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手术治疗38例血栓性脑动脉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刘强;金杰;胡胜;吕华荣;吴星

关键词:显微手术, 血管内栓塞, 血栓性脑动脉瘤
摘要:目的 观察显微手术治疗血栓性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血栓性脑动脉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30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25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8.9%和2.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5.8%和1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血栓性脑动脉瘤能有效夹闭患者动脉瘤,降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复发率较低,治愈率较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手术治疗38例血栓性脑动脉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手术治疗血栓性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间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血栓性脑动脉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30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25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8.9%和2.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5.8%和1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手术治疗血栓性脑动脉瘤能有效夹闭患者动脉瘤,降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复发率较低,治愈率较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强;金杰;胡胜;吕华荣;吴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胎盘多肽注射液对肺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对肺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在紫杉醇和顺铂(TP)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及CD4 +/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5%和16.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和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胎盘多肽注射液有助于提高肺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化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娟;孙秋实;徐海声;李青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塞来昔布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对肿瘤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辅助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原发灶退缩有效率83.3%,淋巴结退缩有效率78.9%,较对照组的70.0%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出现放射性皮炎,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0.0%、10.0%和0.0%,较对照组的6.7%、10.0%和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塞来昔布辅助放射治疗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单纯放疗类似,即塞来昔布对放射增敏作用不明显.

    作者:叶本模;唐春蔓;尹显飞;曾学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宫瘤消胶囊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瘤消胶囊对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瘤体体积、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2.5%,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观察组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瘤消胶囊能显著提高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鑫;徐进芳;徐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超声检查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卵巢肿瘤患者,按照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检查,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结合病理检查对照,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和良恶性病变类型.结果 观察组患者超声检测出恶性肿瘤患者23例,符合率为100.0% (23/23),良性肿瘤患者22例,符合率为95.5% (21/22).观察组中良性肿瘤病理诊断病变类型有卵巢囊肿4例,浆液性囊肿腺瘤3例,黏液性囊肿腺瘤2例,输卵管炎症3例,闭锁黄体3例,红体1例,黄体囊肿2例,副输卵管囊肿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恶性肿瘤病理诊断病变类型有腺癌2例,卵巢癌6例,透明细胞癌3例,子宫内膜样癌2例,成熟囊性畸胎瘤3例,乳头状癌2例,梭形细胞肿瘤3例,浆液性囊腺癌2例.对照组患者X线片检测出的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0.0%(16/20),良性肿瘤符合率为76.0%(19/25),其良恶性肿瘤的病变类型未有明确辨别,两组患者的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和病变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可较好地提高卵巢肿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意义.

    作者:周燕;陈列;黄平;姚淑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3月间在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100例Ⅰ b~Ⅱa2期巨块型宫颈癌(直径≥4c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对照组56例患者,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48h、7d及14d等时间点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肿瘤大横断直径、组织学有效率及宫颈癌病理组织中p16蛋白表达动态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化疗后7d和化疗后14d临床症状总改善率为65.9%和79.5%,组织学有效率为68.2%和88.6%均较化疗后48h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除化疗后48h肿瘤大横断直径、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同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外,化疗后7d、14d等时间点肿瘤大横断直径[(4.5±0.8)cm、(4.1±0.6)cm]及病理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86.4%、72.7%)均显著低于化疗前的(5.4± 1.3)cm和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55.6±159.2)ml vs (583.5 ±200.6)ml,P<0.05];但两组受试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9%vs 35.7%),且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9%vs 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应用于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Ⅰ b~Ⅱa2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利于病情恢复,近远期疗效均较为理想.

    作者:李静蓉;桂定清;张力忆;何玉华;戚瑞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薄壁空洞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形成薄壁空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间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收治的22例已被证实为周围型肺癌伴薄壁空腔的患者,采用CT扫描观察患者肺癌实性病灶、空洞病灶及空洞与肺癌主体病灶毗邻关系的CT影像学临床特征.结果 22例周围型肺癌伴薄壁空洞患者中,肺癌病灶CT影像学显示,主体病灶位于右肺者16例(72.7%),位于左肺者6例(27.3%);表现分叶征者19例(86.4%),毛刺征16例(72.7%),血管集束征10例(45.5%),小泡征5例(22.7%),细支气管充气征4例(18.2%),沙粒样钙化表现2例(9.1%).空洞病灶CT影像学显示,大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腔壁呈均匀表现,壁厚<2mm者18例(81.8%),壁厚2 ~ 3mm者4例(18.2%).出现内壁结节者4例(18.2%),空洞病灶外壁相贴或推移血管影者8例(36.4%),空洞内见分隔或细小血管者19例(86.4%).空洞位于肺癌实体病灶周边者18例(81.8%),位于肺癌实体病灶内者4例(18.2%).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对于周围型肺癌伴薄壁空洞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价值,可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祁增亮;朱石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辅助治疗对ⅠB2至ⅡA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对Ⅰ B2至ⅡA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Ⅰ B2期至ⅡA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采用新辅助腔内放疗的33例患者为放疗组,采用新辅助静脉化疗的33例患者为化疗组,采用新辅助静脉化疗联合腔内放疗的34例患者为联合组,辅助治疗共进行2周.对三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病理危险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放疗组、化疗组和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8.5%、51.5%和73.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于放疗组和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0个中度病理危险因素和0个高度病理危险因素的比率均高于化疗组和放疗组,在中度病理危险因素和高度病理危险因素的1个和≥2个中,联合组比率均低于放疗组和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和化疗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5年后生存率比较,联合组生存率高于放疗组和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和化疗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内放疗和静脉化疗联合的新辅助治疗方法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预后,对治疗Ⅰ B2-ⅡA期宫颈癌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璐;潘静;段莉华;贾晓峰;姚丽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肺癌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肺癌患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60例肺癌手术患者,按照床位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疼痛情况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5d的氧气分压(P0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C02)低于对照组,第1s用力呼气容积(FCV1)大于对照组,术后第3d的疼痛情况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衰、窦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等心血管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减少肺癌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李晨茜;杨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为(9.12±1.75)cm3,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4.10±1.7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可减轻不良反应,缩小患者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启强;陈思丹;郭洪旧;崔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肺癌患者胸腔镜术中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 探讨肺癌胸腔镜患者术中风险因素与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在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方法,分析术中护理环节存在的风险,给予预见性的护理与指导措施.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肺癌患者胸腔镜术中风险因素,给予预见性的护理配合措施,不断完善护理方案,可在同等时间内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郝宁宁;高巍;丁凤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 16例NSCLC患者根据采用的化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的86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引入COX回归模型对有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及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死亡10例,癌症复发及转移23例,6个月总体生存率为84.3%,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出现Ⅲ度以上血液毒性16例,贫血3例(8.6%)、白细胞减少2例(4.8%)、血小板减少5例(10.2%)、粒细胞减少6例(15.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有效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有较高疾病控制率,但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是影响NSCLC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权瑞泉;熊明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患者电切术后的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患者电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行电切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指导、功能锻炼及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程度轻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IPSS和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汪进;沙瑞丽;杨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调强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剂量学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间在苏州大学附一院放射治疗科就诊的行3 D-CRT及IMRT计划治疗的9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比较两种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及重要危及器官的受照量.结果 IMRT计划与3D-CRT计划相比,靶区的均匀性、适形性及靶区覆盖率均有所提高,同时降低了晶体、眼球、视神经、中耳及腮腺的受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改善了靶区剂量分布,降低了重要危及器官的受照量.

    作者:柴晓艳;李金利;曹莹;胡晓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阿胶浆联合个性化综合护理对宫颈癌化疗致骨髓抑制及癌疲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阿胶浆联合个性化综合护理对宫颈癌化疗致骨髓抑制及癌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复方阿胶浆联合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疲乏程度评分、外周血象指标、中医症状积分、KPS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综合疲乏程度评分、综合疲乏影响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和CD8+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CD4+和CD4+/CD8+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KPS评分和CD3+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复方阿胶浆联合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宫颈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和癌性疲乏症状,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其健康状况.

    作者:李华碧;周琪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的疗效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人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视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围手术期间,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电视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疏楠;汪洋;方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微波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及肺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肺转移癌及复发性肺癌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微波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纯放化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率、有效率、肿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和脱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微波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瑞东;乔柱;胡东玉;郑林晶;王军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弹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四川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住院顺序编号,单号分为对照组,双号分为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CS)与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FACT-B)测定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测定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变化,采用社会功能评定表(SFRS)测定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ACT-B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CS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D-RIC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FRS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结构式家庭护理指导可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活质量,提升其心理弹性与自护能力,改善其社会功能.

    作者:张明娟;龙海碧;赵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FOLFOX6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mFOLFOX6)方案化疗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8例PH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别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RFA治疗1周后行mFOLFOX6化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RFA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评估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8.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4.9%,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FOLFOX6化疗联合RFA治疗PHC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胡十齐;封元清;王路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诊护理对肿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对肿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江苏省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4例肿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救治与相关护理基础上对急诊护理措施进行强化,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救治与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10.5±2.6)h,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6±2.4)h;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强化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缩短肿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保证急救质量.

    作者:卞雯;朱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