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雾化通气管消毒处理及效果监测

曾跃华;王小玲

关键词:雾化器通气管, 消毒, 监测
摘要:为了控制减少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的感染,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我院儿科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中及使用后并消毒处理的雾化通气管,分别作了随机抽样检测90份样本,进行监测报道如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正畸工作中的消毒与防护

    口腔正畸科患者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疾病的健康人群,因此正畸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如口腔内、外科的医务人员.由于口腔正畸的特点,需要各种不同的器械,尤其是各种各样的钳子.目前看来一人一套很难实现,由于消毒很不方便,又受着消毒液消毒质量与消毒时间的制约,医疗器械便成了交叉感染的载体.

    作者:刘丽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脏疾病并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为预防肾脏疾病患者临床感染,分析我院近年来肾脏患者218例,其中46例合并医院感染进行分析.

    作者:杨荣丽;孙正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含氯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监测分析

    在医院广泛使用含氯消毒液的同时,监测有效氯的含量是评价其消毒灭菌方法可靠的手段,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刘子群;王玉景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提高供应室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

    为了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1年来,我们供应室着重抓了质量管理,取得一些成效,现总结如下.1 存在不足1.1 人员素质低下消毒员文化程度较低,相关理论知识缺乏,无菌技术观念薄弱,往往只追求结果而忽略操作的过程.

    作者:骆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致伤弧菌败血症1例

    致伤弧菌致病性较弱,尚未见医院感染致伤弧菌败血症的报道.现将我们遇到1例致伤弧菌败血症介绍如下.1 病例患者,女,64岁.因发热、咳嗽、纳差、尿黄10 d,意识障碍1 d,于2004年4月3日收入我科.5年前诊断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并因门脉高压行脾静脉栓塞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此次入院前在外院注射头孢哌酮钠10余天.

    作者:史春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常见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目的检测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敏感性. 方法应用Etest法对 173株念珠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93株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耐药率依次为1.1%、10.8%、5.4%、2.2%和5.4%;31株光滑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依次为6.5%、54.8%、22.5%、3.2%和16.2%;24株热带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依次为12.5%、12.5%、4.2%、4.2%和4.2%;12 株克柔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依次为16.7%、33.3%、8.3%、16.7%和33.3%;4株近平滑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依次为0、25.0%、0、0和25.0%. 结论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非白色念珠菌较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高.

    作者:刘小平;李建武;樊尚荣;徐安平;吴志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耐庆大霉素粪肠球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的方法探讨

    目的筛选出较好的高耐庆大霉素粪肠球菌质粒接合转移的试验方法. 方法使用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筛选临床分离36株高耐庆大霉素(HLGR)粪肠球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肉汤接合法和滤膜接合法. 结果 36株粪肠球菌用普通肉汤(NB)、普通肉汤加马血清(NBH)、心脑浸液(BHI)、心脑浸液加马血清(BHIH)4种培养基作为接合前及接合过程培养介质,HLGR接合转移率分别为50%、75%、89%、89%,滤膜接合法转移率达到100%,所形成的HLGR接合子也不同程度的获得了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结论采用BHI或 BHI加马血清的肉汤培养基接合转移效果较好,结果一致,滤膜接合法可获得更高的转移通过率.

    作者:刘志远;许淑珍;马纪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对36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分析他们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

    作者:杨梅英;马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神经妥乐平联合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及其神经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设立开放、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抗病毒药物 伐昔洛韦联合神经妥乐平和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及其伴发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结果阿昔洛韦联合神经妥乐平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病程缩短、病情减轻显著、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 结论治疗带状疱疹合用神经妥乐平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显著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安全有效.

    作者:赵华;王建平;林碧雯;杨洁;王喜仲;温海鹰;李恒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体会. 方法对2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2例存活,1例死亡,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及移植肾排斥反应. 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综合治疗是基础,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并及早应用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许长宝;郝斌;何朝红;朱国鸿;吴国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步法抗菌药物诱导性肠球菌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深入研究肠球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指导临床及防疫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9株粪肠球菌、1株屎肠球菌和7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进行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诱导性耐药试验;对诱导出的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用PCR法检测庆大霉素耐药基因,用PCR法扩增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bp5)后测定DNA序列. 结果 3株粪肠球菌和1株屎肠球菌诱导出稳定的高耐庆大霉素菌株;与原株比较,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2~32倍;4株粪肠球菌诱导出稳定的氨苄西林耐药菌株;与原株比较,诱导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8~64倍;进行了测序分析的3株诱导耐药菌中的2株,其所编码的PBP5氨基酸序列中的第453~560位间有部分氨基酸被替代. 结论多步法抗菌药物诱导性耐药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抗菌药物的长期压力下,可诱导肠球菌产生获得性耐药.

    作者:刘贵建;许淑珍;马纪平;张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用UF-100测尿液细菌对医院感染监测的意义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难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变异,耐药菌株的变异,以及大量老年人群及慢性患者的存在,加之医疗技术的进展,化疗、放疗等手段的广泛应用,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这一切使医院感染有日益增加的趋势.而尿沉渣检验是住院患者必查的常规项目,探讨用UF-100检测尿液细菌的阳性率及其能否对尿道感染的检出有筛查作用,无疑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

    作者:李慧;张晓飘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898份无菌体液标本污染的分析

    为了解我院无菌体液标本细菌培养中污染情况,对我院2004年1~9月无菌体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4年1~9月,我院临床送检的无菌体液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及污染菌.

    作者:李鸣媛;漆坚;周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雾化通气管消毒处理及效果监测

    为了控制减少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的感染,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我院儿科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中及使用后并消毒处理的雾化通气管,分别作了随机抽样检测90份样本,进行监测报道如下.

    作者:曾跃华;王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探讨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平稳期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探讨炎性介质对病程的影响. 方法 26例老年平稳期、病情严重度为Ⅱ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与31例对照组;采集外周血5ml离心,采用生物芯片技术测定(IL-8)、(IL-6)和散射浊度测定法CRP. 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的IL-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IL-6和C-反应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白细胞介素-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稳期的患者中有明显增高,提示它参与了COPD病程的进展,是气道炎症不可逆转的原因之一;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在COPD平稳期的病程中可能没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小芬;田亚平;郭广宏;王彩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婴幼儿感染性腹泻193例病原菌调查分析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婴幼儿腹泻病的检验,结合粪便常规检查进行粪便培养,分离鉴定病原菌,并通过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而较快治愈疾病.

    作者:林润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112例观察

    我们自2002年9月起共对11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预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肾移植患者112例,男72例,女40例;年龄16~72岁,平均43.5岁.

    作者:韩林;王长安;刘永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老年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耐药性分析

    老年住院患者往往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因而极易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现对本院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77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郑海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容器变形的原因探讨

    我院自2002年7月购进某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XG1.PS-0.6型手控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在灭菌过程中,先后发生过3次敷料缸变形.我院使用的敷料缸为直径16 cm,高15 cm的圆柱形有盖不锈钢容器,无侧孔.装锅时,将盖打开,斜靠在缸口.真空时大负压-0.09~-0.1 MPa,灭菌时压力0.2~0.21 MPa,灭菌时温度132~134℃,干燥时大负压-0.09~-0.1 MPa之间.灭菌器工作时各种参数正常.出锅时,敷料缸盖已打开,缸内敷料膨出.整个敷料缸以及敷料缸的盖全部变形,周围呈均匀向里凹陷.

    作者:洪孝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为比较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社区获得性MRSA的耐药性,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MRSA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02~2004年从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不重复MRSA菌株, 参照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社区获得性MRSA组与医院获得性MRSA两组,各组随机各取20株作为本试验的试验对象;对两组的耐药率进行配对t检验,并就其耐药性及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社区获得性MRSA、医院获得性MRSA耐药性存在差异,医院获得性MRSA较社区获得性MRSA耐药性高. 结论 MRSA的出现是高抗生素选择压力的结果;医院获得性MRSA较社区获得性MRSA耐药性差异确实存在统计学的显著性,尤其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差异明显; MRSA菌株多具有多重耐药性.

    作者:万钧;李羲;贾坤茹;陈美华;胡龙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