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爱红
血压计与听诊器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器械,由于它们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反复使用,易被患者的汗液、体表携带细菌污染,导致交叉感染.我们采用自制熏箱用甲醛氧化熏蒸法对血压计与听诊器进行消毒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危科室患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0年6月高危科室3 323例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结果 3 323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15例,真菌感染76例,易感因素为长期应用抗生素、化疗、激素和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反复应用及侵袭性操作,均是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反复应用、保护易感患者、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及时预防和诊断是控制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作者:王琳;嵇菊珍;王菊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2例进行调查,并复习文献.结果肾移植患者应用单克隆抗T淋巴细胞抗体/抗胸腺依赖T淋巴细胞球蛋白(OKT3/ATG)者,或多次激素冲击治疗者,或硫唑嘌呤(AZA)导致粒细胞减少者,CMV视网膜炎发病机会增高;更昔洛韦对CMV视网膜炎的治疗有效,但要有足够的疗程.结论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CMV视网膜炎的治愈有重大意义.
作者:韩修武;管德林;李晓北;王建文;刘静;韩志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监测支气管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谱及变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方法对1999、2000、2001年门诊及住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菌群分布、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 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是引发支气管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52.8%,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占优势,分别占19.4%、10.5%;革兰阳性球菌中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分别占10.4%、7.1%;真菌占16.5%,所有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达100%. 结论支气管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发生变化,临床医师必须密切关注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李继红;杨敬芳;张明明;王鑫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医院电梯按钮污染状况,为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调查医院内7部电梯按钮,同时采样宾馆2部电梯按钮作对照,进行菌落计数,同时鉴定细菌并作药敏试验. 结果调查9部电梯按钮全部有细菌污染,计数低为8 CFU/cm2,高为1 800CFU/cm2,医用电梯按钮污染比宾馆电梯的严重,其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医院内污染菌高于宾馆. 结论医用电梯按钮污染严重,污染菌菌谱与医院内感染常见菌菌谱相近,必须重视对医院电梯按钮的消毒管理.
作者:吴志坚;欧阳育琪;陈亚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特征.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29种抗生素的MIC值. 结果 29种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抗生素中青霉素类抗生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分别为82.2%和89.7%;10种头孢类抗生素中的头孢他啶和头孢布烯的敏感性在85%左右,头孢曲松和头孢克洛为50%左右,其余均<50%;被测试的两种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只有7.7%,美罗培南敏感性为87.2%;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率均为2.6%;6种喹诺酮类抗生素除萘啶酸为56.4%,其他均<25%;氯霉素的敏感性为15.4%;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布烯、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较高的活性. 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多重耐药菌,体外药敏结果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布烯、美罗培南和甲氧苄啶可作为由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引起感染的治疗药物.
作者:罗燕萍;张军民;刘丽;崔岩;杨继勇;Augustine F Cheng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检验一次性塑料平皿在沉降法测定空气细菌中的可靠性.方法用玻璃平皿作为对照,对一次性塑料平皿和玻璃平皿进行配对设计检验.结果两种平皿采样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一次性塑料平皿采样结果偏低. 结论静电可能导致一次性塑料平皿采样结果低于玻璃平皿;建议空气细菌监测规范中应对平皿材质加以注明.
作者:边秀兰;马俊荣;张运栋;杨昌跃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化脓性眼内炎不同时间段致病菌种及药敏的变化,寻找有效治疗化脓性眼内炎的抗生素.方法对355例化脓性眼内炎患者致病原因及致病菌种依据时间的不同进行分析比较,280例标本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阳性做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355例化脓性眼内炎,81.13%是眼外伤所致,280例行标本送检,阳性检出率为49.64%,致病菌种以革兰阳性菌居首位,条件致病菌是化脓性眼内炎的主要菌群,真菌逐年增多明显;各细菌对环丙沙星药物敏感性具有偏高趋势. 结论化脓性眼内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射抗生素,有必要监测菌种和药敏的变化.
作者:胡淑英;谭素芬;林丽萍;胡穗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的细菌学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数据输入WHONET4软件并进行分析. 结果 141株临床分离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百分率分别为92.2%及90.1%,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似,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且为治疗ESBLs菌感染的首选药.
作者:叶枫;钟淑卿;袁锦屏;杨灵;苏丹虹;肖庆忠;钟南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医院感染既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医院管理课题.由于医院感染的发生严重地干扰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挥,甚至妨碍医学科技的发展.因而近10余年来这一课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对医院感染的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对患者、医用物品主要是中、高度危险品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针对其低度危险品,但又是医院基本的物品病床垫絮的监测与管理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丽玲;汪良友;赵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测定JL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与腐蚀性,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载体浸泡法测定其杀菌效果.结果含有效氯1 250 mg/L溶液作用40 min,对布片表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率达100.00%,含有效氯1 000 mg/L溶液作用30 min,可将不锈钢片表面HBsAg抗原性破坏;其杀菌效果随有效氯浓度减少、作用时间缩短、有机物存在而下降;其含有效氯1 250 mg/L溶液对不锈钢、碳钢与铜无腐蚀,对铝基本无腐蚀. 结论 JL消毒剂是一种具有较好杀菌效果、使用安全的新型消毒剂.
作者:张成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确定气管插管48h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素. 方法观察气管插管48 h内的机械通气患者,确定有无肺炎的临床指征,记录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因呼吸或心脏停搏或意识水平减低而插管者与其他原因相比发生肺炎有显著相关性(P<0.01);多次吸引、急诊插管、应用镇静剂、心肺复苏、Glasgow昏迷指数<9,与插管后肺炎发生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时间因素可被认为是对患者分层及选用VAP预防药物的主要因素.
作者:赵施竹;纪双庆;纪文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使临床重视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旧称脑膜败血性黄杆菌)的致病情况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调查我院2000年3例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致肺部感染的病例,对其发展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加强消毒隔离措施,3例患者肺炎均痊愈.结论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日渐增多,其生物特性致使病情较难控制,对此类感染的患者其治疗应及时使用万古霉素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同时加强消毒隔离管理.
作者:张晓炜;宋佩茹;董云秋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医院洗衣房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回收、清洗消毒和发放全院患者的衣服、被服、医务人员的工作服及重复使用的医用敷料.工作质量的优劣,会对医院感染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我院从医院感染管理角度出发,加强了对洗衣房的质量控制,效果明显.
作者:孙廷禹;谢秀娥;姜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医院病区使用中央空调前、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及种类的变化,以探讨空调环境可造成的不利因素及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选择使用中央空调前、后的20间老年科病房,进行空气细菌学监测,检测细菌总数及细菌的种类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使用中央空调前、后空气中平均细菌数(CFU/m3)分别为438.3和525.4 ,且使用空调后细菌超标率高于使用空调前的20%;使用空调前、后细菌种类差异不明显,但使用空调后真菌及芽胞杆菌属检出率明显增多. 结论使用空调后细菌超标率明显高于使用空调前,应采取积极有利措施,以防中央空调环境对空气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作者:阮晓红;朱会英;曹洪涛;邹小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激后白细胞变化规律与多发伤伤情及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以阻断SIRS对机体有害刺激的发生和发展. 方法由急诊收入院的多发伤79例,统一设计、定标、予以PHI、APACHEⅡ及Ⅲ、ISS记分;连续监测血常规,定期了解血生化、血蛋白等;记录各种并发症发生时间、治疗情况.结果入院后24 h 血WBC>12×109/L者61例,占总数77.2%,符合SIRS诊断者71.9%;ISS>17者占其中62.3%,ISS平均值明显高于WBC<12×109/L者,APACHEⅡ、Ⅲ差异也有显著性;伤后1.5~3 h白细胞可达反应峰值,2~3 d降至正常,严重多发伤者需4~6 d. 结论白细胞升高与伤情有明确关系,应加强对严重多发伤早期处理力度;及时处理原发病灶;有效防范、阻断并迅速纠正各种内环境紊乱.
作者:郝江;乌盛平;文家福;柏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1999年9月收治的6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0例危重患者中真菌检查阳性32例(A组)、阴性28例(B组);A组MOF发病率(81.3%),明显高于B组(21.4%),其病死率(71.8%),亦明显高于B组(17.8%)(P<0.01);A、B两组病例病程中长期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者分别为96.9%、25.0%,应用呼吸机者分别为53.1%、7.1%,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者分别为50.0%、7.1%,应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者分别为100.0%、64.1%. 结论危重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呼吸机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等有关,是影响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刘勇;马钧;景炳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宫颈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PCR法检测了宫颈癌、癌前病变组织、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HPV、HSV-2、CT和NG 4种病原微生物存在状况.结果在宫颈组织中合并感染时,4种病原微生物由于其间的相互作用,可促进宫颈疾病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结论在检测宫颈炎等良性病变发现有病原微生物合并感染时,应提高警惕,及早用药.
作者:李秀荣;任洪佳;陈黎明;韩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1997~1999年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以便有效地控制HBV的流行,提高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V的抗原抗体.结果 1997年HBV的感染率为15.8%,男性为18.4%,女性为12.3%;1998年HBV的感染率为16.9%,男性为20.0%,女性为13.3%;1999年HBV的感染率为17.6%,男性为19.8%,女性为13.9%;3年HBV感染率平均达16.8%,男性高于女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对外来人群的体格检查,加大HBV的预防保健措施和医学防治意识,控制传染源,对携带者强化统一管理及教育,有效控制社区人群间的相互感染.
作者:张云娇;丁明;张秀玲;林祥秀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抗酸杆菌感染、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萋-纳法腹水抗酸染色,同时常规检查观察80例次肝硬化腹水.结果抗酸杆菌感染率达70.0%,且多无特异感染临床症状,将56例阳性与24例阴性腹水对照观察,发现腹水抗酸杆菌感染率与总胆红素的增高呈正相关,腹水常规检查两组对照无统计学差异,将腹水抗酸杆菌阳性者按有无抗痨治疗分为两组,未抗痨39例,综合治疗后好转出院25例,占64.1%,余14例因其他并发症死亡;抗痨治疗17例,4例导致肝功急剧衰竭而死亡,占23.5%;好转8例,仅占47.0%,5例死于其他并发症.结论本组病例腹水抗酸杆菌感染率高,但抗痨治疗还应慎重.
作者:宋闽宁;黄文棋;夏挺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