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吉泓;张建华;官润云;李文辉;李响;杨宇如;张云
目的:观察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尿激酶合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有无出血、复发及过敏反应.结果:16例中13例(81.3%)患者肢体肿胀均完全消退,消肿时间5~11 d,另3例(18.8%)患者肢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治疗期间未发现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治疗后随访4周,无1例复发.结论:溶栓疗法合用小剂量抗凝剂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较好,且不易复发、安全、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吕宗渤;王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国产草酸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治疗晚期胃癌、大肠癌的疗效.方法:LFP方案 L-OHP 130 mg/m2,静脉滴入,d1;CF 100 mg/m2,静脉滴入,d1~d5;5-FU 500 mg/m2,静脉滴入,4~6 h,d1~d5(5-FU后用),21 d为1个周期.结果:全组CR 1例,PR 12例,SD 14例,PD 5例,总有效率40.6%.初治有效率45.4%,复治有效率38.1%;胃癌与大肠癌有效率分别为41.7%和37.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L-OHP联合5-FU、CF方案疗效肯定,经济实用,毒性可耐受.
作者:孙亚红;于金明;张宝轩;范开席;张燕;冯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探讨食管癌应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影像学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2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36例食管癌患者随访资料.136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其中81例行CT检查.结果: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食管癌,髓质型67例,蕈伞型12例,溃疡型23例,缩窄型34例;2)CT显示食管壁增厚81例,食管壁内软组织肿块65例,食管腔闭塞26例,周围脂肪间隙消失34例,颈部、锁骨上及纵隔淋巴结转移21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X线气钡双重造影不仅能观察管腔内改变,而且能显示管壁动力学改变.该检查简便易行,是食管癌的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对管壁和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食管癌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作者:刘恒顺;许明普;吴希诗;李勤笃;马效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艾迪注射液防治术后早期免疫功能下降的作用.方法:大肠癌对照组30例,治疗组20例.每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2、3周分别采用APAA法测定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治疗组于术前5 d和术后5 d连续使用艾迪50 mL+5% GS 450 mL静脉滴入.结果:大肠癌患者NK细胞活性及OKT3+、OKT4+明显低于正常组,而OKT8+则明显增加,P<0.05,术后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2周后逐渐恢复;治疗组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艾迪注射液对防治大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万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42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26例,术后放疗组16例,分别在放疗前后均行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并随访3年,单放组中放疗前无比值>7病例,放疗后比值>7者16例,3年生存率为68.8%;术后放疗组中放疗前比值>7者3例,放疗后比值>7者13例,3年生存率为76.9%.研究提示,肿瘤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变化可用来评价放疗效果.
作者:赵建国;董建国;张秀梅;杨昭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手术联合应用肿瘤来源热休克蛋白70 (HSP70)对荷肝癌HCaF的615系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液相色谱法纯化小鼠肿瘤细胞株中的HSP70,用SDS-PAGE及Western-blot对纯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毛细管电泳鉴定其纯度.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及手术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HSP70 10 μg组平均生存期[>(59.2±29.6)d]与对照组[平均生存期(17.8±3.8)d]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5.手术与HSP70 10 μg联合应用组平均生存期[>(82.0±17.9)d]与对照组及单纯手术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5、P<0.05.结论:HSP70能提高生存率,手术与适当剂量的HSP70联合应用使生存率更加提高,证明手术与HSP70免疫治疗联合应用优于单一治疗.
作者:沈晓东;傅庆国;孟凡东;郭仁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CEAmRNA为靶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2例大肠癌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均无CEAmRNA表达.2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均有CEAmRNA表达.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的阳性率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密切相关,术后外周血中CEAmRNA呈阳性的大肠癌日后发生肝转移的概率高于CEAmRNA呈阴性的.结论:大肠癌外周血CEAmRNA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转移、复发以及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建伟;华映坤;贾玲;林人龙;杨昆宪;陈居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8年4月-2000年8月,采用康莱特注射液(KLT)合并放疗(简称综合组)与单纯放疗(简称单放组)治疗恶性肿瘤40例,并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显示,KLT合并放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运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探讨卡莫氟配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增敏价值.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每周放疗5次,每次2 Gy,连续6.5~7周;B组于放疗开始同步口服卡莫氟,3次/d,每次200 mg.各组肿瘤照射总量为66~70 Gy.结果示完全缓解率:A组25.7%(9/35),B组51.4%(18/35),但有效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1、2、3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62.9%(22/35)、25.7%(9/35)和11.4%(4/35);B组分别为80.0%(28/35)、57.1%(20/35)、31.4%(11/35).B组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放疗同步口服卡莫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并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陈建祥;张鸿未;郭金水;赵雅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 结果对胰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25人进行了 CA19-9、CA242检测,其中13例为临床明确诊断的胰腺癌患者.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9-9、CA24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A19-9、CA242水平分析对胰腺癌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秀芳;彭文晖;高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和生长时,促使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的因子.因此,TSGF可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而为临床应用.我院于1999年9月,选用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TSGF试剂盒,初步应用于临床诊疗对比,检验结果如下.
作者:杜君兰;张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高效制备腺病毒质粒.方法:对细菌内同源重组法进行改进和简化,先构建含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的BJ5183细菌,筛选出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菌落,继而应用氯化钙法制作BJ5183pAdEasy-1感受态细菌.用PmeⅠ酶使转移质粒pAdtrack-CMV-TK线性化,和BJ5183pAdEasy-1感受态细菌混合进行转化,在含12.5 μg/mL卡那霉素的LB琼脂平皿上培养,筛选出卡那霉素抗性的细菌进行质粒抽提纯化,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结果:卡那霉素抗性细菌有2种,一种是含pAdeasy-CMV-TK(约34 kb),另一种含pAdtrack-CMV-TK(约10 kb),两者可经琼脂糖电泳加以鉴别.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成功率达90%(9/10).结论: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是一种简便易行、快速高效的腺病毒质粒构建方法.
作者:陈建发;黄宗海;黄元媛;汤福祥;杨文宇;车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结肠癌患者在急腹症情况下误诊时有发生.我院1996年4月-2001年8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9例,均为术前造成误诊,但术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回顾临床表现均有许多可疑之处,如对结肠癌的诊断有足够的重视皆可避免.
作者:董林;苗朝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骨形态发生蛋白与多种骨疾患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骨发育异常、某些骨肿瘤和异位骨化等,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就骨形态发生蛋白与骨肿瘤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敏;韩金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我院1989年1月-2002年4月60例ⅢB 期或Ⅳ期肺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60例中,属于ⅢB 期的有45例,Ⅳ期15例.行全肺切除术24例(左全肺10例,右全肺14例),其中16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叶切除术31例,包括3例袖状切除加气管隆突重建术;剖胸探查5例.同时行胸膜剥除、心包部分切除、部分上腔静脉切除再吻合、部分肋骨切除、纵隔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或膈肌部分切除42例,有5例术前行化疗1个疗程.术后随访5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生存率1年为78.3%,2年为41.7%,3年为18.3%.结论:对晚期肺癌行积极慎重的扩大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黄日太;曹子昂;郑家豪;梁保罗;朱洪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测定60例胃癌患者的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细胞亚群,与40例健康献血员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作对照.结果:胃癌患者C3bRR降低,ICR增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4+/CD8+比值都低于对照组,不同病理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胃癌组C3bRR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两者关系密切,并与临床分期相关.
作者:王旭霞;张盈华;郝晓柯;殷缨;陶秦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2例盆腔巧克力囊肿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取、注入无水酒精治疗后,21例囊肿1~6个月内全部消失,1例缩小1/2以上.有效率100%,治愈率95.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介入性超声治疗盆腔巧克力囊肿无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明华;顾志荣;徐金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大蹼铃蟾抗菌肽-2(Maximin 2)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α-2b(IFN-α-2b)对不同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杀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及MTT比色法,检测Maximin 2、TNF-α及IFN-α-2b对3个不同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作用特点,计算量效回归曲线及50%抑制率.结果:Maximin 2对不同的膀胱癌细胞株在100 μg/mL左右(48 h)即达到50%抑制率浓度(IC50),并呈剂量相关性,与TNF-α、IFN-α-2b抑制作用的表现形式不同.Maximin 2抑制率高表现在第48 h,以后逐渐减弱, TNF-α、IFN-α-2b则在前24 h作用较弱,以后逐渐增强.结论:Maximin 2对不同的膀胱癌细胞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TNF-α、IFN-α-2b比较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Maximin 2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并且相对容易失活.
作者:申吉泓;张建华;官润云;李文辉;李响;杨宇如;张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研究小口径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狭窄的疗效.借助X光插入导丝,内镜直视下放置小口径记忆合金带膜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狭窄,术后可给放疗或化疗.结果:本组病例放置成功率90%,术后与术前比较,吞咽困难明显改善达2个级别以上,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无食管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初步研究结果示,经胃镜直视下食管上界定位法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是治疗高位食管狭窄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效果更佳.
作者:袁魁;柏新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0年12月进行了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NSCLC的研究.6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化疗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的近期客观疗效分别为63.6%和56.7%、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9.7%和40.0%、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4.5%和3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对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有助于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蓓;胡丕丽;丘惠娟;陈徐贤;黄国贤;徐伯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