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居止痛治疗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

曹伟华;陈素钻;曾怀端;蔡泽玲;黄少卿

关键词:肿瘤, 家居治疗,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通过对宁养院患者服务前后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一般状况的调查对比,探讨家居止痛治疗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佳服务形式、服务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定期上门探访、电话随访为主要服务形式,止痛治疗、心理舒缓、护理指导等为主要服务内容,为癌症患者提供较为完善的家居治疗.治疗前后调查其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一般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这一形式的家居止痛治疗,患者疼痛缓解率达94.4%(475/503),其中明显缓解至完全缓解达56.1%(279/503),98.2%(494/503)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8.2%(444/503)的患者一般状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家居止痛治疗能使绝大多数中晚期癌痛患者达到较满意的止痛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

    胃癌穿孔是胃癌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6%,发病率约占急腹症的1%,多数预后不良.我院自1990年1月~1999年1月收治胃癌合并穿孔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泽武;刘玉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泰索帝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泰索帝(Taxotere)2周给药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泰索帝35~40 mg/m2,d1、d8,静脉滴入1 h.每次给药前30 min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卡铂250 mg/m2,d2,静脉滴入.28 d为一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结果 18例乳腺癌,CR 2例,PR 9例,NC 5例,PD 2例,总有效率61.1%;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乏力、恶心、腹泻、肌肉痛及脱发.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分别为3例和1例.结论泰索帝2周给药方案与每3周、每周给药方案相比疗效相似,但骨髓抑制较每3周方案明显减轻,与每周方案相似,激素用量减少,感染机会降低.

    作者:李丽;关小倩;邹杨;李静;蔡永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腔及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鼻咽和鼻腔部位NK/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资料.方法组织病理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 NK/T淋巴瘤组织结构特点为多形性淋巴细胞增生,大片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浸润,免疫组化表达CD3、CD45和CD56阳性.结论 NK/T淋巴瘤是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原发性肿瘤,结合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王静;李海;薛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预后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措施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4年1月~2000 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随诊1~8年,比较刮宫次数≤2次或> 2以上、是否规范化疗及选择合理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刮宫次数≤2次与刮宫次数> 2次的疗效比较、是否选择合理手术时机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规范化疗与规范化疗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正确的治疗措施即避免多次刮宫、进行规范化疗及选择合理手术时机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张惠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胸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1995年6月~2002年6月,我院共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1 621例,其中51例采用经胸食管胃颈部器械吻合,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风林;张利萍;孙冬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2001年1月~2002年4月我科应用国产长春瑞宾(NVB,诺维本)与顺铂(DD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36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同期治疗及交替治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5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同期组(26例),交替组(26例),化疗用EP方案:Vp-16 100 mg/d×5 d,DDP 20 mg/d×5 d,21 d为1周期,共用2周期.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同期组:放疗在化疗开始第1天进行;交替组:放疗在化疗每周期结束后3 d开始,化疗当天不做放疗.结果同期组、交替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9%、34.6%(χ2=9.433,P=0.002).同期组和交替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0.8%、46.0%(χ2=1.300,P=0.254) ,同期组交替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3.8%、76.9%(χ2=3.059,P=0.080).同期组和交替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3%、41.7%、16.7%及72.0%、37.5%、8.0%(χ2=1.05,P=0.3057).两组病例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EP方案与放疗同期应用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劲松;葛红;陆寓飞;王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乳腺癌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可行性与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2年2月收治的2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时应用单蒂横行下腹直肌肌皮瓣(TRAM flap)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21例患者,术后20例患者双侧乳房形态基本对称,患者满意.全组无腹壁切口疝及TRAM皮瓣完全坏死.结论对于Ⅰ、Ⅱ期的早期乳癌患者,选择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RAM皮瓣即时乳房再造术,能够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慧;崔树德;李连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程与生存期关系的探讨

    近10余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NLL-M3)5年以上长期存活者较其他类型白血病比例有明显增加,其影响因素很多.现就我院治疗的5年以上长期存活的8例患者其用药疗程与生存期的关系做一探讨.

    作者:顾红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根治术切口选择对皮瓣愈合的影响

    目的研究乳腺癌根治术切口对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1986~2001年68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切口对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皮瓣愈合的影响.结果 1986~1994年间手术采用纵切口312例,皮瓣坏死106例(34.0%);1995~2001年间手术采用横切口368例,皮瓣坏死19例(5.2%).结论手术行纵切口的皮肤张力较大、血运障碍是皮瓣坏死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横切口皮肤由于纵向张力的缓冲,皮肤张力减低,皮瓣血运良好,切口一期愈合率明显提高.

    作者:李蔚;崔亚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IMVD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性癌的治疗方案.方法用异环磷酰胺(IFO)、美司钠(mesna)、足叶乙甙(Vp-16)、顺铂(DDP)组成IMVD方案对52例复发、转移性癌进行治疗.结果 CR 5例,PR 27例,SD 7例,PD 13例,总有效率(CR+PR)67.3%.G-CSF、美司钠、枢复宁等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血液毒性、泌尿系毒性及消化道反应,但对预防脱发无效.结论 IMVD方案可用于常规化疗失败的患者,亦可作为肿瘤治疗一线方案.

    作者:孙英信;时德;谭永忠;殷毓琼;孔令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泰索帝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化学上属于紫杉类,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和阻止微管解聚,从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殖,其对转移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有肯定的疗效.我们近期采用泰索帝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琴;郭根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身伽玛刀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的近期疗效.方法利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OUR-QGD型全身伽玛刀治疗肺癌所致SVCS患者11例,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病灶影像学变化.结果 1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1个月后复查CT,部分病灶消失,部分病灶明显缩小.结论全身伽玛刀治疗肺癌所致SVCS的近期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肺癌所致SVCS的新方法.

    作者:李桂香;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漏六例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漏,是病死率很高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比较困难[1].自1990年始,我们采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6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黄旭杰;林博云;李惠嫦;肖祥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健择与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我们收集了1999年8月~2002年2月共33例晚期NSCLC初治患者,应用健择(Gemzar)和顺铂(Cisplatin,DDP)联合化疗,结果Gemzar和DDP联合化疗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胡家柱;曹小龙;蔡小玲;郭添胜;黄福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恶性心包积液腔内加温化疗11例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癌症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能有效地控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自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心包腔闭式微管引流术加以顺铂(DDP)为主的腔内热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身伽玛刀治疗腮腺癌二例

    我院2000~2001年采用深圳奥沃OUR-QGD型全身伽玛刀治疗2例腮腺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劲松;蔡鹏;钟志鹏;杨士勇;孔亚梅;石志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包腔内热疗合用化疗治疗癌性心包积液

    癌性心包积液是晚期癌症严重并发症之一,预后极差,如能有效地控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自1995年6月~2001年10月我们采用心包腔内置管术加以腔内热疗、化疗,先后治疗癌性心包积液3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忠伟;李金山;孙贵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53 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及强的松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用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及强的松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以观察该方法的疗效、毒副作用,从而证实综合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入组80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分别给予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和强的松及单用153Sm-EDTMP治疗,对照并观察疗效及毒性.结果 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和强的松组及单用153Sm-EDTMP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P<0.05),骨病变影像好转率分别为40.0%和17.5%(P<0.05),而毒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和强的松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瘤,在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疗效.

    作者:裴志东;陈志军;武阳;任铁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吡柔比星治疗膀胱癌临床应用现状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浅表性膀胱癌占70%~80%,可经手术切除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复发率高,达50%~70%[1].膀胱灌注治疗作为一种首选的局部治疗方法,BCG为公认的有代表性的药物之一,但复发率为18.9%,而且有较多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因此,研究利用新的药物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仅对吡柔比星在膀胱癌患者的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郎建华;王文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