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清;钱红娣;简金金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安徽省砀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口服替吉奥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和替吉奥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及高血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学超;闵庆怀;常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对舌癌患者术后口腔清洁度和肌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常规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肌皮瓣成活率及术后语言效果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口腔清洁度为96.6%,较常规组的72.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肌皮瓣成活率为93.1%,护理满意度为96.6%,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语言表达优良率(82.8%)优于常规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采用个体化口腔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提高肌皮瓣成活率,改善术后语言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先梅;高桂林;颜孟雄;王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同步放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为(88.42±7.75)分;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4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7%,KPS评分为(75.58±8.71)分.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疗效好,KPS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同步放疗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明;姜昭敏;赵静;马红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中麻醉效果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根治术,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时间、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和应激激素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心率(HR)的波动性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药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CD4+、CD8+和CD4 +/CD8+细胞阳性率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幅度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应激激素指标包括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和白细胞介素-8(IL-8)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改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术后苏醒时间和麻醉药药量,并且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较好的麻醉选择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崔丽强;李慧;史文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比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1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然后对13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超声声像图表现方面,低或极低回声实性结节122例(93.8%),具有模糊的边界且缺乏规则的形态98例(75.4%),纵横比在1以上86例(66.2%),有微小钙化存在于结节中86例(66.2%),颈淋巴结转移5例(3.8%).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这些声像图表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有创穿刺检查.
作者:徐芳;支芬燕;姚宏;任晓玲;陈道芳;史登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经尿道电切术(TURBt)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URBt手术治疗的80例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术后24h心率及术中和术后24h的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TURBt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定清;钱红娣;简金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中,观察组患者Ⅰ级30例(60.0%),对照组20例(40.0%),Ⅲ级和Ⅳ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张海梅;刘海峰;张海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或开腹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随访1~5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患者,且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传统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时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5年,随访期间,腹腔镜组共有4例复发,其中3例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1例为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复发后均通过二次切除术治疗.传统开腹组共有2例复发,均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两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有利于患者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不增加术后复发率.
作者:晏军丽;陈刚;王佩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各指标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后CD4+及CD4+/CD8+较化疗前均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安全显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惠广盈;刘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基础性护理组,每组30例.基础性护理组患者采用基础性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重、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基础性护理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新生儿体重高于基础性护理组,且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性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娜娜;刘庆妍;杨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化疗结束后24h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 4x109/L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两种处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以及两组患者化疗前后CD3、CD4+、CD8+、CD;/CD;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1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炎症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炎症细胞因子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免疫相关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免疫相关细胞CD3+、CD4+、CD;/CD8+和NK细胞高于对照组,CD8+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化疗后早期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降低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杨;王志刚;王帅;冯安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宫颈癌感染妇女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82例住院宫颈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44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合并感染者行菌株鉴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静脉血血清PCT水平.结果 感染组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2株(69.6%),革兰氏阳性菌11株(23.9%);真菌3株(6.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为(16.58±6.89) μg/L,高于非感染组的(0.46±0.25) 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宫颈癌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92.取0.50μg/L为佳截断值,诊断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2.4%.结论 血清PCT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感染发生的有效指标,对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孟丽;向楠;赵鸿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恩施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卡氏功能(KPS)评分和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缓解率为53.3%,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和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疲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慧;黄华;范万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鳞癌和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按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分为肺鳞癌组和肺腺癌组,每组40例.入组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规律抗肿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睡眠质量和癌性疲乏得分及生存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病灶增大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治疗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便秘和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均在15%以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肺鳞癌组患者局部复发5例(12.5%),少于肺腺癌组的20例(50.0%),远处转移3例(7.5%),少于肺腺癌组的19例(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鳞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0.0%,肺腺癌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肺鳞癌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癌性疲乏得分分别为(38.5±1.6)分和(5.5±0.2)分,均优于肺腺癌组的(58.6±2.3)分和(7.3±0.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鳞癌组1年生存33例,死亡率17.5%,肺腺癌组1年生存23例,死亡率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鳞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治疗的临床价值优于肺腺癌患者,肺腺癌患者建议在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基础上联合生物靶向治疗.
作者:刘丽;杨洋;张万里;杨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32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组与常规组,每组160例.早期组患者术后3周内进行化疗治疗,常规组患者术后3~8周时进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2年复发率和2年生存率,并对早期化疗的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 早期组患者2年复发率15.6%低于常规组31.3%,生存率91.9%高于常规组的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与肝肾功能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个数与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化疗患者的预后有关,且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化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郑添之;庞至远;张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清金化痰汤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老年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到2018年4月间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采用清金化痰汤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发热、咳嗽、喘促、咳痰及啰音)、肺功能参数[肺总量(TLC)、肺活量(VC)和肺CO一口气弥散量(DLCO)]和实验室指标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D-二聚体(D-D)]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咳嗽、喘促、咳痰及啰音等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LC、VC和DLCO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升高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2、MIF及D-D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清金化痰汤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能够调节老年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体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陈荣;马改平;李院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恶性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依次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铂类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循环内皮细胞(CECs)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和CECs含量降低,且观察组血清VEGF和CEC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恶性腹水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同时可保护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阳;杨晴;贾友超;刘斌;杨华;任莉莉;臧爱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采用心理支持护理)和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当天的焦虑、抑郁情绪,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干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较入院时降低,常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且干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常规组患者SBP、DBP和HR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且高于干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中应用,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慈玉昆;姜宁;刘新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发生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中比较严重的有甲状腺癌、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炎,其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病变组织[1].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性疾病,50岁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50%,可触及结节占4%.约5%甲状腺结节终诊断为恶性肿瘤[2].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北美、北欧高发,我国以上海发病率高,在北美,甲状腺癌以每年6%的速度在增长,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增长近3倍,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亦明显上升[3].
作者:林卫;曾林文;孔祥东;吴鸣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