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跟腱及周围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带血管蒂腓肠肌肌皮瓣推进移位治疗跟腱及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21例.结果经12~18个月随访.疗效优19例(90.5%),良2例(9.5%).结论采用带血管蒂腓肠肌肌皮瓣推进移位治疗跟腱及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能够迅速治愈感染,修复大的组织缺损创面,较好地恢复跟腱的功能,近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王万垠;闫学军;杨建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应用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臀大肌皮瓣、臀中肌皮瓣、()绳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23例33处.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术后28处肌皮瓣全部成活.3处肌皮瓣边缘坏死,2处肌皮瓣边缘裂开,经换药及缝合后痊愈.全部病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8年,均无褥疮复发.结论臀骶部褥疮病史长,合并症多,应用肌皮瓣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书雄;陈仁春;殷圣银;李贵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年来收治的7例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临床资料,7例临床均表现为海绵窦综合征,MRI检查显示一侧海绵窦外侧壁边界清楚的占位病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向内侧移位,颈内动脉无狭窄或肿瘤包绕,全部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结论海绵窦外侧壁肿瘤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MRI检查,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施行显微手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林佳平;黄正松;吴新建;刘金龙;陈晓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四肢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术后的镇痛方法.方法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应用于移植组织修复术后.结果临床应用120例,术后无血管痉挛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移植组织全部成活.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为四肢大范围组织缺损修复术后良好的镇痛方法.
作者:王述波;刘凌燕;卫爱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窄蒂侧颌颈部皮瓣的血供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探讨其成活机制,以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2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前者解剖剔除表皮以显示真皮下血管网,后者制成透明标本;10例头颈部铸型标本上,观察面部和颈部血管分布.临床应用窄蒂侧颌颈部皮瓣修复各种面额部组织缺损29例,皮瓣大面积11cm×10 cm,小面积5 cm×6 cm,蒂宽1 cm~1.5 cm,蒂长2 cm~8 cm.结果侧颌颈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枕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亦发出分支营养颈上部皮肤,各动脉逐级发出分支,在面颈部各层形成稠密吻合的血管网.蒂部血供主要来源于颞浅动脉的小穿支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血管网.29例皮瓣,26例全部成活,2例静脉淤血、皮瓣远端坏死,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结论窄蒂侧颌颈皮瓣的成活主要依赖于蒂部稠密吻合血管网及高灌注压供血,创基创缘的营养及适当的加压促进静脉回流对皮瓣的成活亦起重要作用.该皮瓣是一种超常规的任意型皮瓣.
作者:赵天兰;程新德;熊绍虎;徐达传;李光早;徐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单纯吻合指动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单纯吻合指动脉的末节断指再植21例23指,其中端端吻合16指,交叉吻合3指,动脉移植吻合4指,术后予肝素湿敷及放血.结果23指成活21指,失败2指.成活率为91.3%.结论单纯吻合指动脉的末节断指再植,手术费时短.要使手术成功,其关键因素除小血管吻合技术外,术后放血亦同等重要.
作者:陈忠羡;梁胜根;陈元庄;张敏;黄远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拇指和手部软组织缺损显微修复的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足母)趾甲联合足背皮瓣修复拇指脱套伤和手部皮肤缺损5例.足部创面采用整块中厚皮修复.结果1例足背皮瓣边缘部分皮肤坏死,其余各例皮瓣完全成活,拇指和手部外观良好、功能满意.结论(足母)趾甲联合足背皮瓣移植可为拇指和手部皮肤撕脱伤提供一种可选择的良好修复方法.
作者:郑文忠;刘爱刚;陈超;陈昆;黄令坚;艾建国;马国埭;赵枫;李志彬;许世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各种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8种类型的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51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1例,股前外侧皮瓣10例,小腿内侧逆行皮瓣6例,足背皮瓣8例,脐胸皮瓣5例,肩胛皮瓣5例,跖底内侧皮瓣4例,小腿外侧皮瓣2例.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修复23例,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植修复28例.结果皮瓣有3例失败,2例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成功率90.2%.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有益于足部外观的改善的功能重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可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作者:唐庆;庞水发;苏爱云;程钢;于国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应用健侧小腿内侧带蒂皮瓣桥式交叉与外固定支架修复对侧小腿严重毁损伤所致大面积皮肤坏死、骨折而致骨、肌腱等外露的修复方法,免除截肢所造成的重大残疾.方法临床治疗41例小腿大面积皮肤坏死伴骨折而致骨、肌腱等外露的病例,应用健侧小腿内侧带蒂皮瓣进行创面修复覆盖,同时应用外固定支架恢复骨的连续性并取得牢固的固定作用结果41例皮瓣全部成活,骨折愈合.术后随防8个月~3年,患肢外观正常,不臃肿,患肢骨折愈合,活动尚好,远端肢体供血明显改善,大限度的恢复患肢功能,避免截肢残疾的发生.结论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造成骨、肌腱等外露,应用健侧小腿内侧带蒂皮瓣加外固定支架综合方法修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建明;黄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长段桥接加健侧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血管长段桥接腓骨骨皮瓣移植术一次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8例,其中4例伴有胫前血管和腓血管同时损伤,4例仅伴有胫前血管损伤,骨皮瓣血管蒂腓动脉长段桥接后与股动脉端侧吻合或与股动脉分支端端吻合,腓静脉与大隐静脉直接端端吻合或血管桥接后端端吻合.结果8例全部成活,随访半年~2年4个月,骨皮瓣质地良好,X线片复查示移植腓骨与胫骨一期愈合且不同程度增粗,患者可从事轻体力劳动.结论血管长段桥接腓骨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缺损,疗程短,效果好,是解决受区无可供血管吻合时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刘敏;崔忠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足跟部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临床应用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15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感觉良好,外形满意,质韧耐磨,无溃疡现象,足及足趾活动功能良好.结论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足跟部创面的良好方法.
作者:岑海洋;林锎;梁胜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4种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术及应用效果.方法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7例)、头静脉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皮瓣(4例)、贵要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和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例)修复手及腕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大24cm×12 cm,小4 cm×3 cm.结果1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1例因静脉栓塞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后,吻合1~2条浅静脉对皮瓣的顺利成活、肢体的静脉回流及皮瓣的超大面积切取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柳昊;叶澄宇;魏立坤;潘哲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大18 cm×10 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没有出现溃疡,10例获得保护性感觉.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元龙;曾宪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疗效.方法对外周神经损伤采用神经松解19例,神经吻合41例,神经移植8例.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按6级法评定标准:M4.5S4属优、M2S3良、M2S2可、M1 oS1为差.其中优32例,良18例,可14例,差4例,优良率73.5%.结论外周神经手术好3个月内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神经挫伤行神经松解术,神经断裂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术,神经移植的疗效差,但对修复部分感觉功能有益.
作者:王愉思;许自力;王家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切取方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应用该皮瓣进行修复,大面积12 cm×7 cm,小面积4 cm×6 cm.结果皮瓣1例坏死,14例成活,其中2例术中发现血管变异,改用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后随访5~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改进的方法切取皮瓣,术中如遇血管损伤或变异,可改用筋膜蒂皮瓣代替.蒂长8 cm以内,面积12 cm×7 cm以内的皮瓣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李文庆;宫云霞;王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肌腱移植的肌腱粘连防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对10例15指带腱周组织的掌长肌腱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屈肌腱缺损.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按照TAM法评价,优10指,良5指.结论带腱周组织的肌腱游离移植防止肌腱粘连效果肯定,特别是术后不配合功能练习者,尤为首选的术式.
作者:尹维田;魏壮;刘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下段骨外露、踝周瘢痕、溃疡共12例.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15 cm×10cm.结果全部皮瓣成活良好,切口Ⅰ期愈合,术后经1~3年随访,皮瓣外观良好,恢复了触、温、痛觉,两点辨别觉为35mm左右,行走和体力劳动时皮肤无磨损.结论该皮瓣切取简便安全、吻合了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静脉血回流通畅、感觉功能恢复快,可有效地修复小腿下段及踝周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明立功;明立德;明新月;明新杰;明新广;明新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带蒂吻合血管的空肠移植食管重建治疗小儿良性食管狭窄及闭锁.方法距蔡氏韧带15 cm处截取一段空肠,解剖出第二直支血管备吻合用,结扎第三直支、第四直支为空肠的血管蒂,第二直支动脉与颈横动脉吻合后再行消化道重建.结果吻合动、静脉各10对全部成活,未发生食管吻合瘘及狭窄,出院前均恢复正常饮食.结论该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痛苦小,使大而复杂的手术小型化,一期愈合,是治疗小儿良性食管狭窄及闭锁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安富;徐培冲;张华;孙春亮;张勤;傅廷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采用带血管胎胰胸腺联合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989年开始接受胎胰胸腺联合移植10年以上的10例,进行移植前后临床效果观察及各种免疫生化指标的比较,为评价远期移植效果提供可靠依据.结果10例显效4例,胰岛素平均减量77.5%.有效6例,胰岛素平均减量58.5%.与移植后1年及5年比较,显效率下降,但仍然有效.移植前有并发症的5例,移植后病情缓解.结论胎胰胸腺联合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远期效果较好,能够延缓及预防I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维娜;陆光生;方惠民;邵广州;薛勤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吻合浅静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吻合头静脉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4例,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踝周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8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静脉通畅.随访3~2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转移范围大,切取容易,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较好地解决了同类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的问题,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罗志平;边子虎;饶海群;谢建军;黄大江;曾剑文;廖洪跃;刘思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血管转流管在静脉窦旁脑膜瘤显微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2月~2002年3月收治静脉窦旁脑膜瘤18例,其中17例侵犯后2/3矢状窦,1例侵犯先天单侧横窦.术中全部应用血管转流管,在手术显微镜下施行肿瘤切除.结果全部病例均全部切除肿瘤和受侵犯之窦壁(SimpsonⅠ级切除),12例作人造血管移植重建静脉窦,4例行窦壁硬脑膜修补,2例因静脉代偿充分仅单纯结扎静脉窦,术后恢复好,无死亡病例.结论血管转流管的应用是保证后2/3矢状窦旁及横窦脑膜瘤全切除及顺利进行静脉窦重建的良好技术之一.
作者:刘金龙;黄正松;林佳平;吴新建;陈晓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膈神经为受区神经源的肌肉移植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带神经及血管的背阔肌移植治疗面瘫3例.术中以同侧膈神经作为受区神经源,以同侧面动、静脉为受区血管.肌肉起点固定于颧弓,止点固定于鼻唇沟及口角处.结果3例于术后12~16周逐渐恢复肌肉运动功能,面部动态和静态表情得到明显改善.2例肌肉移植后术侧较饱满,其中1例作二期手术修薄肌肉和皮下脂肪后得到改善.结论与现有的肌肉移植治疗面瘫的术式相比,该术式可以1次完成.手术不需要在健侧面部寻找面神经颊支,不会造成健侧创伤和留下瘢痕;另外,受区的膈神经较长且易分离,移植肌肉上仅保留很短的神经就足够吻合,使神经再生距离短,肌肉恢复功能较快.
作者:许扬滨;刘均墀;李平;徐晖;赖伟文;朱家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与评估经小切口用内镜在荧屏监视下摘除腰椎间盘这一手术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方法随访全部手术41例,用Nakano标准测定术后状况,优良率为92.7%;分析再次手术原因,并与其它方法进行的椎间盘摘除手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和功能障碍均消失,术后3个月均恢复原工作(41例),有3例分别于术后12、16和52个月复发,经常规开窗术治疗后,皆恢复正常.结论微创荧屏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近、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新型的手术选择方法.
作者:高伟;张明贵;章晔;黄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改进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腕背以远的皮肤缺损创面,设计以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血管蒂,沿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轴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结果临床应用8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累及前臂主要血管,适于修复虎口、腕背及手背等处较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柴益民;林崇正;陈彦堃;邱勋永;王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经验.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的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39例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听神经瘤,对影响肿瘤全切除的因素及手术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34例(占87.2%),次全切5例.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31例(79.5%),听神经解剖保留15例(38.5%),其功能保留率分别为56.4%、17.%.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率和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的关键.术中诱发电位的应用可提高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
作者:陈立华;刘运生;袁贤瑞;马建荣;方加胜;秦天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采用带血管蒂肋骨移位治疗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6例均获满意的治疗效果,全部6个月融合.结论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移位是治疗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振宇;姜鸿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异体手指复合组织与自体第二足趾同时移植再造拇、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自体()甲皮瓣包绕冷冻异体手指复合组织并连第二足趾游离移植为多指缺失者24例(25手)再造出拇、手指50指.采用信访填表、拍片、门诊复查15例(16手)进行疗效分析.平均随访时间4年.结果再造手指的触、痛及温度觉恢复,对掌功能优良,供足能胜任步行,但4例植皮区易磨损,3例(4足)()趾外翻,2例前足底产生胼胝.冷冻或冻干的异体手指移植后无排斥反应,供、受体骨与肌腱连接愈合.结论异体手指复合组织与自体第二足趾联合移植可减少足趾数丧失,多造手指,保持供足步行功能.移植物经过冷冻或冻干处理后,抗原性很弱,无须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
作者:侯明钟;黄燮青;贾万新;沈尊理;蔡燕娴;王岚;黄一雄;章开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应用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临床应用的90例,就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远期疗效及供区的功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皮瓣及复合组织瓣术后成活89例,仅1例术后皮瓣坏死.前臂背侧供区外形及功能正常.结论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路来金;宫旭;刘志刚;张志新;刘彬;杨喜林;于家傲;陈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报道手部大鱼际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89年起,采用掌浅弓或掌深弓转移、大鱼际肌瓣重新组合、损伤神经修复、皮瓣移植等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大鱼际损伤21例.结果受损的拇指和皮瓣均存活,两点辨别觉5~10 mm,大鱼际肌肌力4级,拇指对掌功能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大鱼际损伤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智;吴春辉;颜志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脉端侧吻合在游离组织瓣移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46例47个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中,将游离组织瓣动脉蒂断端修剪成90度截面13个,45度斜面26个,鱼口状8个.应用两定点间断、两定点连续和四定点连续缝合法分别吻合28、10和9个动脉吻合口.结果2例术中发生吻合口脱落微血栓堵塞皮瓣惟一皮支,经逆行推出血栓解除危象.三种端口之间及三种端侧吻合方法之间,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6个组织瓣成活,1例皮瓣因静脉栓塞部分坏死.结论应用动脉端侧吻合技术移植组织瓣安全可靠.
作者:李小军;庄永青;童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采用指背动脉蒂逆行掌背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8例,术后恢复满意,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25~60岁.病因:砸压伤2例,切削伤4例,机器绞伤2例.部位:食指1例,中指4例,环指3例.指端皮肤脱套2例,指腹缺损4例,指端缺损2例.创面大小:2.0 cm~4.0 cm×1.5 cm~2.5 cm,皮瓣面积3.0 cm~4.5 cm×2.0 cm~3.0 cm,血管蒂长6.0 cm~9.0 cm.
作者:娄宏亮;杨连根;安小刚;韩守江;葛海岩;王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5年10月~2000年3月作者采用组合组织移植的方法,修复18例足踝部严重组织缺损,保留和重建足踝部功能,获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滕云升;郭永明;张朝;赵玲珑;吴勐;王龙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伸指肌腱松弛症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1988年8月~2001年5月,我们对单指伸指无力和不能完全伸指30例行手术探查,术中确定为肌腱松弛,并采用自行设计的交指样编织紧缩缝合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贾全章;高吉昌;吴兴杰;邓庆蕊;张承敏;陈庆贺;王长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指动脉损伤常见于手指开放性外伤,而闭合性损伤较少见,如果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可导致严重后果.1995年以来,我们共处理指动脉闭合性损伤11例,现将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康庆林;田万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手术后神经轴浆流,建立评价术后神经再生的实验方法.方法SD大鼠18只,将右侧坐骨神经于坐骨结节远侧0.8 cm处切断后立即进行端-端吻合术.4周后,将放射性125碘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125I-HRP)500μl注入同侧小腿三头肌.注射后24h,取吻合口近段神经干,应用放射免疫γ-计数器进行组织放射性同位素强度的测定;同时取吻合口远段神经干,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神经干的神经纤维计数.将近段神经组织放射性强度和远段神经纤维计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当吻合口近段神经组织中放射性强度增加时,吻合口远段神经干神经纤维计数相应增加,两者的变化有相关关系,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术后神经纤维的再生状况可以用神经组织中放射性同位素强度来表示.放射性同位素追踪手术后神经轴浆流可以作为评价手术后神经再生的一种方法.
作者:尹宗生;顾玉东;朱建华;李光武;胡勇;华兴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能否被脊髓运动神经元逆行运输.方法氯氨T氧化法标记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新生SD大鼠经一侧小腿肌内注射125I标记的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测定左、右侧腰段脊髓的放射性记数.结果注射侧腰段脊髓放射性记数明显高于对侧.结论脊髓运动神经元可以逆行运输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
作者:李平;许扬滨;刘均墀;朱家恺;刘长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采用质谱技术研究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SDNP)的分子结构.方法将纯化后保持活性的SDNP,用TPCK-胰蛋白酶酶解,行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测定肽质量指纹质谱,以及碎片结构分析测序列,然后在相应的质谱数据库中检索.结果(1)激光飞行时间质谱测得完整样品中SDNP的分子量;(2)同时测得酶解样品中几十个肽段的质谱图,各肽段的分子量亦相应测出,检测8个肽段参数,通过蛋白质谱数据库MS-Fit检索未发现有蛋白100%吻合,Hypothetical protein有5个肽段符合(吻合率62%);(3)取酶解质谱中的2 305 Da片段经质谱碎片分析得到若干碎片离子类型图谱,从获得的参数通过蛋白质谱数据库MS-Tag检索得出该片段的氨基酸序列.结论通过质谱检测,许旺细胞源神经营养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6×103,部分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为EPVKKVTNSRRAKP-TKPNGHIAN.
作者:邬江;朱家恺;许扬滨;李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37岁.因左上肢伸腕、伸指受限1.5个月就诊.自诉1.5个月前在搅拌水泥时,其左上肢突发剧痛、麻木,腕关节及手指不能背伸.经当地医院诊治无效后住我院治疗.查体示:左上肢三垂征阳征,伸腕、伸指、伸拇及肱挠肌肌力0级,虎口区皮肤浅感觉减弱,左上臂中下1/3桡神经走行区有压痛,Tinel's征阳性.
作者:赵学文;张欣;钱万永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儿男,12岁,左上肢棉花机压砸伤8 h急诊入院.查:左上肢屈侧自肱骨中段到腕关节皮肤缺损达45 cm×15 cm,自桡骨颈平面以下屈侧全长外露,屈肌群仅剩环、小指屈、伸深肌及尺侧腕屈肌存在,尺神经血管鞘外露,尺动脉搏动弱,诸手指皮温低,中、环小指毛细血管反应微弱存在.
作者:林立;谭雄进;陈国奋;林昂如;顾立强;裴国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17岁,因左手示、中、环指外伤部分缺如、畸形10年余,要求修复再造而收住院.检查:左手示指及环指中远节缺如,中指中节短缩偏向桡侧成角畸形,末节残存,指甲外观满意.
作者:苑芳昌;柏春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2岁,2001年12月30日因左手搅入电动打米机致左腕部离断4 h入院,检查发现左腕部离断,仅腕背部有1.5cm宽皮肤相连,断端组织损伤、污染严重,腕屈、指屈肌腱及腕伸、指伸肌腱断裂,尺、桡动脉和正中神经断裂,左手各指冰凉,肢体远近断端另有多个横行伤口,腕掌侧有3 cm×3 cm皮肤缺损.
作者:陈强;王永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张宏勋;刘亚平;张云飞;汤海萍;何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杨硕望;韦文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牛军;曹飞;孙振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楼征;王秋根;杨超;张秋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张朝阳;赵德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吴波;吴景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张积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顾宇彤;张德松;强加和;陈浩;程志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俞汝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