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

黄健;崔琼;石晶

关键词:膀胱肿瘤, 中西医护理,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痉挛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导尿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观察组以轻度膀胱痉挛为主(53.8%),对照组以重度膀胱痉挛为主(53.8%),观察组患者轻度膀胱痉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导尿管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缩短拔管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节省住院费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各指标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缓解率为8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后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后CD4+及CD4+/CD8+较化疗前均明显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安全显著,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惠广盈;刘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清金化痰汤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清金化痰汤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老年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到2018年4月间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采用清金化痰汤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发热、咳嗽、喘促、咳痰及啰音)、肺功能参数[肺总量(TLC)、肺活量(VC)和肺CO一口气弥散量(DLCO)]和实验室指标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D-二聚体(D-D)]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咳嗽、喘促、咳痰及啰音等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LC、VC和DLCO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升高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2、MIF及D-D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清金化痰汤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能够调节老年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体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陈荣;马改平;李院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福州总医院收治的84例行放化疗治疗的下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为(3.9±0.5)分,低于对照组的(5.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31.3±5.6)分和(37.6±6.9)分]低于对照组[(40.7±5.8)分和(45.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口腔溃疡、放射性皮肤损伤和骨髓抑制发生率(16.7%、11.9%和14.3%)均低于对照组(38.1%、28.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调节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靖怡;林清;李丽钦;李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在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在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医院收治的59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32例骨肿瘤患者纳入观察组,不带血管蒂腓骨移植的27例骨肿瘤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肢体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肢体功能逐渐好转,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Ennekin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对于骨肿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安全性高,但相对会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应当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作者:辛晓锋;王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宫颈癌感染患者诊断与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宫颈癌感染妇女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82例住院宫颈癌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44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合并感染者行菌株鉴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静脉血血清PCT水平.结果 感染组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2株(69.6%),革兰氏阳性菌11株(23.9%);真菌3株(6.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为(16.58±6.89) μg/L,高于非感染组的(0.46±0.25) 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宫颈癌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92.取0.50μg/L为佳截断值,诊断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82.4%.结论 血清PCT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患者感染发生的有效指标,对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孟丽;向楠;赵鸿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树突细胞诱导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肿瘤科收治的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吉西他滨+顺铂)联合采取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9.2%,总有效率为5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和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45.8%,中位生存期为10.1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0.8%,中位生存期为7.25个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加静;肖高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采用心理支持护理)和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当天的焦虑、抑郁情绪,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干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较入院时降低,常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且干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常规组患者SBP、DBP和HR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且高于干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中应用,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慈玉昆;姜宁;刘新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护理后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能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宗琪;吴淑芳;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化疗结束后24h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 4x109/L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两种处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以及两组患者化疗前后CD3、CD4+、CD8+、CD;/CD;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1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炎症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炎症细胞因子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免疫相关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免疫相关细胞CD3+、CD4+、CD;/CD8+和NK细胞高于对照组,CD8+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化疗后早期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降低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杨;王志刚;王帅;冯安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基础性护理组,每组30例.基础性护理组患者采用基础性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重、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基础性护理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新生儿体重高于基础性护理组,且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性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娜娜;刘庆妍;杨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入路对鞍区脑膜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鞍区脑膜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鞍区脑膜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翼点入路组(21例)、额下入路组(20例)和纵裂入路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三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1.4%、65.0%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裂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翼点入路组和额下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三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均上升,且纵裂入路组患者评分高于额下入路组和翼点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纵裂入路组患者评分高于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鞍区脑膜瘤患者经纵裂入路手术切除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神经损伤,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成;白西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或开腹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随访1~5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患者,且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传统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时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5年,随访期间,腹腔镜组共有4例复发,其中3例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1例为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复发后均通过二次切除术治疗.传统开腹组共有2例复发,均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两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有利于患者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不增加术后复发率.

    作者:晏军丽;陈刚;王佩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陕西省延安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4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负性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小芸;刘春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汉族和蒙古族女性宫颈癌筛查认知意愿和疫苗接受度调查

    目的 探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汉族和蒙古族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意愿及宫颈癌疫苗接受度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间参加宫颈癌检查的妇女,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法调查参加宫颈癌检查妇女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宫颈癌相关因素、影响宫颈癌筛查认知以及筛查意愿因素等信息.结果 纳入研究的汉族和蒙古族女性分别为15 040人(87.6%)和2 127人(12.4%).汉族妇女学历在高中及以上的比例低于蒙古族,汉族妇女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20岁的比例低于蒙古族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蒙古族妇女直系亲属患癌症(宫颈癌、乳腺癌或卵巢癌)的比例高于汉族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和蒙古族妇女获得宫颈癌筛查消息的主要途径是家人或朋友.汉族和蒙古族妇女愿意让孩子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比例分别为50.6%和5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生殖道和癌症疾病史的汉族和蒙古族妇女让子女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意愿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妇女高学历比例低于蒙古族,汉族妇女对宫颈癌检查认知及意愿略高于蒙古族妇女,有一半以上的汉族和蒙古族妇女愿意让子女接受宫颈癌疫苗.

    作者:张爱爱;党乐;何涛;刘多丽;高春翔;常挨厚;刘美清;张红梅;段仙芝;张莉;赵方辉;乔友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肿瘤TACE术后脑栓塞2例报告

    1.患者,男性,62岁,2009年4月至2009年11月间共进行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3次,期间肝内注射无水酒精4次.2009年12月患者来院复查,综合考虑后进行肝脏肿瘤楔形切除术.2010年6月21日患者肝内肿瘤复发,进行TACE治疗,9月再次入院行TACE.造影显示,肝右叶见肿瘤染色,直径约6×9cm.微导管超选后分别栓塞碘化油,共注射碘化油25ml,灌注卡铂0.4g,表阿霉素50mg,氟尿咪啶750mg灌注(图1A、B).患者术后表现神智稍有淡漠,无恶心呕吐等,未引起重视;术后4小时出现全身不适,伴烦躁不安和胸闷等.

    作者:李长江;贾岩辉;肖文鹏;王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恩施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卡氏功能(KPS)评分和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缓解率为53.3%,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和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疲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慧;黄华;范万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分型分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分型分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行术前分型分期,比较64排螺旋CT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分型分期符合率情况.结果 64排螺旋CT将1例Ⅱ型患者误判为Ⅰ型,将3例Ⅲ型患者误判为Ⅱ型,1例Ⅳ型患者误判为Ⅲ型,CT判断大体分型符合率为87.2%;64排螺旋CT判断T、M和N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4.6%、79.5%和94.9%.结论 采用64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分型分期有很高的诊断作用,对临床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越;孙宏岗;王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32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组与常规组,每组160例.早期组患者术后3周内进行化疗治疗,常规组患者术后3~8周时进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2年复发率和2年生存率,并对早期化疗的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 早期组患者2年复发率15.6%低于常规组31.3%,生存率91.9%高于常规组的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与肝肾功能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个数与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化疗患者的预后有关,且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化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郑添之;庞至远;张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同步放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为(88.42±7.75)分;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4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7%,KPS评分为(75.58±8.71)分.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疗效好,KPS评分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博来霉素同步放疗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明;姜昭敏;赵静;马红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