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驾驭自我 释放压力

孙健升

关键词:
摘要:压力反应是机体为了适应并满足某种新情况而做出的一种反应.因为条件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一直处于某种压力的状态当中.不过,生活中的压力往往是我们自己的作为,它们多是很长时间累积而成的.过度压力对生活的影响是负面的,所以我们应该自己把握命运,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很多人认为,过度压力都是环境或者意外事件造成的,我们很难驾驭.其实,这是个误区,过度压力并非一定由外界作用产生,也并非通过重大事件才能得以呈现.
癌症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新闻三则

    患口腔癌和患食管癌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已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患口腔癌的人易患食管癌,患食管癌的人也易患口腔癌.中国台湾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口腔癌患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10倍,患食管癌的人患口腔癌的风险也比正常人高7倍.目前的研究不仅是第一个对亚洲人群的研究,它还证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口腔癌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高危人群筛查提供了帮助.

    作者:严毅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语

    当你不具备偿还能力时,请不要开口向亲朋借钱.因为你一旦无法按时偿还,就会影响到人家的生活,还会失去亲朋对你的信任.不要因外表不及他人而心生烦恼或讨厌自己的身体.人生有太多的愿与不愿、要与不要、爱与不爱.与其矛盾挣扎,不如用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事物,去改变那些有可能改变的东西;找到我们内心世界中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不可突破的地方学会接纳.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多些快乐,少些烦恼;多些甜蜜,少些苦涩.

    作者:阳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光头也是幸运

    早起洗漱时,我像以往每天一样照镜子.镜子里面的女人,没有化妆、也没有戴假发,没有任何为掩饰癌症面容所做的装饰,与每天展示给世人的样子大不相同.这才是真实的我,以前每当看到这个真实的我时,我都会心痛.

    作者:尼克尔·玛拉托;李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食管癌知识问答

    声音嘶哑是食管癌的信号吗迷走神经发出的喉返神经分布于喉部的肌肉,参与支配正常发音.任何原因引起喉返神经的损伤都可以引起声音嘶哑.所以一旦发现声音嘶哑,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明确嘶哑的原因.食管癌病变本身以及转移的淋巴结都可以直接侵犯或者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所以出现了声音嘶哑,要考虑到食管癌的可能,并做食管相应的检查,发现可能的病变.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食管癌,一口一口吃出来的癌症

    舌尖上的致癌美食很多入觉得食物只是从食管通过,并不会长时间地待在里面,就算食物本身有问题、饮食习惯不好,食管也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食管腔表面有一层黏膜,食物从黏膜上经过,其中有什么黏膜就会沾到什么,如果食物中有致癌物就可能沾到致癌物,时间长了,食管就会出现问题.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者寄语

    茫茫人海,漫漫人生,我们就像大海里的一叶孤舟、沙漠里的一峰骆驼,迷茫四顾,孑然前行.唯有爱,唯有这世上真挚的情感,是我们心中的灯塔、脑中的绿洲,指引我们走向灵魂的归宿.还记得暑假见习那年,科室收治了一位年仅6岁的小患者.那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小女孩啊!弯弯的眼睛,随时翻在笑,对个人彬彬有礼,我们都很喜欢逗她.可惜这样的一个天使,却因身患重病,早早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令人不禁感叹命运的不公.然而让我惊讶的是,那个孩子很乐观,很少哭闹,大慨是因为她有一位乐观的母亲吧.

    作者:宋爽;张凌;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治疗食管癌,有几种选择

    食管癌是中国的高发癌症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中国食管癌发病例数约占世界的53.8%,而且食管癌死亡率也是中国高.中国的食管癌发病有明显地区性,高发区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此外在湖北、新疆、西北等地也有一些散在的高发地区.高发地区的食管癌死亡率比低发地区高700倍.食管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中国都排在第四位,因此,防治食管痛的任务十分艰巨且刻不容缓.

    作者:申文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我帮病人选寿衣

    照护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病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有一个永远都绕不过去的话题——后事安排.我第一次接触寿衣是在20多岁做住院医的时候,病房里有一个突然离世的病人,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家属陷入一片混乱中,不知如何是好.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如何安抚这个悲伤的家庭?我首先想到的是告诉他们去买一套寿衣,在简短的沟通之后家属同意了,但是儿子们说,父亲突然死亡,他们脑子一片空白,寿衣店在哪、怎么买都不知道.于是,我就充当向导,带着病人的两个儿子去医院附近的寿衣店——这可是我以前绕道走的地方.记得当时我心里很不安,还有些害怕,但因责任在身,只好硬着头皮去.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有一种爱叫难以分离

    她,一位年轻女性,某公司职员,因半年前甲状腺癌手术、术后不能上班而就诊.外科医生说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她就没事了,不需要化疗和放疗,每年定期查体就可以了.但是,她莫名其妙地就不能去上班了,自己也解释不清,家人一提到关于上班的话题,她就会不由自主地流泪,所以寻求心理治疗.

    作者:左彩凤;邵鹏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之美——阴阳平衡之美

    中医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数千年来中医如同一把巨大的健康保护伞护佑着中华子孙的健康.中医专家认为:“中医理论属于文化的早熟品,早熟的跨度很大,以至于到了现代仍不落后,甚至还超前.中医理论的超前性就如同唐诗宋词、红楼梦等文学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虽然年代久远,但至今仍无人可及,甚至无法超越.”

    作者:韩翠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管道重生——谈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护理

    食管是将食物从咽喉一路向下运送到胃里的通道.得了食管癌,直接的感受就是吃喝堵住了、噎得慌.“食管挺长的,切掉这段癌变的食管就好了”是民众对于食管癌手术的普遍认识.殊不知手术之大、难度之高、护理之难远不是切了再接上这么轻松.为了重建这条通道并尽量减少对其他器官和系统的不利影响,医生要完成很多操作,比如制作管状胃、食管胃吻合、淋巴结清扫、置人营养管、为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提供途径等.因此,面对大手术后的诸多问题,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还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良好配合和主动学习.今天,我们就聊一聊食管癌的术后护理,着重介绍家庭护理.

    作者:冯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亲历癌症7年之感悟

    近期结肠癌复发,我又踏上了治疗之路,在下一个治疗阶段到来之前,坐下来捋顺一下思路,想从一个患者的角度聊一聊我对癌症的认识.从专业角度看,肯定有很多的误区或瑕疵,但我仍希望这7年亲历癌症的体会能对正在经历或即将要经历这种痛苦的人们有所帮助.

    作者:杨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防办微博——食管癌

    一、哪些人群容易招惹上食管癌食管癌是源于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我们只有尽早进行预防才能减少食管癌的发生.了解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对预防食管癌有着十分关键的“防御”作用,然而很多人不清楚食管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不知道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以至于难以在早期进行食管癌的预防,严重影响了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下面我们来谈谈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作者:李慧超;刘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吃好每天三顿饭(一)

    吃得不当引燃全身疾病在火烧赤壁的故事里,曹操因为北方士兵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结果一个环节被火点着就导致全船覆没.人的生活方式就像这个连锁船,营养、运动、心理,一环扣着一环.不发生变化的时候,什么都好,一旦一环被破坏了,其他环节也跟着遭殃,而饮食营养就是其中的重要,也是容易出问题的一环.

    作者:于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门诊故事

    小伙子的困惑一天,我们快下班的时候,一个小伙子风尘仆仆地闯进病房,他眼里噙着泪水,拿着一大摞片子和病历跟住院总说:“大夫,我是癌症晚期了,您给我看看吧!”我们的医生告诉他,这里是病房,没有门诊,请他周一到主任门诊看病.今天上午,他来了,二十多岁,是一个外地小伙儿,有点南方口音.他心急如焚,语言含糊,中心意思是他肯定得了贲门癌,有明显症状,跟网上说的一模一样.我仔细看了他的病历资料,他已做过多项检查,包括全身PET-CT,但是真的没有什么异常.他去过全国多家大医院,都说他没有病,但他就是担心,怕医院误诊了.

    作者:顾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癌症知多少—老年肿瘤问答》选登(十一)

    内镜活检病理报告是“食管癌G4级”,这是什么意思?通过病理检查可以确定活检标本是否有癌细胞,并能判断癌细胞的组织来源.如果癌细胞起源于食管,还需要明确具体病理类型(鳞癌、腺癌或其他少见类型).这是制订治疗计划非常重要的依据,请注意保存病理报告,就诊时必须携带.病理报告中的G分级是癌细胞分化程度的符号,表示癌细胞的增殖和播散速度,分级越高,增殖、播散速度越快.食管癌的分级如下:GX,不能准确分级(经常由于活检标本太小,无法充分评估);G1,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相似;G2,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一些不同;G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大不相同;G4,是恶性程度高的一级,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几乎无相同之处.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大汗淋漓体也虚

    出汗原本是件好事,可以调节体温、排泄废物.但是不正常的出汗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会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过多的出汗还会使尿液减少,影响肾脏功能,又会造成血黏稠度加大,容易发生血栓,也可以造成口干、头晕、乏力等不适.中医认为汗证是营卫不和所致的腠理开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时时出汗,不热不动也出者为自汗;夜间出汗,醒来即止为盗汗;恶寒战栗,汗出热退为战汗;大汗淋漓、虚冷困乏者为绝汗等.妇女更年期常阵发性出汗,属于自汗,结核病、风湿病常有盗汗,风寒感冒或感染性疾病可有战汗.肿瘤病人经常出汗多,原因也很复杂,如内伤虚损、气虚或阴虚、营卫不和等都可以多汗.

    作者:李佩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第二次打击

    一位中年妇女,满脸焦虑地坐在我的面前.我翻阅着她的病例,5年前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内分泌治疗至今,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转移.“你吃内分泌药物有什么不适吗?”我一边问,一边想着她来看中医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两胁痛,浑身不舒服.也不想吃饭,睡觉得靠安眠药.”她语速很快,一连串儿说出不舒服的症状.

    作者:李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阳光心态灿烂人生——驾驭自我 释放压力

    压力反应是机体为了适应并满足某种新情况而做出的一种反应.因为条件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一直处于某种压力的状态当中.不过,生活中的压力往往是我们自己的作为,它们多是很长时间累积而成的.过度压力对生活的影响是负面的,所以我们应该自己把握命运,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很多人认为,过度压力都是环境或者意外事件造成的,我们很难驾驭.其实,这是个误区,过度压力并非一定由外界作用产生,也并非通过重大事件才能得以呈现.

    作者:孙健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

    老赵:我是不是得了癌症?要不要马上开刀?还能活多久?符大侠:对于肿瘤标志物,我借用刘备告诫阿斗的名言来总结,那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盖小而不为”.傻呆呆:这怎么理解呢?符大侠: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机体对肿瘤的各类刺激反应所产生的物质,我们称之为肿瘤标志物.傻呆呆:说明身体里出现了恶性肿瘤?符大侠:肿瘤标志物主要有4个作用.1.发现早期肿瘤.因为早期肿瘤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在影像学上也无法显示.这时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筛查手段,较早地发现肿瘤的存在.

    作者:符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癌症康复杂志

癌症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