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确立“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为活动主题,选择2014年4月至10月收治的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月收治的42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行脐部准备(活动前),7~10月收治的50例患者采用品管圈方法行脐部准备(活动后),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原因,针对要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对比观察活动前和活动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的相关情况.结果 活动后50例患者,脐部准备缺陷率为10.00% (5/50),而活动前42例患者,缺陷率为59.52% (25/42),两组脐部准备缺陷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前患者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为71.43% (30/42),活动后患者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为96.00% (48/50),两组患者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前手术医师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为78.57% (33/42),活动后手术医师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为98.00% (49/50),两组医师对脐部准备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期目标值已达到,该问题得到明显改进.经过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圈员们在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荣誉感等各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提高圈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术前脐部准备流程标准化,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医生对脐部准备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秀霞;罗琳雪;韦雨芯;宁小敏;罗丽霞;冯玉珠;韦东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使用血塞通+天麻素治疗,B组50例单用血塞通治疗,C组50例单用天麻素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的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治疗后的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C组(P<0.01).B组治疗后的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5328,v=2,P=0.003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临床疗效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而A组下降幅度较B组和C组大(P<0.05或0.01).治疗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性眩晕能明显减轻眩晕等临床症状,且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覃华宏;冯小云;李春祥;雷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南宁市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流行情况及重点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该市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南宁市2013年的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南宁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83 765例,死亡382例,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1239.13/10万、死亡率5.65/10万、病死率0.46%.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和艾滋病;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丙类传染病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手足口病、乙型肝炎、肺结核和性传播疾病是南宁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吕忠其;卢耀状;郭亮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疑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妇产科收治的125例妇科疑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运用新型的3D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运用普通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发放自行定制的治疗效果评价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结果 12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副损伤发生.结论 3D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评价,保证患者满意度,减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尽快帮助患者提前下床活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峰;赖昌生;苏煜;吴映波;谢树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患者214例,按受检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按常规胃肠镜检查术实施护理,观察组按流程化护理的三个阶段六个步骤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况、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血压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况、配合程度,检查所需时间、麻醉药用量、发生呼吸抑制例数,检查中血压及脉搏变化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胃肠镜检查术中采用流程化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获取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缩短检查所需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增加检查时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性,极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雪梅;黄明宜;陆春彩;赵杏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在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之间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65名壮族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外周血血清IL-12水平,常规方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IL-12、ESR、CRP水平的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IL-12水平与ESR、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IL-12、ESR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L-12显著低于对照组,ESR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IL-12水平与ESR水平及CRP水平均无明显线性相关(P>0.05).结论 广西壮族骨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群,IL-12可能在骨关节结核的发病中起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陆潞;唐毓金;谢克恭;蓝常贡;潘生才;林佳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102例,采用抽签法分为3DCRT组和联合组各51例,3DCRT组给予3DCRT,联合组在3DCRT基础上加HIFU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淋巴结大小改变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吗啡用量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的梗阻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淋巴结大小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淋巴结消退情况好于3DCRT组.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吗啡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吗啡用量均显著减少(P<0.01);联合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3DCRT组(P<0.05),吗啡用量显著少于3DCRT组(P<0.01).两组患者的梗阻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淋巴结转移癌,3DCRT、HIFU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3DCRT,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英;魏林;赵大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收治的94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则给予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结果、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结肠镜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患者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保留灌肠治疗UC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国春;覃佑邦;莫亚青;宁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ermcath和Palindrome两种长期导管留置术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接受长期导管留置术的患者89例,分成两组,A组49例采用改良长期导管留置术留置Permcath导管,B组40例采用常规长期导管留置术留置Palindrome导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内渗血率.结果 A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内渗血率分别为98.0%、(8.1±2.4) ml、(41.23±12.56)min、10.2%,B组的分别为82.5%、(15.3±5.7) ml、(55.23±9.72) main、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留置术中,采用改良长期导管留置的Perm-cath导管较采用常规长期导管留置术的Palindrome导管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快捷.
作者:梁子安;马春成;禢晓燕;李杰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MURU)联合曼月乐(MIR)治疗中、重度子宫腺肌病(ADE)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有保留子宫意愿的中、重度ADE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测的子宫肌壁厚度及腺肌瘤的大直径将患者分成两组,中度组52例,重度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MU-RU联合MIR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痛经评分及经量评分,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结果 中度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重度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重度组(P<0.01).治疗后两组痛经评分均降为0分,两组经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值均显著下降(P<0.01)、子宫体积均显著缩小(P<0.01),治疗后重度组患者的CA125值显著高于中度组(P<0.01).两组子宫肌壁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MURU联合MIR治疗中、重度ADE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越凤;刘高焰;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RA患者123例,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分为活动组61例(DAS28>3.2)和低疾病活动组62例(DAS28≤3.2),按相应性别年龄特征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铁(Fe)、锌(Zn)等营养指标及球蛋白(GLO)、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等免疫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HGB、ALB、PA、TC、HDL、Fe、Zn、R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的HGB、ALB、PA、Fe、Zn、R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HGB、ALB、PA、TC、HDL、Fe、Zn显著低于低疾病活动组(P<0.05或0.01).三组GLO、IgG、IgA、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的GLO、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GLO、IgA显著高于低疾病活动组(P<0.05).HGB、ALB、PA、HDL、RBP、Fe与DAS28、GLO、IgG、IgA呈负相关(P<0.05或0.01),Zn与GLO、IgA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RA患者存在蛋白质、血脂、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与摄入不足、免疫功能紊乱及疾病活动相关.
作者:叶婷;米存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家属的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取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的GCS评分情况,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GOS评定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G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GOS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GOS评定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恢复快,且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华东;符黄德;罗起胜;黄海能;邓元央;罗琨祥;李传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7年到2012年每年抽取桂林市市区3家菜市场、5家大型超市及1家奶牛场的生肉类、非包装熟肉制品、乳及乳制品、生食蔬菜、水产品、冷冻饮品、熟制粮谷类制品等七类食品共831份,依据GB4789-2010中的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GB4789-2008中的方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H7、副溶血性弧菌.结果 在831份受检样品中,76份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9.1%;其中,检出沙门菌39份,检出率为4.7%,检出单增李斯特菌12份,检出率为1.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1份(5.4%),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4份(9.5%),大肠杆菌O157∶ H7未检出;2007~2012年桂林市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桂林市市售食品虽然致病菌阳性检出率逐年降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春旭;贺漓漓;李红梅;王彦文;李立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比较以不同分界血压分组的各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探讨优血压控制目标.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6例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急性脑出血期间的血压变化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状况,比较在不同血压水平条件下患者NIHSS评分情况.结果 患者入院28天后的收缩压与患者近期神经功能NIHSS评分恢复密切相关(r=-0.239,P=0.026),以收缩压160 mmHg为临界值分组,对比发现收缩压≤160 mmHg的患者近期(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NIHSS评分明显比收缩压>160mmHg的患者恢复快(P<0.01),而以140 mmHg收缩压及以150 mmHg收缩压为临界值分组对比,患者近期(入院第28天)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急性脑出血期的血压水平与近期神经功能恢复存在密切相关性,控制患者的收缩压≤160 mmHg,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案.
作者:劳小平;罗丹;罗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运用上田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痉挛性脑瘫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干预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上田疗法,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5个功能区G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5个功能区GMF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升高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 上田疗法治疗能明显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肌张力.
作者:张春梅;潘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肿瘤化疗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住院进行肿瘤化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的饮食,不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60例采用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进行营养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蛋白、血红蛋白、清蛋白的变化情况和肠痉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0天,两组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清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各个指标的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指标,降低由于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许颖;高天生;李河钊;范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滑膜炎关节镜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行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滑膜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术后A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同时进行康复治疗,B组为对照组仅进行康复治疗.记录关节镜切除滑膜术后7天、5周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时抽取关节液置于4℃保存,测定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组VAS评分降低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关节液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A组关节液SOD水平升高较B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7天、治疗后5周的关节液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A组关节液MDA水平下降程度较B组更明显(P<0.01).结论 关节镜膝关节滑膜炎术后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可以缓解术后疼痛,减轻膝关节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何文革;闫冬梅;李瑞阳;吴先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磷酸肌酸钠和能量合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0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予相同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能量合剂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组加用磷酸肌酸钠0.5 g加入5%葡萄糖2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钙蛋白T(cTnT)、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 治疗7d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酶激酶同工酶(CK-MB)、cTnT、QTd等6个指标值均明显恢复(P<0.01),治疗组各个指标值恢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的疗效显著优于能量合剂,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高慧敏;殷建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37例.A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采用PFNA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时长、出血情况、下地活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跟踪随访1年,收集对比Harris评分指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均小于A组,但A组下地活动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 (8/30),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个月、12个月B组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个性化手术方式.
作者:刘志坚;刘浩;李志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价值.方法 收集近5年经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200例,男性100例,女性100例.按研究对象的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92例及中老年组108例.计算所有患者颈椎C3、C4、C5、C6、C7的椎管矢状径、椎体中矢径、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结果 颈椎C3、C4、C5、C6、C7的椎管矢状径及椎体中矢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椎C4、C5、C6、C7两组的颈椎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椎C3、C5、C6有效颈椎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X线中有效颈椎管率用于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海;覃静;黄勃;韦德文;谢静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桂西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 12月在呼吸内科治疗的2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偶数人实验组,奇数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当天采用自行设计的COPD知识评价表评价两组患者的COPD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用COPD生命质量(QOL)测评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但实验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及焦虑状态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或0.01),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帮助桂西地区COPD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患者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梅银;邓惠英;彭春兰;黄小梅;庾婕;周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与苯巴比妥在小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治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达到Ramsay 4级时所需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脱机时间,用药前后各个时间点(镇静前、Ramsay 4级时、2h、12 h、24 h)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Ramsay 4级所需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及脱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各个时间点上,观察组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SpO2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MAP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明显的呼吸、心血管或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出现,停药后均能顺利苏醒.结论 与苯巴比妥相比较,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治疗患儿中,具有镇静效果好、停药后苏醒快、脱机时间短等优点,可提高机械通气有效性.
作者:刘世凯;陈祺棠;梁传乐;尧国勇;周群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IL-18与Th1型细胞因子IL-1、IL-8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变化,并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住院并诊断为HFMD患儿46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普通病例40例(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6例(重症病例组),选取同期经过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幼儿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形态观察、ELISA法检测各细胞因子水平、淋巴细胞凝胶电泳观察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表皮层增厚,血管增生、扩张,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表皮细胞碎片.与对照组比较,普通病例组和重症病例组的IL-18、IL-1、IL-8、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通过淋巴细胞凝胶电泳观察到,病例组彗星细胞比对照组多.结论 IL-18可能通过影响Th1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对Th1/Th2平衡进行调控而参与手足口病发病机制,IL-18有可能作为临床干预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
作者:黄月艳;唐汉庆;李清锋;李晓华;卢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高血糖是危重症患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严重高血糖可影响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加重或促进原有疾病的进展,加重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造成不良的临床后果.因此,危重症高血糖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目前研究表明,PI-3K信号通路在糖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PI-3K信号通路与危重症高血糖有密切关系,现对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晓洁;吴标良;何明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围手术期的患者受到麻醉、手术相关的心理刺激及躯体手术创伤刺激,势必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表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受到破坏,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种应激反应程度越强烈,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并且越严重[1],因此减少或避免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发生,对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大于10%,知晓率却不足5%.国内CKD患者的病因仍以原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居多,约占40%,而发达国家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为其首要病因.CKD很难根治,绝大部分患者终将进入终末期(即尿毒症期).而在各类CKD的死因当中,心血管事件居首位.研究发现[1],CK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轻度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性已明显增加,并且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CKD之间的CVD患病率均存在差异性.CKD患者拥有众多CVD危险因素,这包括传统与非传统危险因素,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引起了科研人员广泛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CKD患者中高Hcy在心脏血管系统疾病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COPD患者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高发人群[1].COPD急性加重患者合并PE者占33%[2],因临床表现与原发病重叠,发生后病情严重,临床往往诊断不及时,而导致愈后不良.COPD合并PE病人的死亡率是未合并PE病人死亡率的2倍[3].小范围的PE可无明显症状,而巨大的PE可导致猝死或严重休克.因此,对COPD患者有效的PE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现将其形成因素、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耀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是全球盲人高发的主要地区之一,约有670万盲人,占全球盲人总数的18%,其中主要致盲原因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约占盲人总数的一半[1~3].目前白内障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复明手术,不但需要选择植入合适度数的人工晶体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而且使患者尽可能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因此根据不同人群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是保障术后视觉质量的关键.
作者:梁高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1],其性质为急性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常见和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尽管疼痛管理手段不断更新、改进,但术后患者镇痛不全发生率仍为43.9%[2],术后镇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目前欠缺有效的术后疼痛护理的规范化管理是主要原因.笔者就术后疼痛护理管理综述如下.
作者:杨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心房颤动(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C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有害性心律失常之一,65岁以上人群房颤的发生率达5%[1].栓塞,尤其是脑栓塞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恰当的抗栓治疗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我们通过观察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使用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和阿司匹林的预后情况,探讨老年患者应用华法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适宜抗凝强度.
作者:秦培英;周钦;禢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婴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主要是以静脉使用抗生素,口服止咳、化痰药物为主,气道雾化为辅.但由于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殊性及年龄小,咳嗽反射弱,无力将淤积在气道中的痰液咳出,不利于肺部炎症的吸收,严重时可发生痰堵窒息死亡.我们在采用基本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配合进行呼吸道综合管理(气道雾化、拍背排痰、翻身、吸痰、健康教育),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朱冠兰;梁修业;李锦雁;危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骨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相对复杂的学科,它与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多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学生的医学基础扎实.传统的三阶段式教学模式,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自学效率低,甚至失去学习兴趣,终理论测试成绩不理想、临床实践能力低下.为改善此教学现状,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本研究旨在探索器官系统课程模式下案例教学法(OSBL-CBL)在骨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提升骨科学教学的质量,适应形势发展及改革需要和我校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用型人才目标.我院于2012~2014年采用OSBL-CBL对2010级学生进行了骨科试点教学改革,现将改革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蓝常贡;唐毓金;谢克恭;龙丽珍;潘征;谈玉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点眼药是检查、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方法,眼科住院患者点眼率达95%以上,平均每人每天点眼药达5~6次[1].滴眼药水成为眼科护理人员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遵医嘱按时、按次数地正确滴眼药水,对促进患者眼疾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品管圈(QCC)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指有相同或接近工作性质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活动,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2].我科于2014年4月至10月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于“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滴率”的实践中,取到了满意成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芳;黄莎莎;何妍婷;覃和平;农坚;凌雅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治疗方法之一,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其中低血压常见,其发病率可达30%左右[1],因此如何判断及正确处理低血压对血液透析病人尤为重要,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91例,男64例,女27例,年龄18~82岁,平均48.1岁.透析时间短1个月,长1年;总行血液透析2694例次,发生低血压271例次.其中超滤过量202例次,对于透析器膜过敏发生低血压22例次,因其他原因发生低血压47例次.
作者:林小英;韦艳琴;黎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失血性休克指血液大量、快速流失引起的休克,多见于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各种严重多发性外伤引起的大血管损伤失血及产科大出血等.失血量及失血速度是造成失血性休克主要的因素,大部分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微循环凝血,其与失血性休克具有密切关系[1].手术室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场所,手术室护士快速进行术前准备及术中有效抢救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院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下抢救护理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甘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