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蓬明;宋一一;林超琴;J Sehouli
手术是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POP)和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重要治疗方法.近20年来,随着对POP病因、盆底解剖认识的深入,手术器械及修补材料的发明,国、内外在POP的手术治疗上有了革命性进展,新术式以及老术式新改进不下几十余种,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但也随之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各种新术式的适应证,其特有并发症的防治等,也应引起广大妇产科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鲁永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5岁,已婚,因同房后持续性下腹痛进行性加重1 d伴晕厥1次于2007年5月9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3~5/30~37 d,末次月经2007年4月15日.入院时查体:体温36.7oC,脉膊120次/分,血压70/40 mm Hg,R20次/分,颜面口唇及全身皮肤苍白,表情淡漠,神志清楚,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皮肤可见散在瘀斑,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中下腹为著,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班玲;刘雅丽;韩翠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子宫肌层增生性病变,好发育龄期妇女,发病率8.8%~31%不等[1].长期以来,子宫腺肌病一直没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常采用药物和子宫内膜切除[2].但是子宫腺肌病药物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一直是常用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樱樱;苏园园;韩燕华;陈汝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子宫切除术是常见的妇产科手术之一,仅次于剖腹产术.其中90%以上是因子宫良性病变而施行,如盆腔痛、出血以及子宫良性肿瘤等[1].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子宫切除手术约500万例以上,美国每年有60万例子宫切除术.年龄≥60岁的妇女,平约每3人便有1人接受了子宫切除术[2,3].
作者:刘苑;朱丽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GnRH拮抗剂) 配伍HMG方案对卵巢低反应患者控制性超排卵的效果,及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前次IVF-ET治疗失败,证明是卵巢低反应,要求再次IVF-E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 GnRH 拮抗剂+HMG方案,共21 个周期,对照组使用GnRH激动剂短方案,共23个周期.将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FSH水平、Gn 使用天数和剂量、hCG 日血清E2 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不孕年限、与前次IVF-ET间隔时间、周期取消率、Gn使用天数、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胚胎移植数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拮抗剂组与激动剂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7.7±3.3)岁和(35.9±4.1)岁;平均基础FSH分别为:(14.21±6.76)μ/L和(10.04±4.60)μ/L.平均Gn使用量:拮抗剂组为(32.3±17.8)支,激动剂组为(39.8±12.2)支.拮抗剂组与激动剂组的临床妊娠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2.1% vs 10.5% )和(25.7% vs 5.0%),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FSH、平均Gn用量、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GnRH拮抗剂与HMG配伍,对卵巢低反应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超排卵治疗方案,可以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并且费用低廉.
作者:田莉;鹿群;沈浣;陈曦;韩红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助孕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经孕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缓解后,采用助孕治疗,观察助孕治疗的疗效及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结果 经孕激素或GnRHa治疗后,8例患者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全部缓解.共进行单纯促排卵治疗7个周期,促排卵联合人工授精2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7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2个周期.单纯促排卵周期均未妊娠,人工授精1个周期双胎妊娠;7个IVF-ET周期中,胚胎移植6个周期,3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冻融胚胎移植1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现足月分娩6活婴.1例未妊娠患者在促排卵后4个月发现子宫内膜癌变.结论 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患者经孕激素或GnRHa治疗缓解后,及时助孕治疗能提高妊娠率,但需严密观察,注意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可能.
作者:鹿群;田莉;沈浣;陈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困扰育龄妇女的常见妇科疾患,研究表明青春期EM发病率并不低于成年妇女EM发病率,但由于其年龄等特殊性,尚未引起患者、家长以及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容易延误诊治.本文就青春期EM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分期及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张庆霞;冷金花;郎景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大理州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早证实有恙虫病的地区[1].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2],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临床上以持续高热、毒血症、虫咬焦痂和溃疡、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妊娠合并恙虫病的报道极少,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可引起孕产妇死亡及胎死宫内.
作者:董霖;张瑞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在产后出血常见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常见的病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因此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1].我院将卡孕栓(PGF2α)用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宾;闫大晶;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Ⅲ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人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胎膜早破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胎膜早破组,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组(pPROM组)18例,足月胎膜早破组(tPROM组)20例;与胎膜早破组孕周相对应的非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早产对照组18例,足月对照组20例.应用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法检测胎膜Ⅲ型胶原、CTGF表达水平, 以阳性区平均灰度值为检测依据.将各组孕妇胎膜Ⅲ型胶原、CTGF测定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四组胎膜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Ⅲ型胶原、CTGF的表达;② pPROM组Ⅲ型胶原(88.81±5.25)、CTGF水平(85.45±6.91)均低于早产对照组(95.99±8.41,90.30±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tPROM组Ⅲ型胶原(94.53±6.43)、CTGF(88.15±4.93)均低于足月对照组(100.80±9.77,93.20±5.33),(P<0.05);pPROM组Ⅲ型胶原(88.81±5.25)表达低于tPROM组(94.53±6.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PROM组CTGF灰度值(85.45±6.91)表达低于tPROM组(88.15±4.9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Ⅲ型胶原、CTGF水平在pPROM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30(P<0.01),而tPROM组中两者则无相关性.结论 pPROM组与tPROM组中存在Ⅲ型胶原与CTGF的低表达.tPROM的发生可能与胎膜的退行性变有关,而pPROM的发生与胎膜本身结构病变密切相关.
作者:李丽;崔世红;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妇科门诊进行精神障碍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连续对妇科门诊1 702名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工具采用<问题导向的患者报告>.包括重性抑郁发作、心境恶劣、广泛焦虑、强迫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5个分量表及Sheehan功能障碍尺.结果 有效问卷为1 626份,脱落率为4.5%. 1 626例中431例患者筛查阳性,占26.51%.在1 626例中重性抑郁发作49例,占3.01%;亚临床重性抑郁发作130例,占8.00%;心境恶劣230例,占14.15%;广泛焦虑155例,占 9.53%.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36.5%)、乏力(28.2%)、注意力不集中(24.4%)等.结论 妇科门诊患者中精神卫生问题突出,在妇科门诊进行精神障碍的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耿力;乔杰;胜利;付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妇科医护人员对尿失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所持态度.方法 应用自设问卷,采用简单抽样方法向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妇科医护人员发放问卷125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妇科医护人员的尿失禁相关知识缺乏,医生的总体得分高于护士,31~40岁年龄组和中级职称的医生对尿失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别好于≤30岁、≥43岁年龄组和初级职称的医生(P<0.05),有尿失禁诊治经验的医生好于没有的;50.8%的医生认为目前对尿失禁重视程度不够,仅32.8%的医生和24.1%的护士认为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时,除了评估溢尿本身的症状外,还应评估对日常生活、性生活及精神心理的影响.结论 应加强妇科医护人员的尿失禁相关教育培训,提高尿失禁诊治水平.
作者:李娜;张彦虎;丁炎明;冯静;王建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18例采用ProliftTM系统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的初步结果,探讨该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年1月~2007 年10 月我院18 例患有POP-Q分期Ⅲ期或Ⅳ期的生殖器官脱垂患者施行全盆底重建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78 min.术中出血平均250 ml.随访1~10 个月,治愈17例,好转1例,未见近期并发症.结论 ProliftTM系统全盆底重建术可用于纠正严重盆底器官脱垂,安全可行,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宋岩峰;王凤玫;何春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女性生殖道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性行为、孕产史、文化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探寻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以2005年1月~2006年8月绍兴市区门诊至少有1年以上性生活史的女性1 11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21种(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 、CP8304) 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同时调查其文化程度、初次性生活年龄、性生活年限、性伴侣数、避孕套/药使用情况、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分娩次数等因素.用SPSS 1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单因素及多因素ligo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是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娩史,文化程度可能与HPV感染有关.性生活年限、避孕套及避孕药使用情况等因素和HPV感染无明显关系.结论 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是HPV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
作者:陶萍萍;张国荣;卞美璐;王运根;董学君;郑专;阮雅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一、病例摘要 孕妇,38岁,妊娠20周,于2007年3月19日以高龄来就诊,行羊膜腔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其丈夫40岁,夫妻均务农.非近亲结婚.父母方无遗传病家族史,夫妻在妊娠前无有害物质接触史.对孕妇进行B超引导下羊膜腔穿刺,采集羊水20 ml,Gibco 羊水培养基培养11 d,收获,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常规G显带400带水平,分析、计数至少100 个分裂相.
作者:张璘;梁梅英;宋桂宁;徐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4月~2005年4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2例.其中,术前64例(3-DTVS组)应用3-DTV多平面和血管成像技术以及体积测量功能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深度进行评估; 25例(MRI组)经核磁共振(MRI)检查为对照组,以手术后病理结果判断符合率,对比两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情况.结果 经3-DTV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89.1%,判断肌层浸润的符合率为77.1%.应用3-DTVS与MRI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准确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DTVS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深度有诊断价值.
作者:刘焕玲;李雪儿;麦彩甜;苏小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2005年9月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妇科收治的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单纯因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导致手术病理分期由Ⅰ期升至Ⅲa期者6例,随访2年,未见复发.而同期因肿瘤侵犯子宫浆膜面或附件所诊断的Ⅲa期10例患者中,术后复发3例,因例数较少,未行统计学分析.13例侵及脉管者4例复发,复发率为30.8%,明显高于未侵及脉管者(3/39,P=0.046);复发患者中,68.8%于术后2年内发生.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复发与脉管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单纯因腹腔冲洗液阳性导致的Ⅲa期患者预后好于同期别的其他患者.
作者:高敏;蒋国庆;燕鑫;王文;安娜;高雨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MMP-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和12例增生子宫内膜中MMP-2、PR的表达,以2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 MMP-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率(62.2%)高于对照组(15.6%)(P<0.05).MMP-2在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2.6%)高于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40.9%)(P<0.01),有肌层浸润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71.1%)高于无肌层浸润者(14.3%)(P<0.05);绝经者(65.5%)与未绝经者(56.3%)、手术病理为Ⅰ期者(52.0%)与Ⅱ~Ⅳ者(75.0%)以及有淋巴结转移者(63.6%)与无淋巴结转移者(61.8%)相比,MMP-2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内膜癌中PR的阳性表达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84.4%)(P<0.05).MMP-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48,r=-0.42).结论 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可能在其进展中有重要作用,PR表达降低可能是MMP-2表达升高的原因;检测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判断.
作者:王文双;姜海洋;王彦;戴淑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大多数妇产科学者认为米索前列醇,在引产过程中易发生宫缩过频、痉挛性宫缩、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而药物距作用器官越近,所需的有效剂量越小,我们选用25 μg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置药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高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一、病例摘要患者,38岁,因妊娠29周,阴道流液1 h伴阵发性下腹坠胀于2006年12月30日8:00 am入院.孕期规律产检.妊娠24周时B超提示宫颈呈漏斗状,内口开大0.9 cm,急诊行宫颈环扎术.
作者:叶蓉华;赵扬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