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溶栓疗法合用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16例临床分析

吕宗渤;王健

关键词:肿瘤/并发症,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投药和剂量, 血栓性静脉炎/药物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尿激酶合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有无出血、复发及过敏反应.结果:16例中13例(81.3%)患者肢体肿胀均完全消退,消肿时间5~11 d,另3例(18.8%)患者肢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期间未发现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治疗后随访4周,无1例复发.结论: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较好,且不易复发、安全、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破坏泛素依赖的蛋白水解通路对p53转录激活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功能性泛素化及蛋白酶体水解过程对p53转录激活的影响.方法:通过瞬时转染报告基因法,测定内源、外源性p53或p53转录活性片断的转录能力(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内p53及其靶蛋白p21waf1的表达水平.结果:抑制蛋白酶体水解过程,细胞内源、外源性p53及p53转录活性片断的转录能力均降低;泛素化途径缺失时,p53转录能力被显著抑制,虽然细胞内p53蛋白堆积,但其下游靶蛋白p21waf1的表达却无增加.结论:p53泛素蛋白酶体水解途径与其转录激活过程存在功能性联系.

    作者:姚继红;朱千政;崔秀云;Wani AA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高效制备腺病毒质粒

    目的:应用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高效制备腺病毒质粒.方法:对细菌内同源重组法进行改进和简化,先构建含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的BJ5183细菌,筛选出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菌落,继而应用氯化钙法制作BJ5183pAdEasy-1感受态细菌.用PmeⅠ酶使转移质粒pAdtrack-CMV-TK线性化,和BJ5183pAdEasy-1感受态细菌混合进行转化,在含12.5 μg/mL卡那霉素的LB琼脂平皿上培养,筛选出卡那霉素抗性的细菌进行质粒抽提纯化,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结果: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有2种,一种是含pAdeasy-CMV-TK(约34 kb),另一种含pAdtrack-CMV-TK(约10 kb),两者可经琼脂糖电泳加以鉴别.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成功率达90%(9/10).结论: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是一种简便易行、快速高效的腺病毒质粒构建方法.

    作者:陈建发;黄宗海;黄元媛;汤福祥;杨文宇;车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上颌窦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山东省肿瘤医院2000年对26例上颌窦癌患者术后给予相关护理,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杜娟;王东梅;王永刚;王福德;赵琳萍;徐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放疗合并卡莫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探讨卡莫氟配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增敏价值.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每周放疗5次,每次2 Gy,连续6.5~7周;B组于放疗开始同步口服卡莫氟,3次/d,每次200 mg.各组肿瘤照射总量为66~70 Gy.结果示完全缓解率:A组25.7%(9/35),B组51.4%(18/35),但有效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1、2、3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62.9%(22/35)、25.7%(9/35)和11.4%(4/35);B组分别为80.0%(28/35)、57.1%(20/35)、31.4%(11/35).B组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放疗同步口服卡莫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并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陈建祥;张鸿未;郭金水;赵雅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发性副神经节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1997年3月发现左下腹部约7 cm×6 cm包块,渐大,并伴有血压升高.自述直系亲属中无相应的病史.于1997年5月7日来我院就诊,B超示甲状腺及肾上腺均未见异常;于5月11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为腹膜后交感性副神经节瘤.术后未予特殊治疗.

    作者:李金丽;王仁本;于金明;于甬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贲门癌术前切除可能性的估计--附285例报告

    目的:探讨贲门癌,特别是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特点,术前较正确的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探查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贲门癌手术患者,在无术前化疗及放射介入等治疗的情况下,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X线表现、病理检查及胃切除术后再复发贲门癌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年龄54岁以上者手术切除率较年轻者高,女性切除率达90%以上;吞咽困难时间在5个月以内者高;X线示贲门区充盈缺损、黏膜破坏和中断、明显的胃体缩小、胃底广泛增厚、贲门或小弯部巨大的软组织阴影是晚期贲门癌的表现,切除机会少;病理诊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切除率越低;残胃贲门癌缺乏特异性症状,X线诊断困难.结论:提高切除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和术前正确的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对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提高了5年生存率.

    作者:梁宝岐;李志刚;张宝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肺癌脑转移诱发高渗血症--附3例报告

    1 病例报告例 1:患者男,60 岁,因咳嗽、痰中带血3个月余,于1998年9月24日入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中叶及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开口见灰白色结节,管腔狭窄.病理结果:小细胞未分化癌.血生化及血浆渗透压检查正常.入院后给予CE方案化疗4个周期,并行胸部6 MV-X 线照射,DT 60 Gy/30 f,共42 d.疗效评价CR.治疗结束后 2 个月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脑 CT 示多发性脑转移瘤.于 1999 年 5 月 8 日收入院拟行全脑放射治疗,患者住院第 6 天出现精神不振、嗜睡并进行性加重,给予 20% 甘露醇 250 mL 加压静脉滴入,地塞米松 10 mg 静脉推注,症状无好转,并逐渐呈浅昏迷状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早.生化及血浆渗透压检查结果见表1.诊断:肺癌脑转移、高渗血症.给予胰岛素静脉滴入,首剂给予 20 U,以后根据尿糖、血糖值决定胰岛素用量,积极补液,以生理盐水及低渗液为主,通过以上处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全脑放疗 DT 30 Gy,疗效评价CR.

    作者:赵洪发;吴建亮;蒋学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手术联合热休克蛋白70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手术联合应用肿瘤来源热休克蛋白70 (HSP70)对荷肝癌HCaF的615系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液相色谱法纯化小鼠肿瘤细胞株中的HSP70,用SDS-PAGE及Western-blot对纯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毛细管电泳鉴定其纯度.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及手术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HSP70 10 μg组平均生存期[>(59.2±29.6)d]与对照组[平均生存期(17.8±3.8)d]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5.手术与HSP70 10 μg联合应用组平均生存期[>(82.0±17.9)d]与对照组及单纯手术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5、P<0.05.结论:HSP70能提高生存率,手术与适当剂量的HSP70联合应用使生存率更加提高,证明手术与HSP70免疫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作者:沈晓东;傅庆国;孟凡东;郭仁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1 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一般患者悲观、焦虑、恐惧,甚至绝望,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化疗期间看到别人呕吐,自己就感恶心,甚至彻夜不眠,连用安眠药物都难以奏效.在悲观绝望之余,惦记着心里不放心的问题,计划今后有限的人生,考虑今后对工作、婚姻、家庭、子女等问题的安排.表情冷漠,沉默寡言,很少提出任何要求,感情多用非语言形式来表达,但也有的表现为心里烦躁、语言粗暴、行为怪异.

    作者:张东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溶栓疗法合用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1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尿激酶合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有无出血、复发及过敏反应.结果:16例中13例(81.3%)患者肢体肿胀均完全消退,消肿时间5~11 d,另3例(18.8%)患者肢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期间未发现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治疗后随访4周,无1例复发.结论: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较好,且不易复发、安全、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吕宗渤;王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肿瘤26例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肿瘤病理类型及手术后重症肌无力(MG)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1年手术治疗的合并MG的胸腺肿瘤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腺瘤19例,胸腺脂肪瘤6例,胸腺鳞癌1例.手术切除肿瘤后,对MG的治疗有效率为84.6%,无效15.4%.结论:胸腺肿瘤伴有MG的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会宁;王善政;何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体会--附31例报道

    1998年10月-2002年5月,我们共收治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31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海;徐晓东;周志坚;徐鹏;邱道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10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0例全部经手术治疗.术后化疗4例,所用药物包括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其中3例因肝转移行肝动脉插管化疗及碘化油栓塞;2例行局部放疗,1例瘤床照射50 Gy,另1例胰头部复发照射45 Gy.结果:目前仍生存5例,长已生存26年;死亡5例,存活时间分别为2年、2年、2年3个月、3年、13年.结论:手术是治疗恶性胰岛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化疗具有一定疗效.肝转移病例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或栓塞加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钱立庭;刘慧;刘新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柯里拉京抗肿瘤和致突变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柯里拉京药效和对人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生长作用.方法:对柯里拉京(Corilagin)进行了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对人癌细胞株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柯里拉京(312.5~5 000 μg/皿)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诱发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对CHL细胞(14~220 μg/mL)分别作用6~48 h的高畸变率为4%;对昆明小鼠(112~11.2 mg/kg,ip×1)的微核细胞率测定高<3‰;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鼻咽癌细胞(KB)、骨肉瘤细胞(OS-732)、人肺腺癌(A549)和人结肠癌细胞(HCT-8)IC50值分别为0.25、1.2、7.42、8.25及9.08 μg/kg.结论:Corilagin对A2780、KB、OS-732、A549和HCT-8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刘朝阳;王德昌;陈玉武;任丽娟;许建宁;李克明;王全凯;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西肝癌高低发病区p53基因突变热点的对比研究

    目的:并行、对比研究广西高、低发病区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突变热点.方法:参照国际公共p53突变数据库资料发生频率高的7个突变类型作为检测探针设计寡核苷酸芯片,应用该种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抑癌基因p53上对应的7个常见突变位点的突变频率及突变类型.结果:检测高发区组及低发区组肝癌石蜡包埋标本各14例,p53突变发生率分别为64.3%及14.3%,P<0.05.高发区组p53突变热点为249编码区,占该组突变的77.8%,突变形式为249ser突变.结论:广西高发区肝癌p53基因突变热点为249ser突变,低发地区肝癌p53基因突变点呈散发性;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可并行、高效、多位点检测肿瘤的基因突变.

    作者:陈可和;刘三震;丁志敏;陈振祥;陆合明;庞强;张法灿;李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42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26例,术后放疗组16例,分别在放疗前后均行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并随访3年,单放组中放疗前无比值>7病例,放疗后比值>7者16例,3年生存率为68.8%;术后放疗组中放疗前比值>7者3例,放疗后比值>7者13例,3年生存率为76.9%.研究提示,肿瘤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变化可用来评价放疗效果.

    作者:赵建国;董建国;张秀梅;杨昭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A19-9和CA242发光免疫分析对胰腺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 结果对胰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5人进行了 CA19-9、CA242检测,其中13例为临床明确诊断的胰腺癌患者.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9-9、CA24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A19-9、CA242水平分析对胰腺癌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秀芳;彭文晖;高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例误诊分析

    对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1月首诊误诊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燕惠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测定60例胃癌患者的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细胞亚群,与40例健康献血员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作对照.结果:胃癌患者C3bRR降低,ICR增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比值都低于对照组,不同病理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胃癌组C3bRR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两者关系密切,并与临床分期相关.

    作者:王旭霞;张盈华;郝晓柯;殷缨;陶秦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残存灶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增大分割剂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脑胶质瘤术后残存灶的近期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15例脑胶质瘤进入三维放射治疗组,其中星形细胞瘤Ⅰ~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3例.2~3 Gy/次,1次/d,5次/周,总剂量51~60 Gy.结果:除1例生存10个月死于局部复发外,其余全部生存6个月以上.其中5例接受3 Gy分割量,17次照射的患者生存11个月以上,无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结论: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残存灶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无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和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玉林;王明智;金建荣;赵涤非;邹勤舟;丁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