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18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病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Bos-worh法修复跟腱,术后石膏固定,系统进行功能练习,评价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按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优13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8. 8%. 结论 跟腱断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必要,采用Bosworh法修复跟腱,疗效确切.
作者:曾显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CXCL14在人子宫内膜中的时序性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的关系. 方法 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18例正常妇女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子宫内膜中CXCL14 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CXCL14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组织分布,观察CXCL14 表达变化与着床窗开放的关系. 结果 CXCL14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一致,在分泌中晚期子宫内膜中表达增高,在分泌中期达顶峰. CXCL14蛋白在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腺上皮和腔上皮中,与着床窗的开放时间一致. 结论 CXCL14在子宫内膜容受窗期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
作者:杨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阴茎背侧皮瓣翻转转移术在隐匿阴茎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4例采用阴茎背侧皮瓣翻转转移术治疗中重度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2周、1、3、6个月复查时皮瓣存活及阴茎外观情况. 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100例皮瓣存活良好,4例出现表皮发黑,1个月后复诊皮瓣颜色恢复正常红润颜色. 阴茎皮肤和皮瓣肿胀在术后1 个月基本消退,未见慢性水肿形成.全部病例阴茎外显良好,无回缩,无皮肤缩窄环. 结论 采用阴茎背侧皮瓣翻转转移术治疗中重度隐匿阴茎可以短距离实现皮瓣转移,保证所有病例皮瓣成活,同时将背侧多余皮肤转移至腹侧,一方面改善了隐匿阴茎腹侧皮肤缺失问题,另一方面改善了包皮口狭窄问题,使术后阴茎体获得正常的外显和良好的外观.
作者:李福林;林阳;马超;邓常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0~1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纳入60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患者均统一实行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入高压氧舱内吸入纯氧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①治疗后,研究组治愈13 例,显效7 例,有效9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95. 00%. 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9 例,有效7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85. 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②治疗后研究组步行引起疼痛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③治疗后研究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④治疗后两组比较,研究组足部皮温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⑤治疗后两组比较,研究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体征评分、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0~1级的糖尿病足患者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邱惠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TP方案和GP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一线化疗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方法 将68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TP组和GP组,分别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上的TP或GP方案化疗,比较两组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Ⅲ~Ⅳ度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结果两组化疗方案近期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两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脱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TP和GP两种化疗方案在晚期NSCLC中疗效相当,化疗不良反应各有不同,TP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GP组.
作者:唐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向倒刺缝合线在不阻断肾动脉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收集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的29例行传统的阻断肾动脉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局限性肾肿瘤患者29例,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7例行应用双向倒刺缝合线的不阻断肾动脉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术前肌酐升高值和并发症的差异,了解应用双向倒刺缝合线的不阻断肾动脉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 结果 两组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术前肌酐升高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应用双向倒刺缝合线可以实现不阻断肾动脉下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有相似的效果,不增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清学;高飞;彭洪;凌思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期( DAACHF)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DAA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 对照组患者行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 检测并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生化指标,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VEF、LVS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血清CysC、NT-proBNP和血浆TGF-β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1. 89%,对照组为15. 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在抗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单次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PCIA)对胸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 86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A组患者术前予0. 5%罗哌卡因20mL单次胸椎旁阻滞后,术后行常规PCIA镇痛(n=28);B组术前给予0. 375%罗哌卡因20mL单次胸椎旁阻滞后,行术后常规PCIA镇痛(n=30);C组术后给予常规PCIA镇痛(对照组,n=28). 记录入室后(T0)、阻滞后15min(T1)、插管后(T2)、切皮后5min(T3)、拔管前(T4)患者HR和MAP. 记录阻滞平面、术后1、6、12、24、36、48h的VAS评分、术后48h舒芬太尼消耗量、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三组各时点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各时点A、B两组VAS评分和48h舒芬太尼消耗量,均明显低于C组(P<0. 01);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和B组均明显优于C组;A、B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次胸椎旁阻滞联合PCIA镇痛,在减轻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舒芬太尼消耗量和镇痛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PCIA镇痛,且效果相当.
作者:卢静;蔡兵;兰志勋;胡云霞;苏文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如何促进医学交叉学科专业的整合及充分发展是医院管理和学科建设的焦点和难题. 随着微创诊疗理念的提出和普及,使医学交叉学科专业整合与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为了进一步探索微创医学理论体系,推动医学的更快发展,我院运用微创诊疗理念整合了院内消化相关学科专业,成立了微创消化病中心,在交叉学科专业整合发展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从实施效果来看,采用这种模式,对于我院交叉学科的整合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通过前期运行证实,此种运行模式在中小规模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作者:吴礼国;张刚;黄俊伟;何书经;刘建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变化特征,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2012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我科收治、发病时间≤24h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时或次晨测量血浆hs-CRP水平;收集可能影响hs-CRP和临床结局相关的因素;随访住院期间及发病后3个月末患者的死亡和残疾情况.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院时hs-CRP为0. 15~40. 56 mg/L,中位值5. 0mg/L,四分位间距2. 0~10. 0mg/L;入院时hs-CRP>3mg/L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个月死亡/残疾独立危险因素,与hs-CRP≤3mg/L患者相比,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1. 578倍、1. 266倍. 结论 入院时hs-CRP是缺血脑卒中住院期间死亡、3个月死亡和残疾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程学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找到一种快速、经济、实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对气道长度进行评估,进而指导气管导管插入深度.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 纳入ASAⅠ或Ⅱ全麻患者100例,术前于颈部过伸位测量中切牙到胸骨角距离. 入室后常规诱导插管,使用纤支镜测量中切牙到隆突距离. 分析两段距离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计算出回归方程. 结果 中切牙到胸骨角距离与中切牙到隆突距离高度相关(r=0. 944,P=0. 000). Bland-Altman检验提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偏倚:-0. 266,一致性界限:(0. 28,-1. 32),百分误差:8. 3%]. 回归方程:中切牙到隆突距离=0. 983 ×中切牙到胸骨角距离+0. 689. 结论 中切牙到胸骨角距离可用于评估气道长度并指导插管深度.
作者:向元军;章若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初治肺结核并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探讨抗结核方案对结核性脑膜炎转归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6 例初治肺结核并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治疗及疗效. 结果 初治抗结核方案( HREZS )有效52 例(33. 34%),复治抗结核方案(Pas Pto PZA Lfx Am)有效83例(79. 81%),治疗无效21例(13. 47%). 结论 复治方案抗结核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初治方案,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原发耐药率低、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结核药组成合理的抗结核方案治疗,治愈率明显提高,可一定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付毅;毛毅;陈洪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等特点,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检索出2009年至2013年首次发病入院且主要诊断为恶性肿瘤的年龄≥60岁的病例,用Excel软件对这些病例的疾病构成等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 ≥60 岁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7489 例,占恶性肿瘤住院总人数的40. 70%,男女性别比为1. 85:1. 前五位的癌种分别为肺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和宫颈癌,患者人数占总的老年患者的57. 01%. 除膀胱癌外,每个癌种人数都是以60~64岁这个年龄段为高峰,且75%的患者集中在75岁之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人数明显减少. 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在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占比较高,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75%的患者在75岁之前被确诊入院. 癌种以肺癌为首位,其次为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更有针对性的制定老年人的肿瘤防治策略,及为医院亚专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喻璟瑞;龙宇;尹序德;向明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IFN)α-2a治疗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 方法 电子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EBSCO、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手工检索查找Peg-IFNα-2 a与其它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及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和临床对照研究. 评价纳入的原始研究,采用RevMan 5. 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包括18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Peg-IFNα-2 a治疗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ALT复常率[OR=4. 04,95%CI(1. 37,11. 86),P=0. 01]、HBV DNA转阴率[OR=8. 28,95%CI(0. 95,72. 49)]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eg-IFNα-2 a治疗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HBsAg转阴率较对照组好[OR=8. 28,95%CI(0. 95,72. 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6). 结论 Peg-IFNα-2 a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耐药率低.
作者:王雨涵;王洁;周炜鑫;徐涛;黄远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硫酸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以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以我院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胰岛素+甲氨蝶呤+硫酸羟氯喹,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甲氨蝶呤. 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DAS28、HOMA-IR以及HOMA-β. 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对照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DAS2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HOMA-IR、HOMA-β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DAS28、HOMA-IR、HOMA-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羟氯喹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敏感性以及β细胞功能.
作者:李征寒;徐滨华;王立平;李姗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我院口腔门诊手术中镇静效果. 方法 在我院口腔科门诊行第三磨牙拔除或种植牙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 右美托咪定组(D组):负荷量2μg/(kg·h)持续泵注10min,后0. 5μg(kg·h)持续泵注;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0. 5mg/kg负荷量,静脉维持剂量4mg(kg·h)持续泵注. 连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镇静深度. 比较两组在局麻(T1)、牙齿拔出或备洞(T2)、缝合(T3)时患者患者Ramsay(RSS)镇静评分以及对T1~T3的记忆情况,离院前进行手术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 结果 D组用药后15min心率与BIS开始下降,血压下降不明显. P组用药后5min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以及BIS均低于术前. BIS在用药后5、10min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在T1时D组镇静评分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T2 时 P组有6 例评分4 分,高于 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对T1~T3记忆:D组均高于P组(P<0. 05). 两组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未见差异. 结论 适当剂量的两药物在门诊口腔科手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提前输注右美托咪定或联合应用具有顺行性遗忘的镇静药物效果可能会更满意.
作者:李鹏;廖娟;郭俊;杨孟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术前预防性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联合术中宫腔球囊填塞在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术前预防性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组)和39例术前未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非介入组)患者的剖宫产结局. 结果 介入组子宫切除率、术中平均出血量、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均低于非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介入组无相关介入并发症发生,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预防性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联合术中宫腔球囊填塞控制术中出血,必要时术毕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子宫切除率低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保守治疗模式.
作者:李艳;陈春梅;罗丹;査莉;魏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对机械通气患者记忆和情绪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32例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分别采用ICU不适经历记忆调查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ICU记忆和焦虑抑郁情绪,并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谵妄的发生率. 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有记忆的ICU不适经历事件数目的中位数显著大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右美托咪定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咪达唑仑组缩短,两组患者ICU留住时间相似,右美托咪定组谵妄的发生率更低.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增强患者对ICU不适经历的记忆,但未增加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未对临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郭端;贾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本文探讨手术治疗颅脑MRI阴性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疗效.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3例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及手术疗效. 依据影像学结果分组:第一组患者颅脑MRI阴性,第二组颅脑MRI发现异常. 所有患者明确致痫灶后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皮层电极再次定位致痫灶.对于术前无法明确致痫灶者,行皮层电极埋藏定位;术后标本常规行病检. 术后至少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按Engel分级评价术后疗效. 结果 第一组术后平均随访1. 8年,16例(40%)达到EngelⅠ级;19例(47. 5%)达到EngelⅡ级;3例(7. 5%)为EngelⅢ级;2例(5%)患者为EngelⅣ级. 第二组术后平均随访1. 8年,18例(54. 5%)术后达到EngelⅠ级;7例(21%)达到EngelⅡ级;4例(12%)为EngelⅢ级;4例(12%)为EngelⅣ级. 两组术后癫痫控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本研究显示颅脑MRI阴性癫痫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及筛选具有早期手术治疗的价值.
作者:曹毅;高魏娜;高晋健;冯文;吴建兵;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套扎+硬化序贯治疗中不同硬化剂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VL联合鱼肝油酸钠硬化序贯治疗组( n=38)及EVL联合聚桂醇硬化序贯治疗组(n=39). 采用密集结扎法后分别给予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曲张静脉治疗有效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EVL联合鱼肝油酸钠组治疗后曲张静脉完全消失例数为34例,基本消失例数2例,有效率94. 7%;EVL联合聚桂醇组治疗后曲张静脉完全消失例数为33例,基本消失例数3例,有效率92. 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EVL联合鱼肝油酸钠组复发6例(15. 8%),EVL联合聚桂醇组复发3例(7. 7%),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VL联合鱼肝油酸钠组共有39 例次(26. 4%)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并发症,以发热居多. EVL联合聚桂醇组共有16例次(18. 8%),的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并发症,以发热、胸痛居多. 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套扎+硬化序贯治疗( EV-LS)疗效确切,EVL联合聚桂醇硬化序贯治疗的曲张静脉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5%鱼肝油酸钠,硬化剂的选择上推荐使用聚桂醇.
作者:黄鹤;伦伟健;梁晓燕;刘浏;贾柳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托伐普坦片治疗老年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伴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41例老年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伴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 例)与对照组(20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片口服,而对照组加服安慰剂,共治疗14d. 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有效率90. 48%;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55. 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在本次试验中治疗组出现口渴3 例,口干2 例,未见其它不良反应. 结论 在老年难治性肝硬化腹水伴低钠血症患者中,短期口服托伐普坦,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症状和体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赵海明;赵正兰;罗玉明;胡珊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方式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合患者颅脑肿瘤不同位置采用不同入路法. 结果 术前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1.9 ±9.5)分,术后评分为(93.6 ±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头痛由术前的98. 9%降至3. 1%,内分泌症状由79. 6%降至0,视乳头水肿由94. 9%降至0,恶心呕吐由97. 9%降至5. 1%,肿瘤压迫由80. 6%降至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颅脑肿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故而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预后,缩短康复进程,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联合Glisson蒂横断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16例采用前入路绕肝提拉联合Glisson蒂横断术行肝脏切除患者的资料. 结果 术中出血量少,无手术中输血,手术时间短,术后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 1例出现胸腔积液,予以穿刺抽液后好转. 发生胆漏1例,予以引流后治愈. 肿瘤患者的1 年生存率为78. 6%( 11/14 ). 结论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及Glisson蒂阻断技术联合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防止术后并发症,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避免术中挤压肝脏引起的肿瘤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先武;陆昌友;郭伟昌;李自刚;杨百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化疗中潜在的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09年3月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老年(≥70岁) NSCLC患者,收集患者化疗前血清LDH水平,观察并记录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情况,对LDH正常和LDH升高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71例老年NSCLC患者,其中LDH正常组44例,LDH升高组27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力状态、分期( IIIB或IV期)、病理构成及吸烟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LDH正常组有更多的患者具有合并症(P=0. 009). 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P=0. 582)、疾病控制率(P=0. 679)及疾病进展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656). 但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有明显差异,LDH正常组生存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P=0. 05). 经过COX多因素分析,排除年龄、性别、分期、病理类型、体力状态、吸烟状态、及有无合并症等因素后,发现血清LDH可能是独立预后因素(P=0. 024,死亡风险比HR=0. 473,95%CI:0. 248~0. 905). 结论 血清LDH对老年晚期NSCLC患者化疗的预后判断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作者:王椿;张明峰;周麟;邓浩;安振梅;李双庆;丁振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尿微量白蛋白( MAU)水平与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CHD患者96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前检测MAU水平,对比分析术前MAU水平与术后CAG结果. 结果 ①CHD患者MAU水平(46. 91 ± 9. 31)mg/L明显高于非CHD患者(17. 61 ± 6. 7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AU≥20mg/L 的 CHD 患者为 454 例(80. 6%)明显高于非 CHD 患者 56 例(13.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在CHD患者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MAU水平升高(P<0. 05), MAU≥20mg/L的CHD患者中单支病变为130例(68. 7%)、两支病变为110例(74. 8%)、三支病变为215例(80. 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CHD患者MAU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临床预测指标.
作者:艾民;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李翠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中抽取11740例,年龄从18~92岁,平均年龄( 45. 86 ± 13. 53 )岁,其中男7441例,女4299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组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男性、吸烟率、饮酒率高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在多因素分析中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年龄,吸烟,饮酒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危险因素,女性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保护因素. 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琴琴;洋韩伟;李乔;郭丽琳;李李;王佑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康复护理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及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及护理,对治疗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临床症状和总体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 43%(15/21)低于观察组的90. 48%(19/21). 观察组水肿评分、VAS疼痛评分和FAM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对照组废用手8例,辅助手10例,实用手3例;观察组废用手2例,辅助手12例,实用手7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手功能恢复较好. 结论 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能减轻疼痛,消除水肿,有效增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作者:邓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在儿科病区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建立有科室特色的品管圈,以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作为评价依据,按照品管圈的要求分步骤实施活动,通过电话回访、问卷调查对出入院患儿及家属进行病区环境问题调查并统计数据,确定近期病区环境治理目标,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 结果 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满意度调查,病区环境满意率由62%上升到87%. 结论 品管圈在病区环境治理中成效显著,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管理热情,提升了科室整体形象.
作者:陈丽琴;王建华;张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2 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1]. OSAHS 与T2DM 有着密切的关联, OSAHS 所导致的间歇性低氧、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失调、睡眠剥夺、全身炎症反应、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等均可影响机体正常糖代谢并导致胰岛素抵抗.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目前治疗OSAHS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本文从CPAP治疗对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 )、胰岛素敏感性及夜间血糖等方面的影响,对CPAP治疗OSAHS合并T2 DM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语言丰富多样,必须以统一、标准化的形式表达医学概念,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结构化、代码化数据,相关信息才能得以有效的保存、使用、传递及比较[1]. 正是基于此,为满足病种信息上报、病种费用支付以及医院间疾病诊断信息互联互通,建立疾病诊断的标准术语及编码字典库势在必德;该字典库也承载着满足临床科研、医疗及教学对疾病信息检索以及国际交流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满足这一需求,国家卫生管理不同部门先后推出了不同版本的疾病诊断及编码字典库,但不同版本间存在较大差异,或多或少存在疾病诊断术语不规范,疾病诊断存在冗余与错误分类,以及未能按照临床学科对疾病认识的发展及时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起真正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疾病标准诊断术语及编码库,才能适应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新形势.
作者:邹小琴;莫春梅;罗建;廖贵蓉;陈春丽;邓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心肌梗死对于心脏病患者有着致命性的威胁,所以在围术期做好心血管患者心肌保护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虽然可以增强心肌功能,但是不能有效缓解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 1986年,Murry等[1]发现通过对心脏短时间且反复的缺血刺激,可以提高心肌本身对随后较长时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力. 1993 年Przyklenk提出远程缺血预处理( RIPC )概念,即通过对某器官或组织短暂缺血后再灌注预处理,使远端的重要器官对缺血再灌注产生明显的耐受能力,从而起到保护作用[2].远程缺血预处理较之心脏缺血预处理具有方便安全、对重要器官损伤性较小、临床操作简便易行,经济成本较低等优点,对药物治疗和预防心肌梗死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本文对目前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帅;胡朝阳;华丽;刘进;罗朝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CCTA)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的48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 CAG)资料,以冠状动脉狭窄≥50%作为冠心病诊断标准,对结果采用ROC曲线分析. 结果 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92% ,特异度94%,阳性预测值88%,阴性预测值95%;CCTA和CAG结果呈高度相关性;CCT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945. 冠状动脉CTA诊断的斑块数量及心肌桥较CAG多. 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能识别斑块的危险程度.
作者:谢晓红;吕塞群;彭涛;曾晓辉;肖建明;兰大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孕11~14 周胎儿静脉导管A波倒置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11~14周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并进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和颈项透明层厚度检测. 随访A波倒置或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的羊水穿刺培养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 结果 656例胎儿中,共28例异常,其中静脉导管A波倒置21例,颈项透明层增厚19例,两者共同异常12例;随访28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其中17例染色体异常,14例21-三体,2 例18-三体,1 例9号染色体结构异常;DV-RAW对胎儿染色体异常敏感性为82. 35%,特异性为36. 36%,准确度为64. 29%;而NT增厚方法胎儿染色体异常敏感性为76. 47%,特异性为45. 45%,准确度为64. 29%;DV-RAW联合NT作为诊断指标,敏感性为58. 82%,特异性为81. 82%,准确度为67. 86%. 结论 11~14周胎儿静脉导管A波倒置可作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早期筛查指标,能协助早期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
作者:刘志辉;邹翰琴;王洁;阳春芳;张玉麒;叶江;颜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凉山地区妇女宫颈上皮细胞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主要型别. 方法 应用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014年1至8月就诊的2643例女性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3种基因分型检测. 结果 2643份标本检出阳性669例,HPV感染率25. 31%. 其中单一感染检出476例,感染率18. 01%;两种及以上亚型感染检出193例,感染率7. 30%;族别统计958例,其中汉族阳性率24. 16%( 172/712 ) ,彝族阳性率29. 15%( 65/223 ) ,民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24 P>0. 05 ). 检出23种HPV基因亚型,其中低危型阳性167例,以81型阳性多;高危型阳性763例,阳性例数排前五位的为:52、16、58、53及18型. HPV阳性检出率以≤20岁( 38. 78%)及>51岁( 33. 21%)年龄段较高,感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99,P<0. 01). 结论 凉山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和年龄分布特点,族别之间没有差异.
作者:黄静;李俊如;朱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羟丁酸(β-HB)和乳酸( LA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贝克曼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57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 NDK组)、6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DKA组)、49例酮症混合性酸中毒患者( LDKA组)和65 例同期正常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样本进行 β-HB、LAC 和HbA1c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NDK组检测血清β-HB、LAC和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DKA组检测血清β-HB、LAC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NDK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DKA组和LDKA组检测血清β-HB、LAC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DKA组检测血清β-HB、LAC和HbA1c水平明显高于NDK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NDK组血清β-HB与LAC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项阳性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DKA组和LDKA组血清 β-HB 与 LAC 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β-HB和LAC有助于提高DKA诊断率.
作者:龙训琴;高建萍;刘韧;侯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链抗原125(CA125)对卵巢癌和盆腔良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75例卵巢癌和80例盆腔良性疾病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 结果 卵巢癌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显著高于盆腔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血清 HE4 对卵巢癌的灵敏度(SEN)、特异度(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0. 7%、91. 3%和81. 3%,血清 CA125 对卵巢癌的 SEN、SPE 和准确度分别为78. 7%、81. 3%和80. 0%,血清HE4+CA125并联试验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8. 0%、78. 8%和83. 2%.HE4对Ⅰ期卵巢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卵巢癌和盆腔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血清HE4优于CA125.
作者:马永能;彭秀娟;杨自力;刘国雄;刘姗;任皓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我院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探讨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9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结果 本研究组男48例,女48例,平均发病年龄68岁. 69例均行手术治疗,以输尿管癌根治术为主( 69例,71. 9%). 病理诊断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 常见症状是血尿. 9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50个月. 总2年生存率77. 7%,总5年生存率54. 5%,总十年生存率50. 3%. 结论 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低分期、低分级的原发性输尿管癌也许预后更好. 因此早诊断及早治疗,密切随访对于提高输尿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是重要的.
作者:曹德宏;汤壮;魏强;鄢世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检测端粒保护蛋白POT1(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 mRNA和TPP1(POT1-interacting protein 1)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3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17例癌旁组织标本,12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标本. 提取各组标本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端粒保护蛋白POT1 mRNA和TPP1 mRNA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 结果 POT 1 mRNA、TPP 1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其在癌旁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均低于其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组中的相对表达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而POT 1 mRNA、TPP 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癌旁组织组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各组标本中,POT 1 mRNA与TPP 1 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成线性相关.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OT1 mRNA、 TPP 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OT1mRNA、TPP 1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临床分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 结论 端粒保护蛋白POT1 mRNA和TPP1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 POT1 mRNA和TPP1 mRNA的表达之间线性相关. 端粒保护蛋白POT1和TPP1的表达可能与膀胱肿瘤的发生及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
作者:谷君卿;崔曙;龚志勇;唐铁龙;邓显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受体6(CXCR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以及复发和进展的关系.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XCR6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提供线索. 方法 选择89例初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3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标本:肿瘤标本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64例,肌层浸润性癌25例;低级别(LG)32例,高级别(HG)57例;单发肿瘤48例,多发4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随访期间出现术后首次复发38例,未复发26例;术后首次进展22例,未进展42例. 采用Elivison TM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R6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正常组织中CXCR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0%(6/30),肿瘤组织中为75. 3%(67/89);LG和HG 组织中CXCR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44/64)、92%(23/25),非肌层浸润性和肌层浸润性肿瘤组织中CXCR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44/64)、92%(23/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术后复发和未复发组CXCR6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 2%( 32/38 )、46. 2%( 12/26 );术后进展和未进展组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20/22)、57. 1%(24/42).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显示,CX-CR6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CX-CR6蛋白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的恶性程度和浸润深度相关,并且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提示CXCR6可能参与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易童;崔曙;龚志勇;唐铁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2至2012年收治的28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结果 本研究纳入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发病年龄66. 9岁. 血尿及腰部症状为常见症状. 28例患者全部行输尿管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癌,部分患者伴有鳞癌及腺癌.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1月,平均19月. 术后总2年生存率33. 3%,Tis、Ta、T1、T2期50%,T3为23%,T4期0%;低级别尿路上皮癌50%,高级别尿路上皮癌33. 3%. 结论 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患者具有更高的病理分期和分级,且预后更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汤壮;曹德宏;魏强;鄢世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