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郑添之;庞至远;张强

关键词:早期化疗, 乳腺癌根治术, 临床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32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组与常规组,每组160例.早期组患者术后3周内进行化疗治疗,常规组患者术后3~8周时进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2年复发率和2年生存率,并对早期化疗的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 早期组患者2年复发率15.6%低于常规组31.3%,生存率91.9%高于常规组的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与肝肾功能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个数与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化疗患者的预后有关,且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化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口腔护理对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度及肌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对舌癌患者术后口腔清洁度和肌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常规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肌皮瓣成活率及术后语言效果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口腔清洁度为96.6%,较常规组的72.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肌皮瓣成活率为93.1%,护理满意度为96.6%,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语言表达优良率(82.8%)优于常规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采用个体化口腔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提高肌皮瓣成活率,改善术后语言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先梅;高桂林;颜孟雄;王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鳞癌和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按照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分为肺鳞癌组和肺腺癌组,每组40例.入组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规律抗肿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睡眠质量和癌性疲乏得分及生存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病灶增大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治疗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便秘和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均在15%以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肺鳞癌组患者局部复发5例(12.5%),少于肺腺癌组的20例(50.0%),远处转移3例(7.5%),少于肺腺癌组的19例(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鳞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0.0%,肺腺癌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肺鳞癌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癌性疲乏得分分别为(38.5±1.6)分和(5.5±0.2)分,均优于肺腺癌组的(58.6±2.3)分和(7.3±0.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鳞癌组1年生存33例,死亡率17.5%,肺腺癌组1年生存23例,死亡率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鳞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治疗的临床价值优于肺腺癌患者,肺腺癌患者建议在吉西他滨与顺铂化疗基础上联合生物靶向治疗.

    作者:刘丽;杨洋;张万里;杨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恩施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卡氏功能(KPS)评分和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缓解率为53.3%,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和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疲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慧;黄华;范万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治疗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1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化疗治疗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化疗治疗后未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1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引起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心脏病史、粒细胞缺乏、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血红蛋白水平及液体平衡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性别、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和化疗总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指出,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化疗后平均液体平衡量及是否伴有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是引起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化疗后平均液体平衡量及是否伴有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为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侠;闫昱江;王红;张红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各指标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后CD4+及CD4+/CD8+较化疗前均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安全显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惠广盈;刘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护理后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能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宗琪;吴淑芳;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同步放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为(88.42±7.75)分;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4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7%,KPS评分为(75.58±8.71)分.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疗效好,KPS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同步放疗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明;姜昭敏;赵静;马红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汉族和蒙古族女性宫颈癌筛查认知意愿和疫苗接受度调查

    目的 探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汉族和蒙古族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意愿及宫颈癌疫苗接受度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参加宫颈癌检查的妇女,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法调查参加宫颈癌检查妇女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宫颈癌相关因素、影响宫颈癌筛查认知以及筛查意愿因素等信息.结果 纳入研究的汉族和蒙古族女性分别为15 040人(87.6%)和2 127人(12.4%).汉族妇女学历在高中及以上的比例低于蒙古族,汉族妇女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20岁的比例低于蒙古族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蒙古族妇女直系亲属患癌症(宫颈癌、乳腺癌或卵巢癌)的比例高于汉族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和蒙古族妇女获得宫颈癌筛查消息的主要途径是家人或朋友.汉族和蒙古族妇女愿意让孩子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比例分别为50.6%和5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生殖道和癌症疾病史的汉族和蒙古族妇女让子女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意愿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妇女高学历比例低于蒙古族,汉族妇女对宫颈癌检查认知及意愿略高于蒙古族妇女,有一半以上的汉族和蒙古族妇女愿意让子女接受宫颈癌疫苗.

    作者:张爱爱;党乐;何涛;刘多丽;高春翔;常挨厚;刘美清;张红梅;段仙芝;张莉;赵方辉;乔友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导尿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观察组以轻度膀胱痉挛为主(53.8%),对照组以重度膀胱痉挛为主(53.8%),观察组患者轻度膀胱痉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导尿管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缩短拔管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黄健;崔琼;石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化疗结束后24h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 4x109/L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两种处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以及两组患者化疗前后CD3、CD4+、CD8+、CD;/CD;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1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炎症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炎症细胞因子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免疫相关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免疫相关细胞CD3+、CD4+、CD;/CD8+和NK细胞高于对照组,CD8+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化疗后早期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降低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杨;王志刚;王帅;冯安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的影响及可行性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对母婴安全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四川省绵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的2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组,行剖宫产时不剔除子宫肌瘤的2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在术中和术后的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并发症情况、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变化及身体质量指数(BMI)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恶露干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孕期体重变化及BMI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对新生儿和孕妇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聂艳;马兰;王安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树突细胞诱导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肿瘤科收治的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吉西他滨+顺铂)联合采取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9.2%,总有效率为5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和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45.8%,中位生存期为10.1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0.8%,中位生存期为7.25个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加静;肖高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安康市石泉县中医医院收治的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1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5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治疗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中切除标本长度和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开始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分泌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术后恢复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叶方进;金鑫;张永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基础性护理组,每组30例.基础性护理组患者采用基础性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重、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基础性护理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新生儿体重高于基础性护理组,且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性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娜娜;刘庆妍;杨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陕西省延安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4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负性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小芸;刘春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比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1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然后对13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超声声像图表现方面,低或极低回声实性结节122例(93.8%),具有模糊的边界且缺乏规则的形态98例(75.4%),纵横比在1以上86例(66.2%),有微小钙化存在于结节中86例(66.2%),颈淋巴结转移5例(3.8%).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这些声像图表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有创穿刺检查.

    作者:徐芳;支芬燕;姚宏;任晓玲;陈道芳;史登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分型分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分型分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行术前分型分期,比较64排螺旋CT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分型分期符合率情况.结果 64排螺旋CT将1例Ⅱ型患者误判为Ⅰ型,将3例Ⅲ型患者误判为Ⅱ型,1例Ⅳ型患者误判为Ⅲ型,CT判断大体分型符合率为87.2%;64排螺旋CT判断T、M和N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4.6%、79.5%和94.9%.结论 采用64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分型分期有很高的诊断作用,对临床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越;孙宏岗;王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福州总医院收治的84例行放化疗治疗的下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为(3.9±0.5)分,低于对照组的(5.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31.3±5.6)分和(37.6±6.9)分]低于对照组[(40.7±5.8)分和(45.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口腔溃疡、放射性皮肤损伤和骨髓抑制发生率(16.7%、11.9%和14.3%)均低于对照组(38.1%、28.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调节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靖怡;林清;李丽钦;李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下经尿道电切术(TURBt)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URBt手术治疗的80例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术后24h心率及术中和术后24h的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TURBt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定清;钱红娣;简金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帕替尼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使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常规给予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减轻胃肠道反应.治疗完毕8周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CA199)和糖类抗原(CA125).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A50、C199和CA125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50、C199和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这些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洪彬;曹家明;聂丽;吴敢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