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条熏蒸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胡月琴

关键词:艾条, 紫外线, 空气, 消毒
摘要: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探讨一种经济、实用且又安全高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我们用艾条熏蒸与紫外线照射两种空气消毒方法,进行菌落数监测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ICU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ICU感染患者两年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35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氨曲南、哌拉西林的敏感率约在70%;对复方磺胺的敏感率低,约在10%;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ICU应注意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

    作者:周立新;张秀平;方滨;李轶男;誉铁鸥;毛克江;苏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影响B-D测试的几个因素

    我院自1997年开始,对脉动真空灭菌柜每日进行B-D实验,具体做法为:实验包由50 cm×90 cm的纯棉布巾组成,布巾先横折为3层,再纵折形成6层,将折好的布巾一条摞一条,摆放时,按折叠侧左右交替摆放,务求两侧厚度相等.

    作者:郑自娜;张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我们对13例感染性眼内炎进行分析.

    作者:高玉娟;张钢琴;陈守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B-D试验中常见技术差错及防范

    B-D试验全称布维-狄克试验(Bowie-Dick test),目的是检测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空气的排除效果,灭菌器在每日使用前均需做B-D试验,以检验灭菌器的功能.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应尽量防范技术差错,以免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作者:张秀月;董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脉导管留置时易忽视的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据统计,美国每年经静脉放置的导管达>1.5亿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ascular catheter, CVC)500万支,每年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导致血源性感染>20万次,即1 000个患者有>50次的感染.在我国,经静脉插管的技术作为诊断和治疗的手段也已被广泛运用,导管相关感染(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的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本调查就输液接口的污染、穿刺部位的高菌落数、颈内静脉留置、不恰当的无菌屏障以及操作人员穿刺技术不佳等目前国内比较容易忽视的危险因素逐一分析.

    作者:胡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从SARS流行浅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目的从SARS流行发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管理对策.方法纵观医院管理的现状,查找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结果医院感染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领导对工作不重视,法律意识淡漠,医护人员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缺乏,不能合理使用消毒剂,消毒灭菌的方法不当,医院建筑有缺陷和就医流程不合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及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结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是医院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需加强管理.

    作者:韩哲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调查我科连续手术的104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10.6%和100%;术后单用一种和应用二联、三联和四联抗生素的分别占24%、37%、24%和15%;清洁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4.9 d,污染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7.7 d,清洁手术和污染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3 d者占90%.结论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作者:宋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传染病区医院感染管理

    传染科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更应抓好病区医院感染管理.本科做法如下.1 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作者:兰艳梅;王琼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双歧杆菌对严重烧伤患者美罗培南应用后肠菌群的调节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烧伤患者大剂量应用美罗培南后,紊乱肠菌群调整作用.方法严重烧伤患者23例应用美罗培南(6 g/d)7 d后, 随机分为治疗组(n=11)和对照组(n=12);双盲法给予双歧杆菌悬液和生理盐水(100 ml/d),疗程5 d;分别于美罗培南应用前及用后0、1、3、5 d,常规方法检测粪便中双歧杆菌、真菌、大肠埃希菌量.结果美罗培南应用7 d,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量骤减近100倍,真菌数激增100倍;双歧杆菌治疗1 d,肠道双歧杆菌数增加100倍,3 d后真菌量减少约25倍;对照组在停用美罗培南后5 d 肠道菌群始基本恢复;腹泻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后3 d肠道菌群恢复,对照组5 d恢复.结论长期大剂量应用美罗培南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停药后外源性补充双歧杆菌能较快恢复肠道生态,治愈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作者:王忠堂;盛志勇;蔡宝仁;肖光夏;王甲汉;彭毅志;罗奇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肝移植术后结核病的防治

    近年来,结核病(tuberculosis)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移植术后患者由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明显为高.移植术后结核病在防治上有其特殊性,笔者拟就肝移植患者为例,对近年来在其发病、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耿;王槐志;董家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将我们近5年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评价.

    作者:于远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Rosco纸片法检测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的耐药性

    目的纸片扩散法在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了解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收集从2002年11月~2003年10月临床分离标本727株,应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6种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的耐药性,同时用NCCLS M27-A大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6株菌株对氟康唑的药敏状况.结果 727株酵母样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多占63%,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23%和5.9%,在458株白色念珠菌中,尚未发现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耐药率分别为15.2%和30%;6种抗真菌药物中克霉唑的耐药率高;用两种方法检测氟康唑的药敏完全符合率是90.8%.结论氟康唑对临床常见酵母样真菌仍然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Rosco纸片法可作为真菌药敏的常规方法推行使用.

    作者:余素飞;周璇;张嵘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供应室管理中的五常法

    目的介绍五常法在供应室管理中的运用和作用.方法科室成立五常法工作小组,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运用于供应室的环境管理和物品管理.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创造了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供应室连续两年被评为医院的先进科室,成为医院开展五常法的示范点科室.结论五常法是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环境的方法,在供应室的环境和物品管理中,它是发现问题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可以促进供应室的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薛燕峰;张友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近几年来我院在采购、保管、使用、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实际工作中,加强了管理,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收到良好的效果.1 产品质量管理1.1 严把进货关我院所购一次性医疗用品实施公开招标符合医药部门和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严禁药品器械科个人随意购置.

    作者:陆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脑外科病房细菌监测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脑外科病房环境进行细菌学观察,分析抢救病房和普通病房空气与物体表面细菌检出及分布,以减少医院感染.方法对脑外科抢救病房与普通病房的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抢救病房空气、物体表面的细菌数均高于普通病房,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微球菌属为主.结论抢救病房由于人流物流影响易出现医源性感染,应加强抢救病房细菌监测和管理,改善病房环境,从而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韩永毅;朱平安;彭海珍;谭萍;赖秀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清除3M包外指示胶带残渍的体会

    至2000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颁布<消毒技术规范(试行)>以来,消毒灭菌被纳入国家正式法规,为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消毒灭菌物品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灭菌包的质量控制,3M包外指示胶带作为灭菌包包外化学监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3M包外指示胶带具有粘性好、贴得牢的特点,国外主要用于一次性和布包裹材料,不用于金属包裹材料的粘贴,但国内仍常用于金属包裹.而灭菌后要去除金属包裹上的残胶干十分困难,给供应室的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

    作者:曾凡明;黄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艾条熏蒸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探讨一种经济、实用且又安全高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我们用艾条熏蒸与紫外线照射两种空气消毒方法,进行菌落数监测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月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鲎试剂检查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细菌内毒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用鲎试剂检查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细菌内毒素方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浓度为7.5 mg/ml时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中的内毒素.

    作者:王晓蕾;吕晓川;白林;高翠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伦拿连灭菌剂在透析器复用中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伦拿连灭菌剂复用透析器的灭菌效果.方法使用0.5%过氧乙酸(A组)、2%甲醛(B组)和3.5%伦拿连(C组)复用透析器,观察3组热原反应和透析器破膜发生率.结果随机抽取3组血路管、透析器进行细菌学监测,无细菌生长;C组、B组和A组热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2%、2.54%和1.82%,提示3组间热原反应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82.5,P<0.05);透析器破膜发生率分别为0.053%、0.46%和2.92%(χ2=107.1,P<0.05),提示3组间透析器破膜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选用伦拿连灭菌剂对透析器进行复用灭菌,热原反应及透析器破膜发生率明显低于过氧乙酸和甲醛.

    作者:丁小容;游励红;梁桂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谱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4年间,非发酵菌医院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非发酵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GNI+卡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其配套的GNS-KI或GNS-121卡(法国生物梅里埃产品);部分K-B法药敏纸片用Oxoid公司产品.结果 2 044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8.5%、鲍氏不动杆菌占26.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7.0%、黄杆菌属占4.5%、荧光假单胞菌占1.6%、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1.1%、木糖氧化产碱菌0.8%;非发酵菌分布部位以呼吸道分离率多,痰液1 359株(66.5%)、咽拭子152株(7.4%);其次为尿液241株(11.8%);伤口103株(5.0%);耳拭子53株(2.6%);胆汁41株(2.0%);血液36株(1.8%);其他59株(2.9%);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结论非发酵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其他非发酵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含酶抑制剂复方型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他啶为治疗非发酵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董晓勤;周田美;施新颜;吴盛海;范建中;汪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