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树杰;奚凤
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宏观调控及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社区护理观念、工作服务范围局限,社区护士角色功能单一、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偏低、社区人群保健意识不成熟、服务缺少专业特色等.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管理机制,重视、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规范陪护工作,实现陪护服务社会化,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开展健康管理业务,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以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作者:肖爱军;焦守凤;周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总结了30批共813例集中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与眼科及时沟通,注重术前准备,合理安排排人员,术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注意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等.结果813例手术顺利进行,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培养了一支业务娴熟、配合默契的护理团队.
作者:王铮;魏擎;成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多媒体技术将课堂讲授无法表现的、抽象的、微观的事物和事物发展过程以动态的、直观的画面和图像以及声音再现于课堂,给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护理专业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技巧,针对课堂教学需要、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自己设计制作辅助教学软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帮助.PowerPoint是快速编辑电子讲稿的专用软件,具有简单易学,表现力丰富,易于修改的特点,适合任务重,时间紧的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笔者介绍了用豪杰超级解霸V8.3、RealMedia Editor对视频、音频文件进行剪辑处理,用Windows录音机对音频文件进行剪辑,在PowerPoint中调用恰当的视频、音频文件片段的方法,以及利用Office控件工具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文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作者:翟惠敏;曾毅;王亦斌;刘宏华;苏方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切口局部注射康宁克通A对减轻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康宁克通A组取康宁克通A 1~2 ml+1%普鲁卡因2 ml在手术切口局部注射,术后第3天注射第1次,以后每隔20 d注射1次,注射2~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按常规外科切口护理,不在切口周围使用药物.观察比较术后3个月、半年、1年两组患者切口瘢痕增生情况.结果 注射康宁克通A能减轻瘢痕增生程度,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宁克通A切口局部注射对甲状腺术后切口瘢痕的修复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谢佩珠;张淑琴;黄次花;温春良;李满华;林艳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PBL(problem-based lea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初主要用于当时的医学教育,后来逐渐被其他院校所采用.目前,这种教学模式早已跨越国界,在不同国家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如今,PBL不仅在医疗的教育中得到应用,也在护理教育领域得到了尝试.笔者就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郭红霞;姜永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杜绝内镜检查病人错检漏检隐患发生.方法 运用质量控制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审视各项流程,找出发生错检漏检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即候诊大厅小,前台秩序欠佳;分诊工作繁忙,人员配备不足;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手术、检查申请单不规范;病人检查服颜色单一,查对方法不便捷;候检区分区不明确.根据原因逐一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通过把预约病人从镜检病人的分诊台中分流出去;及时调配人力,明确分工;加强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对预约单和申请单进行修改;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检查服式等,使各项防范措施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果 应用质量控制活动有效杜绝了内镜检查病人错检漏检隐患的发生.结论 质量控制活动充分发挥了一线护士的管理潜能,保证了病人的安全,防止了隐患事故的发生,同时增加了病人对内镜检查的信心,从而提高了病人的复检率.
作者:罗丽芳;黎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某校中医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及时发现护生就业方面的潜在问题,为学校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等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用自行设计并经预实验校正的问卷对中医护理专业2005届与200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在离校前就业地区、就业行业或医院级别、就业收入的期望以及在这3方面的实际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92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93%,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护理毕业生对就业地区的期望与就业实际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行业及就业医院级别的期望、薪金水平的期望与就业实际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护理本科生对就业地区期望基本符合实际状况,对行业及就业医院级别以及就业收入的期望值偏高,建议学校对护生加强就业现实和准确就业定位方面的相关指导,使护生自主调节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作者:王晓冰;潘伟增;简福爱;黄时华;杨少雄;吴建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对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02级护理大专生45名为对照组,2003级护理大专生59名为实验组,学制均为3年.两组年龄、在校理论基础课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是选择年资高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实验组采用竞聘上岗的方法选择带教老师,即通过按条件报名、理论考试、竞聘演讲、综合考核评价4个步骤而择优选聘的老师.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操作考试合格率及对老师评价合格率分别是97%、95%、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69%、74%.同时用两样本率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精确x2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带教老师竞聘上岗适应现时代选择人才要求,并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水平及教学质量.
作者:姜吉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中文版Herth的希望量表(HII)对81例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得分45~98(68.19±12.96)分;希望总分得分23~46(31.73±5.35)分,总体希望水平处于低水平的17例(21%),中等水平的45例(56%),高水平的19例(23%).不确定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希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同时提高患者内心的希望水平,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艳华;阎成美;黄丽婷;王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报道老年肝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根据13例老年肝移植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老年药代动力学变化、心理等几方面特点结合术后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护理,12例患者在术后30~50 d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于第26天死亡.对于老年肝移植术患者,充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袁颖;张秀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总结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培美曲塞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18例患者中,1例发生药液外渗,10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出现血红蛋白或白细胞下降,1例出现皮肤瘙痒,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加强血常规和体温检测,及时发现药物的血液毒性及时处理;给予地塞米松预防皮肤瘙痒发生;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检测肝功能情况,对于肝功能异常者予护肝治疗:18例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培美曲塞治疗.
作者:王喜辉;聂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分类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为避免一些特殊手术器械的丢失和损坏,一般由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消毒;另外,由于连台手术的增多,手术器械的重复消毒也随之增加.由于快速消毒锅使用便捷、消毒效果明确,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手术室.而当手术器械放人消毒锅后到消毒完毕还有一个过程,手术护士不可能一直守候在消毒锅旁.
作者:陈晓阳;孙玲;王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发性食管破裂常由于呕吐引起的腹压突然升高所造成[1],是一种凶险的急性胸部疾病,突发疾病再加上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术后又限制进食,患者思想压力很大,因此,适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6年2月我科收治1例酒后呕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现将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干预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王兆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阅读发放的资料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医院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门诊患者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效果.结果 门诊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已有一定了解,健康教育前总的平均答对率为76.3%,健康教育后则上升为94.1%.健康教育前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呈现宽容态度,健康教育后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有明显提高.已有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89.6%)、报刊书籍(77.9%),希望了解更多知识的途径是电视(90.3%),报刊书籍(78.6%),医务人员(69.7%).结论 以分发宣传材料形式对门诊患者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建议可作为医院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者:李雪琴;杨莺卿;林碧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时安桃乐吸入量与镇痛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28例自愿选择安桃乐镇痛下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孕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即: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按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为1-128号,按顺序依次分别归人l、2、3、4组.按安桃乐吸人流量预置的不同分成4组:1组150 ml/次;2组200 ml/次;3组300 ml/次;4组400 ml/次.比较4组间安桃乐吸入总量、镇痛时间、镇痛效果等指标.结果 4组间个体吸入总量、个体吸人次数、镇痛时间、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与2组比较:吸人总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时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q=11.1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与3组比较:吸入总量、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与3组比较:吸入总量、镇痛时间、镇痛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4组比较:吸入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时间、镇痛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时安桃乐镇痛气体恰当的流量预置为200 ml/次,既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可减少安桃乐气体的吸人总量,是有效的、经济的预置流量.
作者:范植蓉;顾明媚;丁永艳;杨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老年眼科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02例眼科住院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CNP组)和对照组.CNP组依据病人不同的疾病和住院不同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并实施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CNP组病人正确滴眼药、按时用药、正确卧位、配合结膜囊冲洗、术前准备配合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CNP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病人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陈燕燕;黄小琼;游宵露;陈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979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历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无疑这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而且也总是令人不愉快的一种情绪上的感受[1].
作者:陈慧娟;李雪芬;丁敏华;许建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黑棘皮病(AN)又名黑色角化病,系以色素增生、角化过度、乳突状、疣状增殖为特征的少见皮肤病,多见于腋下、腹股沟、颈部、乳晕、肛周和暴露部位.黑棘皮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疾病、肿瘤、肥胖,药物以及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作者:宋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缓解包皮环切手术患者术中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包皮环切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音乐疗法干预.采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进行焦虑程度测定,并监测血压、心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明显下降(P<0.001),血压、心率更趋于平稳(P<0.05).结论 音乐疗法具有明显缓解包皮环切患者术中焦虑的作用.
作者:李惠琼;夏昕晖;栾华;刘利梅;钟甘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护理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提高其护理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运用方便取样方法,对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0名在职一线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知识及其应用情况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结果 护士长虽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但基础不牢,深度与广度均显不足.在应用方面存在管理理论与临床实际工作出入较大、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管理理论的能力欠佳等问题,因而护士长对继续学习护理管理知识有很高的积极性.结论 护士长的管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鼓励护士长参加在职学习,提高护士长的管理知识水平,强化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管理绩效.
作者:隋树杰;奚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