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玲;文小平;董洪敏
对72例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治疗组36例行常规腹腔穿刺,有腹水者尽量放尽腹水,给生理盐水1 000mL加5-FU 1 500 mg/m2,DDP 50~100 mg/m2腹腔灌注,HCPT 10 mg/m2,静脉滴入,d1~d5;对照组36例给DDP 40 mg/m2,d1~d3,5-FU 500 mg/m2,HCPT 10 mg/m2,d1~d5,静脉滴入.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静脉双路化疗是治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宋高武;李发强;张冬青;陶本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下胃肠癌预见性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7例新鲜胃肠癌标本进行体外MTT法药物敏感试验(MTT试验组),27例同期胃肠癌患者作经验对照组.试验组按药敏试验结果化疗,耐药者按临床经验化疗;对照组按临床经验化疗.结果:27例药敏试验完成实验,药敏阳性者胃癌8例,肠癌5例;阴性者胃癌7例,肠癌7例.临床化疗结果:试验组中对药物敏感者化疗有效率76.9%,耐药者中有效率14.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10.7,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44.4%.经验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25.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x2=9.5,P<0.01.MTT实验结果与临床化疗结果的符合率为81.48%(10+12/27).结论:MTT法检测癌细胞对抗癌药或敏感试验可以预见胃肠癌的化疗.
作者:匡久树;蒋芹;黄小明;葛旭明;李小民;张为民;谢晓东;刘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1998年7月~2000年7月采用自制的中药外敷治疗32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男7例,女25例;年龄25~68岁,中位年龄42岁.其中乳腺癌19例,肺癌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3例,外阴癌2例,直肠癌3例.发生部位颈部、胸部、腋窝及会阴.
作者:蒋元品;李晓燕;王学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1992年1月~2000年5月共收治肺癌病人160例,其中以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腺癌37例,占同期收治患者的23%,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7例中,男10例,女27例,男:女=1:2.7,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9.5岁.其中皮下转移8例,占本组转移癌的22%;锁骨上淋巴结转移7例,占本组转移癌的19%,其中,同侧转移4例,双侧同时转移2例,对侧转移1例;骨转移16例,占本组的43%,其中,腰椎转移7例,胸椎转移3例,肋骨转移3例,骶骨转移2例,右股骨转移1例;脑转移3例,占本组的8%;肝转移3例,占本组病历的8%.
作者:马鸣;仇有生;张良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8岁,因发现左乳房有一杏核大肿物4个月,于1993年8月3日入院.患者肿物生长缓慢,无疼痛、搔痒及乳头溢液.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畏寒、食欲减退及消瘦乏力.体检:双乳对称,乳头无内陷,左乳外上象限触及2.5 cm×2.5 cm×2 cm大小质硬肿块,光滑,边界清,活动度大,与皮肤及胸肌筋膜无粘连.
作者:丁洪基;王东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99m Tc-MIBI(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及67Ga(镓)肺肿瘤显像诊断原发性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肺癌患者均进行了99mTc-MIBI与67Ga肺肿瘤显像,勾画病变部位(T)及对侧正常肺组织(N)对应部位的感兴趣区(ROI),计算摄取比值(T/N)及滞留指数RI=(延迟T/N-早期T/N)×100/早期T/N,并取病灶部位放射性较正常肺组织摄取明显增高为阳性指标进行定性分析.结果:99mTc-MIBI及67Ga诊断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2.2%、91.7%,两者结合阳性率为97.2%.99mTc-MIBI及67Ga显像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85.7%、50.0%.结论:99mTc-MIBI及67Ga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单独使用时,67Ga显像在显示肺癌部位上具有优越性,在显示纵隔淋巴结转移灶中99mTc-MIBI占优势.
作者:张玉芳;张英;闫瑞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大肠癌的60%,临床上发现常处于中晚期,手术根治往往对机体的创伤较大,治疗与护理不当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1临床资料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直肠癌患者100例,其中低位性直肠癌58例.年龄大78岁,小的20岁,平均49岁.
作者:张春丽;毕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野中野放射治疗技术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价值.方法:1995年1月~2000年8月收治的2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患者,采用野中野放射治疗技术,大野45~50 Gy/4~5周;小野15~20 Gy/2~3周,每天2野照射,间隔6 h.结果:局部复发1例,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1例,远处转移1例.结论:野中野照射技术能有效降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复发率,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贺方学;范士怀;葛来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1岁.因阵发性眩晕2个月入院.查体:气管左移,右胸部饱满,中下部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CT、X线胸部片均示右胸腔巨大圆形软组织块影,密度均匀,包膜完整,纵隔向左侧移位,血糖0.4 mmoL/L,其他化验检查正常.诊断为右胸腔肿瘤.
作者:赵书润;郝广玺;张明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树状突细胞(DC)具有强大的抗原递呈能力,并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是目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DC在抗肿瘤免疫治疗策略中的变迁则源于对其抗肿瘤免疫机制的认识,就其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晓冰;汪运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回顾分析了90例晚期贲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放化组、单放组、单化组,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32.4%、12.5%;4.8%和18.9%;3.1%、0.结果提示,晚期贲门癌放射治疗同时化疗能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周绍兵;刘阳晨;项其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及对化疗所致毒副作用的影响,将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MVP方案化疗,MVP化疗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按WHO的统一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组的Ⅱ度和Ⅱ度以上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率、血小板下降率均显著低于单纯MVP化疗组(均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能够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对骨髓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秦玲;朱大庆;黄朝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过对78例高龄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认为高龄大肠癌患者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预后好,就诊时间晚,误诊率高,并存病发生率高,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围手术期重要脏器检测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吕其安;张明伟;魏兰杰;王绪美;孙永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评价光量子血疗对食管癌的放疗增敏作用,将72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组,治疗组为放疗+光量子血疗,根据放疗中及放疗结束时肿瘤的消退情况,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全消率.两组患者的放疗剂量均为DT60~70 Gy.治疗组在放疗同时采用光量子血疗,每周1次,连用6周.放疗至DT40Gy时,治疗组有效率66.7%,对照组16.7%,P<0.05,放疗结束时,治疗组完全缓解率72.2%,对照组30.5%,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光量子血疗对食管癌的放疗有增敏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闵庆怀;苏廷翠;杨瑞峰;卢德新;联艳玲;唐玉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上皮钙黏附素(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HCC病人手术后的存档石蜡切片组织中E-cadherin、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57.14%(28/49)的HCC病例E-cadherin的表达减弱,42.86%(21/49)的病例E-cadherin的表达正常.48.97%(23/49)的HCC病例PCNA呈高表达,51.03%(26/49)的病例PCNA呈低表达.二者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正常对HCC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E-cadherin的表达减弱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加;E-cadherin对H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不完全的.
作者:丁印鲁;赵荣宇;由翠珍;李兆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ax在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8例NSCLC中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用TUNEL法检测其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研究对象:鳞癌38例,腺癌30例,同时检测11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bax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4.41%,正常肺组织为100%,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47%,小于腺癌的73.33%(P<0.01);bax的表达与T和N情况、临床分期、年龄、性别和是否吸烟无关.NSCLC组织的凋亡指数(AI)为1.79±0.51,小于正常肺组织的14.33±5.62(P<0.05).在NSCLC中,bax蛋白表达阴性者生存时间长于阳性者(P<0.05).结论:bax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类型和预后相关,并通过对细胞凋亡的调控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彤;祝家兴;左传田;刘德森;黄鼎铭;茅乃权;黄耀元;潘泓;潘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以往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介入栓塞已成为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我院自1995年~2000年对25例巨大肝血管瘤病人采取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超液态碘油的混合乳剂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显著.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素贞;林涵颖;丁桂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decorin对肝癌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ecorin和正常肝细胞株(L-02细胞)、肝癌细胞株(SMMC-7721、MM45)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存活情况、形态学改变,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NA的分布.结果:Decorin在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细胞核浓缩、细胞膜皱摺、凋亡小体形成,而且其诱导凋亡作用呈剂量效应.结论:Decorin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赵素莲;王桂琴;田树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比较艾迪注射液加联合化疗(观察组)与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对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对观察组15例化疗同期采用艾迪注射液50 mL溶于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入,每天1次,连用10~14 d;对照组14例采用单纯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0%,高于对照组35.7%,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胃肠道症状及血液学毒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卡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初步研究的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在降低化疗毒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作用是肯定的.
作者:俞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