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容;游励红;梁桂玲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ICU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ICU感染患者两年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35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的敏感率约在70%;对复方磺胺的敏感率低,约在10%;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ICU应注意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
作者:周立新;张秀平;方滨;李轶男;誉铁鸥;毛克江;苏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社区及医院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1999~2003年9月共153例肺部感染患者回顾性调查,比较社区和医院肺部感染痰培养189株致病菌和细菌的变化,以及2001年9月~2003年9月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1999年8月~2001年8月社区肺部感染G+菌占49.2%,G-菌占50.8%,发生明显变化;医院肺部感染主要还是G-菌;但近2年白色念珠菌感染较1999年8年~2001年8月的15%上升27.5%;药敏体外试验G+菌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阿米卡星高敏;G-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敏;经临床观察氟康唑对念珠菌感染有较好疗效.结论了解本院所处社区及医院内致病菌变迁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运小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败血症是常见的由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为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变迁,对我院1999年3月~2001年3月救治的48例败血症患者的细菌耐药性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施安娜;马晓菊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伦拿连灭菌剂复用透析器的灭菌效果.方法使用0.5%过氧乙酸(A组)、2%甲醛(B组)和3.5%伦拿连(C组)复用透析器,观察3组热原反应和透析器破膜发生率.结果随机抽取3组血路管、透析器进行细菌学监测,无细菌生长;C组、B组和A组热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2%、2.54%和1.82%,提示3组间热原反应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82.5,P<0.05);透析器破膜发生率分别为0.053%、0.46%和2.92%(χ2=107.1,P<0.05),提示3组间透析器破膜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选用伦拿连灭菌剂对透析器进行复用灭菌,热原反应及透析器破膜发生率明显低于过氧乙酸和甲醛.
作者:丁小容;游励红;梁桂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方法对1999年7月~2001年7月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 2 423份痰标本中分离细菌1 053株,革兰阴性杆菌占72.08%,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6.77%、5.90%、4.33%、4.17%、3.51%,其中154份标本为多重感染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的ESBLs阳性率分别为40.0%、29.9%;MRSA及MRCNS的阳性率分别为41.5%、73.1%;药敏结果提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细菌、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及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等均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结论近年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出现多重耐药.
作者:杨宏伟;赵均秀;仇少荣;周有利;张吉才;张珍;彭敬红;吕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自1997年开始,对脉动真空灭菌柜每日进行B-D实验,具体做法为:实验包由50 cm×90 cm的纯棉布巾组成,布巾先横折为3层,再纵折形成6层,将折好的布巾一条摞一条,摆放时,按折叠侧左右交替摆放,务求两侧厚度相等.
作者:郑自娜;张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据统计,美国每年经静脉放置的导管达>1.5亿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ascular catheter, CVC)500万支,每年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导致血源性感染>20万次,即1 000个患者有>50次的感染.在我国,经静脉插管的技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手段也已被广泛运用,导管相关感染(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的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本调查就输液接口的污染、穿刺部位的高菌落数、颈内静脉留置、不恰当的无菌屏障以及操作人员穿刺技术不佳等目前国内比较容易忽视的危险因素逐一分析.
作者:胡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研究表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者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可危及婴儿生命.我科应用新技术进行两次断脐,成功控制严重感染的发生,5年来共450例新生儿,无1例发生脐部感染,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平;姜卉;陈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烧伤患者大剂量应用美罗培南后,紊乱肠菌群调整作用.方法严重烧伤患者23例应用美罗培南(6 g/d)7 d后, 随机分为治疗组(n=11)和对照组(n=12);双盲法给予双歧杆菌悬液和生理盐水(100 ml/d),疗程5 d;分别于美罗培南应用前及用后0、1、3、5 d,常规方法检测粪便中双歧杆菌、真菌、大肠埃希菌量.结果美罗培南应用7 d,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量骤减近100倍,真菌数激增100倍;双歧杆菌治疗1 d,肠道双歧杆菌数增加100倍,3 d后真菌量减少约25倍;对照组在停用美罗培南后5 d 肠道菌群始基本恢复;腹泻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后3 d肠道菌群恢复,对照组5 d恢复.结论长期大剂量应用美罗培南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停药后外源性补充双歧杆菌能较快恢复肠道生态,治愈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作者:王忠堂;盛志勇;蔡宝仁;肖光夏;王甲汉;彭毅志;罗奇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测定头孢米诺和其他14种抗菌药物对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和其他14种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纸片确证法检测ESBLs.结果对110株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除亚胺培南外,头孢米诺比其他的13种抗生素有较低的耐药性,其耐药率为7.3%,MIC50和MIC90值范围分别为0.5~1 mg/L和2~32 mg/L;对40株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头孢米诺、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有相似的体外抗菌活性,其敏感率均为100%,MIC50和MIC90值范围分别为0.032~0.5 mg/L和0.064~4 mg/L.结论对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头孢米诺比其他β-内酰胺类,庆大霉素和氟喹诺酮类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对不产ESBLs的菌株,头孢米诺、头孢美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有相同的抗菌活性,没有耐药的菌株发现.
作者:徐英春;谢秀丽;张小江;张悦贤;王澎;陈民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复数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70~2002年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99例复数菌败血症.结果 99例复数菌败血症中都有基础疾病,多系耐药菌株感染,医院内感染占多数77例77.8%,医院外感染占22.2%;危险因素包括恶性疾病、免疫抑制、化疗和放疗、介入性诊治、操作不当、住ICU、滥用抗药菌物,呼吸机应用等;致病菌的特点:革兰阴性菌(G-)占多数、革兰阳性菌(G+)增加,条件致病菌和合并真菌感染明显增多.结论复数菌败血症危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应早发现,治疗基础疾病,预防或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的发生.
作者:王邦松;李庆兴;泮发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为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依据住院时间及不同治疗措施,将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分成两组,1990年4月~1994年12月(A组)及1995年1月~2000年12月(B组),进行分析.结果 B组抗生素应用种类、时间分别较A组少、短,二重感染发生率及创面脓毒症发病率却较A组低(P<0.05).结论手术方式改变、抗生素应用观念的更新、促进创面愈合药物的使用及注意隔离措施实施、扶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可减少烧伤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种类.
作者:吴祖煌;刘敏;詹新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MV抗原诊断活动性CMV感染,CMV肺炎患者给予静滴更昔洛韦和(或)膦甲酸钠治疗,严重者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剂.结果 56例(3.1%)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CMV肺炎,均有发热、干咳、X线胸片示间质性肺炎,31例(55.3%)出现低氧血症,27例需呼吸机辅助呼吸;17例严重CMV肺炎患者需停用免疫抑制剂;56例患者存活率为69.6%.结论肾移植术后CMV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低氧血症为突出表现,病死率高,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是治疗CMV肺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许元文;梁艳冰;谢灿茂;朱兰英;吴培根;沈清瑞;李幼姬;余学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探讨一种经济、实用且又安全高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我们用艾条熏蒸与紫外线照射两种空气消毒方法,进行菌落数监测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月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几年来我院在采购、保管、使用、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实际工作中,加强了管理,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收到良好的效果.1 产品质量管理1.1 严把进货关我院所购一次性医疗用品实施公开招标符合医药部门和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严禁药品器械科个人随意购置.
作者:陆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1999年9月~2003年8月,驻京部队无偿献血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阳性率及其变化趋势,探讨造成部队官兵献血化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方法无偿献血的44 353名驻京部队官兵的血液化验初、复检结果不合格者按照4个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检不合格率为8.01%,复检不合格率为0.68% ;造成驻京部队无偿献血者初、复检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ALT的升高;初检ALT不合格率平均为6.60%,占不合格血液的82.32%;复检ALT不合格率平均为0.43%,占复检不合格血液的62.20%;复检抗-HCV不合格占到了复检不合格血液的25.20%,但近两年呈下降趋势;梅毒试验不合格的献血者则有上升趋势;采用蛋白印迹法确认后未发现抗-HIV阳性的献血者.结论部队官兵属于血源性传染病的低危人群;采集低危人群血液是控制受血者因输血而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部队官兵献血应避开高强度训练及其他易导致ALT升高的活动.
作者:马曙轩;刘景汉;李锡金;肖征;董振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纸片扩散法在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了解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收集从2002年11月~2003年10月临床分离标本727株,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6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的耐药性,同时用NCCLS M27-A大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6株菌株对氟康唑的药敏状况.结果 727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多占63%,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23%和5.9%,在458株白色念珠菌中,尚未发现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分别为15.2%和30%;6种抗真菌药物中克霉唑的耐药率高;用两种方法检测氟康唑的药敏完全符合率是90.8%.结论氟康唑对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仍然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Rosco纸片法可作为真菌药敏的常规方法推行使用.
作者:余素飞;周璇;张嵘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气管-肺部感染衣原体、支原体两种非典型病原体的表达.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29例难治性支气管-肺部感染两种非典型病原体急性感染指标:衣原体抗体IgM、支原体抗体IgM及冷凝集实验,并常规细菌学检查,与同期住院的普通性下呼吸道感染(普通组)40例,门诊及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难治感染组衣原体急性感染率68.9%,支原体急性感染率难治组34.5%,显著高于普通组和上感组;衣原体混合支原体、衣原体混合其他致病菌感染均显著高于普通组和上感组.结论难治性支气管-肺部感染中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且易与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衣原体、支原体的慢性感染可能是难治性支气管-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作者:孔令敏;叶秀香;杨琳红;高震;李慧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将我们近5年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评价.
作者:于远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烧伤创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从住院患者烧伤创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MRSA的检测及分析,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MRSA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高原地区从烧伤创面每年检出的MRSA的菌数及检出率比较有逐年下降趋势,与平原地区比较MRSA的检出率明显偏低.结论高原气候对MRSA的检出有一定影响,正确处理烧伤创面、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医院感染是防治MRSA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晁生武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