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何萍;王海东;杨康;廖克龙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不能手术的Ⅲ、Ⅳ期晚期乳腺癌患者78例采用吡柔比星40 mg/m2,静注,d1;长春瑞滨25 mg/m2,静滴,d1,8,21 d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78例患者共完成224个周期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45例,病情稳定(SD)15例,疾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为69.2%,中位缓解期为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6个月,1年生存率为59.4%.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静脉炎、胃肠道反应.结论 吡柔比星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耐受良好.
作者:张敏;徐迎春;沙丽霞;王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长春瑞滨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放组在三维适形放疗同时行化疗,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21 d为1周期,一般2~4周期.单纯放疗组:三维适形放疗.结果 化放组CR率17.5%,PR率50.0%,总有效率(CR+PR)为67.5%;单放组CR率7.3%,PR率34.1%,总有效率为4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放组和单放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3%、69.3%和53.1%和16.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个月和11.2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16).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郝代钧;樊建淑;张宗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素酶在喉癌中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54例喉癌组织做肝素酶的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肝素酶在喉癌组织中显示高表达(64.8%),而在癌旁组织上皮中表达阴性,其与喉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喉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没有相关趋势.肝素酶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51.0%)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80.0%).结论 肝素酶在喉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肝素酶表达阳性的患者可能更易发生转移且预后不良.
作者:于湛;于敏;佟欣;何胜泉;纪育斌;袁野;任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希罗达联合高频热疗和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率和副反应.方法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以腹穿术行腹腔内置管,进行持续腹腔引流,引流量1500~2000 ml/d,引流5~10 d,大限度引尽腹水后,经中心静脉导管快速注入含顺铂、地塞米松的43℃无菌蒸馏水200 ml,嘱患者每15 min变换一次体位,随后用高频热疗机给患者行腹部热疗,设定治疗温度43 ℃,持续1 h,第2天打开引流管,引流残留腹水,待腹水引流尽后再行热灌注化疗和高频热疗.热灌注化疗2~4次;高频热疗每2~3 d一次,共进行5次热疗.从治疗第一天起口服希罗达2000~2500 mg/(m2·d),bid,d1~14,休息7d,21 d作为一周期.如效果不佳,可再进行下一周期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7.5%,临床受益率为90.6%.治疗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结论 希罗达联合高频热疗和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腹腔积液,疗效确切,患者可耐受.
作者:阚士锋;孙晋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腹腔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X刀对82例腹腔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病灶大直径≤3 cm者,4~6 Gy/次,隔日一次,6~8次;取肿瘤中心点剂量为100%,剂量归一,80%~90%的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病灶直径在3~5 cm者,3~4 Gy/次,隔日一次,8~10次;病灶大直径≥5 cm者,2~3 Gy/次,隔日或每日一次,15~20次.结果 82例患者经X刀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有效率(病灶消失和病灶缩小)分别为84.2%(69/82)、86.6%(71/82)和75.6%(62/82);6个月时病灶缩小明显,12个月以后病灶出现再增大.8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1.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8%(49/82)、39.0%(32/82)和25.6%(21/82).生存期长短与原发病变有关.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腹腔转移癌有较好的效果,副作用小,可作为腹腔转移癌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作者:李德志;蒲萍;李光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是一种罕见的神经源性恶性肿瘤,占所有鼻腔肿瘤的3%~6%[1].自1924年Berger和Luc首次报道本病以来,至1997年全世界文献报道仅有1000余例,目前尚未形成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并且在手术方式、放疗价值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学术界还存在争议,这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带来困难.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希存)联合放疗对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及急性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放疗并用多西他赛放疗增敏组(治疗组),对其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两组放疗方法相同,治疗组于放疗前每周日加用多西他赛40 mg静滴,共7周.结果 治疗组局部肿瘤消退时放疗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结束时治疗组CR评价及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急性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多西他赛对晚期鼻咽癌放疗有增敏作用,可提高晚期鼻咽癌近期局部控制率及3年生存率,急性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作者:唐之雅;涂青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乳头状涎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S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外生性唾液腺肿瘤,在WHO分类中属于导管乳头状瘤的一个亚型.1969年Abrams首次报道,至今国内少有报道,并且绝大部分为病例报道.目前对SP的病变性质、组织学发生尚存在争议.
作者:钱震;杨育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肺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年至2006年在我院行RFA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68个月,随访率92.5%.分析11项可能影响生存率的因素,探讨它们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生存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根据肿瘤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标准,将80例肺癌患者分为三组:肺原发癌Ⅰ/Ⅱ期(Ⅰ期和Ⅱ期)13例,肺原发癌Ⅲ/Ⅳ期(Ⅲ期和Ⅳ期)50例,肺转移癌17例.分别统计全组和各组RFA治疗后的0.5,1,2,3年生存率,结果显示全组患者分别为72.5%、51.2%、22.2%和12.5%;Ⅰ/Ⅱ期分别为92.9%、85.7%、63.5%和39.7%;Ⅲ/Ⅳ期分别为59.0%、37.8%、11.8%和5.9%;肺转移癌分别为71.4%、50.0%、7.1%和7.1%.Ⅰ/Ⅱ期和Ⅲ/Ⅳ期之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Ⅰ/Ⅱ期和转移癌之间的生存率差异也有显著性;Ⅲ/Ⅳ期和转移癌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可能影响生存率的11项单因素中4项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UICC分期、有无结合化疗和病灶有无复发或转移.与生存率相关的多因素有3项,分别为年龄、UICC分期和有无结合化疗.结论 RFA治疗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为年龄、UICC分期和有无结合化疗,此结果有助于指导RFA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理明;王少彬;陈俊辉;李晓洁;陈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40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病程长,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的乳晕下肿块,确诊时腋淋巴结转移率为57.5%.ER(+)占85.7%,PR(+)占71.4%.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放疗和(或)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65.0%,与未行辅助治疗者5年生存率(22.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腋淋巴结阳性和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3.5%和73.3%,二者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男性乳腺癌易发生腋淋巴结转移,预后差;且较女性患者的激素受体水平表达高.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治疗、放疗和(或)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腋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积极的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瑞萍;李方;王社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且近20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有较快速的增长.对于复发和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陈凤艳;金秀华;李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在我科行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使患者顺利完成术前放疗.
作者:尹跃华;伊莉梅;薛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DCF方案治疗33例晚期胃癌患者.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75 mg/m2,d1;氟尿嘧啶750 mg/m2,持续静脉滴注,d1~5,3周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 33例晚期胃癌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8例(54.5%),稳定(SD)8例(24.2%),进展(PD)7例(21.2%).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1个月(3.5~11.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1.2个月(6.0~14.5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可逆性体液潴留,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无Ⅳ度不良反应发生.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特点,血小板减少及贫血较轻.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无Ⅳ度腹泻发生.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DCF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姜虹;林万隆;陆长虹;王理伟;周英;高宇;蒋燕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59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静脉滴注依班膦酸钠4 mg,联合放射治疗40Gy,1个月后再静脉滴注依班膦酸钠4 mg;对照组仅用放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2.7%(P>0.05),多发骨转移癌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1.7%(P<0.05).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6.6%和62.0%(P<0.05).结论 依班膦酸钠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作者:陈强;金大地;史占军;景宗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胸腔积液临床十分常见,其中38%~52%为恶性胸腔积液.77%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干咳和胸痛.恶性胸腔积液的局部治疗包括排出胸腔积液和促进胸膜粘连.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宜结合原发疾病进行[1].自2002年1月起,我科采用闭式胸腔引流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艳果;姚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寻找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理想途径.方法 将220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监测所有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4、11天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及IgA、IgG、IgM,留取24 h尿测定尿素氮,计算氮平衡,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等,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10 d后各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有增高,但EN组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1);临床观察EN组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肠功能恢复,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较肠外营养更有效,更适用于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
作者:毛系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20例既往使用蒽环类治疗失败;6例既往使用紫杉类治疗失败;6例为一线治疗.长春瑞滨2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2,3,4天,21 d为一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周期以上.结果 32例患者中,治疗后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6例,进展(PD)4例,有效率68.8%(22/3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9.2个月,中位生存期15.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以及白细胞减少,其中Ⅲ~Ⅳ度分别占37.5%及43.8%.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孙洪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卡铂胸腔灌注联合艾迪对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闭式引流组(36例)和非闭式引流组(34例),对其生存质量进行比较.闭式引流组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引流12~24 h待胸腔积液放尽后从胸腔引流管注入稀释卡铂500 mg,夹管24 h后继续引流24~36 h..同时静脉用艾迪50 ml,1次/d,15 d为一周期.非闭式引流组进行传统胸腔穿刺后局部灌注卡铂,方法同上.结果 闭式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疼痛缓解率、Karnofsky评分、体重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后局部灌注卡铂联合艾迪(AIDI)能明显改善症状、控制癌痛,增加患者体重,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宋俊玲;张玮;王伟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采用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上段骨巨细胞瘤的术式及其疗效.方法 分析自1998年9月至2006年8月11例股骨上段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采用瘤段切除及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来修复和替代切除的股骨上段及髋关节.结果 经过平均2年4个月随访,11例存活10例,均有较好功能和生活状态.结论 对股骨上段骨巨细胞瘤可采用瘤段切除和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疗效满意,迅速恢复功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作者:黄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38例Ⅲ、Ⅳ期胰腺癌患者采用电动多叶光栅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肿瘤局部适形放疗.结果 全部38例患者经适形放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缓解率90.6%;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近期总有效率86.8%.结论 对于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显著,是缓解患者症状、使肿瘤局部控制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吴慧;邱荣良;李定杰;王建华;张景伟;陈奎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