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云艳;姚林燕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43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 结果本组分析434例急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率为17.51%,与全院平均感染率5.99%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伴意识障碍者感染率40.85%,远高于无意识障碍者12.95%,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81.61%医院感染发生在住院初<2周;76例医院感染均使用了抗生素;行气管插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率92.00%,无气管插管者下呼吸道感染率8.07%,二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脑卒中患者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中病情危重、侵入操作及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危险因素,入院初2周是医院感染的好发时段,应重点预防.
作者:陈健;高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和细菌学特征,寻找防治对策. 方法统计患者的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和细菌药敏. 结果医院感染死亡的高危人群是老人、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常见为肺感染,常导致呼吸衰竭而致死;常见的易感因素是侵袭性操作;医院感染菌种复杂,耐药率高. 结论要重视高危人群的医院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和规范侵袭性的操作;由于菌种复杂,治疗中要积极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选药才可能有效.
作者:秦曙光;傅君舟;李剑文;马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肾内科副流感嗜血菌的流行病学,预防交叉感染. 方法对肾内科<37 d出现10例陆续发生的副流感嗜血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28例医务人员进行咽拭子培养. 结果 1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28例医务人员的咽拭子培养,结果均为副流感嗜血菌,示意为医院交叉感染. 结论肾内科患者大多数免疫功能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医务人员要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方面的学习,预防交叉感染.
作者:舒雪芹;方晔;石娜;周铁丽;陈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致病菌对2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湖南省郴州市辖区内12所二级以上医院,1999年10月~2001年4月间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G-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哌酮敏感率较高,分别为80.2%、74.7%、68.6%、68.4%、65.1%、64.1%、62.4%、61.1%;G+球菌对头孢哌酮、阿米卡星、乙酰螺旋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诺氟沙星、头孢唑林、哌拉西林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0.4%、81.8%、80.8%、79.3%、72.1%、68.9%、66.4%、61.9%;G-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5种抗菌药物敏感性高于其他大型医院;G+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敏感性低于其他大型医院;G+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性高于其他医院. 结论要加强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关注.
作者:林杰;李洁;李晋红;徐雨佳;喻泽兰;陈亚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本院5年中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现况. 方法黄杆菌属的分离和鉴定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AMS 60及配套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卡(GIN)和药敏卡(GNS). 结果发现感染者多为脑外科、ICU和呼吸科病房患者;均有吸氧、吸痰史,有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史,对亚胺培南>95%耐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各>90%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60%. 结论黄杆菌属医院感染有逐年增多趋势,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该菌治疗的首选药物,提示与老年、有基础病及并发症、广谱抗生素及激素应用、呼吸道侵袭性操作、呼吸器具及空气消毒不严格有关.
作者:董晓勤;陈冠凤;周田美;吴巍;汪涛;范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复数菌感染病例的易感因素及感染病原菌. 方法回顾性调查3年来综合ICU患者复数菌感染的诱发因素及相关病原菌. 结果 844例医院感染病例中,278例为复数菌感染(32.94%);患者多为年龄偏大、住院时间较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加之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反复使用,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均导致复数菌感染增多. 结论复数菌感染病情危重难以控制,治愈率低,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性合理用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以降低复数菌的感染率.
作者:许敏;刘敏;史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近年来耐药谱的变迁. 方法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双纸片增效法,对近5年来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高,氨苄西林高达100%;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低,除1998年有1株耐药外其余均为零;耐药率上升快的是培氟沙星;氨基糖苷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产ESBLs株稳定约在20%. 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可用于控制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
作者:贾坤茹;余方友;胡龙华;衣方誉;王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重症肝炎继发深部真菌感染较为常见,其中由毛霉菌引起的感染比较少见.我们曾遇到1例重症肝炎患者合并毛霉菌感染,引起感染性休克,直接导致死亡.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业琼;高丽娜;王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疗法的广泛应用,血液透析中心内发生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1],然而透析并发的感染又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占透析患者死亡的第2位,死亡率为12%~38%[3].
作者:韦秋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30例行永久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术门诊定期更换导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内定植菌培养检测,为药物治疗及预防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在导管与集尿器衔接处用碘伏棉签局部消毒后用5 ml空针抽取拔管前、重新置管后的尿样标本各5 ml,置于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结果30例患者膀胱内均有不同类别的定植菌,置管后采取常规饮水及用0.9%生理盐水密闭式冲洗,采集尿液样本细菌培养检测,统计学处理χ2检验细菌检出阳性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永久性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的患者,是潜在的医院感染因素,操作得当、用药合理、防护到位可以减少或避免全身感染的发生.
作者:蔡兰萍;唐丽君;李金梅;国希云;张雅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1997~1998年普外科手术1 455例,发生切口感染101例,感染率为6.94%,2001~2002年目标性监测普外科手术2 015例,发生切口感染70例,感染率为3.47%.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明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试验探讨一种适用于医院被服类物品消毒的臭氧消毒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测定开机不同时间的臭氧工作浓度和工作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检测臭氧对污染于被服类物品上的不同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结果臭氧被服消毒机开机120 min塑料袋中臭氧浓度达1 765.43 mg/m3,而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低于国家规定工作场所安全浓度;消毒80 min对布片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100%;消毒120 min对布片载体上黑曲霉菌孢子杀灭率达100%;对医院使用中棉絮表面的自然菌杀灭率>90%;有机物对臭氧被服机的消毒效果没有影响. 结论臭氧对污染于被服类物品上的细菌和真菌具有很强的消毒效果,其在医院消毒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灶平;刘衡川;张弘;林怡伶;王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非手术科室抗生素的使用,加强质量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减少医院感染. 方法 2002年全部出院病历中,随机抽取236份病历按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236份病历中有166份使用了抗生素,其种类有18种,居前3位的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治疗感染120例,占72.29%,预防感染46例,占27.71%;联合用药中选用≥2种抗生素者122例,占73.49%;给药途径以静脉点滴为主,占给药途径的79.10%. 结论全部用药基本合理,由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使我院在治疗、预防控制感染方面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赵萍;江景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医院感染性肠炎的细菌谱与药敏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份婴幼儿医院感染病例. 结果病原菌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福氏痢疾杆菌所占比重大(37.5%、28.1%),敏感率高的前3位抗生素为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及庆大霉素. 结论婴幼儿医院感染性肠炎的病原菌主要系肠道杆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有利于早期诊断、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史林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口腔科病房感染的病原体及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我院1995~2002年口腔科所有分离的细菌、真菌及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60.6%,革兰阴性杆菌31.3%、真菌8.0%;在细菌感染中革兰阳性球菌占65.9%,革兰阴性杆菌34.1%;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5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78%;革兰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3.6%,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5.6%;细菌的耐药性除万古霉素无变化外,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 结论口腔科病房感染的病原体虽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已逐渐成为重要致病菌,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升高,应及时作细菌学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高鲁胶;朱德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本院1997~2002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结果 31 95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 43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49%,总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26.04%)、上呼吸道(20.06%)、术后伤口(16.78%)和胸腔感染(13.65%)为主. 结论通过监控和加强人员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的防治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赵霞;许青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加强对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了本院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作者:沈连香;陈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提高洁净室的空气质量,我院供应室无菌区安装了10万级垂直层流.层流属于机械除菌中的过滤除菌,通过过滤系统不断向室内送入有一定洁净度的空气,保持室内洁净并将污染空气排除,是室内控制无尘无菌理想的手段.层流净化在医院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正确使用与日常维护管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瑜;王召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同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AmpCs)菌(同产酶菌)的抗生素单独和联合耐药性,以期指导同产酶菌的治疗. 方法采用多底物纸片法(协同法、拮抗法)、ESBLs确认试验、AmpCs检测法检测33株阴沟肠杆菌和46株不动杆菌属的ESBLs和AmpCs产酶情况,以琼脂扩散法检测同产酶菌的抗生素单独和联合耐药性. 结果在本组菌,检出同时产ESBLs+AmpCs产酶株42株,其中ESBLs+诱导型AmpCs 12株,ESBLs+高产AmpCs 30株;同时产ESBLs+诱导型AmpCs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单独敏感率均>9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6.67%,对其他4大类6种抗生素的单独敏感率均<34%;对4大类10种抗生素的10种组合联合药敏,氨曲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协同率高(75%),亚胺培南与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的拮抗率也较高(50%),其余大部分为无关;在同时产ESBLs+高产AmpCs时,有效抗菌药物仅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对其他4大类8种抗生素的单独敏感率均<20%;对4大类10种抗生素的10种组合联合药敏,除氨曲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有少量协同外,全部为无关. 结论阴沟肠杆菌和不动杆菌属的同产酶率很高;同产酶菌仅对亚胺培南与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敏感,其对4大类10种抗生素的10种组合联合药敏,仅氨曲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部分协同,其余大部分为无关.
作者:明德松;吴一波;谢尊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自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市发生首例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至2003年5月底,短短数月时间,SARS在我国部分城市和20余个国家及地区开始流行,在流行的国家及城市均有综合性医院暴发SARS的报告.医院内传播是SARS流行初期主要的传播方式,医护人员是主要的受感人群.
作者:王向阳;张国富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