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969
  • 国内刊号:44-1631/R
  • 影响因子:1.70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00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 2003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临床医学
护理学报杂志   2007年1期文献
  • 低出生体质量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的护理

    总结了57例低出生体质量儿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护理体会: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准确给药,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反应;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损伤和感染;纠正患儿低体温.认为早期干预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以后获得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的保障.

    作者:王惠良;赵晓静;蔡丽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后路上颈椎内固定加枕颈融合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了12例上颈椎后路Cewifix系统内固定加枕颈融合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特殊设备、器械、物品及患者的准备.术中配合麻醉;安置好体位,保持俯卧头部脊柱中立位,头架固定;加强仪器管理;由于术中可能损伤上颈段脊髓甚至呼吸中枢,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配合质量.

    作者:周群玉;王菊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内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术的护理配合

    报告了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内干涉断层成像的护理配合,行术前准备、心理疏导及加强术中各项指征监测,预防并发症等.本组2例术中出现高血压、心绞痛等一过性并发症,1例发生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置入支架后症状逐渐缓解,复查0CT示支架充分覆盖病变部位,与血管壁均贴合良好,未见斑块组织突入管腔,其他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

    作者:王蕊;张海红;隋雪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8F-脱氧核糖核酸PET检查中护士手部受照剂量监测

    目的 监测在PET检查中注射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全过程护理人员手部辐射剂量,为临床防护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辐射计量仪测量出护士每注射8 mCi(296 MBq)18F-FDC在分装室、注射室的计量当量率,从而计算出护理人员手部的年剂量当量.结果 测量护士每注射8 mCi18F-FDG各步操作中的剂量当量,药品分装时:右手(37±9)mSv,左手(7±2)mSv;注射时:右手(29±8)mSv;左手(10±4)mSv.护士的累计年剂量当量为右手(67±17)mSv;左手(18±6)mSv.结论 通过现有防护设施和方法,护理人员受照剂量均未超过国家辐射安全标准(GBSS)关于职业个人年剂量限值.但在护理操作中,仍然要尽可能地减少护理人员的受照剂量.

    作者:王光琳;鞠海兵;袁荣国;刘再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报道1998年7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72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皮下积液84例,发生率为11.7%,患侧上肢水肿36例,发生率为5.0%,皮瓣坏死19例,发生率为2.6%,切口内大出血2例,发生率为0.3%,对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妥善治疗与护理,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庞永慧;陈振兰;葛德湘;曾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67例病人高葡萄糖钳夹试验中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的护理要求,保证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的顺利进行.方法 总结2004年8月-2006年8月67例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病例,对影响高葡萄糖钳夹技术顺利进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7例高葡萄糖钳夹试验66例成功,1例失败.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性能检查不足、病人心理状态不佳、选择的穿刺静脉不合适、试验过程中采血失败、试验后低血糖等,通过对上述问题逐一克服,终保证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得以顺利进行.结论 高葡萄糖钳夹试验前物品、设备、环境准备充分,正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试验当日晨禁饮以及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是试验成功的基础,试验中彻底地冲净管壁以及管理保持好静脉通路的畅通是成功的关键,试验后的饮食护理是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措施.

    作者:呼庆红;梁真;罗国春;王亚燕;陈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集中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30批共813例集中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与眼科及时沟通,注重术前准备,合理安排排人员,术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等.结果813例手术顺利进行,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培养了一支业务娴熟、配合默契的护理团队.

    作者:王铮;魏擎;成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

    报道老年肝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根据13例老年肝移植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老年药代动力学变化、心理等几方面特点结合术后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护理,12例患者在术后30~50 d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于第26天死亡.对于老年肝移植术患者,充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袁颖;张秀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进普食后行结肠镜检查佳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进食后行结肠镜检查的佳时间,以避免进食对结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造成影响,导致检查失败.方法 将155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普食后行结肠镜检查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于进食后2 h、3 h、4 h行结肠镜检查.比较3组行结肠镜检查时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清洁范围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的肠道清洁程度及肠道清洁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组的肠道清洁程度较高,清洁范围较大;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普食后行结肠镜检查的佳时间是进食后1~2 h.

    作者:肖凤珊;刘妥英;邬佩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的护理

    报道2002年1月-2005年12月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钻孔引流术后,33例出现少量颅内积气,14例出现中量颅内积气,通过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头部保持低枕位;适当过度输液;根据引流量调整引流管高度,以便气体排出等,收到较好的效果,术后4周内积气完全吸收,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蒋淑蓉;朱海晓;尤朝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动脉狭窄合并一过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肾动脉狭窄导致一过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因肾动脉狭窄导致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护理要点.结果 所有患者均伴有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血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消失,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降低.强调对此类患者细致的心理护理及介入前后血压、电解质、肾功能密切监测对病情改善至关重要.结论 肾动脉狭窄合并一过性肺水肿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效果较好,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的变化.

    作者:宁清秀;邢攸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质量控制在杜绝内镜检查病人错检漏检隐患中的应用

    目的 杜绝内镜检查病人错检漏检隐患发生.方法 运用质量控制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审视各项流程,找出发生错检漏检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即候诊大厅小,前台秩序欠佳;分诊工作繁忙,人员配备不足;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手术、检查申请单不规范;病人检查服颜色单一,查对方法不便捷;候检区分区不明确.根据原因逐一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通过把预约病人从镜检病人的分诊台中分流出去;及时调配人力,明确分工;加强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对预约单和申请单进行修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检查服式等,使各项防范措施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果 应用质量控制活动有效杜绝了内镜检查病人错检漏检隐患的发生.结论 质量控制活动充分发挥了一线护士的管理潜能,保证了病人的安全,防止了隐患事故的发生,同时增加了病人对内镜检查的信心,从而提高了病人的复检率.

    作者:罗丽芳;黎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某院护士长护理管理知识及其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护理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其护理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运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0名在职一线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知识及其应用情况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结果 护士长虽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但基础不牢,深度与广度均显不足.在应用方面存在管理理论与临床实际工作出入较大、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管理理论的能力欠佳等问题,因而护士长对继续学习护理管理知识有很高的积极性.结论 护士长的管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鼓励护士长参加在职学习,提高护士长的管理知识水平,强化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管理绩效.

    作者:隋树杰;奚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乳腺癌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中文版Herth的希望量表(HII)对81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得分45~98(68.19±12.96)分;希望总分得分23~46(31.73±5.35)分,总体希望水平处于低水平的17例(21%),中等水平的45例(56%),高水平的19例(23%).不确定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希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同时提高患者内心的希望水平,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艳华;阎成美;黄丽婷;王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音乐疗法缓解包皮环切手术患者焦虑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缓解包皮环切手术患者术中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包皮环切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音乐疗法干预.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进行焦虑程度测定,并监测血压、心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明显下降(P<0.001),血压、心率更趋于平稳(P<0.05).结论 音乐疗法具有明显缓解包皮环切患者术中焦虑的作用.

    作者:李惠琼;夏昕晖;栾华;刘利梅;钟甘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欧莱凝胶外涂治疗皮下注射所致硬结

    皮下注射是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很广的一种治疗手段,注射后形成硬结是其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我院采用欧莱凝胶涂擦局部硬结,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小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成分为多种维生素,性状为黄色疏松块状或粉末状的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冻干制剂.用以补充每日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需要,使机体各有关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很少有不良反应发生,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尚未见报道.我科于2006年3月出现1例因静滴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患者,来势凶猛,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患者脱离危险,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锐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使用拐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日渐增多,术后的各项康复训练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使用拐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于共荣;凌云霞;李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号码牌在快速消毒锅使用过程中的应用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分类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为避免一些特殊手术器械的丢失和损坏,一般由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消毒;另外,由于连台手术的增多,手术器械的重复消毒也随之增加.由于快速消毒锅使用便捷、消毒效果明确,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手术室.而当手术器械放人消毒锅后到消毒完毕还有一个过程,手术护士不可能一直守候在消毒锅旁.

    作者:陈晓阳;孙玲;王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采取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新毕业护士

    刚进入临床的新毕业护士虽然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但如何将学校获得的书本传统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紧跟瞬息万变的时代步伐,是摆在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自2003年7月起我科采用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新毕业护士,发现:采用授课前收集信息法培养的新毕业护士其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牢固度、运用知识的灵活度等方面,均优于一般传授法.

    作者:沈耀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阶梯式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阶梯式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阶梯式教学法设置56名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外科轮转期间的护理教学查房内容和方式,并进行教学实践,实习结束前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99%护生对阶梯式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很满意.结论 阶梯式教学法能提高护理教学查房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杨仲毅;曾讯;陈艳玲;刘雅玲;林凤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某校中医护理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状况的比较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校中医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及时发现护生就业方面的潜在问题,为学校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等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用自行设计并经预实验校正的问卷对中医护理专业2005届与200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在离校前就业地区、就业行业或医院级别、就业收入的期望以及在这3方面的实际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92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93%,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护理毕业生对就业地区的期望与就业实际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行业及就业医院级别的期望、薪金水平的期望与就业实际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护理本科生对就业地区期望基本符合实际状况,对行业及就业医院级别以及就业收入的期望值偏高,建议学校对护生加强就业现实和准确就业定位方面的相关指导,使护生自主调节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作者:王晓冰;潘伟增;简福爱;黄时华;杨少雄;吴建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合作学习在本科《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在本科《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03级护理本科的《护理研究》课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方法,课后对6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学生感受的收集.结果 61名学生中,对合作学习法持满意态度的占80%,93%的人希望采用该教学法.对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84%),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9%),提高了表达能力(59%)、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7%)、对科研的兴趣(82%)、创新意识(87%)和自学能力(82%),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较为透彻(66%),增加了探究性思维活动(72%),同时增强了从事护理专业的信心(75%).结论 《护理研究》采用合作学习法受到了学生较为普遍的欢迎,该方法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秋萍;陈佩珍;李金平;蒋玉宇;胡昕;徐静娟;邱玉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PowerPoint制作护理教学多媒体课件的技巧

    多媒体技术将课堂讲授无法表现的、抽象的、微观的事物和事物发展过程以动态的、直观的画面和图像以及声音再现于课堂,给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护理专业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技巧,针对课堂教学需要、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自己设计制作辅助教学软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帮助.PowerPoint是快速编辑电子讲稿的专用软件,具有简单易学,表现力丰富,易于修改的特点,适合任务重,时间紧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笔者介绍了用豪杰超级解霸V8.3、RealMedia Editor对视频、音频文件进行剪辑处理,用Windows录音机对音频文件进行剪辑,在PowerPoint中调用恰当的视频、音频文件片段的方法,以及利用Office控件工具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文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作者:翟惠敏;曾毅;王亦斌;刘宏华;苏方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临床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对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对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02级护理大专生45名为对照组,2003级护理大专生59名为实验组,学制均为3年.两组年龄、在校理论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是选择年资高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实验组采用竞聘上岗的方法选择带教老师,即通过按条件报名、理论考试、竞聘演讲、综合考核评价4个步骤而择优选聘的老师.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及对老师评价合格率分别是97%、95%、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69%、74%.同时用两样本率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精确x2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带教老师竞聘上岗适应现时代选择人才要求,并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水平及教学质量.

    作者:姜吉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皮肤消毒对青霉素皮试结果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皮肤消毒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甲组200例患儿左右侧前臂同时使用酸性氧化水和75%酒精进行青霉素皮试前皮肤消毒;将乙组2 902例青霉素皮试患儿随机分为两小组,分别采用75%酒精和酸性氧化水皮肤消毒后皮试.结果 甲组患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一致,但使用75%酒精消毒后皮试的假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乙组中两小组皮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75%酒精皮肤消毒者皮试假阳性率显著高于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P<0.01).结论 小儿使用75%酒精消毒后进行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高,使用酸性氧化水是更佳的可替代75%酒精的青霉素皮试消毒液.

    作者:黄应秀;余幼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康宁克通A局部注射减轻甲状腺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切口局部注射康宁克通A对减轻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康宁克通A组取康宁克通A 1~2 ml+1%普鲁卡因2 ml在手术切口局部注射,术后第3天注射第1次,以后每隔20 d注射1次,注射2~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按常规外科切口护理,不在切口周围使用药物.观察比较术后3个月、半年、1年两组患者切口瘢痕增生情况.结果 注射康宁克通A能减轻瘢痕增生程度,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宁克通A切口局部注射对甲状腺术后切口瘢痕的修复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谢佩珠;张淑琴;黄次花;温春良;李满华;林艳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结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18例患者中,1例发生药液外渗,10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出现血红蛋白或白细胞下降,1例出现皮肤瘙痒,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加强血常规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药物的血液毒性及时处理;给予地塞米松预防皮肤瘙痒发生;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检测肝功能情况,对于肝功能异常者予护肝治疗:18例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培美曲塞治疗.

    作者:王喜辉;聂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密闭式吸痰方法对ARDS小猪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时高氧法和/或肺泡复张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猪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的影响.方法 16只小猪给予清洁剂(detergent)(1.37±0.64)mg/kg气管注入制作ARDS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呼气末正压(PEEP)0.5 kPa(5 cmH2O)和1.0 kPa(10 cmH2O)两组,每组8只.每只小猪按随机顺序分别采用单纯密闭式吸痰(简称单纯法)、高氧法密闭式吸痰即密闭式吸痰前1 min给予100%氧供并贯穿整个吸痰过程共持续2 min(简称高氧法)、复张法密闭式吸痰即吸痰后即刻调节PEEP水平到2.0 kPa(20 cmH2O),通气10 s(简称复张法)、高氧-复张法密闭式吸痰即吸痰时高氧供及肺泡复张术两种措施联合应用(简称结合法)4种方法吸痰,观察吸痰前1 min、吸痰后1 min、3 min、5 min、10 min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在两个PEEP水平组,单纯法吸痰后ARDS小猪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下降,直到吸痰后10 min仍然低于吸痰前基线水平(P<0.05);高氧法吸痰后1 min PaO2、SaO2较基线水平有所升高,其中PEEP 0.5 kPa(5 cmH2O)组P>0.05,PEEP 1.0 kPa(10 cmH2O)组P<0.05;复张法吸痰后1 min PaO2、SaO2有所下降(P>0.05),从吸痰后3 min开始恢复到基线水平;结合法吸痰后1 min PaO2、SaO2升高(P<0.05),直到吸痰后10 min仍然高于基线水平(P>0.05).结论 单纯法可引起ARDS小猪较严重的低氧血症;高氧法可暂时改善密闭式吸痰所引起的缺氧,但作用时间短暂;复张法不能避免吸痰瞬间所引起的PaO2、SaO2下降;结合法能够保持吸痰前后全过程较好氧合状态,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吸痰方式.

    作者:王建荣;张利岩;尹利华;马燕兰;谢景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安桃乐镇痛吸入量的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时安桃乐吸入量与镇痛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28例自愿选择安桃乐镇痛下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孕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即: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为1-128号,按顺序依次分别归人l、2、3、4组.按安桃乐吸人流量预置的不同分成4组:1组150 ml/次;2组200 ml/次;3组300 ml/次;4组400 ml/次.比较4组间安桃乐吸入总量、镇痛时间、镇痛效果等指标.结果 4组间个体吸入总量、个体吸人次数、镇痛时间、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与2组比较:吸人总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时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q=11.1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与3组比较:吸入总量、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与3组比较:吸入总量、镇痛时间、镇痛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4组比较:吸入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时间、镇痛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时安桃乐镇痛气体恰当的流量预置为200 ml/次,既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可减少安桃乐气体的吸人总量,是有效的、经济的预置流量.

    作者:范植蓉;顾明媚;丁永艳;杨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含氯消毒剂对手术器械残余血清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既经济又方便的方法解决手术器械的残余血问题,减少院内感染.方法 把术后手术器械分为4组,分别采用4种方法清洗术后器械:传统清洗方法;传统方法清洗后,放入含有效氯334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0 min;传统法清洗后,放入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0 min;传统法清洗后,放入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5 min.手术器械按上述4种方法清洗冲净擦干后分别对器械表面、轴关节、咬合齿、管腔进行隐血测试.结果 传统方法清洗后,放人含有效氯334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0 min或放入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5 min,手术器械各个部位合格率均为100%,而传统方法清洗合格率全部为0,而传统法清洗后,放入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10min,只有器械表面的合格率是100%,其他部位均存在不合格的情况.结论 用含有效氯334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传统方法清洗后的手术器械10 min或含有效氯250 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15 min,能有效去除残余血.

    作者:马慧仙;杨丽华;李君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提高老年眼科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老年眼科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眼科住院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CNP组)和对照组.CNP组依据病人不同的疾病和住院不同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并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CNP组病人正确滴眼药、按时用药、正确卧位、配合结膜囊冲洗、术前准备配合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CNP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陈燕燕;黄小琼;游宵露;陈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移植患者术后服用FK 506的健康教育

    对143例服用FK 506的肾移植患者给予教育指导,采取了开设术后电话咨询专线,对护士进行有关服用FK 506知识的培训;发放FK 506教育指导内容测试问卷;建立FK 506用药监测和随访记录表等措施.本组143例患者中,28例因经济原因自行减药、停药,2例失访,其余113例随访1年显示:均能了解用药相关知识,能定期监测和随访,未出现擅自停药现象.提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谢晓萍;程学军;郭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发放资料对门诊患者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阅读发放的资料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医院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门诊患者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效果.结果 门诊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健康教育前总的平均答对率为76.3%,健康教育后则上升为94.1%.健康教育前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呈现宽容态度,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有明显提高.已有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89.6%)、报刊书籍(77.9%),希望了解更多知识的途径是电视(90.3%),报刊书籍(78.6%),医务人员(69.7%).结论 以分发宣传材料形式对门诊患者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建议可作为医院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者:李雪琴;杨莺卿;林碧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组建病人支助服务中心切实做好门诊健康教育

    门诊健康教育是医院开展防病、治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当前形势和医院实际情况,2005年9月,组建了病人支助服务中心.由新分来的合同护士组成,除日常工作外,她们在帮助病人就医的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针对门诊病人的特点,发放宣传资料,利用VCD、电视机、展板进行宣传,实施电话回访和问卷评价,积极参与健康教育专科品牌建设.收到满意效果,全面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形象.

    作者:刘桃英;陈红宇;陈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PBL(problem-based lea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初主要用于当时的医学教育,后来逐渐被其他院校所采用.目前,这种教学模式早已跨越国界,在不同国家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如今,PBL不仅在医疗的教育中得到应用,也在护理教育领域得到了尝试.笔者就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郭红霞;姜永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分娩疼痛管理及研究进展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无疑这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而且也总是令人不愉快的一种情绪上的感受[1].

    作者:陈慧娟;李雪芬;丁敏华;许建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青黛粉联合庆大霉素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青黛粉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糖尿病皮肤感染病人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各54例,试验组采用青黛粉+庆大霉素敷料换药;对照组只用庆大霉素敷料换药.观察两组创面的愈合情况,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青黛粉组患者创面脓性分泌物迅速减少,愈合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黛粉+庆大霉素敷料换药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闵小彦;吴碎秋;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社区护理观念、工作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社区人群保健意识不成熟、服务缺少专业特色等.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管理机制,重视、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规范陪护工作,实现陪护服务社会化,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开展健康管理业务,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以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作者:肖爱军;焦守凤;周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老年糖尿病足并发黑棘皮病患者的护理

    黑棘皮病(AN)又名黑色角化病,系以色素增生、角化过度、乳突状、疣状增殖为特征的少见皮肤病,多见于腋下、腹股沟、颈部、乳晕、肛周和暴露部位.黑棘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疾病、肿瘤、肥胖,药物以及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作者:宋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1例酒后呕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心理干预

    自发性食管破裂常由于呕吐引起的腹压突然升高所造成[1],是一种凶险的急性胸部疾病,突发疾病再加上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术后又限制进食,患者思想压力很大,因此,适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6年2月我科收治1例酒后呕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现将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干预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王兆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英国4所大学护理本科成人护理课程的研究及思考

    对4所英国大学护理本科注册前护士教育项目的教学计划、护理本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等19份资料进行文献研究,描述成人护理课程群的主要课程要素,归纳出英国护理本科成人护理课程主要优点为按照专业方向设置护理课程,成人护理课程群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紧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多样.提出我国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按照人的生命周期设置成人护理学课程,构建更加富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框架与教学内容体系,围绕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密切理论教学与临床护理实践的联系.

    作者:徐燕;王志红;李家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适时翻身替代定时翻身预防临终癌症患者压疮的探讨

    目的 探讨适时翻身替代定时翻身预防临终癌症患者压疮效果的异同.方法 调查及分析临终癌症患者采用定时翻身(2 h/次)与适时翻身(<6 h/次)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出现不适感、压疮发生率、对翻身满意度等.结果 与定时翻身相比,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为6 h内,患者出现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睡眠不足、烦躁等不适感明显下降(P<0.0001);但压疮的发生率并未增加(P>0.05);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定时翻身组(P<0.05).结论 传统的定时翻身原则不利于临终癌症患者对翻身的耐受,且不符合该类患者的治疗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临终癌症患者翻身.

    作者:林岩;镇艳;潘丽芬;吴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延长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对小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77例腹泻病患儿均使用思密达保留灌肠,将灌肠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7~12 cm,观察组231例次灌肠,肛管插入深度为17~22 cm.观察、记录两组药液保留时间,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95.18±38.16)min,对照组(18.18±11.87)min,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可有效延长小儿灌肠的药液保留时间.

    作者:谌丽;朱小容;张秋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护理学报》网站读作者操作指南

    为了作者投稿方便并随时掌握论文审稿进程,免去电话、信件查询的麻烦,同时方便读者、作者对本学报文献的查阅,实现网上审稿,提高审稿效率,本刊2006年组建了自己的网站,2007年起全面实行网上在线投稿,需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请登录本刊网站(www.hlxb.com.cn).现就网站在线投稿、审稿进度查询、信息查阅的操作流程向读作者介绍如下.

    作者:《护理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