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广忠;张春雷;孟良
目的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3年8月6日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将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分析. 结果被调查的90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1人,现患率7.85%,发生医院感染部位78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为8.62%;呼吸道感染占首位(52.56%),其次为胃肠道感染(17.95%);日抗菌药物使用率69.94%,以一联用药(65.40%)和二联用药(31.44%)为主. 结论加强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章泽豹;陈文光;陶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种冻干胶原制剂解尔分思(Geifix)治疗皮肤溃疡感染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皮肤溃疡感染患者,其中13例(包括21个创面)用解尔分思治疗,10例(包括14个创面)用碘伏治疗. 结果应用解尔分思治疗13例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9.5±3.0) d,每个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8.5±2.5) d;用0.5%碘伏治疗10例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9.0±4.5) d,每个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7.0±3.5)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解尔分思治疗皮肤溃疡感染疗效明显优于0.5%碘伏,其用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能明显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减少治疗护理工作量.
作者:庞妙玲;杨雪英;周舍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非手术科室抗生素的使用,加强质量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减少医院感染. 方法 2002年全部出院病历中,随机抽取236份病历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236份病历中有166份使用了抗生素,其种类有18种,居前3位的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治疗感染120例,占72.29%,预防感染46例,占27.71%;联合用药中选用≥2种抗生素者122例,占73.49%;给药途径以静脉点滴为主,占给药途径的79.10%. 结论全部用药基本合理,由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使我院在治疗、预防控制感染方面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赵萍;江景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陕西省血液中心实行对购进的消毒剂再次检定的制度,消毒剂在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采供血,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中心2001年1月~2003年6月购进的消毒剂检定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王俊平;赵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本院1997~200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结果 31 95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 43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49%,总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26.04%)、上呼吸道(20.06%)、术后伤口(16.78%)和胸腔感染(13.65%)为主. 结论通过监控和加强人员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赵霞;许青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疗法的广泛应用,血液透析中心内发生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1],然而透析并发的感染又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占透析患者死亡的第2位,死亡率为12%~38%[3].
作者:韦秋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加强对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了本院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作者:沈连香;陈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 方法回顾分析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病例,采用WHONET-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感染菌检出率:革兰阴性杆菌为54.8%,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为19.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为26.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提示:G- 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一代、二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有较高耐药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等的耐药率很高;真菌对唑类抗菌药呈明显耐药. 结论由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很高,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同时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控制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余续发;彭莉芬;吴兴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院检验科直接与SARS患者的血液和尿、便、痰等送检标本接触,存在较大的传染性.为避免标本成为另一个传染源,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十分重要.检验人员要注意做到:
作者:苗晋华;王春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提高洁净室的空气质量,我院供应室无菌区安装了10万级垂直层流.层流属于机械除菌中的过滤除菌,通过过滤系统不断向室内送入有一定洁净度的空气,保持室内洁净并将污染空气排除,是室内控制无尘无菌理想的手段.层流净化在医院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正确使用与日常维护管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瑜;王召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2000年1月~2003年6月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该期间临床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与非产ESBLs菌株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所分离出的344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的有154株,占45.2%;大肠埃希菌454株中ESBLs阳性201株,占43.4%,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以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如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P<0.001);但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 结论本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阳性率高,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局部流行.
作者:叶晓光;王若伦;林红燕;魏衍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方法对1999年6月~2003年6月,住院时间>48 h的584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脑出血并发医院感染74例,感染发生率12.67%,多发生在住院<2周,下呼吸道感染多,占36.49%,其次为泌尿道占22.97%,病原学检查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侵袭性操作、抗生素预防性应用、血糖、白细胞计数、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年龄、住院天数、营养状态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 结论脑出血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这些影响因素,予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蔡敏;谢懿;历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肠球菌感染及其耐药.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2年11月分离出肠球菌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耐药情况. 结果我院痰标本共分离肠球菌属病、侵入性操作和长期持续使用抗生素可能是肠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药敏结果显示,氨苄西林和青霉素对粪肠球菌敏感性为83.3%和77.8%,屎肠球菌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二者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为100%,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分离率为80.2%. 结论下呼吸道肠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万古霉素抗菌活性强,合理及时治疗是关键.
作者:王臻;童朝辉;王辰;张洪玉;杜小玲;王清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1年12月本院小儿科新生儿室牛奶监测连续多次发现被污染,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3年医院感染易感因素的调查,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感染管理内涵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52 401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 结果感染2 268例次,感染例次率为4.33%,检出致病菌46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86%,革兰阳性球菌占21.67%,真菌占27.47%,2 268例次医院感染中,上、下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60.96%,感染率高的科室为ICU占40.69%. 结论医院感染发病率与住院时间、年龄、环境污染、侵袭性诊疗操作、化疗、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琳;王菊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应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测定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2例患者,72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IgM抗体滴度. 结果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肺炎衣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30.60%、86%、88.1%,其中既往感染率分别为30.6%、62.0%、71.4%,急性感染率分别为0%、24.0%、16.7%;总感染率、既往感染率及急性感染率病例组明显增高(优势比分别为15.15、4.47、18.48,可信区间分别为6.9~33.29、2.31~8.67、2.41~141.73);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各亚组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平均几何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gM抗体病例组仅4例阳性,对照组无1例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平均几何滴度及感染阳性率差别均无明显性.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肺炎衣原体感染率及血清肺炎衣原体平均几何滴度均较高,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是构成冠心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子,但抗体滴度与病情的进展无明显关系.
作者:李涛;吴正林;许香广;张国良;黄建平;胡雪松;李松;吴剑胜;方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YKX/Y型医用空气消毒机除菌净化效果. 方法分别测定该机工作时的噪声强度、循环风量、紫外线强度及泄露情况以及开机后不同时间室内臭氧浓度,并进行空气模拟现场消毒实验. 结果 YKX/Y型医用空气消毒机常温下,开机30、60、120、240min,空气中均未检出臭氧,无紫外线泄露于环境中,循环风量为1 510.2 m3/h,正常工作时的大噪声为61 dB(A),在20 m3空间中,当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为65%~70%时,该机开启30 min对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杀灭率可达99.93%;在120 m3实验室内,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60%~68%时,开机2 h对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消亡率可达93.13%;处理后空气中平均细菌总数为67 CFU/m3,达到卫生部环境空气Ⅱ类卫生标准(≤200 CFU/m3)的要求. 结论 YKX/Y型医用空气消毒机除菌效果比较明显,可以用于医院诊疗室和病房的常规空气消毒;在有人工作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处理.
作者:王波;刘衡川;李灶平;兰全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寻找防治对策. 方法统计患者的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和细菌药敏. 结果医院感染死亡的高危人群是老人、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常见为肺感染,常导致呼吸衰竭而致死;常见的易感因素是侵袭性操作;医院感染菌种复杂,耐药率高. 结论要重视高危人群的医院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和规范侵袭性的操作;由于菌种复杂,治疗中要积极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选药才可能有效.
作者:秦曙光;傅君舟;李剑文;马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高原部队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促进高原部队消毒灭菌工作不断发展,为官兵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灭菌物品. 方法采用化学监测(包外指示胶带、包内指示卡)、生物监测(指示剂和细菌培养)、工艺监测的方法,设定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温度时间灭菌效果观察. 结果海拔高度不同,灭菌温度、时间不同,消毒灭菌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化学指示胶带和指示卡显示,在海拔高度>3 200 m、灭菌温度<127℃、时间20 min时,化学反应变色无一例达到标准黑色;生物监测有细菌生长. 结论高原地区压力蒸汽灭菌时,其温度、时间以及操作程序都可能是影响高原地区消毒灭菌质量的因素.
作者:王素珍;王忠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4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 结果本组分析434例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率为17.51%,与全院平均感染率5.99%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伴意识障碍者感染率40.85%,远高于无意识障碍者12.9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81.61%医院感染发生在住院初<2周;76例医院感染均使用了抗生素;行气管插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率92.00%,无气管插管者下呼吸道感染率8.07%,二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脑卒中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中病情危重、侵入操作及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危险因素,入院初2周是医院感染的好发时段,应重点预防.
作者:陈健;高聪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