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50例甲状腺术后管理及风险分析

林卫;曾林文;孔祥东;吴鸣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管理, 术后甲状腺素的治疗, 放射性碘(131I)治疗
摘要: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发生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中比较严重的有甲状腺癌、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炎,其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病变组织[1].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性疾病,50岁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50%,可触及结节占4%.约5%甲状腺结节终诊断为恶性肿瘤[2].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北美、北欧高发,我国以上海发病率高,在北美,甲状腺癌以每年6%的速度在增长,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增长近3倍,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亦明显上升[3].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中,观察组患者Ⅰ级30例(60.0%),对照组20例(40.0%),Ⅲ级和Ⅳ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护患共同参与式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张海梅;刘海峰;张海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恶性腹水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恶性腹水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依次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铂类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循环内皮细胞(CECs)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和CECs含量降低,且观察组血清VEGF和CEC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恶性腹水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同时可保护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阳;杨晴;贾友超;刘斌;杨华;任莉莉;臧爱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32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组与常规组,每组160例.早期组患者术后3周内进行化疗治疗,常规组患者术后3~8周时进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2年复发率和2年生存率,并对早期化疗的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 早期组患者2年复发率15.6%低于常规组31.3%,生存率91.9%高于常规组的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与肝肾功能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个数与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化疗患者的预后有关,且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化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郑添之;庞至远;张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肿瘤TACE术后脑栓塞2例报告

    1.患者,男性,62岁,2009年4月至2009年11月间共进行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3次,期间肝内注射无水酒精4次.2009年12月患者来院复查,综合考虑后进行肝脏肿瘤楔形切除术.2010年6月21日患者肝内肿瘤复发,进行TACE治疗,9月再次入院行TACE.造影显示,肝右叶见肿瘤染色,直径约6×9cm.微导管超选后分别栓塞碘化油,共注射碘化油25ml,灌注卡铂0.4g,表阿霉素50mg,氟尿咪啶750mg灌注(图1A、B).患者术后表现神智稍有淡漠,无恶心呕吐等,未引起重视;术后4小时出现全身不适,伴烦躁不安和胸闷等.

    作者:李长江;贾岩辉;肖文鹏;王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850例甲状腺术后管理及风险分析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发生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中比较严重的有甲状腺癌、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炎,其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病变组织[1].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性疾病,50岁以上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50%,可触及结节占4%.约5%甲状腺结节终诊断为恶性肿瘤[2].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北美、北欧高发,我国以上海发病率高,在北美,甲状腺癌以每年6%的速度在增长,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增长近3倍,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亦明显上升[3].

    作者:林卫;曾林文;孔祥东;吴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护理后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分别为93.3%和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能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缓解,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宗琪;吴淑芳;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治疗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1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化疗治疗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化疗治疗后未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1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可能引起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心脏病史、粒细胞缺乏、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血红蛋白水平及液体平衡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性别、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和化疗总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指出,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化疗后平均液体平衡量及是否伴有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是引起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化疗后平均液体平衡量及是否伴有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为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侠;闫昱江;王红;张红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化疗结束后24h开始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 4x109/L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观察两种处理方式对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以及两组患者化疗前后CD3、CD4+、CD8+、CD;/CD;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12.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炎症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炎症细胞因子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免疫相关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免疫相关细胞CD3+、CD4+、CD;/CD8+和NK细胞高于对照组,CD8+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化疗患者化疗后早期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降低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杨;王志刚;王帅;冯安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与替吉奥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安徽省砀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口服替吉奥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和替吉奥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及高血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学超;闵庆怀;常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导尿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观察组以轻度膀胱痉挛为主(53.8%),对照组以重度膀胱痉挛为主(53.8%),观察组患者轻度膀胱痉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导尿管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中、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缩短拔管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黄健;崔琼;石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体化口腔护理对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度及肌皮瓣成活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干预对舌癌患者术后口腔清洁度和肌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常规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肌皮瓣成活率及术后语言效果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口腔清洁度为96.6%,较常规组的72.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肌皮瓣成活率为93.1%,护理满意度为96.6%,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语言表达优良率(82.8%)优于常规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采用个体化口腔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提高肌皮瓣成活率,改善术后语言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先梅;高桂林;颜孟雄;王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树突细胞诱导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肿瘤科收治的9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吉西他滨+顺铂)联合采取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化疗(吉西他滨+顺铂).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9.2%,总有效率为5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和3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45.8%,中位生存期为10.1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0.8%,中位生存期为7.25个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树突细胞诱导的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加静;肖高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福州总医院收治的84例行放化疗治疗的下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为(3.9±0.5)分,低于对照组的(5.1±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患者[(31.3±5.6)分和(37.6±6.9)分]低于对照组[(40.7±5.8)分和(45.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口腔溃疡、放射性皮肤损伤和骨髓抑制发生率(16.7%、11.9%和14.3%)均低于对照组(38.1%、28.6%、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下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调节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靖怡;林清;李丽钦;李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恩施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卡氏功能(KPS)评分和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缓解率为53.3%,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和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疲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治疗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慧;黄华;范万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基础性护理组,每组30例.基础性护理组患者采用基础性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重、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基础性护理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新生儿体重高于基础性护理组,且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性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娜娜;刘庆妍;杨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4例行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采用心理支持护理)和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当天的焦虑、抑郁情绪,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干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较入院时降低,常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且干预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常规组患者SBP、DBP和HR水平均高于入院时,且高于干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中应用,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慈玉昆;姜宁;刘新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入路对鞍区脑膜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鞍区脑膜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鞍区脑膜瘤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翼点入路组(21例)、额下入路组(20例)和纵裂入路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三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1.4%、65.0%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裂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翼点入路组和额下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三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均上升,且纵裂入路组患者评分高于额下入路组和翼点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纵裂入路组患者评分高于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鞍区脑膜瘤患者经纵裂入路手术切除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神经损伤,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永成;白西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或开腹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每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随访1~5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妊娠结局.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患者,且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传统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时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5年,随访期间,腹腔镜组共有4例复发,其中3例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1例为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复发后均通过二次切除术治疗.传统开腹组共有2例复发,均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两组术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卵巢交界性肿瘤有利于患者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不增加术后复发率.

    作者:晏军丽;陈刚;王佩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比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1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然后对13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超声声像图表现方面,低或极低回声实性结节122例(93.8%),具有模糊的边界且缺乏规则的形态98例(75.4%),纵横比在1以上86例(66.2%),有微小钙化存在于结节中86例(66.2%),颈淋巴结转移5例(3.8%).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这些声像图表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有创穿刺检查.

    作者:徐芳;支芬燕;姚宏;任晓玲;陈道芳;史登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