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健;张洪伟;王为忠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6年3月-2001年10月共做胸外科手术118例,其中男98例、女20例;41~50岁74例,51~60岁25例,61~70岁12例,>70岁7例.118例中ECG术前有改变34例,术后有改变62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49例、房早8例、室早2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36例、房颤2例、室速1例、心力衰竭2例.
作者:高尚海;高慧霞;裴庆英;李颖;张丽;王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单独或联合5-FU化疗对结肠癌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比较单纯应用TAM和TAM与5-FU联合对SW480、HT29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通过药物量-效关系曲线,观察TAM有无化疗增敏作用,同时检测PCNA和AI,探讨TAM联合5-FU对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单独应用TAM对SW480、HT29细胞株无生长抑制作用;TAM联合5-FU在一定浓度时可抑制SW480和HT29细胞的生长,提高对5-FU的敏感性,起到化疗增敏作用.通过对PCNA和AI 2个指标的检测,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TAM联合5-FU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的凋亡均呈上升趋势.结论:一定浓度的TAM能增加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HT29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姚成才;林从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86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B、VEGF-C、VEGF-D和flt-4表达含量.结果:86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B高表达44例(51.2%),低表达42例(48.8%);VEGF-C高表达46例(53.5%),低表达40例(46.5%);VEGF-D高表达43例(50.0 %),低表达43例(50.0%);flt-4高表达48例(55.8%),低表达38例(44.2%).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与flt-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C、VEGF-D、flt-4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分型、肿瘤大小和分级无关.VEGF-C、VEGF-D高表达组总生存率较差.结论:VEGF-C、VEGF-D和flt-4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VEGF-C、VEGF-D可作为提示临床预后较差的指标.
作者:刘刚;张杰;陆劲松;吴炅;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观察中药艾迪注射液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失去化疗机会的晚期癌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艾迪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和临床症状改善比较,比较采用χ2检验.肿瘤病灶好转和稳定(MR+NC)者,艾迪治疗组28例(56%),对照组13例(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者,艾迪治疗组31例(62%),对照组15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对失去化疗机会的晚期癌症患者病灶的控制有一定疗效,并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巫云立;郑显明;黄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阴鳞癌组织中MDM2 mRNA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在外阴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31例外阴鳞癌组织中MDM2 mRNA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并与31例癌旁正常外阴组织进行对照.结果:在外阴鳞癌组织中MDM2 mRNA表达率为2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DM2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外阴鳞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变型p53在低、中、高分化外阴鳞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7.5%、64.3%及22.2%,其表达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低分化组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5.MDM2基因扩增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MDM2基因过表达是外阴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较常见的分子事件;p53基因突变在外阴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p53蛋白可能对估计外阴鳞癌的预后有所帮助.
作者:欧阳玲;林蓓;张淑兰;张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新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基因在人鼻咽癌高分化上皮细胞株CNE-1和低分化上皮细胞株CNE-2Z中的转录和表达.方法:分别提取2种细胞总RNA,用逆转录PCR检测Survivin基因的转录;同时制备2种细胞的蛋白质样品,经免疫印迹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人鼻咽癌高、低分化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Survivin的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但Survivin基因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闵玲;周克元;张月飞;梁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TP组给紫杉醇 135 mg/m2,静脉滴入,3 h,d1;DDP 75 mg/m2,静脉滴入,d1 (水化、止吐).EP组给Vp-16 100 mg/m2,静脉滴入, d1~d5;DDP 75 mg/m2,静脉滴入,d1 (水化、止吐).两组均21 d为1个周期,完成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TP组CR 1例,PR 9例,CR+PR 55%,中位生存时间10.6个月,1年生存率39%;EP组PR 5例,CR+PR 33%,中位生存时间7.5个月,1年生存率18%.两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及脱发,剂量限制性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可减轻骨髓毒性作用.TP方案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化疗方案.
作者:宋高武;陈丽娜;张冬清;陶本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纤维乳管内视镜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价值及合理的治疗模式.方法:分析我院1996年8月-2001年12月不同方法诊治的乳管内乳头状瘤89例,总结乳头状瘤的诊断、易发部位、定位方法以及治疗评价.结果:乳管内乳头状瘤表现以血性及浆液性溢液常见,占98.7%,1、2级导管多发,占88.6%.纤维乳管内视镜检查乳头状瘤有特征性图象,诊断准确率可达91.7%,可以术前定位病变.导管和区段切除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乳管内视镜是目前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佳检查手段,治疗有向微创手术发展的趋势.
作者:张安秦;王颀;陈中扬;施军涛;许娟;肖宗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减少乳腺癌的漏、误诊,提高乳腺癌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6例漏、误诊乳腺针吸细胞学涂片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对照分析.结果:假阴性率5.6%,穿刺技术因素占28%,细胞学诊断因素占60%.结论:提高细胞病理学诊断医师的诊断水平和针吸技术是降低漏误诊的主要措施.
作者:陆作伟;王爱兰;王燕军;左文述;杨爱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病理分型、分期、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乳酸酶为底物的酶促反应法测定108例NHL患者血清中LDH值.结果:108例患者中低、中度恶性LDH值差异无显著意义,高度与中度恶性和高度与低度恶性LDH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LDH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08例中95例曾行放疗和/或化疗,其中肿瘤负荷明显缩小的63例中,治疗前后LDH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肝脾或骨髓受侵者LDH增高的阳性率较高.生存率可评价56例,Ⅰ+Ⅱ期与Ⅲ+Ⅳ期LDH增高与LDH正常的2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LDH值对NHL患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存德;江波;王瑜;刘坤;田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p27 Ki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TGF-β1配体和TGF-β1受体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3例宫颈标本,包括28例良性宫颈内膜腺体,8例宫颈原位腺癌和27例宫颈腺癌,采用S-P方法检测多克隆抗体TGF-β1、 TGF-β1受体和单克隆抗体p27 Kip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的子宫颈内膜标本中,TGF-β1显示出弱的胞质染色,而p27 Kip显示胞核强阳性,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TGF-β1配体和TGF-β1受体胞质染色随之增强.在腺癌中TGF-β1的表达比原位宫颈癌中表达变弱,但比正常的子宫内膜仍有显著性增强,p27 Kip蛋白的表达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下降,而正常的子宫内膜则显示出强的p27 Kip蛋白的表达.结论:子宫内膜的肿瘤转化可能与TGF-β1和p27 Kip的异常表达有关.
作者:战雪梅;马敬涛;张凤珍;孙崇伟;刘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997年2月-2001年12月我院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置入鼻肠营养管用以术后的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起到良好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东;支庆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牛精子蛋白激酶C抑制剂(PKCI)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理.方法:选用KB细胞及其耐长春新碱的耐药株(KB/VCR)测定其蛋白激酶C活性及PKCI的影响,用MTT法测药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对罗丹明123的蓄积及外排.结果:耐药细胞细胞膜的蛋白激酶C活性是亲本细胞的2.9倍,耐药性是亲本细胞的172倍.经PKCI作用后,罗丹明123的蓄积量增加了6.8倍,外排明显延缓,外排后潴留增加了4.3倍,耐药性被逆转了10倍.PKCI对亲本株的蛋白激酶C活性和耐药性影响不大.结论:PKCI可明显地逆转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比PKC的相对特异性抑制剂H7作用略强.
作者:王士勇;杨振君;何安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22例肝癌患者及11例经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血清中VEGF的含量测定,并与3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1例肝癌患者经介入治疗1个月内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动态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可作为肝癌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作者:王连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MMP-2和MMP-9表达及分布;明胶酶谱法测定活性型MMP-2及MMP-9蛋白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MMP-2及MMP-9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MP-2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77.78%和66.67%,明显高于在CIN(10%及20%)及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率.淋巴转移组MMP-2及MMP-9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淋巴转移组,P<0.0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MMP-2及MMP-9酶活性显著高于CIN及正常宫颈组织,P<0.01.MMP-2及MMP-9 mRNA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量亦显著高于在CIN及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量,P<0.01.结论:MMP-2及MMP-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MMP-2及MMP-9的增高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具有转移倾向的临床参考指标.
作者:张淑兰;林蓓;蔡威;牛菊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基层医院也大量开展了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分析我院45例Ⅲ期以上肺癌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作者:王军;徐靖;周键;王敬东;孔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用HCPT+DDP+CF/5-FU方案治疗22例晚期胃癌患者(不伴腹水),HCPT+CF/5-FU+DDP腹腔灌注治疗10例晚期胃癌患者(伴腹水).结果全组患者近期有效率56.25%,其中CR为93.7%,临床受益反应率为81.25%.本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临床受益反应好,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萍;路志丽;张恩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观察曲马多在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将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曲马多应用于自控镇痛泵治疗术后疼痛的30例为治疗组,传统肌注镇痛30例为对照组.结果镇痛优良率,治疗组为90%(27/30),对照组为20%(6/30),镇痛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培民;李浩;李建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993年1月-1998年12月我们对5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静脉及腹腔内化疗,并与同期66例先经手术治疗、术后给予静脉化疗的胃癌患者比较,3 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说明术前静脉及腹腔内化疗有助于了解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进一步化疗提供依据,可有效地控制体内及腹膜微小转移灶,防止新转移灶的形成,延长生存期.
作者:张得君;任庆进;刘新斌;邢广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验证ADAC逆向调强治疗计划系统的物理精度.方法:用胶片和电离室,检测IMRT 的MLC形状、空间点的绝对吸收剂量和等剂量曲线.结果:IMRT的 MLC形状符合度误差1 mm,空间点绝对吸收剂量与计划计算的误差3.6%,等剂量曲线分布的胶片测量结果与计划计算的很接近.结论:ADAC逆向治疗计划系统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尹勇;于金明;奚越;韩廷芒;卢洁;王亚彬;刘同海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