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精氨酸预防大剂量顺铂所致急性肾毒性的临床研究

王京芬;刘秀菊

关键词:L-精氨酸/预防应用, 药物疗法, 急性肾毒性
摘要:目的:观察L-精氨酸预防大剂量顺铂急性肾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适合用大剂量顺铂(100mg/m2)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顺铂加精氨酸周期)和对照组(单用顺铂周期),两组形成自身对照(即1例患者的2个周期进行自身对照)。L-精氨酸的用法为1O g/(m2·d),在用顺铂的当天给予,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化疗后24 h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38例对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显效23例对(60.5%),有效12例对,总有效率92.1%(35/38)。加L-精氨酸周期化疗后的尿β2-MG值(x±s)明显低于不加精氨酸周期的尿β2-MG值(x±s),两者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O.005。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CR 3例,PR 12例,总有效率50%,疗效较好。结论:L-精氨酸可显著预防大剂量顺铂的急性肾毒性,而不影响顺铂的抗癌活性。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化疗加中药抗肺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疗加中药治疗肺癌术后病人生存率。方法:术后两年内以CDDP、CTX和ADM联合化疗5个疗程,口服自制中药康复丸3~4年。结果:40例肺癌术后病人1年5年和1O年生存率分别为80.00%、60.00%和47.50%;鳞癌分别为90.91%、72.73%和59.09%;腺癌分别为69.23%、38.46%、38.46%;小细胞肺癌分别为60.00%、60.00%和20.00%;Ⅰ期分别为100.00%、78.86%和71.43%;Ⅱ期分别为80.00%、73.33%和46.67%;Ⅲ期分别为54.55%、18.18%和18.18%。结论:化疗加中药能明显提高肺癌术后病人生存率。

    作者:刘昌俊;李岩;刘文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Bcl-2和EB病毒与B细胞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Bcl-2蛋白能抑制细胞调亡,与肿瘤的发生、转化及转移有关。50%~80%的滤泡性淋巴瘤,10%~25%的弥漫性大细胞性B细胞淋巴瘤中有Bcl-2蛋白的表达。EB病毒(EBV)与免疫缺陷相关性BCL密切相关,而与非免疫缺陷相关性BCL的相关性较小。EBV在体外可以诱导B淋巴细胞表达Bcl-2蛋白。该病毒可能通过LMP-1诱导Bcl-2的表达参与了免疫缺陷相关性BCL的发病。

    作者:唐文台;郭瑞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MI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6年7月~1999年7月采用丝裂霉素(MMC)、异环磷酰胺(IFO)及顺铂(DDP)组成的MI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2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国;于绍军;高峰;陈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大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因子(VEGF)的表达来明确它与大肠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采用VEGF多克隆抗体测定55例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标本及17例大肠腺瘤标本中VEGF的表达。结果:大肠癌VEGF的阳性例数为36,表达率(65%)高于大肠腺瘤,差别显著(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大肠癌VEGF的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差别显著(P<0.0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大肠癌VEGF的表达率高于大肠腺瘤,差别显著(P<O.05),结论:VEGF的过度表达揭示大肠肿瘤恶变及其转移能力的增加。

    作者:杨明智;陈汝福;陈积圣;毛伟征;张敬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首诊于眼科的颅脑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首诊于眼科的颅脑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6月~1999年11月,因视力下降,视野改变就诊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病人中,确诊为颅脑肿瘤的21例,其中,脑垂体瘤12例,脑膜瘤5例,空蝶鞍2例,胶质瘤1例,颅咽管瘤1例。另外的11例确诊为脑梗塞。结论:对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的病人一定要全面查体,进行必要的CT、MRI及视野检查,做出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作者:姜振辉;张淑娥;王保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早期肺癌的诊断

    目的:通过对48例早期肺癌的分析,提出了发现和诊断早期肺癌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995~1999年万余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病理和细胞检查确诊肺癌3 648例,对其中属早期肺癌48例进行分析。结果:早期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发生部位、进展形态和临床症状不同,其早期发现的诊断也不同。结论:凡临床表现干咳、痰血、肺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炎症者,应及时通过胸部X线、CT、痰细胞学和纤支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对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前瞻性普查是发现无症状小肺癌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守垣;汤华战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诺维本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

    诺维本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新碱类抗癌药,该药广泛用于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的治疗,临床上取得可喜的疗效。但诺维本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据文献报告为19.1%~40.5%。表现为注射部位及肢体的疼痛、红肿、水疱。因此预防和治疗诺维本引起静脉炎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本科自1997~2000年间应用诺维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24例,采用2%利多卡因100mg+地塞米松5 mg,静脉冲入预防和治疗静脉炎,总结如下。

    作者:刘伟先;杨金山;刘晶;张玲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处理体会

    我院1976~1997年行Miles手术332例,发生骶前静脉丛出血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2例,女4例,年龄51~70岁。术中发现癌肿位于直肠后壁,与骶前关系密切,活动度差者4例。盆腔组织炎性水肿,骶前血管紊乱2例。其中3例采用无菌金属图钉止血法;3例行纱布带,明胶海绵填塞压迫止血法。无死亡。

    作者:刘凯勇;张丽红;崔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调强放疗技术研究进展

    调强放疗是一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放疗技术,综述了调强放疗技术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调强放疗的优势、实现方式、射野数及强度水平数、时间剂量分割策略及调强放疗实施方面的进展,并展望了调强放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于金明;李宝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转移瘤的X 刀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X刀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X刀治疗的30例脑转移瘤患者(41个病灶),脑转移瘤直径(2.07±1.7)cm,平均剂量22 Gy,肿瘤中心剂量(28±8)Gy,边缘剂量(16±4)Gy。比较分析手术加全脑放射治疗26例,直径(3.07±0.7)cm,平均放疗剂量46 Gy。结果:X刀治疗组1年生存率53%,手术加全脑放疗组43%,1年后局部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3%和75%,1年后因神经系统疾患死亡率分别为39%和41%。结论: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侵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中小体积脑转移瘤的治疗。

    作者:柳宪华;于效良;华庆云;林野;胡殿雷;庄会林;孙光远;滕志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L-精氨酸预防大剂量顺铂所致急性肾毒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L-精氨酸预防大剂量顺铂急性肾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适合用大剂量顺铂(100mg/m2)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顺铂加精氨酸周期)和对照组(单用顺铂周期),两组形成自身对照(即1例患者的2个周期进行自身对照)。L-精氨酸的用法为1O g/(m2·d),在用顺铂的当天给予,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化疗后24 h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38例对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显效23例对(60.5%),有效12例对,总有效率92.1%(35/38)。加L-精氨酸周期化疗后的尿β2-MG值(x±s)明显低于不加精氨酸周期的尿β2-MG值(x±s),两者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O.005。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CR 3例,PR 12例,总有效率50%,疗效较好。结论:L-精氨酸可显著预防大剂量顺铂的急性肾毒性,而不影响顺铂的抗癌活性。

    作者:王京芬;刘秀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治疗肺癌45例报告

    1986~1995年,我们为45例肺癌患者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占同期肺癌切除术的13.5%,占同期全肺切除的55.6%,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5例中,男36例,女9例;年龄32~75岁,平均56.4岁。根据胸片及CT检查均诊断为中心型肺癌。术后病理诊断:鳞癌34例,小细胞癌7例,腺癌3例,大细胞癌1例。PTNM分期:Ⅱ、Ⅲa期27例,Ⅲb期15例。

    作者:姜福胜;谢亦山;杨国榜;张广亮;宋雨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左卵巢恶性勃勒纳氏瘤一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61岁,因下腹部坠胀不适2个月,B超及妇科检查发现盆腔包块于1996年8月28日收住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轻度消瘦,下腹部正中可触及4个月妊娠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差、表面不平、有轻压痛。肛诊:直肠壁光滑,盆腔内触及一直径8 cm包块向直肠突出。B超:子宫体及宫颈分别探及数个大小不等的中等回声及低回声光团,内回声不均匀,超声诊断为子宫肿瘤,疑恶性变。

    作者:单保信;朱建友;孙小荣;赵玉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异长春花碱所致静脉炎的临床预防

    我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异长春花碱(navelbine,NVB,诺维本)治疗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因发生静脉炎而影响了进一步用药,为预防静脉炎发生,在静脉应用地塞米松的基础上,局部应用外敷药物,效果明显,总结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静推马根维显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患右肺腺癌10个月脑转移2个月,于2000年4月7日住院。4月10日行脑磁共振强化检查时静脉推注马根维显(德国先灵公司生产)15 mg,5 min后患者突感胸闷、气急、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全身皮肤发痒、继之出现广泛皮肤荨麻疹、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出汗、血压8/5 kPa(60.0/37.5 mm Hg)。考虑为药物过敏所致。立即行氧气吸入、平卧、保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建立静脉通道等抢救措施,20min后患者面色转红润、呼吸正常、血压14/10 kPa(105/75 mn Hg)、心率80次/min、律规整。1 h后送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作者:蒋兴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胃癌高发现场干预实验人群中巯基代谢产物的检测

    目的:选用巯基代谢产物做为服用大蒜素的客观指标,来判定胃癌高发现场综合干预实验中受试对象服药的依从情况。方法:应用磷钨酸还原法测定受试对象尿液中巯基含量。结果:服用大蒜素组尿液巯基含量为10.41 U,明显高于未服用大蒜素组的2.94 U,P<0.05。结论:对大规模人群干预实验中受试对象的生物样品中药物的代谢产物进行测定具有可行性,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关鹏;周宝森;张群弟;袁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瘤卒中13例报告

    目的:探讨脑瘤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瘤卒中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急性发病,CT表现为局部高密度,可合并周围结节或囊性占位及灶周水肿。均早期行血肿清除,肿瘤完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Karnorfsky 80分以上5例,70~80分2例,60~70分4例,60分以下2例。结论:由于脑瘤卒中,颅内压急剧升高,临床症状加重,易误诊。CT表现为出血征象与肿瘤征象并存。早期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并在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有利于确定手术方式,提高疗效。

    作者:商晓鹰;张连群;杨凤海;李忠民;吕明;王继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硝苯地平联合思密达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疗效分析

    放射性食管炎临床放射治疗中常见,治疗上往往缺乏有效方法。1997年以来我们用硝苯地平联合思密达治疗60例放射性食管炎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食管癌、中央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男45例,女15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食管癌55例,中央型肺癌5例。

    作者:丁涤非;吴霞;陈玉明;李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以闭经为首发症状的髓母细胞瘤一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18岁。于14岁月经来潮,3~5 d/28 d,规律。于1997年12月无任何诱因闭经,曾先后2次在我院妇科住院诊治。查子宫、卵巢发育正常。排除盆腔结核,用乙芪酚配伍黄体酮治疗后月经仍未来潮。实验室检测:FSH、LH偏低,T0、E2及PRL基本正常。HCG<20 ng/L,考虑垂体及下丘脑引起继发性闭经,于1998年1O月19日行脑垂体CT扫描,显示脑垂体部位未见病灶。于1999年10月25日因头痛2个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行走不稳10 d就诊,颅脑CT示:后颅凹占位并梗阻性脑积水。在神经外科行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来源于延髓背侧,突入第四脑室,质软,4 cm×3 cm×2 cm大小,行肿瘤次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髓母细胞瘤,术后脑CT仍见第四脑室3 cm×2.7 cm×2 cm大小的病灶及脑积水。闭经一直持续到目前。患者拒绝再次手术及放射治疗。目前行中医中药对症治疗。

    作者:于一峰;高正秀;陈祥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粘附分子CD4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0例乳腺癌及1O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CD44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性高于乳腺良性肿瘤;②乳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率明显高于CD,S及CD44V3;③Ⅲ、Ⅳ期乳腺癌CD44V6表达显著高于Ⅰ、Ⅱ期乳腺癌;④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CD44V6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G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刘剑仑;姆布依·嘎本盖勒;杨南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