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MP-2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孙书明;周妍;罗金芳;桂律;胡志雄;金盈;金复生

关键词:肺肿瘤/病理学, 金属蛋白酶类/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研究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MMP-9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 对71例肺癌标本和31例正常肺组织检测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71例肺癌标本中,小细胞肺癌(SCLC)4例,MMP-2表达阳性3例(75.0%),MMP-9表达阳性2例(50.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67例,年龄40岁以上64例,MMP-2表达阳性39例,阳性率60.9%(39/64);MMP-9表达阳性46例,阳性率71.9%(46/64).正常肺标本31例,年龄40岁以下MMP-2和MMP-9表达均为阴性,年龄在40岁以上26例,MMP-2阳性表达9例,阳性率34.6%(9/26),MMP-9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38.5%(10/26);40岁以上NSCLC标本的MMP-2和MMP-9阳性表达与正常肺标本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在NSCLC中高表达的MMP-2和MMP-9均是好的肿瘤标记物,但是,MMP-9阳性率比MMP-2更高,因此MMP-9的检测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动度对适形放疗射野的影响

    为了探讨呼吸动度对适形放射治疗照射野的影响,在模拟机下分别测量24例患者在缓慢呼吸、平静呼吸、深呼吸时肺部肿瘤随呼吸动度的变化而位置变化的范围.结果:呼吸动度对肺部肿瘤的影响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范围,且与呼吸幅度及年龄、是否有肺心疾病有关.缓慢呼吸时影响小,深呼吸时影响大;患有肺心疾病的影响较无肺心疾病患者大;<65岁患者呼吸动度较≥65岁者小.

    作者:陈兴秀;刘广升;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一期游离皮片植皮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我院1997年8月-2001年8月选择39例乳腺癌患者,针对术中皮瓣缝合张力较大这一情况,取腹壁或大腿游离皮片做一期植皮,显著降低了皮瓣坏死的发生,取得较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潘琦;陈福春;林加宝;郭定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国产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应用国产吻合器对38例中低位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吻合术.本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3个月~5年,局部复发2例,死亡1例.认为应用吻合器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的成功率,手术方便简捷,安全可靠.

    作者:王志民;杨明利;郭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纵隔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治分析--附5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并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其中3例生存已达8~12年.纵隔血管源性肿瘤诊断困难,良性纵隔血管瘤没有复发、转移及恶性倾向.肿瘤的位置、大小及手术切除范围与预后无关.

    作者:杨景魁;郑广钧;柴树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PCNA和nm23-H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抗癌基因nm23-H1蛋白产物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4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PCNA和nm23-H1蛋白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愈低,PCNA表达愈强,Ⅱ级以上的肿瘤表达强度100%.nm23-H1则相反,Ⅰ级66%阳性,Ⅱ级以上为14.6%.结论:PCNA的表达强度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分级指标之一.nm23-H1的表达有助于了解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作者:赵相宝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36例临床观察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用于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36例患者均获中度以上缓解,总有效率达94.44%.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但发生率较低.

    作者:陈钢;王瑞华;李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骨髓涂片和X线检查结合对20例骨髓瘤的诊断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内大量异常浆细胞增生,同时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产生M球蛋白及其多肽链,引起骨质破坏、肾功能损伤及贫血等异常表现,是较常见的骨髓原发性肿瘤.仅通过某些临床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对本病容易漏诊或误诊;骨髓涂片和X线检查相结合,可提高对MM的诊断准确率.本院1992-2002年收治20例患者,其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华;李丽;马庆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术中和体外照射治疗晚期胰腺癌

    目的:分析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术中放射(IORT)和体外放射(EBRT)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 1987-1999 年 75 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单纯IORT、单纯EBRT和IORT加EBRT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IORT、单纯EBRT和IORT加EBRT治疗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 15.2 %、14.3% 和 31.8%,IORT加EBRT治疗的结果优于前两者,P<0.05.结论:IORT加EBRT治疗可以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朱京丽;唐劲天;朱世杰;王继英;贾倞;钟毓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37例脊柱转移瘤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我院对1992年10月-2002年7月收治的37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其中手术治疗17例,单纯放疗(或化疗)20例,行对照分析研究治疗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民泽;孙晓东;胡云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同步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研究诺维本(NVB)/顺铂(DDP)同步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按信封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1例)采用NVB/DDP同步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化放组),另一组(21例)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单放组).结果: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2年生存率:化放组分别为95.2%、17个月、71.4%、38.1%;单放组分别为85.7%、12个月、47.6%、19.1%,2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859,P<0.05;白细胞减少、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化放组分别为90.5%(但持续时间短,无Ⅳ度白细胞减少)、19.1%、76.2%;单放组分别为33.3%、14.2%、33.3%.结论:NVB/DDP同步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在rhGM-CSF等支持治疗下,患者耐受性好,但总的治疗费用明显增加.

    作者:吴金通;沈芬;陈奇松;陈建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MMP-2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和MMP-9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 对71例肺癌标本和31例正常肺组织检测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71例肺癌标本中,小细胞肺癌(SCLC)4例,MMP-2表达阳性3例(75.0%),MMP-9表达阳性2例(50.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67例,年龄40岁以上64例,MMP-2表达阳性39例,阳性率60.9%(39/64);MMP-9表达阳性46例,阳性率71.9%(46/64).正常肺标本31例,年龄40岁以下MMP-2和MMP-9表达均为阴性,年龄在40岁以上26例,MMP-2阳性表达9例,阳性率34.6%(9/26),MMP-9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38.5%(10/26);40岁以上NSCLC标本的MMP-2和MMP-9阳性表达与正常肺标本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在NSCLC中高表达的MMP-2和MMP-9均是好的肿瘤标记物,但是,MMP-9阳性率比MMP-2更高,因此MMP-9的检测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书明;周妍;罗金芳;桂律;胡志雄;金盈;金复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结扎预防胰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暂时性结扎对胰瘘的预防作用.方法:对山东省肿瘤医院1989年5月-2002年10月因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30例患者,比较胰管结扎组(A组)和胰管不结扎组(B组)胰瘘的发生情况.结果:胰管A组160例患者发生胰瘘4例,发生率为2.5%;B组7例出现胰瘘,发生率为1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胰管暂时性结扎手术操作简单,预防胰瘘效果可靠,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较可靠的处理方式.

    作者:石学涛;衣龙海;李胜;张波;卢红;张俊峰;周武元;王春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组织差异表达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人甲状腺癌与正常甲状腺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方法:分别从甲状腺癌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提取总RNA,应用高效、灵敏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成功cDNA消减文库,再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结果:构建成功具有高消减效率的人甲状腺癌组织cDNA消减文库, 文库扩增得到了400个克隆,随机挑取50个制备质粒,酶切分析均得到50~400 bp大小插入片段,这些片段可能就是载有高度特异性的目的片段,结论:人甲状腺癌组织cDNA消减文库的建立为进一步克隆甲状腺癌特异性表达的新基因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天荣;力超;郑秋红;谢云青;龚福生;汪相如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益肺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益肺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准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给予益肺胶囊联合化疗,对照组38例,给予单纯化疗,连续观察2个月后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客观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免疫功能及骨髓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益肺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既可增加抗癌活性,又可减少化疗所致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由君;许云;唐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抑制端粒酶活性对人肾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抗端粒酶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 pBBS212-hTR(反义端粒酶 RNA 真核表达载体)导入人肾癌 GRC-1 细胞系中,采用 TRAP 法测定端粒酶活性,通过 MTT 法检测细胞动力学,观察细胞的增殖,电镜下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端粒酶反义 RNA 能显著抑制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结论:以端粒酶反义 RNA 抑制端粒酶活性是治疗肾癌的潜在途径.

    作者:张运涛;李谨革;刘凡;汪湧;张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胸部肿瘤患者术后的尿液监测与护理--附72例分析

    手术是治疗胸部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他对患者造成了明显的应激状态,导致不同程度的尿液改变.通过收集72例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尿常规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术后与术前尿常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因此,应加强对此类患者术后的尿液监测与护理,并提出了主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曲华燕;孙雪梅;房玉芳;赵希义;王福红;田明雪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调节环氧化酶-2治疗肿瘤的前景

    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高表达与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和头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研究发现,COX-2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血管增生,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化疗、放疗与COX-2抑制剂以及其他有关因素结合的综合治疗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作者:王明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以脑部症状为首发的肺癌三例误诊分析

    1 病例报告例1:男,48岁.头痛半个月,伴频繁呕吐8 d.在当地医院初诊为脑炎,经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患者发病以来无咳嗽、咯血、胸痛、气急等症状.查体:意识清楚、颈软、左侧鼻唇沟变浅,眼底未见异常.腰穿脑脊液压力 3.42 kPa,胸片报告:支气管病变,头颅CT报告:右颞窝内4 cm×4 cm×3 cm占位性病变.

    作者:柳伟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FN-γ在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在胃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可能的意义.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方法,克隆IFN-γ基因片断,并通过体外转录方法制备寡核苷酸探针.在石蜡包埋的58例胃癌组织和5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中胃上皮细胞IFN-γ阳性率为49.1%,而胃癌组织中未发现1例阳性,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37.156,P=0.000.结论:胃癌细胞不表达IFN-γ,可能与胃上皮细胞癌变及免疫逃逸有关.

    作者:李昭辉;王占民;赵志伦;张勇;柯杨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为了评价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 采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经临床确诊的ⅢA及以上分期NSCLC 46例,化疗采用长春瑞宾+顺铂+异环磷酰胺方案,术前化疗2~3个周期,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手术方案,术前化疗的有效率为54.3%,手术切除率为95.7%.初步研究结果提示,NIP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手段可以提高晚期肺癌的切除率及1、3年生存率.

    作者:宋雨光;姜福胜;谢亦山;杨国榜;张广亮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