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发;吴建亮;蒋学超
目的:探讨术前短疗程化疗在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以及在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中的价值.方法:1990年1月-1995年1月,对137例Ⅲ期NSCLC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77例分为试验组,接受以CAP(CTX+ADM+DDP)、EP(DDP+Vp-16)为方案的短程术前化疗1个周期,然后进行手术治疗;60例被分为对照组,先行手术治疗.结果:接受短疗程化疗的试验组患者的病期下调率为8.9%,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97.4%(75/77),对照组为96.7%(58/60);两组在手术并发症、死亡率、术后生存质量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短程化疗试验组术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62.3%、45.5%、23.3%和1.3%;对照组为63.3%、43.3%、21.7%和1.6%,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无10年生存者.结论:术前短疗程化疗不能明显下调Ⅲ期NSCLC的病期,术后也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李强;宋煜宏;郑智元;韩泳涛;彭林;肖波;朱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探讨食管癌应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影像学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2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36例食管癌患者随访资料.136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其中81例行CT检查.结果: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食管癌,髓质型67例,蕈伞型12例,溃疡型23例,缩窄型34例;2)CT显示食管壁增厚81例,食管壁内软组织肿块65例,食管腔闭塞26例,周围脂肪间隙消失34例,颈部、锁骨上及纵隔淋巴结转移21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X线气钡双重造影不仅能观察管腔内改变,而且能显示管壁动力学改变.该检查简便易行,是食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对管壁和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食管癌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作者:刘恒顺;许明普;吴希诗;李勤笃;马效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X线、B超、结肠镜、CT对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资料,对4种检查法对结肠癌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B超、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CT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5.0%、90.0%、83.3%、3/6,对中晚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80.9%、92.0%、98.2%、93.7%.结论:早期结肠癌的诊断应以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合结肠镜检查为主;中晚期结肠癌应以钡灌肠为主,另选择B超或CT检查观察病变周围浸润情况及观察淋巴结、邻近脏器转移的有无,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周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探讨卡莫氟配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增敏价值.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每周放疗5次,每次2 Gy,连续6.5~7周;B组于放疗开始同步口服卡莫氟,3次/d,每次200 mg.各组肿瘤照射总量为66~70 Gy.结果示完全缓解率:A组25.7%(9/35),B组51.4%(18/35),但有效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1、2、3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62.9%(22/35)、25.7%(9/35)和11.4%(4/35);B组分别为80.0%(28/35)、57.1%(20/35)、31.4%(11/35).B组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放疗同步口服卡莫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并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陈建祥;张鸿未;郭金水;赵雅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尿激酶合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有无出血、复发及过敏反应.结果:16例中13例(81.3%)患者肢体肿胀均完全消退,消肿时间5~11 d,另3例(18.8%)患者肢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期间未发现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治疗后随访4周,无1例复发.结论: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较好,且不易复发、安全、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吕宗渤;王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 结果对胰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5人进行了 CA19-9、CA242检测,其中13例为临床明确诊断的胰腺癌患者.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9-9、CA24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A19-9、CA242水平分析对胰腺癌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秀芳;彭文晖;高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结肠癌患者在急腹症情况下误诊时有发生.我院1996年4月-2001年8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9例,均为术前造成误诊,但术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回顾临床表现均有许多可疑之处,如对结肠癌的诊断有足够的重视皆可避免.
作者:董林;苗朝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1997年3月发现左下腹部约7 cm×6 cm包块,渐大,并伴有血压升高.自述直系亲属中无相应的病史.于1997年5月7日来我院就诊,B超示甲状腺及肾上腺均未见异常;于5月11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为腹膜后交感性副神经节瘤.术后未予特殊治疗.
作者:李金丽;王仁本;于金明;于甬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这一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肿瘤细胞与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调节下,使某些肿瘤细胞能够发生成功的转移或/和迅速的生长.就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的浸润转移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姜凯;黄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3年2月-2002年2月,高唐县人民医院对12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采用食管胃一层连续缝合吻合法重建消化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贺臣;王学强;寇仁业;李虎庆;李伯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艾迪注射液防治术后早期免疫功能下降的作用.方法:大肠癌对照组30例,治疗组20例.每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2、3周分别采用APAA法测定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治疗组于术前5 d和术后5 d连续使用艾迪50 mL+5% GS 450 mL静脉滴入.结果:大肠癌患者NK细胞活性及OKT3+、OKT4+明显低于正常组,而OKT8+则明显增加,P<0.05,术后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2周后逐渐恢复;治疗组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艾迪注射液对防治大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万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8年4月-2000年8月,采用康莱特注射液(KLT)合并放疗(简称综合组)与单纯放疗(简称单放组)治疗恶性肿瘤40例,并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显示,KLT合并放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运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抗雄激素诱导的小鼠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方法:对小鼠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7.5 mg/(kg*d),同时分别给予大豆异黄酮15、25、35 mg/(kg*d),连续10 d,第11天处死小鼠,分离前列腺及睾丸,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检测血清GPT.结果:大剂量异黄酮组前列腺指数为2.38±0.41,睾酮组前列腺指数为3.53±1.00,二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植物雌激素对雄激素诱导的前列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海平;徐忠;李会庆;金世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山市1975-1999年肺癌发病状况及其规律,为中山市肺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1975-1999年中山市肿瘤登记资料中的肺癌发病资料,计算并分析其发病数、发病粗率、中国及世界标化发病率等.结果:1975-1999年中山市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990-1999年中山市肺癌发病粗率为16.49/10万,中国标化发病率为14.89/10万,世界标化发病率为19.73/10万.结论:虽然1975-1999年中山市肺癌发病率居国内外中下水平,但上升速度较快,应进一步探讨致病原因,以控制其危害性.
作者:魏矿荣;梁智恒;刘小红;郑婉碧;林茂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反复接种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建立的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壁,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原位移植成功率及局部浸润率为8/8,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8/8,肺转移发生率为5/8,肝转移发生率为7/8,腹膜转移发生率为7/8.结论: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可作为肿瘤转移机制及其抗转移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
作者:许玲;陈亚琳;苏晓妹;魏品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p16INK4a和p19ARF基因的缺失与大鼠肺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显微切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10例正常大鼠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16例癌前病变细胞和34例肺鳞癌组织分别检测p16INK4aE1α和p19ARFE1β的缺失.结果:10例大鼠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均未发现有p16INK4aE1α和p19ARFE1β的缺失.在16例癌前病变中发现p16INK4aE1α和p19ARFE1β缺失的检出率分别为12.50%(2/16)和6.25%(1/16);p16INK4aE1α或(和)p19ARFE1β总缺失率为18.75%(3/16).34例大鼠肺鳞癌中p16INK4aE1α和p19ARFE1β缺失的检出率分别为32.35%(11/34)和41.18%(14/34),其中有9例两者同时缺失,p16INK4aE1α或(和)p19ARFE1β总缺失率为47.06%(16/34).肺鳞癌的p19ARFE1β的缺失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P=0.012.结论:在诱发性大鼠肺鳞癌的发生发展中,p16INK4a基因的缺失可能在早期已起作用,p19ARF的生物学活性可能强于p16INK4a.p16INK4a和p19ARF基因的同时缺失损伤了Rb和p53 2条肿瘤抑制途径,这可能有助于大鼠肺鳞癌的恶性进展.
作者:陈洪雷;刁路明;梁素美;江曼;杨飞;刘铭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研究小口径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狭窄的疗效.借助X光插入导丝,内镜直视下放置小口径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狭窄,术后可给放疗或化疗.结果:本组病例放置成功率90%,术后与术前比较,吞咽困难明显改善达2个级别以上,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无食管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初步研究结果示,经胃镜直视下食管上界定位法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是治疗高位食管狭窄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效果更佳.
作者:袁魁;柏新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2例盆腔巧克力囊肿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取、注入无水酒精治疗后,21例囊肿1~6个月内全部消失,1例缩小1/2以上.有效率100%,治愈率95.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介入性超声治疗盆腔巧克力囊肿无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明华;顾志荣;徐金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山东省肿瘤医院2000年对26例上颌窦癌患者术后给予相关护理,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杜娟;王东梅;王永刚;王福德;赵琳萍;徐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42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26例,术后放疗组16例,分别在放疗前后均行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并随访3年,单放组中放疗前无比值>7病例,放疗后比值>7者16例,3年生存率为68.8%;术后放疗组中放疗前比值>7者3例,放疗后比值>7者13例,3年生存率为76.9%.研究提示,肿瘤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变化可用来评价放疗效果.
作者:赵建国;董建国;张秀梅;杨昭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