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75
  • 国内刊号:45-1341/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8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72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微创医学杂志   2000年1期文献
  • 缺血性中风68例临床观察

    1994~1997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68例轻、中度缺血性中风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培他啶加复方丹参联合治疗眩晕症96例

    笔者自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用培他啶加复方丹参联合治疗美尼尔氏病眩晕,缺血性脑血管病眩晕及颈性眩晕96例,收到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文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脑复素、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临床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居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1],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卒中病例的60%~70%[2],且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我科近两年用脑复素及脉络宁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红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脑炎的脑电图改变与早期诊断(附68例分析)

    为了探讨脑电图对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简称腮脑)的早期诊断价值,我们对1990年9月至1999年10月间临床确诊的腮脑患儿做脑电图分析.

    作者:宋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8例子宫腺肌病误诊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子宫腺肌病认识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但其临床误漏诊较高.本文通过分析28例误诊的子宫腺肌病临床资料,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误诊原因.

    作者:何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

    高龄心肌梗塞病人,病情多重且复杂,治疗比较棘手.本文对我院1995~1998年收治的70岁以上3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高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栋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姜术胃康丸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症状群,是消化内科常见病,至今尚未有肯定和统一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0年以来,用姜术胃康丸按照单盲法临床观察NUD35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德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68例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观察

    QT离散度(Q-Td)为心电图不同导联心室复极时间的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冠心病患者对Q-Td的影响,作者对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耀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美心力与立其丁、多巴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22例疗效观察

    顽固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比较危重的疾病,治疗棘手,病死率相当高.我们于1997年6月至1999年5月采用美心力与立其丁、多巴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成华;陈丽仙;刘惠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报告

    本院1996~1998年共收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共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瑞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混合性中风11例临床分析

    随着计算机摄像技术的发展,混合性中风逐渐增多,我科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冀荣;吴贤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已婚妇女约半数以上患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而宫颈糜烂的妇女,其宫颈癌的发生率高于无宫颈糜烂者[1].因此,治疗宫颈糜烂、预防宫颈癌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5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怀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25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0~1998年共收治甲状腺癌25例,现对其临床诊治情况并结合有关文献总结报告.

    作者:黄有汉;李钧才;覃永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小板参数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三腔管压迫止血处理中的意义

    血小板计数(PLT)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临床上诊断出血性疾病的重要参数,PLT减少、MPV增大者出血的可能性大,病死率高[1].然而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门静脉压力过高,食道静脉高压、曲张,在机械磨擦等情况下破裂大出血,血小板参数变化在估价三腔管止血效果的报道甚少.本文对76例用三腔管止血压迫止血患者PLT和MPV进行检验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斯志萍;杨美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顽固性癫痫伴精神障碍初步体会

    我院采用第四军医大学黄河机器制造厂生产的FYJS85-Ⅳ型射频仪、FY85-Ⅱ型脑立体定向仪开展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伴精神障碍7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黎庆初;吴媚;黄东兴;古世堂;李瑞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镁剂治疗乌头碱致恶性心律失常

    镁剂治疗心律失常已有较长的历史,由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以硫酸镁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分区植皮法治疗颜面部三度烧伤21例体会

    颜面部因其位置暴露,遭受烧伤的机会较多,而且具有口、眼、鼻等重要器官,深度烧伤后,水肿重,渗出物及分泌物较多,易招致感染,造成创面加深,迁延不愈,且愈后遗留瘢痕易致毁容及影响五官功能.故尽早清除坏死组织,并根据颜面各部功能及皮肤张力分区植皮,可以尽早封闭创面,减少愈合功能障碍,并且其外观、表情较整张植皮自然,能够得到较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吴鹏;马东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淋病并发急性淋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淋菌性前列腺炎多在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时,淋球菌侵及后尿道而引起.由于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尿路感染症状,故临床上易漏诊,延误治疗,也是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我院1996年3月~1998年10月共治疗男性淋病患者306例,其中发现并发急性淋菌性前列腺炎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献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胸部钝挫伤并血气胸40例的诊治体会

    胸部钝挫伤并血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的急症,其中一部分为复合伤,伤情严重而复杂.我们从1993年7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胸部钝挫伤并血气胸4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韦宇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善得定治疗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24例临床观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996年以来,我们对24例经垂体后叶素治疗无效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改用善得定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志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龙胆泻肝汤应用举隅

    龙胆泻肝汤为<医学金鉴>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之效,主要用于肝胆实火上炎和肝经湿热下注诸证,临床应用广泛,若加减得当,辨证准确,疗效显著,现举验案数例.

    作者:杨海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表现的甲亢5例误诊分析

    以周期性麻痹(周麻)为首发表现的甲亢临床较少见,易误诊,现将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9年6月共收住院的187例甲亢病人中以周麻为首发表现而误诊的5例报道如下.

    作者:冯贵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

    我院自1993年12月至1997年3月,对25例锁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粗线环扎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肺癌术后早期胸腔内化疗不良反应及防治

    术后化疗是提高肺癌术后生存率的有效方法,给药途径多为外周静脉注射,且多在术后2~3周或1月后进行[1,2].静脉化疗局部浓度低,疗效不佳,术后早期胸腔内化疗,使局部浓度大大提高,有利于杀灭胸腔内游离、残存的癌细胞及肺门纵膈淋巴转移灶.1996年11月来,我们对19例肺癌患者采用术后早期胸腔内化疗,近期疗效满意,但亦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本文重点讨论其不良反应及防治.

    作者:陆军;陆光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三仁汤新用3例分析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由杏仁、生薏仁、白蔻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专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而设,笔者将其化裁治疗临床杂病,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梁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患者肾活检体会

    为研究三硝基甲苯(TNT)对肾脏的损害,我们对5例TNT中毒患者在CT导引下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均获成功.

    作者:赵逢瑞;田春艳;徐文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56例阵发性心悸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为探讨阵发性心悸患者的心律失常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本院1997年2月~1999年4月门诊及内科住院以阵发性心悸为主诉症状的病人256例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常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体会(附20例报告)

    结肠癌在其病理发展过程中可导致结肠梗阻、肠管扩张,极易发生破裂穿孔.因大多数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如何选择一个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本文报告作者对结肠癌并结肠梗阻外科治疗的结果与体会.

    作者:邓洪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恙虫病3例误诊分析

    1997年6月我院首次发现恙虫病,至1998年底共收治3例,在发病早期均被误诊.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现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黄桂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60例临床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叫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系上消化道非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症候群.发病率高,但发病机制不十分明确.因此治疗药物多种多样,疗效不一,严重困扰患者.我院于1995年4月起用西沙必利治疗FD患者160例,疗效满意,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汤似珑;金丽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附30例报告)

    阑尾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如何防止切口感染,是普外医师值得重视的问题.下面就本院5年来30例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预防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杨国奖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2例分析

    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作用,能使肾血流量增加,促进尿钠排泄和对抗儿茶酚胺及血管紧素Ⅱ的作用,且能抑制血小板凝集.我们应用PGE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3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注射用穿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其中90%以上由病毒所致.我科于1998年2~10月用穿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与传统抗病毒药物--病毒唑注射剂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月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30例低血压病人血液透析的临床体会

    低血压病人血液透析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致病情恶化,故一般作为血液透析的相对禁忌症[1].但在病情发展的需要下,如采取适当措施,使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仍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且无严重并发症.我院血透中心1996年5月至1999年8月成功地对30例低血压病人血液透析36次,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皮下毛囊剪除术根治腋臭及脱毛(附93例分析)

    1997年3月~1998年9月我科收治腋臭93例,每例根据腋毛分布范围采取1至3个顺皮纹切口,剪除皮下毛囊,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潘生丁、桂益嗪和谷维素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潘生丁、脑益嗪和谷维素口服治疗27例顽固性荨麻疹,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贤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诊断(附70例分析)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简称ANFH)是常见的关节疾患,据统计约30%~50%的患者双侧髋关节受累,青壮年多见.目前在基层医院,X线平片仍为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手段.现将本院收治的70例ANFH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覃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风湿治疗仪及TDP辐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

    为探讨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自1989年5月~1992年8月采用TDP辐射,1992年9月~1996年5月采用FD-1型风湿治疗仪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雅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26例甲型副伤寒临床及实验室参数分析

    副伤寒是好发于秋季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1].可是本市于1997年、1998年1~3月和1999年1~2月3次散发流行,共收治226例,现将临床和实验室参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夏亚仙;邬明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强化戊二醛对吸痰管消毒效果的观察

    下呼吸道感染在所有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中占第一位[1],气管切开病人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占同期病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总数的68.1%[2].其原因除与病人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误吸、气管切开有关外,吸痰管消毒不彻底也是其中之一.为探索一种高效快速、安全实用、价廉的消毒法,本组采用2%强化戊二醛浸泡法对吸痰管进行消毒,用0.5%过氧乙酸、2%消佳净浸泡法进行对照消毒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连初秋;何卫;凡金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睾丸扭转的诊治体会(附5例报告)

    睾丸扭转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易发生误诊而延误手术时机,造成睾丸不可逆的损伤.故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对于突然发生单侧阴囊肿痛病人,均应考虑有本病发生可能.现将本院4年来收治的5例睾丸扭转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若衡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结核性脑膜炎与低钠血症(附36例分析)

    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4月收治结核性脑膜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36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开强;张朝清;周德甫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成药致药疹24例分析

    近年来,药疹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现将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中成药引起药疹的24例进行分析.

    作者:覃红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射流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30例重度哮喘临床观察

    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是呼吸内科一个棘手的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治疗重度哮喘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克刚;钟蔚;许承琼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70例临床分析

    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7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卓晶明;王秀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焦虑症45例临床观察

    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焦虑症疗程长,起效慢,有效率低.据报道,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症效果好[1].为了解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焦虑症的效果,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并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焦虑症45例,并与常规疗法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飞姻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胸腔注射榄香烯乳、顺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或其他肺部转移瘤侵及胸膜而引起的癌性渗出,治疗较困难,预后也较差.我院采用榄香烯乳、顺铂行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各20例,发现应用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秀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国产峰速仪的重复性和敏感度研究

    目的观察国产峰速仪对哮喘患者因气道直径变化引起流速改变的敏感度和重复性.方法选择金桥地区确诊为哮喘的37例病人,对每位入选者除发给科卡版峰速仪外,还对其进行正确使用方法的指导,以及准确记录每次实测数据、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结果 37例病人测定重复性平均变异为5.97%,重复性变异表现<10%为31例;10%~20%5例;>20%1例.敏感度小PEF值为135L,大值为800L.结论国产峰速仪与英国产的Wright峰速仪及英国电子峰速仪测得结果相仿,虽然PEF值的瞬时呼气流速较易变异,然而其简单易行,仍不失为一种防治哮喘的良好工具.

    作者:邱仪华;施鸿瑞;葛洁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钠加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低分子肝素钠(LMWH)联用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我们于1998年1月起用LMWH加阿斯匹林治疗UAP患者28例,同时与普通肝素(UFH)加阿斯匹林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凡武;周杨;刘德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特点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近年为人们所认识的一种哮喘类型,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常被人们误诊、漏诊.作者近年诊治21例,并结合1991~1997年文献报道的98例进行分析.

    作者:陶涧;何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人血脂与脂肪肝关系研究

    脂肪肝系指肝细胞中脂质,特别是中性脂肪沉着蓄积,超过生理含量而又无其它明显形态学异常的病理状态.研究证实,脂肪肝与血脂含量,特别是甘油三酯含量有密切的关系[1].本文通过对50名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老年病人的血脂主要成份进行回顾性研究,目的是了解血脂主要成份与脂肪肝的关系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韦德湛;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流行性出血热特殊临床表现(附5例报告)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早期,其特有症状尚未充分表现,常以某一系统症状或体征为突出表现,极易造成误诊.笔者于1992年1月至1998年12月遇到EHF特殊临床表现5例,现就实例作一分析,旨在提高对其认识.

    作者:练祥;梁伟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郁胆42例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伴重度郁胆是目前肝病治疗难点.我们试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郁胆病人4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陈立军;颜鸣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32例疗效观察

    非洛地平是一种长效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扩张动脉,降低血压,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我们采用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3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毅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附114例临床分析)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其中60%发生于口腔颌面部[1].其治疗分为手术及非手术方法,尽管方法很多,但各有其局限性.平阳霉素(下简称PYM)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2],据此,本组病例采用PYM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梁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颈动脉系统TIA病人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改变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颈内动脉系统TIA病人均在末次发作后24h内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速度测定.结果①病人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性各指标均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绝大多数患者脑动脉有严重狭窄或痉挛存在,从而引起脑血流速度的改变.结论血液粘度增高、颅内动脉的狭窄或痉挛引起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是导致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两种机理.

    作者:沈岳飞;许永成;黄春霞;苏兰花;苏承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丁丙诺啡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LCP模式丁丙诺啡的低有效止痛浓度.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效果优的手术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六组,以0.2%布比卡因100ml+5mg氟哌利多为基础液,除第Ⅵ组单纯用0.2%布比卡因外,其余加麻醉性镇痛药,Ⅰ~Ⅳ组丁丙诺啡分别为0.1mg、0.15mg、0.225mg、0.3mg,Ⅴ组为吗啡5mg.对比其48小时用药量、手控次数、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用药量和手控次数Ⅱ~Ⅴ组无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Ⅵ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镇痛优良率Ⅱ~Ⅴ组无差异,与Ⅰ、Ⅵ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分别为P<0.01、P<0.005).不良反应Ⅰ、Ⅱ、Ⅲ组明显低于Ⅳ、Ⅴ组(P<0.005),Ⅴ组与Ⅳ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吗啡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丁丙诺啡;在上述基础液的条件下,丁丙诺啡的有效止痛浓度以0.0002%为宜.

    作者:黄映善;叶有国;黄明英;黄志强;苏高盛;宋建文;黄云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定安用于术中低血容量的临床观察

    血定安是新一代明胶改良配制的血浆代用品.通过对30例成人腹部手术患者不输血而输注血安定以观察其血液动力学和血系生化的变化.

    作者:刘燕洁;胡彦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间期离散度与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AMI早期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8例AMI患者(AMI)72h内的QTd并与36例健康人(对照组)QTd作对比.结果 AMI组QTd为(60.57±47.03)ms,对照组QTd为(27.52±17.36)ms;AMI组中,死亡组(7例)QTd为(85.50±45.19)ms,存活组(31例)QTd为(49.90±32.0)ms,均P<0.01,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AMI早期QTd增加可作为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廖熙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骶管药物注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附35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腿痛重要原因之一.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骶管硬膜外腔药物注射结合腰椎牵引、理疗、按摩等综合保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余例,效果满意,现将其中资料较齐全的35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铭;林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肺部孤立性炎性病变24例的CT诊断

    尽管已出现高清晰度CT、螺旋CT,但对肺部孤立性病变的诊断仍无特异性.本文对我院经病理证实及抗炎治疗后CT或X线随访检查的24例肺部孤立性炎性病变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对肺部孤立病灶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鹏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多根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合并有心、肺、胸及内分泌等方面的内科疾病,非不得已,一般不宜较大手术.多根螺纹钉内固定术由于其损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等优点而获推荐.我院自1993~1998年对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电视监视下多根螺纹钉内固定术,疗效满意.

    作者:崔彩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或/和硝酸甘油治疗心源性休克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或/和硝酸甘油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效果和理想剂量.方法 33例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应用多巴胺加酚妥拉明或/和硝酸甘油为主治疗,多巴胺60~180mg,酚妥拉明10~20mg,硝酸甘油5~10mg加入250ml液体中,电脑微泵调速.结果 33例有效3例,治愈8例,死亡22例,死亡率66.7%.多巴胺理想剂量8~10μg/(kg.min),酚妥拉明2~5μg/(kg.min),硝酸甘油2~10μg/(kg.min).结论多巴胺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主要药物,多巴胺联用酚妥拉明或/和硝酸甘油等2~3种活性药物是安全有效的关键是控制好剂量.

    作者:宋观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24hDCG监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分析

    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发现,除伴有心绞痛或相关症状的心肌缺血外,还有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存在.SMI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猝死存在着因果关系[1].本文从165例冠心病患者DCG监测中选出有心肌缺血76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SMI的DCG及其发生规律和特点.

    作者:谢萍;关浩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临床常见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分析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已经发生改变,其细菌的耐药性也不断发生变化.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指导临床用药,防止抗生素的滥用,本文统计了本院近3年临床各种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斌;张道桦;严仔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抗结核药对HBsAg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为了解抗结核药对HBsAg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我收集了资料完整的初治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一简要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春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筋膜炎之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被误诊为肉瘤的原因.方法观察74例被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筋膜炎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其中对62例采用ABC、LSAB法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74例病人临床表现均为良性经过,但镜下组织学极似肉瘤形态,68例获随访,结果均存活,复发率不足1%;62例做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梭形细胞Vimentin阳性,MSA、SMA和KP1部分病例阳性,Keratin、S-100、Desimin均为阴性.结论结节性筋膜炎本质是炎症而非肿瘤,注意临床资料,并结合镜下无巨大怪异细胞、无坏死等特点是避免误诊为肉瘤的关键.

    作者:黄照权;Philip W.Allen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4例报告

    我院于1986~1998年保守治疗4例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三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肝源性糖尿病28例临床分析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病常引起糖代谢紊乱.现就我院1990~1998年确诊的28例肝源性糖尿病分析如下.

    作者:杨志毅;郗金祥;杨晓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乳素及初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足月健康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硬膜外注入布吡卡因+芬太尼行分娩镇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催乳素,观察泌乳始动时间,以NRS评定镇痛效果及情绪状况.结果镇痛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情绪N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产后24h PRL高于对照组(P<0.01),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增加PRL分泌,促进早泌乳.

    作者:王为敏;张平;黄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滴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Ⅰ组):地尔硫(艹卓)60mg/d及硝酸甘油10~20mg/d静滴,连用7d;对照组(Ⅱ组):硝酸甘油10~20mg/d静滴,连用7天.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心律、心率(HR)、血压(BP)、ECG(ΣST、NST)变化情况.结果一周内Ⅰ组疼痛缓解率、房颤转窦律数较Ⅱ组有显著差异(P<0.05);发展为AMI无差异(P>0.05).Ⅰ组治疗后ΣST、NST、HR、SBP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Ⅱ组治疗后NST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ΣST、NST有显著差异(P<0.05);HR、SBP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窦缓、低血压为治疗副作用.结论地尔硫(艹卓)及硝酸甘油静滴治疗UAP较单一使用硝酸甘油更有效,对心功能<3级较安全.

    作者:骆雪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抗休克在产科中的应用

    宫外孕破裂、不全流产大出血、前置胎盘大出血、产后大出血一般发生突然、出血量大、凶猛,病人往往在短时间内便迅速进入低血容量休克状态.此类病人在病因处理的同时,如何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确保在短时间内补足血容量是一个重要问题.自1997年5月以来,我们应用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莫暖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利咽药梅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利咽药梅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体外抑菌、体内抗菌、小鼠耳肿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扭体和热辐射观察该药的药理活性.结果该药明显降低金葡和甲链感染鼠的死亡率,体外对一些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抗巴豆油引起的耳肿及HAC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对小鼠扭体有一定的对抗作用,但对热辐射致痛无对抗作用.结论具有一定程度抑菌、抗炎及镇痛作用,用于治疗各种咽炎是有效的.

    作者:黄洪柯;李茂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104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8年开始开展新式剖宫产术(简称改良组)104例,与对照组(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06例进行对比分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莲花;韦春葵;韦永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的探讨

    高血压易造成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改变,严重影响高血压的病程及对治疗的反应[1].本文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左室结构及功能的检测,并与同年龄组血压正常人作对照,以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改变及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马云霞;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护理体会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广泛增生浸润,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后骨髓受到高度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1],感染机会增多,加强护理是控制感染等并发症的关键.我科近4年来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48例,在化疗期间控制感染等方面的护理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蒙桂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侧卧位气管内插管的体位配合

    侧卧位是手术常用的体位之一,主要用于胸肺、脊柱、肾输尿管的手术.而侧卧位插管一般情况下不做常规使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应用,有助于病人的抢救.1990年以来我们配合麻醉师对18例患者在不同情况下行气管内插管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排气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次性输液器,既给临床治疗、护理操作带来方便,又能防止交叉感染,且目前人们的经济水准均能承受,故广泛应用于各层次的医疗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排气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作者就这些问题与对策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排气质量,从而提高输液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邓春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手术配合的探讨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是1995年问世的新型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新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我院自1999年3~10月施行TUVP9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农红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浅谈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不仅部分反映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影响医院的声誉,还给病人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薛桂凤;钱爱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晕针患者肌肉注射时的心理护理

    消除晕针患者肌肉注射时的恐惧感是护理人员的职责,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杨巧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浅谈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1997年5月~1999年5月对我院住院分娩的282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就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谈谈自己的一些临床体会.

    作者:欧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例胎盘早剥并发DIC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我院今年收治1例胎盘早剥出血并DIC的产妇,现将其抢救经过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体会

    农药中毒,特别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临床较常见.近年来我们共抢救40例,现将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何非;张卫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门诊开设护理咨询台的体会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是每位就诊病人的必经之路.在门诊中央设立护理咨询台,台上放置体温计、血压计、健康咨询本、开水、饮水杯等.护理咨询是利用医学知识和护理手段,给咨询者介绍各种疾病的护理方法、操作技能以及卫生保健知识,其目的在于加强全民健康及卫生意识.护理咨询对于扩大护士职能,扩展护理工作范围,促使护理工作走出医院面向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护理部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及群众的需要,于1998年5月在门诊部开设了护理咨询台.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蒋爱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镰旁巨型脑膜瘤病人的整体护理(附1例报告)

    大脑镰旁脑膜瘤是脑膜瘤中常见的类型,约占颅内脑膜瘤总数的28%[1],其起源于大脑镰,常埋入脑实质内,并可向大脑镰两侧生长[2],对脑组织压迫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我科近收治1例镰旁巨型脑膜瘤(CT示肿瘤9.5cm×7cm×6cm)的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收到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卫;连初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肺心病病情加重的护理因素分析及预防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心脏病之一[1],秋冬季多见,诱发病情加重的因素较多,其中护理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本文对28例肺心病病情加重的护理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消除诱发因素,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张善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尺动脉直穿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之一,各种临时性血管通路在临床上使用和报道颇多,使用尺动脉的报道罕见.近来,笔者选用尺动脉直接穿刺4例患者,共16例次血透治疗,除1例因血压低,血管搏动弱而失败外,其余15例次均成功并且一针见血,血流量达200~250ml/min,完全达到血透治疗要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柏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

    心律失常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十分重要.我院从1992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行心内直视手术71例,由于术后我们进行了严密的监测与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全部手术均获得成功.

    作者:王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重复阑尾伴发肠系膜囊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12岁,因右下腹疼痛伴发热5天于1998年10月22日入院.T38.8℃,P95次/分,R22次/分,BP120/90mmHg,腹平坦,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麦氏点明显;右下腹似触及约8.0cm×7.0cm囊性肿块.肠鸣稍弱,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作者:陈小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1例报告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临床少见,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子彦;黄洋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诱发心绞痛1例分析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上腹部胀痛、柏油样便1天入院.

    作者:曹积慧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致过敏反应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因颜面、躯干和四肢出现点状红疹,片状红斑3天于1999年7月30日急诊入院.

    作者:刘莉;安琳;杨万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脉滴注双黄连致过敏性休克1例

    双黄连粉针剂为棕色粉未、味苦、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近年来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其不良反应常见是胃肠道反应、皮疹、局部微血管疼痛、肠痉挛[1]等症状,一般减慢速度后症状很快消失.我们遇到1例因静脉点滴双黄连粉针(冻干)剂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桂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甘露醇致皮肤过敏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1岁.头部被打伤伴头痛、呕吐7天入院.在外未作处理.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入院时查体:T37.0℃,P80次/min,BP19/11kPa.表情淡漠,有时烦躁、谵妄,应答欠流利.头皮额顶部淤血,熊猫眼征阳性,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

    作者:张正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1例

    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长期服用卡马西平致低钠血症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患癫痫20年,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20年来,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查体:T36.7℃,BP18/10kPa.神志清,精神软,浅表淋巴结未及,巩膜不黄,心肺(-),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不亢,双下肢无浮肿,四肢抽搐,肌张力增强,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吴冬海;邵志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输尿管结石术中回落肾盂2例报告

    1 病历简介例134岁男性,因反复右腰胀痛10年加重10天入院.经B超、尿路平片及肾盂造影确诊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右肾重度积水.完善术前准备后在硬膜外麻下行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取经腰部第十二肋下偏前切口,切开腹壁,将腹膜推向内侧,分离显露右侧输尿管上段,但未探及结石,术中摄片证实结石回落肾盂,遂向上分离显露肾盂,并切开取出结石.

    作者:谭达丛;苏金平;莫仕安;廖增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护理人才--人才招聘引发的思考

    今年,我校并轨招生的第一届护理专业毕业生被全部推向了市场.从五月份起,同学们从人才市场陆续带回的信息,不能不令人深思.

    作者:文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有上升趋势.除了住院治疗外,更重要的是让病人掌握有关知识,积极加以防治.我科自1997年3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哮喘病人44例,并开展院内以及出院后健康宣教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误诊病例思维分析

    引起临床误诊的原因尽管很多,但约有三分之一的误诊是由于临床思维方法偏差而造成的[1],现以一例恶性淋巴瘤误诊为鼻咽癌为例分析其误诊思维.

    作者:杨云利;刘立义;陈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专护生临床带教探讨

    临床实习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完成从护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后过程.对护生的实习,带教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指导.

    作者:林小梅;林小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浅谈目标教学中的补偿与矫正

    布卢姆认为:如果所有的学习者都具有必要的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学的质量适合于学生的背景和特性,那么,所有的学生和大多数学生都应该能够掌握这门新的功课.学生学习任何功课时的差异,很多都可以通过学生在成绩、动机和态度等方面履历的差异得到说明[1].因此,在教学前,必须把这些不同的履历诊断出来,即进行诊断性评价.诊断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学习技能的准备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矫正.诊断性评价的矫正属于补偿矫正[1].本文就目标教学中的情感、认知和学习技能的补偿,结合妇产科教学,阐述如下.

    作者:马晋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在内科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我院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重视对病人教育工作,将病人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之中,针对不同病种、不同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陆宏翠;杨木兰;曾爱群;薛小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肺栓塞的临床特点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以下简称PE)主要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导致肺动脉及其分支阻塞而产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综合征.

    作者:关浩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诊治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因神经病变失去知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其发病率国外约5.8%~6.3%,国内较低,约0.9%~1.7%[1].临床表现为肢端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皮肤慢性溃疡和坏疽等.糖尿病足的治疗相当困难,其发展往往导致终的截肢或合并全身严重感染而死亡.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就DF的发病机制,诊断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王兴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研究现状

    自广泛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先天性甲低)筛查以来,使其成功地诊治,从而改善了先天性甲低的预后.但近年许多学者发现新生儿非甲状腺疾病也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且与临床疾病密切相关,现将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潘革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概况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护理部门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近年来,国内外对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各科的使用研究十分重视,而且在各种临床适应症的研究上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概述.

    作者:吕东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心房颤动的离子通道变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2%~4%,大于75岁则为11%~17%.房颤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亦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占3%~11%).临床上虽然有证据指出心房不应期(ERP)缩短和多子波折返在房颤中起着重要作用[1,2],而且,从功能上也了解房颤的机理,但引起房颤的离子变化还不甚明了.近年来,已通过动物模型和房颤的人体标本对房颤的离子通道及其基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进展.

    作者:钟国强;刘唐威;黄从新;朱树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近况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除钡检以外的CT、EUS、MRI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放射科医师对胃癌的认识不仅是诊断而已,而对肿瘤的大小、形态及TNM分期也需了解,这对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方式,评价疗效,判断预后等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韦湘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晚期食道癌的治疗新进展

    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国家,据1980年资料显示,食道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2.4%,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组织学分类以鳞状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占90%以上,而腺癌占5%左右,小细胞未分化癌比较少见.食道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一些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癌患者由过去单纯的放疗发展到化疗加放疗、食道内支架治疗,收到一定的疗效[1].如何治疗患有严重食道狭窄、进食困难并营养障碍的晚期食道癌患者,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就近期晚期食道癌的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冯国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活血化瘀临床应用近况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经过壮族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之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临床表明,本疗法具有祛风止痒、散结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而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属畏寒、发烧、肿胀、疼痛、瘘痹麻木、瘙痒等范畴的病症[1].有学者统计本法可治疗150多种疾病,且疗效确切,灸时无痛苦,灸后无瘢痕[2].现仅就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活血化瘀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牙廷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亚低温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亚低温(28℃~35℃)对缺血性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无深低温所致的各种并发症[1].本文就近年有关文献对其保护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檀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研究进展

    1908年,Miles提出直肠癌不论其部位如何,均有向上、侧方和向下三个方向淋巴扩散.为清除所有可能发生的淋巴转移,腹会阴切除术是唯一可供选用的术式[1].本世纪三十年代起Babcok[2]、Bacon[3]、Dixon[4]等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活跃起来.尤其是距肛缘7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1,5],保肛手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解剖、生理、病理学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较快[1,6],加之我国近20余年来外科肠管吻合器及吻合技术的进步,扩展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范围,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蔡贤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

    近年来,颅底外科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日益受到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经Yasargil's翼点入路行Wills环前部动脉瘤,蝶骨嵴内1/3、前和中颅窝底、鞍旁肿瘤的显微手术中,常需要在视神经外侧先找到颈内动脉(ICA),并由近及远逐渐打开颈动脉池和侧裂池,释放脑脊液,以利于颞叶,额叶充分牵开,暴露病灶.在经翼点入路手术中,熟练掌握ICA床突上段的显微解剖结构,分离和保护好病变周围的血管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1].本综述拟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经翼点入路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情况作一扼要回顾.

    作者:杨雷霆;黄祜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反义核酸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利用反义核酸对肿瘤进行反义基因治疗是九十年代兴起的一项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反义核酸可用来调控肿瘤细胞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阻断细胞内异常信号的传导,使瘤细胞进入正常分化轨道或引起瘤细胞凋亡.随着各国学者的深入研究,反义核酸技术已日趋成熟,目前已在不同水平(细胞、动物和临床前期)上对多种肿瘤使用了这项技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张力图;张丽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乡镇卫生院消毒工作现状调查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项大课题,也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用品消毒不合格被污染,是造成医源性感染众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1].为了了解我地区乡镇卫生院消毒工作现状,根据<消毒管理方法>,笔者于1998年7月至1999年5月对广西贺州地区20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实地检查及问卷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赵丹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综合医院1898人次心理咨询分析

    我国的心理咨询由精神病院打开先河,随着社会的变化和需要,近十余年众多的综合医院纷纷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综合医院心理咨询有其独特性,为此,我室从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对前来咨询者1898人次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赵玮琳;吴京平;施穗琴;梁红英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