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越;潘博;国冬军;郭万厚;庄洪兴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者有效减肥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方法 选择体重指数(BMI)>25的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形式通过对膳食史、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再进一步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3个月的饮食和运动减肥方案的实验,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研究组既往每日膳食总热能、脂肪供热比显著高于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喜甜食及与经常进食过饱者的百分比分别为64%、62%,对研究组进行3个月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的实施实验,研究组实验后每日膳食总热能、脂肪供热比、蛋白质供热比、BMI、腰围、臀围、上臂围显著低于实验前.结论 高热能、高脂肪、缺乏钙的膳食,喜饱餐和喜甜食及缺乏体力活动是诱发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提出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减肥有效.
作者:高玉霞;咸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修复眶窝空旷及眼窝闭锁畸形的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我们为21例眶窝空旷及眼窝闭锁患者采用游离皮瓣移植,其中19例采用前臂游离皮瓣,2例采用肩胛游离皮瓣.利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将游离皮瓣移植于眶窝内,以填充空旷和再造眼窝,同时根据移植后眶窝空旷程度选择性同期眶内充填羟基磷灰石材料,一期重建眼窝.结果 所有眶窝内移植的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42个月,外观佳,义眼配戴满意.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重度的眶窝空旷畸形和再造眼窝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作者:刘静明;陈志远;朱正宏;李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不同类型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利用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B组:两支管内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注入NGF和CNTF.术后12、16周行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Holmes银染示B组CNTF侧再生纤维均较NGF侧再生神经外膜薄,纤维排列整齐,粗细均匀;硫代乙酰化胆碱染色示B组CNTF侧呈棕红色的阳性纤维较NGF侧数目较多,粗细均匀,排列整齐;而碳酸酐酶染色则显示B组NGF侧呈褐色的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及排列稍较CNTF多.电生理检测见NGF侧再生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潜伏期较CNTF侧长,而波幅较低(P<0.05).结论 CNTF促进运动纤维再生的相对作用较强,而NGF具有相对较强的促进感觉纤维再生的作用.
作者:李强;刘媛;李民;伍亚民;曾琳;李应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隐匿性阴茎的诊断和矫形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的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20例.结果 术后所有患儿阴茎外观满意,伸直好,无并发症.结论 改良Devine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疗效确切.
作者:瞿长宝;薛文勇;王晓路;张凤翔;康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两种术式矫正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例(32只眼)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例18只眼采用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矫正;B组11例14只眼采用上睑提肌和Muller肌延长术矫正.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A组及B组各自术前与术后疗效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有4例6眼,B组有1例1眼上睑回退,经卡方检验,回退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只眼过矫.结论 两种术式均可有效矫正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上睑退缩,但上睑提肌和Muller肌延长术回退率低.
作者:戴晓秦;叶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转染神经源性聚集蛋白基因对游离移植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大鼠股薄肌原位移植模型,按移植术后即刻肌肉内注射溶液的不同分为pCS2+-agrin基因转染实验组,pCS2+空质粒组以及生理盐水注射组,后两组作为手术对照组,基因电转染术后不同时间检测各组肌肉收缩功能、神经源性agrin蛋白表达,以及终板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数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早期agrin基因转染组肌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空质粒转染组以及生理盐水注射组(4、5、10周,P<0.05),但术后晚期15及20周时各组肌肉功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agrin基因转染后,术后1周到5周,有大量棕黄色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终板及其邻近区域,但到第10周时表达明显减少,接近对照组水平.agrin基因转染组终板区的nAChR数量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实验对照组.结论 移植肌肉终板区转染神经源性agrin基因,促进了移植肌肉早期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盈帆;江华;林子豪;蔡在龙;吴包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们从2000至2003年进行了低功率CO2激光吻合大鼠颈动脉的组织学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珍;王奕;李孝荣;于惠秋;刘铜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在腹腔镜辅助下截取带血管蒂回肠段转移再造阴道的可能性,为临床提供阴道成形术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镜引导下,配合使用超声刀,通过小切口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截取、肠端吻合、回肠段下拉转移形成阴道.结果 2002年2月至2006年7月,共为38例需再造阴道患者成功地施行腹腔镜辅助下截取带血管蒂回肠段转移阴道成形术.随访1个月~4年,其中36例移植回肠段成活良好,再造阴道符合生理要求.结论 由于避免了剖腹和以往术式的供区瘢痕,较好地缓解了此类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腹腔镜下回肠段代阴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阴道成形术新方法.
作者:赵耀忠;江道振;江华;仇明;林子豪;朱晓海;郑向民;袁相斌;章建林;吴宏;陈敏亮;刘安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足背动脉的变异主要为纤细或缺如,占4%~6.7%[1],给再造手指增加了困难.我们于2005年7月遇到1例足背动脉缺如的患者,急诊以组合足背皮瓣及(足母)趾腓侧皮瓣的第二足趾再造拇指,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刘勇;裴国献;姚旺祥;梅良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GF-βRⅠ)、Smad 2、3、7的表达情况,探讨以上信号传导分子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4种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44例标本中的表达,寻找其规律.结果 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P<0.05),Smad2及Smad3表达增强不显著,但在核内积聚较为明显.结论 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2、3核内持久积聚及抑制性因子Smad7表达减少,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作者:孙燚;宋建星;汪滋民;陈江萍;陈颖;谭晓洁;白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1至2004年,我们利用腹部随意多皮瓣修复治疗多手指皮肤缺损7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崔海文;王立新;崔树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恶性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治疗,手术治疗为首选,然而辅助疗法在某些情况下也非常重要.抗癌化学药物、生物活性制剂、免疫疗法、放射治疗甚至基因疗法都显示其不同的效果.近年,维生素A类制剂在抑制MM的作用方面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具有耳廓中、下1/3发育不良和先天性招风耳、贝壳耳综合特征的蝶形耳廓畸形进行分型及手术修复.方法 Ⅰ型蝶形耳廓利用软骨翻转折叠缝合法修复;Ⅱ型蝶形耳廓采用局部皮瓣转移法修复;Ⅲ型蝶形耳廓运用软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法修复.结果 2001年10月至2005年3月,应用软骨翻转折叠缝合法修复Ⅰ型蝶形耳廓4例,完全纠正了耳颅角过大,重建了耳舟和对耳轮;利用局部皮瓣法修复Ⅱ型蝶形耳廓6例,术后耳廓较对侧略小,形态满意;采用软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法修复Ⅲ型蝶形耳廓9例,术后移植软骨、皮片成活良好,耳廓和对侧大小、形态一致.结论 根据蝶形耳廓畸形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Ⅰ、Ⅱ、Ⅲ型,并分别运用软骨翻转折叠缝合法、局部皮瓣转移法、软组织扩张器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法修复,手术效果好,适于推广.
作者:蒋海越;潘博;国冬军;郭万厚;庄洪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技术(CTA)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CADCAM)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移植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游离腓骨瓣下颌骨复杂缺损重建的患者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CTA检查;并经CADCAM技术模拟下颌骨切除及重建、制作手术模板,进行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结果 患者术前CTA检查顺利,术前拟了解的下肢解剖情况显示清晰.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游离腓骨瓣及皮岛均成活(成功率100%),外形基本对称,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CTA及CADCAM技术在游离腓骨瓣复杂下颌骨重建的术前供区评价选择、手术设计及术中腓骨瓣塑形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韬;张燕;李彦生;归来;毛驰;陈永宁;赵继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乳剂对增生期毛细血管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寻找促使血管瘤消退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6个月以内体表增生期毛细血管瘤志愿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将平阳霉素乳剂涂于用药组瘤体表面;对照组则只涂以基质.用药7 d后,两组均手术切除瘤体,制成石蜡切片观察细胞微观变化;采用TUNEL方法检测两组细胞凋亡指数;另取两组各2例制成电镜标本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用药组比对照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两组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3,P<0.01).结论 平阳霉素乳剂可诱导增生期毛细血管瘤细胞发生凋亡而促进其消退,其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周期和激活凋亡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作者:徐伟立;牛爱国;李索林;李振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更为理想的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技术,运用于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方法 2003年12月~2005年5月用于头颈部手术缺损修复的穿支游离皮瓣共14例(股前外侧皮瓣8例,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6例).其中10例为复发后挽救手术,12例曾行放疗(平均63.5Gy).头颈部肿瘤手术缺损部位分别为舌体3例,颊黏膜3例,口咽壁3例,舌根2例,颅底、头皮以及中面部各1例.受区供吻合动脉主要是甲状腺上动脉和面动脉;静脉为颈内静脉.结果 13例穿支游离皮瓣成功(93%),有1例穿支皮瓣因吻合侧的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皮瓣坏死.受区未发现其它明显并发症.供区均直接缝合关闭并一期愈合,未发现腹壁疝和运动受限等手术并发症.结论 穿支游离皮瓣保留了供区的肌肉、筋膜和神经,将供区的并发症降到低限度,是头颈部缺损修复新的可靠技术.
作者:张彬;李德志;唐平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对10例硅胶假体隆鼻术者,采用鼻部CT扫描结合外观检查评估其术后效果,以探讨假体雕刻的重要性.方法 对10例3个月前行硅胶假体隆鼻术者,行鼻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比较主观上的效果评估和CT评估.结果 求术者的主观满意率为60%,但从专业的角度综合评估存在问题的隆鼻术发生率高达90%.结论 假体的雕刻直接影响隆鼻术后效果,而雕刻出个性化的假体,可提高手术效果,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育凤;归来;张智勇;李慧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异体脸面部复合组织移植供体的有效保存方法,以减轻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方法 取狗的脸面部复合组织瓣,分别用4℃生理盐水和UW液灌注、保存,用MTT法检测复合组织瓣取下即刻、保存12、24、48 h的各组织的活力,计算其与未保存组织相比的活力百分比,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各种组织用UW液保存48 h后活力仍为未保存组织的75%以上.保存后24、48 h活力百分比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示保存24、48 h,生理盐水组皮肤、黏膜组织真皮层纤维排列疏松,轻度水肿,皮肤毛囊周围可见组织玻璃化,毛囊内可见细胞水肿,肌束间间隙扩大,腺体有部分腺泡细胞界限模糊,其他组织未见明显变化;UW液组各组织未见明显组织学变化.结论 UW液可以考虑用于临床异体脸面部复合组织瓣保存的保存液.
作者:刘琴秀;李青峰;郑胜武;王会勇;姜浩;李江;郑丹宁;汤璐佳;李玉萍;张涤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3至2005年,我们针对28例耳再造术后发生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不同情况施行不同的手术,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万厚;庄洪兴;杨庆华;蒋海越;国冬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耳畸形常伴发外耳道闭锁、附耳、传导性耳聋和二期瘘管;也可伴发其它的颅面畸形,包括大口畸形、小颌畸形、唇裂和腭裂等;比较少见的畸形包括心脏、肾脏、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缺陷.小耳畸形伴发肢端畸形的文献较少,我科近期收治了2例小耳畸形伴发拇指畸形的病例.
作者:潘博;庄洪兴;蒋海越;国冬军;郭万厚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