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刘曙正;戴涤新;陆建邦;常秋玲
羟基喜树碱(HCPT)是一种具有选择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的广谱抗癌药.我科自1998年以来,使用羟基喜树碱联合异环磷酰胺(IFO)、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2例,报道如下.
作者:方东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青年人(≤35岁)胃癌因临床不常见,往往延误诊治.我院1982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青年人胃癌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东高;支庆江;贾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趋势,为肿瘤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0年河南省的恶性肿瘤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肺癌居恶性肿瘤前4位,男、女分别占恶性肿瘤的86.48%、75.0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恶性肿瘤特别是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需大力开展肿瘤防治知识普及宣传及健康教育.
作者:李刚;刘曙正;戴涤新;陆建邦;常秋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癌中 FasL 表达在肿瘤免疫逃避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 41 例肝癌组织中 FasL 表达及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肝癌 FasL 表达阳性率为 41.46%,FasL 阳性组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 )凋亡指数约是 FasL 阴性组肝癌的 2 倍,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肝癌 FasL 表达在肿瘤免疫逃避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俊峰;石学涛;吴泰璜;衣龙海;李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应用小剂量5-FU(0.25 g/d)通过微量药泵持续20 d维持给药,同时加用小剂量CF(25 mg,每日2次,d1~d20)、HCPT(4 mg/d,d1~d10)和卡铂(400 mg,d1)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1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30天为1个化疗周期,共用2个周期.结果CR为1例、PR为9例、CR+PR为62.5%,中位缓解期6个月.主要毒副反应表现在骨髓、消化道和口腔黏膜,其中除各有2例WBC和PTC降低和各有1例Hb降低和口腔黏膜毒性达Ⅲ级外,其余均为Ⅰ~Ⅱ级,所有毒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短期内恢复正常.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本联合化疗方案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较好联合化疗方案,它不仅近期疗效好,而且毒副反应较低.
作者:山顺林;杨素平;李红星;张闯;朱子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IL-18(rhIL-18)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外周血细胞扩增得到IL-18的cDNA并测定其核酸序列.将扩增产物酶切后克隆到pORF5质粒的NcoⅠ/NheⅠ酶切位点,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重组子,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ORF5-hIL-18.结果:真核表达质粒pORF5-hIL-18在大肠杆菌JM109表达,能够诱导PBMC合成GM-CSF,具有协同rhIL-2增强NK细胞细胞毒作用的能力.结论:重组表达的rhIL-18具有生物活性,可用于进一步的功能研究.
作者:李胜;樊立;李占元;衣龙海;马道新;刘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社区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普查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人群,从抗体阳性者中发现早期鼻咽癌患者.方法:社区血清学普查检出EB病毒抗体(VCA-IgA)阳性者,并应用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部11 977人,发现异常即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确诊174例,早期151例,早诊率86.78% ,鼻咽原发灶位于顶后壁95例占54.60%,侧壁60例占34.4%,前壁1例占0.57%少;68例原发灶直径<0.5 cm占39.08%.结论:鼻咽癌血清学普查作为初筛的手段,可以得出鼻咽癌的高危人群.间接鼻咽镜的应用,可以检出鼻咽癌临床早期患者,适用于社区,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大人群普查.
作者:张政;邓洪;廖建;黄逎琴;周日晶;黄业威;梁建平;王培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于早期乳腺癌,尤其是扫描发现的乳腺癌,常规保留乳房手术的范围可能相对过大,不能满足人们的美容要求,某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也不能采用.因此,人们正在探索各种替代常规手术的微创疗法,其中包括:射频消融、激光组织间照射凝固、高强度聚焦超声、冷冻治疗、组织间放疗和聚焦微波热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但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临床治疗的病例极少,治疗效果未能大规模地和常规治疗作比较,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简要综述它们的技术原理、治疗方法、存在问题等.
作者:李冠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8年3月-2001年5月对11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实行单层吻合法,不做前后壁加强.此吻合法保证了吻合口良好的弹性及血运,减少了吻合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作者:李凤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温联合钙剂对诱导 SK-H-SN 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3 种温度和 4 种浓度的外源性氯化钙(CaCl2)诱导 SK-H-SN 细胞凋亡.采用形态学观察、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钙含量([Ca]i).结果:加温和/或加钙均可诱导 SK-H-SN 细胞凋亡.在有外源性钙剂存在时,加温可明显升高[Ca]i.同一温度下,各组的凋亡率(APO%)和[Ca]i均随外源性 CaCl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同一 CaCl2浓度下,APO% 和[Ca]i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加温和加钙在诱导细胞凋亡时有很强的协同作用,P<0.01.APO% 和[Ca]i之间呈正相关,r=0.983,P<0.01.结论:加温和加钙在诱导 SK-H-SN 细胞凋亡方面有很强的协同作用,APO% 和[Ca]i呈正相关,通过增加[Ca2+]i 来诱导凋亡可认为是加温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旭辉;杨启政;陈琦;杨险峰;徐尚恩;杨茹镜;赵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肿瘤细胞多药抗药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测定KB细胞及其耐药株的PKC活性及PKC调节剂对细胞药敏、药物代谢和耐药膜糖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耐药株胞质和胞膜的PKC活性分别是KB细胞的6.6倍和5.2倍,膜糖蛋白阳性率为47.5%,明显高于KB细胞的2.8%;而且膜糖蛋白的磷酸化明显增强.耐药株对罗丹明123的外排显著加快,蓄积明显减少.PKC激活剂佛波乙酯使耐药株的药物外排增加了60%,蓄积减少了70%;PKC抑制剂Staurosprin使耐药株药物外排后潴留增加了2.5倍,蓄积增加了14倍,抗药性被逆转了14倍,但未影响耐药膜糖蛋白的表达.结论:PKC活性增高与耐药株抗药性密切相关;而且抗药性是通过膜糖蛋白磷酸化增强,增加药物外排,减少药物蓄积而实现的.
作者:王士勇;杨振君;何安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十几年来,由于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化疗及砷剂,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及长生存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但如何用更有效、合理的方案治疗以期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仍是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用三氧化二砷维持治疗6例,并获得长生存作临床分析.
作者:顾红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对于伴有肝功不全的肝癌,特别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目前尚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本院介入科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利用康莱特联合介入方法治疗 12 例肝功不全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明勋;孔令朝;申梅素;李元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康莱特注射液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诺维本(NVB)+顺铂(DDP)治疗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连用21 d.对照组单用NVB+DDP.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4.4%,高于对照组36.1%,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病变进展率、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治疗后免疫功能降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生活评分改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联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降低了化疗的毒副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志刚;胡慧英;张久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Rb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方法:应用SP法检测了50例胃癌标本,25例胃癌前病变组织,1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结果:胃癌组hTERT阳性率为86.0%.胃癌组Rb表达阳性率为58.0%.hTERT活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Rb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hTERT表达与Rb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hTERT表达与胃癌的发生高度相关,检测hTERT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Rb蛋白的缺失可能是hTERT激活的途经之一.
作者:贡明才;王锁荣;王跃进;伍传宏;许玲珍;束丹红;陈卫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7岁,因发现左乳腺肿块一年半于2001年5月入院.患者1年半以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内上象限有一肿块,约黄豆大小、活动、无压痛,局部皮肤光滑无红肿,无溃烂,皮肤颜色正常,未检查与治疗,4 个月前发现肿块已长大,约 2.5 cm×2.5 cm,质硬,稍压痛,边缘不甚清楚,活动度差,局部无红肿,无溃烂及乳头溢液,无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无腋下淋巴结肿大,无发热盗汗,乏力及消瘦现象,也无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家族中无肿瘤病史.
作者:杨茂仁;魏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观察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增效,改善生活质量作用,对4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射频透热治疗,每周2次,共4~10次;对照组为单纯化疗,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射频透热治疗联合化疗有明显协调、增效作用.
作者:刘欣;丁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总结1983年9月-2002年2月收冶青年人肺癌32例治疗经验,探讨青年人肺癌的特点.结果表明,青年人肺癌易延误诊断,病理类型以腺癌和鳞癌为主,外周型多见,手术后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46.7%及36.7%.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应提高对青年人肺癌的认识,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王平;陈新隆;桂龙升;彭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畸胎瘤是指原发于肺内无纵隔畸胎瘤者,自1939年Monr首次报告,至今不过百例,国内仅有零星报告.作者将收治的1例,并综合国内已报道的13例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李东;徐熙山;牛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再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住院治疗的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病例共56例临床资料.卵巢浆液性癌26例,黏液性癌19例,宫内膜样癌10例,转移性腺癌1例.基本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联合术前术后的化疗.结果:截至2002年5月全部随访,死亡23例,现存活33例.已死亡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5个月.总的3年生存率为27.5%(6/22),其中泰素类用药组为4/12.拓扑替康组共8例,其有效率为3/8.结论:1)紫杉醇+顺铂的联合化疗可成为晚期复发性卵巢癌再治疗的首选.2)拓扑替康联合化疗是复发性卵巢癌有效的补救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3)再次手术治疗仍是晚期复发性卵巢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李庆水;盛修贵;刘乃富;侯晓彤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