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阳;王德昌;陈玉武;任丽娟;许建宁;李克明;王全凯;张伟
骨形态发生蛋白与多种骨疾患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骨发育异常、某些骨肿瘤和异位骨化等,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就骨形态发生蛋白与骨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敏;韩金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脑胶质瘤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借助于脑立体定位技术,在25只雄性Wistar大鼠脑S1区接种含有10 g/L琼脂糖的C6细胞悬液.随机分成4个周组和1个自然死亡组后观察大鼠的生存期,并采用MRI、病理解剖、HE染色及GF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观察各周组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在不同周组中,所有检查均显示颅内肿瘤形成,GFAP 阳性.4周内无死亡,自然死亡组在第5周死亡2只、余3只于第6周死亡.结论:该方法建立的S1区脑胶质瘤模型具备与人脑胶质瘤生长相似的特性,肿瘤形成时间短,生存期稳定,且无脑外转移和颅外扩散,适合各种脑胶质瘤实验治疗研究.
作者:黄宽明;涂汉军;李新建;何跃;查云飞;袁先厚;王伦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0例全部经手术治疗.术后化疗4例,所用药物包括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其中3例因肝转移行肝动脉插管化疗及碘化油栓塞;2例行局部放疗,1例瘤床照射50 Gy,另1例胰头部复发照射45 Gy.结果:目前仍生存5例,长已生存26年;死亡5例,存活时间分别为2年、2年、2年3个月、3年、13年.结论:手术是治疗恶性胰岛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化疗具有一定疗效.肝转移病例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或栓塞加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明确.
作者:钱立庭;刘慧;刘新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回顾性调查了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治疗期内发生肺炎的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桂莲;张文卿;赵爱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p16INK4a和p19ARF基因的缺失与大鼠肺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显微切割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10例正常大鼠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16例癌前病变细胞和34例肺鳞癌组织分别检测p16INK4aE1α和p19ARFE1β的缺失.结果:10例大鼠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均未发现有p16INK4aE1α和p19ARFE1β的缺失.在16例癌前病变中发现p16INK4aE1α和p19ARFE1β缺失的检出率分别为12.50%(2/16)和6.25%(1/16);p16INK4aE1α或(和)p19ARFE1β总缺失率为18.75%(3/16).34例大鼠肺鳞癌中p16INK4aE1α和p19ARFE1β缺失的检出率分别为32.35%(11/34)和41.18%(14/34),其中有9例两者同时缺失,p16INK4aE1α或(和)p19ARFE1β总缺失率为47.06%(16/34).肺鳞癌的p19ARFE1β的缺失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P=0.012.结论:在诱发性大鼠肺鳞癌的发生发展中,p16INK4a基因的缺失可能在早期已起作用,p19ARF的生物学活性可能强于p16INK4a.p16INK4a和p19ARF基因的同时缺失损伤了Rb和p53 2条肿瘤抑制途径,这可能有助于大鼠肺鳞癌的恶性进展.
作者:陈洪雷;刁路明;梁素美;江曼;杨飞;刘铭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特别是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特点,术前较正确的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探查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贲门癌手术患者,在无术前化疗及放射介入等治疗的情况下,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X线表现、病理检查及胃切除术后再复发贲门癌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年龄54岁以上者手术切除率较年轻者高,女性切除率达90%以上;吞咽困难时间在5个月以内者高;X线示贲门区充盈缺损、黏膜破坏和中断、明显的胃体缩小、胃底广泛增厚、贲门或小弯部巨大的软组织阴影是晚期贲门癌的表现,切除机会少;病理诊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切除率越低;残胃贲门癌缺乏特异性症状,X线诊断困难.结论:提高切除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和术前正确的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对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提高了5年生存率.
作者:梁宝岐;李志刚;张宝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NDV在体外抗胃癌细胞活性,研究NDV感染诱导胃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细胞生长抑制状况,血凝试验检测NDV在细胞中的增殖状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中HSP70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NDV在体外可使BGC-823胃癌细胞形成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及生长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与肿瘤细胞被NDV感染后HSP70表达增加呈正相关.结论:NDV的抗BGC-823胃癌细胞活性显著,其杀伤机制之一为通过感染而诱导BGC-823产生过多的HSP70.
作者:刘开扬;戴洁;刘春霞;孙黎;刘芳;郭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64岁,2001年10月入院.CT 检查发现膀胱内巨大的肿瘤,11 cm×10 cm,广基状,肿瘤侵至膀胱的后壁及顶部肌肉的全层,并累犯右侧盆壁,患者尿频尿急症状非常明显,小便30 min 1次.手术探查如CT所描述,因患者家属不同意行膀胱全切而放弃手术,手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50 mg,表阿霉素(E-ADM)80 mg.2周后患者尿频症状明显缓解,可2 h小便1次.4周重复髂内动脉化疗,连续3个疗程后复查CT显示膀胱内肿瘤明显缩小,约为5 cm×4 cm,患者无尿频及尿急症状,治疗效果满意,疗效PR.随访12个月,膀胱内肿瘤大小同前,无明显变化,患者带瘤存活.
作者:贾炜莹;李文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研究小口径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狭窄的疗效.借助X光插入导丝,内镜直视下放置小口径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狭窄,术后可给放疗或化疗.结果:本组病例放置成功率90%,术后与术前比较,吞咽困难明显改善达2个级别以上,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无食管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初步研究结果示,经胃镜直视下食管上界定位法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是治疗高位食管狭窄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效果更佳.
作者:袁魁;柏新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测定60例胃癌患者的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细胞亚群,与40例健康献血员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作对照.结果:胃癌患者C3bRR降低,ICR增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比值都低于对照组,不同病理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胃癌组C3bRR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两者关系密切,并与临床分期相关.
作者:王旭霞;张盈华;郝晓柯;殷缨;陶秦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疼痛4 d于2002年11月13日入院.5年前曾患脑栓塞,当时血压290/160 mmHg(1 mmHg=133.322 Pa),口服硝苯定,血压控制在170/120~160/110 mmHg,1年前患“糖尿病”,口服美必达.入院查体(已停服药物3 d):血压230/160 mmHg,心率80次/min,血糖13 mmol/L,腹部CT中下腹部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前方,腹膜后可见5.0 cm×6.8 cm大小圆形高密度影像,边界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肿块血供丰富,呈向心性增强,密度不均,与双侧肾及肾上腺无关系,余未见异常.
作者:刘英;迟学成;赵炳林;高洪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大蹼铃蟾抗菌肽-2(Maximin 2)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2b(IFN-α-2b)对不同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杀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及MTT比色法,检测Maximin 2、TNF-α及IFN-α-2b对3个不同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作用特点,计算量效回归曲线及50%抑制率.结果:Maximin 2对不同的膀胱癌细胞株在100 μg/mL左右(48 h)即达到50%抑制率浓度(IC50),并呈剂量相关性,与TNF-α、IFN-α-2b抑制作用的表现形式不同.Maximin 2抑制率高表现在第48 h,以后逐渐减弱, TNF-α、IFN-α-2b则在前24 h作用较弱,以后逐渐增强.结论:Maximin 2对不同的膀胱癌细胞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TNF-α、IFN-α-2b比较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Maximin 2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并且相对容易失活.
作者:申吉泓;张建华;官润云;李文辉;李响;杨宇如;张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 结果对胰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5人进行了 CA19-9、CA242检测,其中13例为临床明确诊断的胰腺癌患者.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9-9、CA24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A19-9、CA242水平分析对胰腺癌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秀芳;彭文晖;高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结肠癌患者在急腹症情况下误诊时有发生.我院1996年4月-2001年8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9例,均为术前造成误诊,但术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回顾临床表现均有许多可疑之处,如对结肠癌的诊断有足够的重视皆可避免.
作者:董林;苗朝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3年2月-2002年2月,高唐县人民医院对12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采用食管胃一层连续缝合吻合法重建消化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贺臣;王学强;寇仁业;李虎庆;李伯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0年12月进行了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NSCLC的研究.6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化疗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的近期客观疗效分别为63.6%和56.7%、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9.7%和40.0%、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4.5%和3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对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有助于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蓓;胡丕丽;丘惠娟;陈徐贤;黄国贤;徐伯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高效制备腺病毒质粒.方法:对细菌内同源重组法进行改进和简化,先构建含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的BJ5183细菌,筛选出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菌落,继而应用氯化钙法制作BJ5183pAdEasy-1感受态细菌.用PmeⅠ酶使转移质粒pAdtrack-CMV-TK线性化,和BJ5183pAdEasy-1感受态细菌混合进行转化,在含12.5 μg/mL卡那霉素的LB琼脂平皿上培养,筛选出卡那霉素抗性的细菌进行质粒抽提纯化,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结果: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有2种,一种是含pAdeasy-CMV-TK(约34 kb),另一种含pAdtrack-CMV-TK(约10 kb),两者可经琼脂糖电泳加以鉴别.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成功率达90%(9/10).结论: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是一种简便易行、快速高效的腺病毒质粒构建方法.
作者:陈建发;黄宗海;黄元媛;汤福祥;杨文宇;车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尿激酶合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有无出血、复发及过敏反应.结果:16例中13例(81.3%)患者肢体肿胀均完全消退,消肿时间5~11 d,另3例(18.8%)患者肢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期间未发现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治疗后随访4周,无1例复发.结论: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较好,且不易复发、安全、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吕宗渤;王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1997年3月发现左下腹部约7 cm×6 cm包块,渐大,并伴有血压升高.自述直系亲属中无相应的病史.于1997年5月7日来我院就诊,B超示甲状腺及肾上腺均未见异常;于5月11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为腹膜后交感性副神经节瘤.术后未予特殊治疗.
作者:李金丽;王仁本;于金明;于甬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这一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肿瘤细胞与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调节下,使某些肿瘤细胞能够发生成功的转移或/和迅速的生长.就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的浸润转移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姜凯;黄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