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红;于金明;张宝轩;范开席;张燕;冯斌
目的: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反复接种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建立的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壁,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原位移植成功率及局部浸润率为8/8,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8/8,肺转移发生率为5/8,肝转移发生率为7/8,腹膜转移发生率为7/8.结论: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可作为肿瘤转移机制及其抗转移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
作者:许玲;陈亚琳;苏晓妹;魏品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42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26例,术后放疗组16例,分别在放疗前后均行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并随访3年,单放组中放疗前无比值>7病例,放疗后比值>7者16例,3年生存率为68.8%;术后放疗组中放疗前比值>7者3例,放疗后比值>7者13例,3年生存率为76.9%.研究提示,肿瘤患者放疗前后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变化可用来评价放疗效果.
作者:赵建国;董建国;张秀梅;杨昭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8年10月-2002年5月,我们共收治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31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海;徐晓东;周志坚;徐鹏;邱道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1998年10月-2000年12月进行了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NSCLC的研究.6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化疗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的近期客观疗效分别为63.6%和56.7%、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9.7%和40.0%、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4.5%和3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对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有助于临床症状的进一步改善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蓓;胡丕丽;丘惠娟;陈徐贤;黄国贤;徐伯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这一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肿瘤细胞与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调节下,使某些肿瘤细胞能够发生成功的转移或/和迅速的生长.就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的浸润转移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姜凯;黄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柯里拉京药效和对人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生长作用.方法:对柯里拉京(Corilagin)进行了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对人癌细胞株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柯里拉京(312.5~5 000 μg/皿)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诱发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对CHL细胞(14~220 μg/mL)分别作用6~48 h的高畸变率为4%;对昆明小鼠(112~11.2 mg/kg,ip×1)的微核细胞率测定高<3‰;体外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鼻咽癌细胞(KB)、骨肉瘤细胞(OS-732)、人肺腺癌(A549)和人结肠癌细胞(HCT-8)IC50值分别为0.25、1.2、7.42、8.25及9.08 μg/kg.结论:Corilagin对A2780、KB、OS-732、A549和HCT-8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刘朝阳;王德昌;陈玉武;任丽娟;许建宁;李克明;王全凯;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前短疗程化疗在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以及在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中的价值.方法:1990年1月-1995年1月,对137例Ⅲ期NSCLC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77例分为试验组,接受以CAP(CTX+ADM+DDP)、EP(DDP+Vp-16)为方案的短程术前化疗1个周期,然后进行手术治疗;60例被分为对照组,先行手术治疗.结果:接受短疗程化疗的试验组患者的病期下调率为8.9%,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97.4%(75/77),对照组为96.7%(58/60);两组在手术并发症、死亡率、术后生存质量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短程化疗试验组术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62.3%、45.5%、23.3%和1.3%;对照组为63.3%、43.3%、21.7%和1.6%,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无10年生存者.结论:术前短疗程化疗不能明显下调Ⅲ期NSCLC的病期,术后也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李强;宋煜宏;郑智元;韩泳涛;彭林;肖波;朱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我院1989年1月-2002年4月60例ⅢB 期或Ⅳ期肺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60例中,属于ⅢB 期的有45例,Ⅳ期15例.行全肺切除术24例(左全肺10例,右全肺14例),其中16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叶切除术31例,包括3例袖状切除加气管隆突重建术;剖胸探查5例.同时行胸膜剥除、心包部分切除、部分上腔静脉切除再吻合、部分肋骨切除、纵隔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或膈肌部分切除42例,有5例术前行化疗1个疗程.术后随访5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生存率1年为78.3%,2年为41.7%,3年为18.3%.结论:对晚期肺癌行积极慎重的扩大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黄日太;曹子昂;郑家豪;梁保罗;朱洪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p27、CyclinE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0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18例良性肿瘤中p27、Cyclin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27和CyclinE在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27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35.0%)显著低于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肿瘤表达率(77.78%、4/6),P<0.01;CyclinE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P<0.01.p27和CyclinE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27阴性/CyclinE阳性者,其生物学行为极差.结论:p27、CyclinE与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其异常表达提示卵巢肿瘤预后差.
作者:周洪贵;阳志宁;任碧清;王琦;唐恩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艾迪注射液防治术后早期免疫功能下降的作用.方法:大肠癌对照组30例,治疗组20例.每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2、3周分别采用APAA法测定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治疗组于术前5 d和术后5 d连续使用艾迪50 mL+5% GS 450 mL静脉滴入.结果:大肠癌患者NK细胞活性及OKT3+、OKT4+明显低于正常组,而OKT8+则明显增加,P<0.05,术后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2周后逐渐恢复;治疗组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艾迪注射液对防治大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万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1月首诊误诊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燕惠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28例青年人胃癌进行临床分析,发现青年胃癌误诊率高达82.1%.误诊的主要原因是胃癌早期无特异性及首诊医生偏重胃癌的老年因素.
作者:张新枝;张秀凤;徐红燕;王爱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抗雄激素诱导的小鼠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方法:对小鼠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7.5 mg/(kg*d),同时分别给予大豆异黄酮15、25、35 mg/(kg*d),连续10 d,第11天处死小鼠,分离前列腺及睾丸,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检测血清GPT.结果:大剂量异黄酮组前列腺指数为2.38±0.41,睾酮组前列腺指数为3.53±1.00,二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植物雌激素对雄激素诱导的前列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海平;徐忠;李会庆;金世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18 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结合胸部CT在原发性肺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对术前CT分期、FDG PET结合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4例全身PET显像发现远处有18 F-FDG摄取增高者放弃手术,28例开胸手术中,FDG PET诊断肺门、纵隔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与准确度显著优于CT检查,P<0.05;FDG PET结合CT检查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92.9%)较CT检查有显著意义的提高,P<0.05.结论:FDG PET结合CT检查能提高术前肺癌分期的准确率,有助于改进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并指导手术操作的进行.
作者:马海涛;吴翼伟;秦涌;何靖康;李忠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例 1:患者男,60 岁,因咳嗽、痰中带血3个月余,于1998年9月24日入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肺中叶及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开口见灰白色结节,管腔狭窄.病理结果:小细胞未分化癌.血生化及血浆渗透压检查正常.入院后给予CE方案化疗4个周期,并行胸部6 MV-X 线照射,DT 60 Gy/30 f,共42 d.疗效评价CR.治疗结束后 2 个月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脑 CT 示多发性脑转移瘤.于 1999 年 5 月 8 日收入院拟行全脑放射治疗,患者住院第 6 天出现精神不振、嗜睡并进行性加重,给予 20% 甘露醇 250 mL 加压静脉滴入,地塞米松 10 mg 静脉推注,症状无好转,并逐渐呈浅昏迷状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早.生化及血浆渗透压检查结果见表1.诊断:肺癌脑转移、高渗血症.给予胰岛素静脉滴入,首剂给予 20 U,以后根据尿糖、血糖值决定胰岛素用量,积极补液,以生理盐水及低渗液为主,通过以上处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全脑放疗 DT 30 Gy,疗效评价CR.
作者:赵洪发;吴建亮;蒋学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氟化物对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作用改变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提取纯化PBR322质粒;将NaF与PBR322质粒37℃共同作用1 h,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1对PBR322质粒进行酶切3 h,同时将NaF作用的PBR322用层析柱纯化后再进行酶切反应;将酶切产物进行电泳,观察结果并拍照.结果:随着NaF浓度的增加,BamH1对PBR322的酶切作用减弱,当加入5 mmol/L NaF时,BamH1几乎无酶切活性,而对加入5 mmol/L NaF的PBR322用层析柱进行纯化,以除去NaF,再对其进行酶切,可完全切开.而且氟离子可导致酶切片段在电泳中显示拖尾现象.结论:氟化物可抑制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活性.
作者:马道新;刘春生;李杰;孙建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结肠癌患者在急腹症情况下误诊时有发生.我院1996年4月-2001年8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9例,均为术前造成误诊,但术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回顾临床表现均有许多可疑之处,如对结肠癌的诊断有足够的重视皆可避免.
作者:董林;苗朝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64岁,2001年10月入院.CT 检查发现膀胱内巨大的肿瘤,11 cm×10 cm,广基状,肿瘤侵至膀胱的后壁及顶部肌肉的全层,并累犯右侧盆壁,患者尿频尿急症状非常明显,小便30 min 1次.手术探查如CT所描述,因患者家属不同意行膀胱全切而放弃手术,手术后病理报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奥沙利铂150 mg,表阿霉素(E-ADM)80 mg.2周后患者尿频症状明显缓解,可2 h小便1次.4周重复髂内动脉化疗,连续3个疗程后复查CT显示膀胱内肿瘤明显缩小,约为5 cm×4 cm,患者无尿频及尿急症状,治疗效果满意,疗效PR.随访12个月,膀胱内肿瘤大小同前,无明显变化,患者带瘤存活.
作者:贾炜莹;李文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NDV在体外抗胃癌细胞活性,研究NDV感染诱导胃癌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细胞生长抑制状况,血凝试验检测NDV在细胞中的增殖状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中HSP70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NDV在体外可使BGC-823胃癌细胞形成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及生长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与肿瘤细胞被NDV感染后HSP70表达增加呈正相关.结论:NDV的抗BGC-823胃癌细胞活性显著,其杀伤机制之一为通过感染而诱导BGC-823产生过多的HSP70.
作者:刘开扬;戴洁;刘春霞;孙黎;刘芳;郭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探讨卡莫氟配合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增敏价值.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每周放疗5次,每次2 Gy,连续6.5~7周;B组于放疗开始同步口服卡莫氟,3次/d,每次200 mg.各组肿瘤照射总量为66~70 Gy.结果示完全缓解率:A组25.7%(9/35),B组51.4%(18/35),但有效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1、2、3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62.9%(22/35)、25.7%(9/35)和11.4%(4/35);B组分别为80.0%(28/35)、57.1%(20/35)、31.4%(11/35).B组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放疗同步口服卡莫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并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陈建祥;张鸿未;郭金水;赵雅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