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疗妥治疗化学药物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苗相娟;张玉芹

关键词:喜疗妥, 治疗化学, 药物性静脉炎, 化疗药物, 化疗性静脉炎, 预防和治疗, 患者治疗, 现报告如下, 组织坏死, 控制肿瘤, 药物浓度, 疗效满意, 抗癌治疗, 局部, 静脉输注, 机械刺激, 冲击化疗, 酸碱度, 生物碱, 强刺激
摘要:化疗药物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为了有效地控制肿瘤,经常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而许多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再加上反复多次因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药物浓度、不同的药物酸碱度等均对局部有较强刺激,而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使治疗无法顺利进行.为了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保证肿瘤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自2001年以来应用喜疗妥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CD44v5、erbB4和TSP-1的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乳腺病变组织中TSP-1,CD44V5,erbB4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以乳腺纤维腺瘤、小叶增生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为材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种病变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IDC中erbB4的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组织(P<0.05),TSP-1,CD44V5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P>0.05);TSP-1的表达与erbB4呈正相关(r=0.404,P<0.05),而在TSP-1与CD44v5,CD44v5与erbB4间均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 erbB4的表达可能促进乳腺IDC的发生,TSP-1的表达与erbB4的表达呈正相关.

    作者:吕新全;李军;李惠翔;陈再蓉;阿米娜;吐尼沙;吉利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咽癌颈淋巴结放疗敏感性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以及N分期、病理分化程度与鼻咽癌颈淋巴结放疗敏感性关系,探讨多因素对肿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RP的表达,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RP的表达、N分期、病理分化程度与鼻咽癌颈淋巴结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鼻咽癌中MRP阳性表达率为66.7%(30/45).N1分期放疗敏感性高于其他N分期(N2-3),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复查CT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N分期(N2-3)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MRP阳性表达者,在DT 50 Gy时临床肿瘤完全缓解率和放疗结束时复查CT的肿瘤残存率,与阴性表达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放疗结束时临床肿瘤残存率,与阴性表达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分化鳞癌和中分化鳞癌颈淋巴结放疗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MRP表达.在鼻咽癌颈淋巴结放疗敏感性的预测上,N分期和MRP的表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病理分化程度则无明显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建文;吴敬波;唐学清;何丽佳;罗惠群;杨庆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

    目的克隆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真核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PSMA cDNA序列,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用脂质体转染法,把pcDNA3.0-PSMA转染哺乳动物细胞,鉴定PSMA蛋白的表达.结果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两条引物之间的片断长度为2279 bp,与预期长度一致.将克隆的编码区序列与Genebank的PSMA序列进行Blast对比分析,同源性为99.7%;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表达的蛋白质为膜蛋白,免疫印迹表明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00 000.结论利用RT-PCR技术成功扩增了PSMA编码区序列,经序列分析显示扩增片断的序列正确.构建了PSMA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PSMA稳定表达的细胞株.经免疫分析,证实了真核细胞内表达的PSMA为分子量正确的膜蛋白,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所获得的PSMA真核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究PSMA基因修饰的DCs疫苗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物质基础.

    作者:戴淑琴;孙秀英;王军业;曹开源;何丽容;徐霖;袁广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105例晚期癌症患者,67例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包绕神经、血管,均有顽固性上腹痛,经CT导引穿入膈脚前及后腹膜肿大淋巴结内行两侧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术.结果经4个月随访观察,在2周,1,2,3,4个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8.1%、97.1%、93.8%和90.4%.止痛效果显著的患者,可观察到乙醇扩散较完全,能从两侧包绕腹主动脉,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坏死.本组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江泽;李英;易长虹;王光亚;谢孝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加顺铂(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PTX 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DDP 8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每21 d为一个周期,连用3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者28例,其中CR 1例(3.5%),PR 19例(67.7%),总有效率为71.4%.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结论 PTX+DDP治疗晚期食管癌可获得较高疗效, 毒副反应能耐受,可作为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彩霞;李军;刘锁利;刘静琴;魏占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与序贯放化疗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与序贯放化疗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收集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与序贯放化疗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与序贯放化疗的有效率与1年生存率合并率差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855~0.2145和0.0122~0.1522.结论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有效率与1年生存率优于序贯放化疗.

    作者:肖景榕;王捷忠;周衍;江惠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疗效观察

    巨块型宫颈癌由于局部有巨大的肿块,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且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提倡通过新辅助化疗(NACT)使肿块缩小或消失,以达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生存期的目的.我们对43例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NACT治疗,经随访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惠娟;李秀荣;陈红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上腔静脉综合征与原发恶性肿瘤部位的关系

    目的通过分析恶性肿瘤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原因和原发病变部位,旨在提高对恶性肿瘤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有完整病例资料的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例266例.结果 266例患者中以右上肺病变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占62.9%,其次是右上纵隔病变.病理类型以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为主.结论当右肺、右纵隔恶性肿瘤诊断、随访时,应密切观察是否有合并有上腔静脉综合征,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尽早诊断,及时诊断,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依荷芭丽·迟;孟光丽;王金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MEA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近年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新药物组成的新一代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对疗效提高有重要意义.我们同期应用DA方案与MEA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2例,观察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宝国秀;张学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化疗加中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5例临床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0%~80%,由于早期发现比较困难,初确诊时基本已到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吉西他滨是美国FDA批准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一线药物之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我科自2000年1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予以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加中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平;范伟;姚娟;楮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应用行膀胱肿瘤等离子双极电切(PKRBT)50例,术后规律灌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注射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刚;刘和;王昕;李德林;范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结肠癌合并不全梗阻34例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不全梗阻行Ⅰ期手术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了1995至2004年收治的结肠癌合并不全梗阻行Ⅰ期手术切除吻合34例的临床资料,30例行Ⅰ期肠吻合.结果本组行Ⅰ期结肠切除吻合28例,单纯回肠横结肠吻合捷径手术2例,除1例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愈以外,均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目前争议较大,我们认为对于梗阻时间短,梗阻程度不重,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肠膨胀与炎症不明显者,可以采取Ⅰ期切除吻合.

    作者:邓大伟;孙德波;邵国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区域性淋巴清扫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意义

    目的探讨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至2002年我院收治的65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程获访64例,全部存活,未发现有远处转移.5例在3年内出现对侧腺叶转移再次手术,其中2例同时伴该侧气管旁淋巴结转移.2例在2年内出现原患侧颈淋巴结转移行功能性颈清术.结论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一种较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力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TEN和CyclinE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良性、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中PTEN、CyclinE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CyclinE蛋白.结果非典型性增生组和子宫内膜样癌组中PTEN和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50.0%和42.0%,62.2%.非典型性增生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增生组(P<0.02),而CyclinE的阳性表达则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生组(P<0.03).PTEN和CyclinE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组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475,P<0.01).宫内膜样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的缺失与组织学分级(P<0.02)及肌层浸润深度或伴有转移有关(P<0.04),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则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肌层浸润(P>0.05)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PTEN表达缺失和CyclinE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样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韦毓;庞朗;冯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补片防止Miles术后造瘘口旁疝43例临床分析

    Miles术式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的标准术式,但术后造瘘口旁疝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1998年2月至2002年5月采用造瘘口处腹膜外放置补片的方法防止造瘘口旁疝的发生,共手术43例,随访2~4年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志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日化疗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是全身疾病已得到大家的认识,化疗作为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其着眼点不仅是杀灭术中进入血流的癌细胞,更重要的是集中地控制早已潜伏在体内的微小转移灶,降低复发及肿瘤死亡率.由于担心传统的辅助化疗会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引发并发症,一般在手术后2~4周开始,我们就围手术期化疗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具有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晓蓉;赵庆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亚砷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往往生长迅速,治疗困难[1].如能有效控制恶性胸水,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自2003年9月起我们采用亚砷酸治疗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春霞;黄英;曲雁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切除并扩大性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扩大性外科手术治疗左心房和心包内肺静脉受侵犯的局部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1998年6月至2004年11月对7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术,左上肺叶切除3例,同时行肺动脉和支气管袖状成形术2例,左全肺切除1例,右全肺切除2例,右中、下肺叶切除1例,全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部分左心房切除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中,2例分别于术后38,26个月死亡,其余5例健在.中位生存期18.4个月.结论非体外循环下扩大性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左心房及心包内肺静脉受侵犯的局部晚期肺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作者:彭俊;王平;陈新隆;毛新;彭浩;熊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口服美沙酮治疗重度癌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美沙酮治疗重度癌痛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方法 120例重度癌痛患者分为3组,采用美沙酮直接给药、口服吗啡片滴定后转换为美沙酮、美沙酮联合其他强阿片类药物三种给药方法,分别记录药物使用剂量、疼痛缓解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120例疼痛总缓解率为92.5%,对骨转移痛有较好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3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但美沙酮直接给药时,剂量增加范围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美沙酮可有效控制重度癌痛,安全性较好,在其他强阿片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考虑美沙酮治疗.

    作者:王少彬;陈俊辉;曹伟华;林端;谢晓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52例局部晚期胆管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胆管癌在恶性肿瘤中较少见,大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容易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手术治疗风险大且切除率低,仅为10%~20%,化疗效果也不理想.我院自1996年9月至1998年3月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胆汁引流和(或)常规分割体外照射治疗胆管癌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