州区1950-2010年疟疾流行概况,总结疟疾防治经验,评价疟防成果,分析消除可能性.方法:回顾鄞州区61年来疟疾防治历程,阐述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防制措施、成效及经验教训.结果:鄞州区1970年代前间日疟高度流行,发病率自1979年来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87年达到基本消灭后进入监测阶段,2006-2009年输入性病例增加,疫情有所回升,但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2010年降到1/10万以下.其防制过程可分为重点调查及防治试点研究、控制流行、降低发病率、巩固防治成果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论:61年以来的防治经验为消除疟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须大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努力提高疟防人员素质和技能,坚持多部门协作,及时发现病人并有效处置,从而达到消除的目标.

    作者:江一芬;徐来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实施廉价药物制度的成效看财政补偿的重要性

    宁波市自2008年3月起,在9家市级医院实施廉价药物制度及经济补偿机制,取得成效.截至2010年12月底,财政补助1亿余元,减少患者药品费用3.98亿元,给群众带来实惠.实施廉价药物制度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群众“看病贵”、保障医院正当权益的“双赢”之举.

    作者:应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舍曲林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MECT合并舍曲林治疗)和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SCL- 90躯体化因子分、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4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3.30%,对照组为53.3%,差异有显著性(P<0.01);从第一周末开始,研究组SCL-90躯体化因子分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周末开始研究组HAMD总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分值无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MECT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且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方泽忠;华玖州;朱宇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微创置管引流与传统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微创置管引流方法治疗与传统保守治疗下高血压脑出血的成本-效果.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微创置管引流治疗(A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B组).运用临床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C/E)对A组和B组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A、B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9.5%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功能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以临床总有效率计C/E分别为:A组每治愈1例患者成本为14 500.72元和B组每治愈1例患者成本为20 843.34元,A组临床经济学效益优于B组(P<0.05).结论: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近,但A组在功能改善程度上优于B组,而且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置管引流治疗组在临床经济学上更具优势.

    作者:吴钒;郝赤子;朱烈烈;闻浩;潘达;陈大庆;林露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现代医院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医院外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现代医院发展更亟待文化的支撑.如何发挥医院文化的统领作用和管理效能,是现代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紧迫的实践性课题.该文在概述了医院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现代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方式,对实现现代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者:刘秋华;高长林;丁长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实行驻村医生制度 提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水平

    文章介绍了祁门县历口中心卫生院实行“驻村医生”制度,推动服务中心下移,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提升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许柳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53人,部分流动儿童监护人希望改善摸底和预约环节的服务水平和方式,并有专业医生为其提供更多的预防接种知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持有率为97.13%,摸底、接种实施和健康教育等环节的服务利用率在82.34%~99.56%.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出生场所、调查地累积居住时间和预防接种门诊地理便利性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论:浙江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度较高,健康教育、减少家庭接生、提高服务时间和地理便利、改进服务内容和工作模式,可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作者:胡昱;陈恩富;戚小华;李倩;陈雅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64层CT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64层CT重建研究探讨该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患者均行X线、CT扫描以及64层CT重建,分别对X线和CT重建后对患者病变及分型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X线片漏诊1例,与手术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5.32,P<0.05) ;CT重建无漏诊,准确率与手术结果比较达100%;CT重建对患者骨折分型准确率100%,X线片准确率91.76%(78/85),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8.18,P<0.05).结论:64层CT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分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临床的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黄峰;邓雪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5-2010年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嘉善县近6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嘉善县的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种1 068例(其中甲类115例,乙类953例),占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4.14%,占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7.25/10万,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疫情以散发为主,6~10月发病数占全年肠道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9.27%,男女性别比为1.5∶1.发病数以农民、民工及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虽低于全省发病平均水平,但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仍需常抓不懈.

    作者:徐东升;曹纳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影响成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质量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2010年度成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苏醒期躁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观察2010年度300例患者的苏醒期躁动情况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体重指数、脑血管或脑外伤病史、术前用药、麻醉维持方式、手术类型与留置导尿管与否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脑血管或脑外伤病史、麻醉维持方式以及留置导尿管与否是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与脑血管或脑外伤病史、麻醉维持方式以及留置导尿管与否独立相关,预防的关键在于做好术前评估与围术期麻醉管理.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伴有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的慢性荨麻疹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是否与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存在关联.方法:对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及功能进行放射免疫法检测,并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 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的阳性率分别为22.0% (22/100)和15% (15/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25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13例(52.0%)阳性,与自身抗体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SST阳性患者皮疹的风团数量较多(P<0.05),风团持续时间较长(P<0.05).结论:ASST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测定对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是否存在自身抗体的初筛检查中,ASST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及特异性,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

    作者:姚志胜;章静怡;周敏;胡央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嘉兴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流行病学分析和防治措施建议

    目的:分析嘉兴市2005-2010年乙肝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嘉兴市15岁以上人群乙肝资料分析.结果:6年共报告乙肝11 099例,年均发病率36.26/10万,其中15岁以上人群乙肝报告10 880例,占乙肝报告总数的98.03%,年发病率为41.35/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5∶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0~29岁发病高,占27.82%.职业分布中以农民、民工和工人为主,分别占40.07%、23.59%和17.48%.结论:应加强重点人群乙肝防治,建议对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和15岁以上人群普种乙肝疫苗.

    作者:杜哲群;何奔;朱红良;沈国初;向泽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肛瘘切除术后对换药引起疼痛的干预

    目的:探究护理措施在“疼痛干预”肛瘘切除术后患者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截取2009年4月-2011年5月188名肛瘘切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分配患者为常规组及疼痛干预组,对比两组间差异并行相关分析.结果:常规组疼痛可接受(轻+中级)为72例,占81.8%;疼痛干预组为92例,占92%;术后6天行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调查及评分,对患者问卷行统计后提示,常规组满意71例,占80.7%;疼痛干预组95例,占95%.疼痛干预组护理满意评分较常规组高(10.2±3.2)分.数据分析后提示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减轻疼痛、减低术后不适度,是疼痛护理干预的目的,加强患者术后疼痛缓解速度,可使患者住院满意度提高,也是护理工作追求满意的关键点.

    作者:包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强化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社区强化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2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社区强化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代谢指标明显降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糖尿病社区强化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糖尿病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血糖控制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劳幼文;徐亚珍;吴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0年衢州市柯城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2010年衢州市柯城区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人群类型、分布情况以及求询动机,为进一步深化VCT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导出2010年柯城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共有609人接受HIV检测,求询原因主要为发生危险性行为(66.83%),检出HIV阳性数4例,HIV感染检出率为0.66%.其中男男同性性接触传播2例,HIV感染检出率为10.53%.结论:VCT服务有助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减少HIV的进一步传播,是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魏苏江;陈卫国;郝晓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农合患者与自费患者重大手术前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患者与自费患者在胃癌根治、结肠癌等癌症根治、全髋关节置换等重大手术前的心理状况,探讨影响其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为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准备行胃癌根治、结肠癌等癌症根治、全髋置换手术的131例新农合患者与131例农村自费患者,分别于术前1d使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测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自费农村患者SCL-90总分及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3个因子分高于新农合患者.结论:农合患者重大手术前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自费农村患者,自费农村患者更需要心理护理.

    作者:骆文瑶;杨燕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血浆置换病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56名重症肝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8名病人,观察组采用在术前、术后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焦虑状态.结果:使用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6名病人经过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前后,其肝功能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方法效果好,能缩短疗程,显著降低重症肝炎的病死率,为延长病人生存期和促进康复争取宝贵的时间,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殷晓俊;俞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实践

    目的:对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护理.方法:选择采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化疗前心理护理、化疗后的强化护理及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化疗后护理.结果:经过相应的护理,减轻了毒副作用及其他不适,提高了疗效.结论: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经过相应的护理,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护理效果好,延长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金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