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李成荣;李永柏;李若馨;孙来保;黄惠君;王国兵
研究证实,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防治缺血缺氧性肾损伤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胚胎肾发育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对肾脏的发育和成熟起主要促进作用[1].EGF和TGF-α共同作用于一个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研究肾组织EGF和TGF-α及其受体EGFR在宫内窘迫时的动态变化,无疑对指导临床应用EGF防治围生期缺血缺氧性肾损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捷;刘雪雁;高红;王伟;魏克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 GC)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和脓毒症(sepsis)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对上述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及GC的应用有了新认识.近研究证实,过度放大的机体防御反应(host defense response, HDR)及其所致的外周GC抵抗和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致使应用GC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变.
作者:周涛;樊寻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儿男,7岁.因突然抽搐、昏迷30 min入院.既往无抽搐史,发病前曾捡食方便面.查体:浅昏迷状,四肢肌张力高,双侧踝阵挛.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示混合性酸中毒,低氧血症.
作者:阳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自从1981年发现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艾滋病)以来,该病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迅速传播流行,1990年全世界病例为800~1 000万,1993年1 400万,1995年1 800万,至2002年已达3 600万人.仅2002年发病数即达500万例,死亡病例为300万.估计到2010年全球患者将达到4 500万.
作者:杨锡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自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发现第一例病例以来,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便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加拿大等地迅速蔓延,截至5月20日已累及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患病人数7 919人,累计相关死亡人数662人.
作者:顾绍庆;朱启镕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缺口-连接酶链反应(gap ligase chain reaction, G-LCR)诊断新生儿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感染.方法根据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设计两对探针,应用LCR技术扩增衣原体标准株DNA,并用于检测328例新生儿肺炎鼻咽拭子标本中的沙眼衣原体,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与传统的细胞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 G-LCR可检测出两个衣原体原体;可扩增5种沙眼衣原体标准株 DNA,不扩增鹦鹉热衣原体及其他细菌DNA,显示出很高的特异性.328例鼻咽拭子标本中,G-LCR扩增检出67例阳性,培养检出60例.经结果不一致分析后,共检出69例阳性,阳性率为21%.以扩大标准为金标准判断,G-LC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100%、100%和99.6%,而培养则分别为86.9%、100%、100%和96.6%.结论 G-LCR检测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G-LCR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核酸扩增方法.
作者:韦红;吴仕孝;余加林;杨军;刘官信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例1 男,8个月,因发热2 d,伴干咳入院.患儿母亲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确诊病例,患儿于母亲病后第6天发病,相同密切接触情况下患儿父亲一直未发病.体检:体温38.3℃,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啰音.
作者:王惠玲;申昆玲;韩彤立;王静;刘颍中;曾津津;殷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但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 引起的免疫功能受损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的存在可能是ICU患儿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毒素血症时小鼠Th1、Th2细胞的变化规律以及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为改善危重患儿预后寻找新的途径.
作者:刘建华;张英谦;黄波;房倩;霍习敏;胡皓夫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53年使用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开辟了儿科呼吸治疗的新纪元.近年来,各种呼吸新疗法的不断问世为治疗严重呼吸衰竭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临床观察发现:在呼吸治疗水平提高,病死率降低的同时,存活者慢性肺疾患及发育迟缓发生率仍较高.
作者:张琪;宋国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分析用简化评分系统评估患儿病情的效果,以期更好地适用于基层医院.方法对14家三级医院的1 036例患儿,于入院第1、3、7天及出院或死亡时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原评分10项指标中,依次减去动脉氧分压(PaO2)和pH、BUN或肌酐、血钠和血钾,余8、7、5项指标,原评分分别乘以0.8、0.7、0.5形成新的评分系统.分析简化评分系统评估病情与原评估方法的符合率(应>80%)及二者的相关性,观察简化后评分体系的病死率变化与原评分法是否一致.结果首次评分减去2、3、5项指标后,与原病情评估一致的病例分别为82.6%(856/1 036)、80.7%(836/1 036)、69.9% (724/1 036),显示用5项指标评估病情符合率较低.简化后第3、7天和末次评分,与原病情评估符合率为81.5%~97.1%.简化前、后有良好相关性(r=0.629~0.948, P均<0.001).简化后4次评分,非危重、危重、极危重组病死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 =86.13~740.33,P均<0.001),即评分越低,病死率越高.在同一病情状态下,简化前后的病死率变化不大.如极危重组首、末次评分原病死率为29.8 %、67.4%,简化后病死率分别为30.0%~27.9%、66.3%~64.4%.结论首次评分减去2项指标、其余各次评分减去5项指标后的病情评估与原评分法基本一致.用简化后的评分体系评估极危重、危重、非危重组间的病死率,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性,其病死率变化趋势与原评分体系一致.
作者:简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试用协作组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1].本研究于2001年4月~2001年8月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制备新生和成年大鼠动物模型,通过对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炎性反应的观察,以阐明LPS引起新生大鼠肺损伤的特点,探讨新生大鼠肺出血的机制.
作者:蔡栩栩;杜悦;韩晓华;尚云晓;韩玉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生体重不足1 500 g,且往往是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呼吸暂停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就VIBWI呼吸暂停发生的相关因素作一总结分析,并对其发生的可能病因予以剖析,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其发生率,提高VIBWI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秀静;徐亚萍;施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明确3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患儿WAS蛋白(WASP)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湿疹、反复感染),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扫描电镜改变,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3例疑为WAS的患儿及其母亲的WAS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以正义、反义引物扩增的PCR产物分别测序,发现两种新型WASP基因突变:2例WAS孪生兄弟WASP基因第10外显子,第984位核苷酸C缺失突变(984delC),导致317位密码子后移码突变,于444位密码子提前出现终止密码(H317fsX444);其母亲为此突变WASP基因携带者.另1例WAS患儿WASP基因第11外显子,第1388位核苷酸由G替换为T(1388G→T),为无义突变,使第452位密码子提前变为终止密码(E452X).其母亲无此突变WASP基因.结论鉴定出两种新型WASP基因突变,WASP基因序列分析对于不典型和散发WAS的诊断及WASP突变基因携带者的检出有重要作用.
作者:蒋利萍;徐酉华;杨锡强;刘恩梅;王莉佳;刘宇隆;陈冠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客观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同种类的疾病对人体危害程度不同,相同种类的疾病病情也可能有很大差别.
作者:宋国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播迅速、病死率极高的恶性病.我国目前HIV感染人群已超过100万(2002年),且大多数集中在生育期成人.如果控制不好,10年后HIV感染者可能超过1 000万.HIV感染的母婴传播率高达22%~65%.小儿HIV感染与成人比较,其发生率增长快、潜伏期短、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小儿HIV感染和AIDS防治已成为我国儿科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本建议适用于各级儿科医疗机构对HIV感染和AIDS患儿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作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本实验研究了131I标记的抗CD45单抗在正常4~6周性成熟前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情况,并根据美国医学内照射辐射吸收剂量委员会(MIRD)提出的方法,应用MIRDOSE 3.1程序中10岁儿童标准数据模型计算出主要脏器的内照射吸收剂量,以估测该单抗在儿童体内对淋巴造血组织的选择性照射效果.
作者:吕慧;柴忆欢;徐杰;范我;许玉杰;朱玲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在新生鼠败血症中的作用,为临床寻求以NF-κB为靶点的治疗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10 d的Wistar大鼠,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皮下注射的方法制作败血症模型.(1)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方法检测金葡菌败血症新生鼠肺、肝脏 NF-κB活性的表达水平;(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金葡菌败血症新生鼠脾脏NF-κB P65活化的表达水平;(3)检测抗氧化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金葡菌败血症新生鼠肺、肝脏NF-κB活化以及脾脏NF-κB P65活化的影响.结果金葡菌败血症新生鼠肺脏NF-κB活性1 h开始有增强,3 h达高峰,24 h已无明显激活.肝脏NF-κB在1 h也开始有激活,4 h达高峰,24 h无明显活化.脾脏NF-κB P65活化阳性表达在细菌刺激后1 h,细胞核内P65阳性细胞数(12.0±3.7)即明显增加;3 h阳性细胞数(51.4±5.9)增加明显;而在24 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3.4±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应用PDTC 50~200 mg/kg对肺、肝脏NF-κB活化及脾脏NF-κB P65活化阳性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且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应用PDTC 200 mg/kg,对NF-κB活性抑制作用强.结论新生鼠金葡菌败血症时肺、肝、脾脏NF-κB均有明显激活,且都存在一高峰期;抗氧化剂PDTC能对金葡菌败血症新生鼠肺、肝、脾脏NF-κB活化有所抑制,且存在量-效依赖关系.
作者:潘凤;史源;李华强;赵锦宁;唐仕芳;姚忠凯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