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坤茹;余方友;胡龙华;衣方誉;王玲
2001年12月本院小儿科新生儿室牛奶监测连续多次发现被污染,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检验科加强科室自身建设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充分发挥了在防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史文俊;李惠霞;刘俊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同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AmpCs)菌(同产酶菌)的抗生素单独和联合耐药性,以期指导同产酶菌的治疗. 方法采用多底物纸片法(协同法、拮抗法)、ESBLs确认试验、AmpCs检测法检测33株阴沟肠杆菌和46株不动杆菌属的ESBLs和AmpCs产酶情况,以琼脂扩散法检测同产酶菌的抗生素单独和联合耐药性. 结果在本组菌,检出同时产ESBLs+AmpCs产酶株42株,其中ESBLs+诱导型AmpCs 12株,ESBLs+高产AmpCs 30株;同时产ESBLs+诱导型AmpCs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单独敏感率均>9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6.67%,对其他4大类6种抗生素的单独敏感率均<34%;对4大类10种抗生素的10种组合联合药敏,氨曲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协同率高(75%),亚胺培南与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拮抗率也较高(50%),其余大部分为无关;在同时产ESBLs+高产AmpCs时,有效抗菌药物仅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对其他4大类8种抗生素的单独敏感率均<20%;对4大类10种抗生素的10种组合联合药敏,除氨曲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有少量协同外,全部为无关. 结论阴沟肠杆菌和不动杆菌属的同产酶率很高;同产酶菌仅对亚胺培南与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敏感,其对4大类10种抗生素的10种组合联合药敏,仅氨曲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部分协同,其余大部分为无关.
作者:明德松;吴一波;谢尊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激素治疗哮喘患者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类、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 方法用前瞻性与回顾性剖析51例激素治疗哮喘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观察指标和临床资料. 结果医院真菌感染除与不合理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外,尚与年龄、体重、血糖、白-球蛋白、白细胞减少、细胞毒性药物、介入治疗、通气治疗、氧疗时间、住院日等相关;肺部真菌感染率为8.69%;病原菌分类前3位为白色念珠菌占37.25%、热带念珠菌为19.61%、近平滑念珠菌15.69%; 临床表现多样性, 以及氟康唑、大蒜素、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2.11%和91.17% 、87.06% 、81.48%、76.66%、 64.00%. 结论要减少真菌感染率,重视激素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关键,祛除诱因与清除高危因素是防范手段 ,感染后的治疗措施宜按药敏选药,口服左旋咪唑或大蒜素能降低感染发病率.
作者:罗维贵;揭志军;许杰;李健;卢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应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测定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2例患者,72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IgM抗体滴度. 结果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肺炎衣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30.60%、86%、88.1%,其中既往感染率分别为30.6%、62.0%、71.4%,急性感染率分别为0%、24.0%、16.7%;总感染率、既往感染率及急性感染率病例组明显增高(优势比分别为15.15、4.47、18.48,可信区间分别为6.9~33.29、2.31~8.67、2.41~141.73);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各亚组血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平均几何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gM抗体病例组仅4例阳性,对照组无1例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平均几何滴度及感染阳性率差别均无明显性.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肺炎衣原体感染率及血清肺炎衣原体平均几何滴度均较高,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是构成冠心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子,但抗体滴度与病情的进展无明显关系.
作者:李涛;吴正林;许香广;张国良;黄建平;胡雪松;李松;吴剑胜;方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 方法对12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改良三维试验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 结果 12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改良三维试验法证实同时产生AmpC酶和ESBLs;其中,9株ESBLs编码基因PCR结果阳性,分别为SHV-2、SHV-12、CTX-M-3和CTX-M-14型ESBLs;对另外3株进行粗酶等电点测定发现,存在7.89和8.0等电点条带,并被克拉维酸抑制;12株细菌ampD和ampC基因PCR扩增均呈阳性,将6株耐药菌进行ampD基因的克隆测序发现均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 结论 12株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同时产生≥1种的ESBLs及高产AmpC酶.
作者:张永利;顾怡明;张杰;俞云松;周志慧;杜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疗法的广泛应用,血液透析中心内发生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1],然而透析并发的感染又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占透析患者死亡的第2位,死亡率为12%~38%[3].
作者:韦秋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新型防回吸齿科手机通过在手机内部冷却水和冷却气管道内安装逆止阀等特殊装置来防止回吸现象发生的有效性进行临床细菌学评价. 方法选取防回吸手机和常规手机各10支,分别编为防回吸手机组和常规手机组,以临床去龋备洞和开髓为实验对象,采用同牙磨转法,检测回吸导致的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的污染及冷却水雾细菌的污染. 结果防回吸手机连接的水路系统细菌量明显低于常规手机组(P<0.05),防回吸手机冷却水雾中的细菌量也明显低于常规手机(P<0.05). 结论防回吸手机在临床的运用有利于防止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的污染,确能减少交叉感染的危险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傅春来;胡涛;周学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复数菌感染病例的易感因素及感染病原菌. 方法回顾性调查3年来综合ICU患者复数菌感染的诱发因素及相关病原菌. 结果 844例医院感染病例中,278例为复数菌感染(32.94%);患者多为年龄偏大、住院时间较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加之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反复使用,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均导致复数菌感染增多. 结论复数菌感染病情危重难以控制,治愈率低,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性合理用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以降低复数菌的感染率.
作者:许敏;刘敏;史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肠球菌感染及其耐药.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2年11月分离出肠球菌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耐药情况. 结果我院痰标本共分离肠球菌属病、侵入性操作和长期持续使用抗生素可能是肠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药敏结果显示,氨苄西林和青霉素对粪肠球菌敏感性为83.3%和77.8%,屎肠球菌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二者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为100%,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分离率为80.2%. 结论下呼吸道肠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万古霉素抗菌活性强,合理及时治疗是关键.
作者:王臻;童朝辉;王辰;张洪玉;杜小玲;王清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寻找防治对策. 方法统计患者的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和细菌药敏. 结果医院感染死亡的高危人群是老人、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常见为肺感染,常导致呼吸衰竭而致死;常见的易感因素是侵袭性操作;医院感染菌种复杂,耐药率高. 结论要重视高危人群的医院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和规范侵袭性的操作;由于菌种复杂,治疗中要积极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选药才可能有效.
作者:秦曙光;傅君舟;李剑文;马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5月,我们从1例败血症患儿脐内分泌物中分离出蜡样芽胞杆菌,现报告如下.1 病例患儿,男,35 d,因高热、哭闹不安来我院儿科就诊.体格检查,T39.8℃,P140次/min,WBC 22.6×109/L,N 0.82,L0.16,M 0.02,足月儿貌,发育一般、神志清,反应稍差,面色苍白,口、鼻周青紫,前囟平坦,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杂音,肝脾未及,质软.脐部见有脓性分泌物,肛门及外生殖器正常,拥抱反射活跃.以小儿脐炎、败血症收留住院,给予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10 d后,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范广忠;张春雷;孟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致病菌对2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湖南省郴州市辖区内12所二级以上医院,1999年10月~2001年4月间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G-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哌酮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0.2%、74.7%、68.6%、68.4%、65.1%、64.1%、62.4%、61.1%;G+球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乙酰螺旋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诺氟沙星、头孢唑林、哌拉西林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0.4%、81.8%、80.8%、79.3%、72.1%、68.9%、66.4%、61.9%;G-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高于其他大型医院;G+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敏感性低于其他大型医院;G+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性高于其他医院. 结论要加强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关注.
作者:林杰;李洁;李晋红;徐雨佳;喻泽兰;陈亚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医院感染性肠炎的细菌谱与药敏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份婴幼儿医院感染病例. 结果病原菌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福氏痢疾杆菌所占比重大(37.5%、28.1%),敏感率高的前3位抗生素为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及庆大霉素. 结论婴幼儿医院感染性肠炎的病原菌主要系肠道杆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有利于早期诊断、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史林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陕西省血液中心实行对购进的消毒剂再次检定的制度,消毒剂在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采供血,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本中心2001年1月~2003年6月购进的消毒剂检定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王俊平;赵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提高洁净室的空气质量,我院供应室无菌区安装了10万级垂直层流.层流属于机械除菌中的过滤除菌,通过过滤系统不断向室内送入有一定洁净度的空气,保持室内洁净并将污染空气排除,是室内控制无尘无菌理想的手段.层流净化在医院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正确使用与日常维护管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瑜;王召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种冻干胶原制剂解尔分思(Geifix)治疗皮肤溃疡感染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皮肤溃疡感染患者,其中13例(包括21个创面)用解尔分思治疗,10例(包括14个创面)用碘伏治疗. 结果应用解尔分思治疗13例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9.5±3.0) d,每个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8.5±2.5) d;用0.5%碘伏治疗10例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9.0±4.5) d,每个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7.0±3.5)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解尔分思治疗皮肤溃疡感染疗效明显优于0.5%碘伏,其用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能明显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减少治疗护理工作量.
作者:庞妙玲;杨雪英;周舍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试验探讨一种适用于医院被服类物品消毒的臭氧消毒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测定开机不同时间的臭氧工作浓度和工作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检测臭氧对污染于被服类物品上的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结果臭氧被服消毒机开机120 min塑料袋中臭氧浓度达1 765.43 mg/m3,而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低于国家规定工作场所安全浓度;消毒80 min对布片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100%;消毒120 min对布片载体上黑曲霉菌孢子杀灭率达100%;对医院使用中棉絮表面的自然菌杀灭率>90%;有机物对臭氧被服机的消毒效果没有影响. 结论臭氧对污染于被服类物品上的细菌和真菌具有很强的消毒效果,其在医院消毒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灶平;刘衡川;张弘;林怡伶;王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支原体性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性疾病,大约3~7年流行1次.去年此病在我省发病率较高,呈流行趋势,就其抗生素治疗,我们选择阿奇霉素或红霉素,并对其疗效作对比,总结如下.
作者:赵宇燕;李纪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淋病患者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肺炎支原体(Mpn)、生殖道支原体(Mg)、穿透支原体(Mpe) 、发酵支原体(Mf)、梨形支原体(Mpi)和沙眼衣原体(Ct)合并感染情况. 方法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0例女性淋病患者宫颈分泌物和91例男性淋病患者尿道分泌物做了上述7种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结果在女性淋病患者中,Uu、Mh、Mpn、Mpe、Mg、Mf、Mpi和Ct的检测率分别为46%、34%、18%、13%、11%、4%、0、13%,在男性淋病患者中,Uu、Mh、Mg、Mpe、Mpn、Mf、Mpi和Ct的检测率分别为48.4%、14.3%、13.2%、13.2%、8.8%、1.1%、0、5.5%. 结论在淋病患者中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合并感染严重.
作者:俞信忠;许平;袁江英;曾艳;郑淑芳;吴满武;袁哲夫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