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杨菊香;李少莲;刘年生;邓宗华;姚元香;郑嵘;高晓霞

关键词:新生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为查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在我院2000年度出生并住院的759例新生儿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 结果有95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16项相关因素中有12项因素OR值>2. 结论男婴、早产、低体重、羊水Ⅲ度污染、母婴同室、置暖箱、低体温、窒息、反复吸痰(插管)、吸氧、重症监护(ICU)、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12项因素是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要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来减少或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卫生洁具拖把的管理

    拖把是医院的卫生洁具之一,传统的管理方法是每次使用后将拖把冲洗干净后挂在墙壁上晾干备用,有很大一部分无绳堆放,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拖把霉变现象,造成地面第2次污染.面对现状,我们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第10条的规定,改进了管理方法,2001年对全院卫生洁具进行了规范管理.洁具全部改用易清洗、易晾干的塑料用品;设计拖把架和将拖把统一系绳,规范管理.经过实践,管理效果满意,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亚庆;常洪美;张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和研究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方法调查核实2000年1月~2001年6月期间全院出院病历6 086份,每半年对抗菌药物应用率、平均用药天数、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共调查3次. 结果 2000年1月~2001年6月期间抗菌药物应用率降低了5.6%,平均用药天数减少了2 d,单用率降低11.2%,三联率降低5.7%.结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作者:古丽巴哈;韩新萍;孙克红;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了解多因素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状况及预防对策. 方法对5所市级医院同期住院患者有或无相关因素的患者,引起医院感染的状况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2岁和>60岁组与2~60岁组比较,泌尿道插管组与未插管组、使用呼吸机组与未使用呼吸机组、行气管切开组与未行气管切开组、用激素组与未用激素组对比,前者均与医院感染增高密切相关,而动静脉插管组与未插管组、放化疗组与未进行放化疗组及患者性别与医院感染均无相关性. 结论年龄、导尿、呼吸机应用、气管切开、大剂量激素均与医院感染增高密切相关,而动静脉插管、放化疗及患者性别与医院感染无相关性,有的感染可能与本身存在的基础疾病有关.

    作者:陈峪;全月英;陈小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出血颅脑术后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脑术后患者因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感染组平均每例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延长16 d,统计学比较两组差异呈显著性(P<0.01),住院费用感染组比对照组平均每例多6 408元;各费用增加多的是药费、治疗费、检查费;不同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感染费用高. 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经济损失,为医院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小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凡士林纱布高压灭菌保存期限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压灭菌凡士林纱布的存放时间、环境与细菌污染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经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凡士林纱布随机分成2份,分别存放于正常环境和潮湿环境的无菌物品柜内,进行实验检测,调查存放时间、温度与贮存期的关系. 结果在正常环境的凡士林纱布存放1~16 d细菌培养为阴性,第17天开始有细菌污染;在潮湿环境中存放1~7 d细菌培养为阴性,第8天开始有菌生长. 结论凡士林纱布的保存期限与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灭菌后凡士林纱布的干燥等有关.

    作者:董薪;刘春艳;乔军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部位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调查125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 结果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因素与患者的原发病、并发症、各种功能障碍如咳嗽反射障碍、排尿障碍等有关;细菌学检查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40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前3位. 结论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依据药敏实验调整用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郭宏川;罗毅男;郭永川;付双林;李殿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免疫功能低下致猩红热反复发作1例

    猩红热是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多发,感染后一般可以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本院收治1例连续3年反复发作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力;赵利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及药物敏感试验

    目的了解本地区革兰阴性(G-)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情况及其临床分布,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院感染及产ESBLs细菌的暴发流行. 方法用MicroScan W/A-40细菌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G-菌进行ESBLs确证试验. 结果在所有436株G-菌中,ESBLs总的检出率为17.2%,主要见于大肠埃希菌27.9%、肺炎克雷伯菌25.7%、阴沟肠杆菌11.9%、产酸克雷伯菌8.3%;各病区ESBLs细菌的检出率以重症监护病房(ICU)高(27.4%),其次为呼吸科病房(22.7%)和肾内科病房(18.3%);在各种标本中ESBLs的检出率以痰标本高,其次为尿液标本;ESBLs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10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结论 ESBLs总的检出率为17.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病房是ESBLs细菌的高发病房;ESBLs细菌广泛耐药,其治疗以亚胺培南为首选,其次为大剂量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作者:苏维奇;李莉;陈华波;彭宁;苗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输液反应的调查、鉴别与对策

    作为浙江省中医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经常会有基层医院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来咨询发生了输液反应如何进行调查、鉴别和控制.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作者:于杭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消毒剂的抗性研究进展

    1961年英国的Jevons报道了第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以后世界各地报告的MRSA菌株不断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临床分离的MRSA,一般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0%~50%,近几年有上升趋势,某些综合性大医院上升>80%[1].日本Kumaoto大学医院报告,1989年MRSA医院感染率达到3.5%.MRSA感染治疗困难,而且常常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和传播,对消毒剂的抗性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2].它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几乎全部耐药,病死率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

    作者:张兴华;孟庆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监护病房(RICU)和普通病房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流行情况、耐药性,并探讨ESBLs产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共114例,ESBLs的检测用纸片扩散表型试验确证.结果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为40.0%,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为21.6%,总检出率为28.1%,RICU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58.6%,明显高于呼吸普通病房17.6%(P<0.001);上述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62.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为59.3%.结论除亚胺培南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也可作为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药物,改善营养状况、减少侵入性操作、减少激素或制酸剂的应用可能减少ESBLs菌株的出现,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童朝辉;王臻;王辰;张洪玉;杜小玲;王清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诊治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患者在住院期间、且应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及全身症状的特征、相关化验结果. 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出现在应用抗生素后5~9 d,依症状轻重不同可表现为单纯性腹泻、腹泻伴全身感染中毒性表现,便常规可见到红、白细胞,常规便培养阴性,口服去甲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有效. 结论对症状典型、除外其他类型的腹泻后,可试验性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作者:王磊;张懋植;赵继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小鼠免疫接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S疫苗引起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目的研究小鼠免疫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S抗原疫苗(S-HBsAg)后引起的特异性、MHC-Ⅰ限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反应. 方法分别给BALB/c(H-2d)小鼠腹腔内接种0~6 μg S-HBsAg,2周后加强1次,4周后分离小鼠脾淋巴T细胞,体外用小鼠Ld限制的、S-HBsAg特异性CTL表位多肽S28-39-刺激;用特异性多肽S28-39-、51Cr标记的P815细胞作为靶细胞;4 h51Cr释放实验检测CTL反应. 结果 0、0.65、1.25、2.5、5 μg组小鼠,CTL特异性释放率分别为31.21%±9.23%、42.36%±19.32%、91.21%±22.97%、69.25%±24.13%、51.49%±21.661%;只接受1次免疫接种的小鼠,其脾淋巴细胞特异性CTL特异性释放率分别为27.34%±14.25%、32.27%±15.35%、56.28%±24.35%、44.34%±18.65%、40.76%±56%. 结论 BALB/c(H-2d)小鼠腹腔内接种S-HBsAg引起特异性CTL反应,加强免疫能够提高CTL反应.

    作者:施理;张宜俊;易学瑞;刘树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医院内、外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天津市临床分析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方法搜集天津市8所大型综合医院2001年8月~2002年3月临床分析的421株大肠埃希菌和41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同时判断菌株来源是否为医院感染的患者. 结果医院感染株对绝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都高于社区感染的菌株,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株ESBLs产生比例也高于社区感染株,其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对上述两菌仍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医院内、外分别为71.9%和61.1%,对肺炎克雷伯分别为32.2%和21.8%,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医院内、外分别为60.3%和48.1%,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医院感染分离株耐药率高于医院外分离株,应引起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注意,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可能与环境因素相关.

    作者:魏殿军;宋诗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我院医院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实验. 结果由细菌分布结果显示:共分离病原菌1 994株,革兰阳性菌652株,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51.5%和77.7%;革兰阴性菌1 325株,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多见;30.7%的大肠埃希菌、58.1%的肺炎克雷伯菌和52.1%的阴沟肠杆菌证实产ESBLs;在监测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发现26株耐万古霉素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其次为头孢他啶和喹诺酮类药物. 结论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较严重,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戴湘春;袁汉尧;林湛;柯水源;吴显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吸痰器致两例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性肺炎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我院在2002年2~3月前后入住ICU的2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气管切开插管吸痰的患者,因吸痰器消毒不彻底致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感染.

    作者:王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胆道感染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 方法胆道感染住院手术患者的胆汁行细菌培养,K-B法或两倍稀释法行药敏测定. 结果胆汁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14株,培养阳性率达90.4%,其中革兰阴性细菌460株、占74.9%,革兰阳性细菌133株、占21.7%;药敏结果提示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出现多重交叉耐药,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环丙沙星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 结论胆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肠杆菌属、变形菌属及假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出现多重耐药.

    作者:陈国忠;沙青;褚爱春;徐辉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烧伤病区连续3年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烧伤病区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控制. 方法选择我院烧伤科2000~2002年连续3年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2 253份,对该时段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的调查、总结和分析. 结果 2000~2002年连续3年烧伤病区医院感染率为10.21%,例次感染率为10.58%,漏报率为18.07%. 结论烧伤患者因为皮肤屏障破坏、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医院感染率高,特别需要加强控制,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毛远桂;胡荣珍;余於荣;辛国华;曾元临;张红艳;肖长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体会

    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已经10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是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张永丰;赵晓红;刘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患因素. 方法对近4年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43例作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医院感染率>30%,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长期住院、晚期肿瘤患者、老年人、白细胞下降、化疗、各种介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对白细胞减少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及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莹;方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