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面向市场经济医院感染专职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曹佩珍;钟晓珊;黄芳梅

关键词:市场经济, 医院感染, 专职护士, 素质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健康需求的扩大、护理模式的转变和全球卫生保健形势的发展,感染专职人员由于担负医院感染的监督管理和专业技术指导职能,尤其是抗SARS的特殊时期,更应当审时度势,以专职人员的素质为保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供应室管理中的五常法

    目的介绍五常法在供应室管理中的运用和作用.方法科室成立五常法工作小组,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运用于供应室的环境管理和物品管理.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创造了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供应室连续两年被评为医院的先进科室,成为医院开展五常法的示范点科室.结论五常法是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环境的方法,在供应室的环境和物品管理中,它是发现问题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可以促进供应室的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薛燕峰;张友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我们对13例感染性眼内炎进行分析.

    作者:高玉娟;张钢琴;陈守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非生物性因素引发切口感染及对策

    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是医院消毒灭菌的敏感指标,是医院感染监控的前哨站.切口感染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其绝大多数归因于生物性(如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因素.笔者提出非生物性(物理及技术)因素引发的切口感染,临床上常易被忽略.

    作者:丁国英;王婕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肺部感染痰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的监测

    目的了解我院社区及医院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1999~2003年9月共153例肺部感染患者回顾性调查,比较社区和医院肺部感染痰培养189株致病菌和细菌的变化,以及2001年9月~2003年9月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1999年8月~2001年8月社区肺部感染G+菌占49.2%,G-菌占50.8%,发生明显变化;医院肺部感染主要还是G-菌;但近2年白色念珠菌感染较1999年8年~2001年8月的15%上升27.5%;药敏体外试验G+菌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阿米卡星高敏;G-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敏;经临床观察氟康唑对念珠菌感染有较好疗效.结论了解本院所处社区及医院内致病菌变迁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运小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影响B-D测试的几个因素

    我院自1997年开始,对脉动真空灭菌柜每日进行B-D实验,具体做法为:实验包由50 cm×90 cm的纯棉布巾组成,布巾先横折为3层,再纵折形成6层,将折好的布巾一条摞一条,摆放时,按折叠侧左右交替摆放,务求两侧厚度相等.

    作者:郑自娜;张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将我们近5年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评价.

    作者:于远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压氧舱内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分析及消毒

    目的分析高压氧舱内环境的病原微生物及探讨消毒方法,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治疗时,对舱内器具进行微生物与医院感染的分析.结果消毒效果好的是供氧口、差的是面罩,试验中检出菌多为常见菌,偶见致病菌,面罩等部位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而空调器口等检出念珠菌,气管切开感染率高于非气管切开.结论多数部位消毒有效,但效果不理想,建议在紫外线照射等的基础上,加用臭氧发生器消毒会更有效.

    作者:刘杰;尉洪昌;冯辉;王北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面向市场经济医院感染专职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健康需求的扩大、护理模式的转变和全球卫生保健形势的发展,感染专职人员由于担负医院感染的监督管理和专业技术指导职能,尤其是抗SARS的特殊时期,更应当审时度势,以专职人员的素质为保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作者:曹佩珍;钟晓珊;黄芳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驻京部队无偿献血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1999年9月~2003年8月,驻京部队无偿献血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阳性率及其变化趋势,探讨造成部队官兵献血化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方法无偿献血的44 353名驻京部队官兵的血液化验初、复检结果不合格者按照4个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检不合格率为8.01%,复检不合格率为0.68% ;造成驻京部队无偿献血者初、复检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ALT的升高;初检ALT不合格率平均为6.60%,占不合格血液的82.32%;复检ALT不合格率平均为0.43%,占复检不合格血液的62.20%;复检抗-HCV不合格占到了复检不合格血液的25.20%,但近两年呈下降趋势;梅毒试验不合格的献血者则有上升趋势;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认后未发现抗-HIV阳性的献血者.结论部队官兵属于血源性传染病的低危人群;采集低危人群血液是控制受血者因输血而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部队官兵献血应避开高强度训练及其他易导致ALT升高的活动.

    作者:马曙轩;刘景汉;李锡金;肖征;董振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严重烧伤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依据住院时间及不同治疗措施,将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分成两组,1990年4月~1994年12月(A组)及1995年1月~2000年12月(B组),进行分析.结果 B组抗生素应用种类、时间分别较A组少、短,二重感染发生率及创面脓毒症发病率却较A组低(P<0.05).结论手术方式改变、抗生素应用观念的更新、促进创面愈合药物的使用及注意隔离措施实施、扶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可减少烧伤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种类.

    作者:吴祖煌;刘敏;詹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知识迅猛飞速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的不断增加,也随着新的疾病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人类将面临各种疾病的严峻挑战.因此,医院感染的控制在医疗过程中尤为显得突出和紧迫.

    作者:丁彦文;李改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近几年来我院在采购、保管、使用、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实际工作中,加强了管理,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收到良好的效果.1 产品质量管理1.1 严把进货关我院所购一次性医疗用品实施公开招标符合医药部门和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严禁药品器械科个人随意购置.

    作者:陆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复数菌败血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菌谱分析

    目的探讨复数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70~2002年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99例复数菌败血症.结果 99例复数菌败血症中都有基础疾病,多系耐药菌株感染,医院内感染占多数77例77.8%,医院外感染占22.2%;危险因素包括恶性疾病、免疫抑制、化疗和放疗、介入性诊治、操作不当、住ICU、滥用抗药菌物,呼吸机应用等;致病菌的特点:革兰阴性菌(G-)占多数、革兰阳性菌(G+)增加,条件致病菌和合并真菌感染明显增多.结论复数菌败血症危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应早发现,治疗基础疾病,预防或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的发生.

    作者:王邦松;李庆兴;泮发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Rosco纸片法检测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的耐药性

    目的纸片扩散法在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了解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收集从2002年11月~2003年10月临床分离标本727株,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6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的耐药性,同时用NCCLS M27-A大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6株菌株对氟康唑的药敏状况.结果 727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多占63%,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23%和5.9%,在458株白色念珠菌中,尚未发现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分别为15.2%和30%;6种抗真菌药物中克霉唑的耐药率高;用两种方法检测氟康唑的药敏完全符合率是90.8%.结论氟康唑对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仍然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Rosco纸片法可作为真菌药敏的常规方法推行使用.

    作者:余素飞;周璇;张嵘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48例败血症细菌耐药性分析

    败血症是常见的由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为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对我院1999年3月~2001年3月救治的48例败血症患者的细菌耐药性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施安娜;马晓菊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从SARS流行浅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目的从SARS流行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管理对策.方法纵观医院管理的现状,查找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结果医院感染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领导对工作不重视,法律意识淡漠,医护人员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缺乏,不能合理使用消毒剂,消毒灭菌的方法不当,医院建筑有缺陷和就医流程不合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及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是医院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需加强管理.

    作者:韩哲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调查我科连续手术的104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10.6%和100%;术后单用一种和应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抗生素的分别占24%、37%、24%和15%;清洁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4.9 d,污染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7.7 d,清洁手术和污染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3 d者占90%.结论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作者:宋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139例医院真菌感染与抗真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抗真菌药物在院内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方法对1996年1月~2001年9月139例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及抗真菌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居多,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临床主要应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占60.1%;抗真菌药应用不合理占25.8%.结论及时合理地应用抗真菌药物是降低危重病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钟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肠杆菌科临床分布调查

    目的对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对2001年及2002年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肠杆菌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肠杆菌在全部病原菌中的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排第3位;本菌感染构成比在呼吸内科、普通外科、血液透析及消化内科病房较高;在>70岁年龄组较高;肠杆菌在物体表面和痰液标本中构成比高于其他标本.结论肠杆菌分布特点与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发生呈正相关,采取针对性强的治疗措施和消毒,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控制效果.

    作者:熊辛;茆尤尤;经晓杰;刘红艳;魏文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2001~2003年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动态

    目的调查头孢克洛及其他5种抗生素对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多中心收集菌株,集中复检菌种和检测细菌对6种抗生素的MIC值;菌种复检采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VITED-cc4的GPI或NHI卡或特异单克隆乳胶试剂;Etest方法测试菌株MIC值.结果共检测611株菌,其中309株流感嗜血菌、120株肺炎链球菌、61株粘膜炎莫拉菌、61株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60株β-溶血性链球菌;2003年监测结果表明:35.8%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高耐株由2001~2002年的8%上升至10%;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菌为9.4%,阿奇霉素对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分别由2001~2002年的74.2%、63.2%和33.3%上升至82.5%、88.3%和57.4%.结论 2003年社区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头孢克洛对所检测的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社区中轻度呼吸道感染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秀珍;胡云建;赵敏;倪语星;许淑珍;黄心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