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香虎清妇炎颗粒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ER、PR、VEGF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子宫组织块自体腹壁移植的方法复制EMT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香虎清妇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香虎清妇炎颗粒1.125 g·kg-1、0.75 g·kg-1及0.375 g·kg-1),阳性对照组(给予达那唑0.2 g·kg-1)及模型组;另取大鼠,切除同侧子宫组织,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各组大鼠每天用药1次,连续4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香虎清妇炎颗粒对异位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香虎清妇炎颗粒各个剂量组的异位子宫内膜ER、PR(P<0.05)和VEGF(P<0.0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香虎清妇炎颗粒可通过降低异位内膜中ER、PR、VEGF的表达水平,使异位内膜对E2、P的反应性下降,抑制异位内膜血管形成,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
作者:赵海;吴燕;李德鑫;蒋玲;韩云霞;刘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蛋白(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后经病理学证实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10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种组织标本中RRM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RRM1蛋白阳性表达率68.00%,其中阴性表达32例、弱阳性38例、阳性表达20例、强阳性表达10例,癌旁组织中的RRM1蛋白阳性表达率36.00%,其中阴性表达率64例、弱阳性36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RRM1蛋白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RRM1蛋白阴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2年生存率55.88%高于阳性表达患者的34.38%(P<0.05).结论 RRM1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作者:朱伟;叶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重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瘦素(LP)及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本院确诊的80 例T2DM患者,其中超重T2DM患者47例(A组)、非超重T2DM患者33例(B组)、单纯性超重患者30例(C组)、健康人群30例(D组),检测各组的血清Hcy、APN、LP、FFA及相关血糖、血脂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组间血清Hcy、FFA、HOMA-IR比较,呈A组>B组>C组>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APN比较,呈A组
作者:袁洁;欧阳嵘;唐祝奇;崔世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家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丙二醛、三磷酸腺苷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18只,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流15 min后,随机分为三组(n=6),空白对照组(C组):持续平衡灌注37 ℃K-H液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K-H液继续灌流15 min后停灌,注射Thomas液(4 ℃,1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心脏周围用低温(4℃)Thomas液保护,30 min复灌Thomas液(4 ℃,5 mL/kg),60 min时恢复K-H液灌流使心脏复跳;右美托咪啶组(DEX组):于K-H液及Thomas液中加入DEX(25 ng/mL),余同I/R组.记录平衡灌流15 min(T0),继续灌流15 min/平衡30 min(T1),复灌30 min(T2)/平衡120 min,复灌60 min/平衡150 min(T3)的心率(HR)及记录复灌时心律失常、复跳时间等情况,均不使用药物恢复心律.并于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乳酸(LD)含量.结果 DEX组心脏复跳时间明显短于I/R组(P<0.05);T2时点I/R组有6例发生心律失常,2 min内有2例恢复正常节律;DEX组有2例发生心律失常,2 min内有1例恢复正常节律;与T0时点比较,DEX组T1~3时点HR降低(P<0.05),I/R组T2~3时点HR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3时点I/R组HR降低P<0.05),T1~3时点DEX组HR降低(P<0.05);与I/R组比较,T1~3时点DEX组HR降低(P<0.05);与C组比较,I/R组、DEX组心肌组织MDA、LD含量增高,心肌组织ATP含量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EX组心肌组织MDA、LD含量降低,心肌组织ATP含量增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MDA、LD含量的增高及ATP的消耗,并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而达到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凯强;高鸿;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和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液氮冷冻法获取心肌梗死大鼠共72只,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心梗对照组、IgG1处理组和IL-17抗体处理组,剩余24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四组大鼠组内按照随机原则分别实验处理1个月和2个月,检测四组大鼠心肌IL-17表达水平,记录心律失常和心室重塑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处理后心梗对照组和IgG1处理组大鼠各项指标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心肌梗死各组大鼠心肌IL-17表达水平、心律失常诱发率、Ⅰ/Ⅲ胶原比例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功能明显次于空白对照组(P<0.05),IL-17抗体处理组上述指标较心梗对照组和IgG1处理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IL-17表达水平与心律失常诱发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89,P<0.05).结论 心肌梗死大鼠心肌IL-17大量表达,对心律失常和心室重塑的形成具有很大的诱导作用.
作者:郝瑞;朱文敏;苏国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丹酚酸B对高糖干预下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根据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培养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葡萄糖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加入5.5 mmol/L的葡萄糖;葡萄糖组加入葡萄糖的浓度分为10、20和30 mmol/L;实验组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丹酚酸B和葡萄糖(30 mmol/L),丹酚酸B的浓度分为0.1、1、10和100 μmol/L,培养24 h.使用蛋白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3组培养细胞中的总蛋白,采用Bradford法测定不同培养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随着葡萄糖刺激浓度的增高,p62蛋白表达增加.24 h后,高糖可诱导HK-2细胞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增加,LC3表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丹酚酸B干预剂量的增高,24 h后的细胞LC3的表达增加,不同剂量丹酚酸B干预可减少高糖诱导下的p62蛋白的表达增加,同时LC3的表达得到明显恢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LC3蛋白含量、p62蛋白含量是影响细胞自噬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高糖的干预下,不同剂量丹酚酸B干预可减少高糖诱导下的p62蛋白的表达增加,同时LC3的表达得到明显恢复,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解加泳;朱强;陈伟;高建民;丁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应用促甲状腺素抑制法和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双侧中央清扫在乳头状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甲状腺全切术联合双侧中央清扫)和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加促甲状腺素抑制法)各1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加双侧中央清扫比促甲状腺素抑制法在治疗双侧乳头状甲状腺癌中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晶虹;张立军;栗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对腔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女性乳腺癌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成两组,95例采用腔镜改良根治术治疗(手术组),85例采取新辅助化疗后再行腔镜手术(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疗效.结果 手术组和联合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前哨淋巴结活检率及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乳头坏死发生率、上肢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术后随访,发现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死亡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不影响腔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
作者:庞涛;庞博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感染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132颗乳牙)患儿采用随机分为表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颗乳牙,研究组采用Vitapex糊剂作为根管填充材料,对照组采用碘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填充材料,分别观察两组116颗牙治疗后3、12个月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感染根管内内毒素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根管内内毒素含量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第3个月,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个月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适充与超充+欠充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适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超充+欠充治疗(P<0.05).结论 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感染根管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根管填充情况对其疗效影响较小.
作者:陈一怀;张一莹;冀堃;常翔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疗效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MDS患者79例,均使用EPO进行治疗,分析效果、疗效持续时间,并探讨各项临床特征对患者使用EPO治疗疗效持续时间的影响作用.结果 79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未能坚持治疗,1例患者因并发严重的不良反应(骨痛难以忍受同时伴有血压升高)而放弃治疗,另1例患者要求出院放弃治疗.77例患者达到治疗有效标准的有40例,治疗有效率为51.94%.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法分析:患者的治疗前EPO低水平、诊断到治疗的时间间隔<6个月、治疗前无输血依赖会显著的延长患者的疗效持续时间(P<0.05),RAEB-1分型会缩短患者的疗效持续时间(P<0.05).结论 老年MDS患者应早期使用EPO治疗,治疗前EPO低水平及无输血依赖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陈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全髋(MIS-THA)与微创半髋(MIS-HA)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单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MIS-THA组和MIS-HA组各4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以及术后VAS疼痛评分差异.术后复查及随访,分析髋关节正、侧位X 线片,测定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切口长度、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MIS-HA组明显较MIS-TH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P<0.05),但其术后3 d平均VAS评分明显高于MIS-THA组(P<0.05).两组术后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MIS-THA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差值、优良率均明显大于MIS-H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骨折不愈合、脱位、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MIS-THA与MIS-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MIS-HA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但MIS-THA术后疼痛程度轻,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作者:任诗松;黄斌;刘辉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牙体牙髓正畸联合应用于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χ2=4.197,P<0.05).结论 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对于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米广平;雷小朋;范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华蟾素联合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31I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131I与华蟾素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各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与肾功能及唾液腺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相关机制.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与肾功能及唾液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以及CD4+/CD8+)、腮腺(MAR、MSR)和颌下腺(MAR、MSR)显著降低,CD8+、肝功能(ALT、AST)和肾功能(BUN、CRE)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联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腮腺(MAR、MSR)和颌下腺(MAR、MSR)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CD8+、肝功能(ALT、AST)和肾功能(BUN、CRE)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蟾素与131I的联合治疗能够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肝肾功能以及调节唾液腺功能,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希辉;杨晓蓉;徐崇飞;王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配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 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4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Ⅰ组70例及Ⅱ组78例,Ⅰ组患儿采取常规抗生素及鼻腔冲洗治疗,Ⅱ组在Ⅰ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患儿纯音听阈测定气导听力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Ⅱ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0.5 kHz、1 kHz、2 kHz水平纯音听阈测定气导听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0.5 kHz、1 kHz、2 kHz水平纯音听阈测定气导听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Ⅱ组患儿较Ⅰ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冲洗配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应用于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疗效显著,患儿术后听力恢复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郑虹;陈秋如;付佳;丁凤;刘世祺;高志娟;陈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丙泊酚、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2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例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再联合咪唑安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丙泊酚使用剂量及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记录麻醉各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感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的用药剂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在各阶段麻醉诱导前、麻醉后30 min、麻醉后1 h及麻醉后2 h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妇产科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静脉麻醉效果稳定,麻醉药物剂量少,安全性好.
作者:符定家;许铿;李建;林凤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与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灶大块型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36例局灶大块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患者按病灶大小分为3~5 cm组和>5 cm组各18例,行择期手术之前,应用紫杉醇和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缓解率明显高于>5 cm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3~5 cm局灶大块型宫颈癌患者,紫杉醇和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还需更多临床实验来证实其是否有推广价值.
作者:阳华;莫智媛;王晓谦;罗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脑外伤手术患者对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外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手术同时给予常规吸氧、降颅内压、止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M-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术后<术中<术前,心率(HR)术后>术中>术前,观察组术中、术后MAP低于对照组,H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与皮质醇(Cor)水平均术后14 d<术后7 d<术后3 d<术前,观察组术后3,7,14 d血浆NE与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3 d较术前明显增高,术后7 d、14 d明显回落,观察组术后3,7,14 d 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1治疗脑外伤手术患者可控制术中、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炎症反应.
作者:陈中英;张占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2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分为初发组(初发性脑梗死,n=12)和复发组(复发性脑梗死,n=12).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ASR组,n=5)和阿司匹林不抵抗组(AS组,n=7).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高血脂及慢性疾病史、实验室检查数据等并进行分析比较,并检测患者GP IIbHPA-3的基因型特点.结果 复发组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抵抗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AR+ASR组患者的高血脂、糖尿病、过量饮酒史发生率及hs-CRP和LDL的水平均较AS组高(P<0.05);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bb基因型、糖尿病与阿司匹林的抵抗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且其因素多与高血脂、糖尿病、GP IIbHPA-3基因bb基因型及hs-CRP的水平相关.
作者:吴新莹;许冬梅;王心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围绝经期是指从40岁开始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失调,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不断减退,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卵泡发育受阻而不能排卵,导致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对抗,引起雌激素突破性出血或撤退性出血[1].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出血量多或时间长时常继发贫血,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将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宫内放置左旋炔诺缓释系统(LNG-IUS)治疗,针对治疗初期出现的阴道不规则流血,对照组给予口服止血药对症治疗,观察组于前3个月内加服优思明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慢血流患者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PPCI手术治疗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PPCI术中出现慢血流(TIMI分级≤2级).45例患者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冠脉中注射硝酸甘油(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后达到TIMI3级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S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的LVEF%、BNP、sVCAM-1、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BNP、sVCAM-1、sICAM-1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IABP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PPCI慢血流患者能够显著就诊血流灌注水平,同时对患者的血压影响小、降低PPCI术中患者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
作者:顾霞;夏文胜;陆红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特应性皮炎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特应性皮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E)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儿童特应性皮炎影响量表(CADIS)分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特应性皮炎评分量表(SCORA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特应性皮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许文;夏云昆;王蓓;吴恒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龙血竭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口服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龙血竭散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凝血指标水平及患者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IL-6、IL-8、TNF-α浓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PT、MPV明显升高,PLT、FIB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粘液血便、下腹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血竭散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凝血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可;李家新;梅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水平差异与不同治疗方案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8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治疗组20例、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组20例、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组20例和同期无糖尿病史首次诊断为糖尿病未开始治疗患者20例(未治疗对照组);取受试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其中TIMP-1和MMP-9的水平.结果 未治疗对照组血清中TIMP-1以及MMP-9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单纯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治疗组,单纯2型糖尿病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组,单纯2型糖尿病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组血清中TIMP-1以及MMP-9均显著低于未治疗对照组(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IMP-1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TIMP-1和MMP-9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 TIMP-1和MMP-9可能是糖尿病及反应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在判断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新生;冯恩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联合血液透析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院内收治的62例病情较为稳定的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行血液透析后给予院内常规医护处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肠内营养方法,对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及体能所致工作生活限制等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后给予肠内营养液可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提高前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临床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娟;肖琼;余丹;范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精准肝切除与传统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住院行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0例,并与前期来我院行传统肝切除治疗的患者(对照组,n=40)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等基本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AST、ALT、TBIL)水平均降至正常,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胆瘘、胸腔积液、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均已清除,术后随访,对照组有2例复发,观察组有1例复发.结论 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安全、可靠,创伤小,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更早,有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究和推广.
作者:田宇剑;李伟;吴胜;沈玮博;唐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肺炎是指肺部出现的炎症,主要是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其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和呼吸困难[1].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是指患者在肺炎的基础上,亦有呼吸衰竭和其他器官衰竭的表现.重症肺炎可以分为社区获得性(SCAP)和医院获得性(SHAP),SHAP又可分为ICU获得性肺炎、免疫损害宿主肺炎和其他类型肺炎等.重症肺炎的病情常快速发展至极期,伴有呼吸衰竭,有高热,但咳嗽咳痰不明显,且多为双侧性病变[2].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常规治疗与纤维支气管下治疗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效果,以期对临床起到指导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丹丹;袁媛;何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物调节剂和锌制剂对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正常补液、纠正电解质等支持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肠道微生物调节剂联合锌制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肠道微生物调节剂治疗,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患儿治疗前后的血锌含量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锌含量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锌含量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肠道微生物调节剂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能明显提高患儿血锌含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马静岩;杨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和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导致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并提高竞争力成为医院面临的巨大难题[1],而患者满意度是指凭借患者对健康、疾病及生命质量等方面的理解,权衡自身的经济水平,结合对医疗保健的期望值,对自己在医院得到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1],研究[2]发现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给医院管理者提供医院管理的质量改进措施.本研究通过探讨患者满意度在医院管理效果评价中的作用,为改进本医院的医院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玲;柯志华;马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使用周氏芪凌汤联合微波穴位照射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于我院治疗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给予西药进行治疗),中药组(给予中药联合西药进行治疗),综合组(给予中药西药联合微波穴位照射进行治疗)各30例,三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睾酮(TT),以及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并采用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ETROC-OQLO(30)生活量表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感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间PSA、FPSA/PSA、TT、ALP等生化检查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间反应骨痛的NRS值显示对照组治疗骨痛进一步加剧(P<0.05),中药组骨痛有所稳定(P>0.05),综合组治疗骨痛有效减轻(P<0.05).中药联合微波穴位照射能改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痛症状.三组间生活质量(EORTC-QLQ:C30+PR25)值提示:中药组疲乏、排尿、治疗相关症状(潮红、盗汗、女性化特征、下肢水肿等)有所改善(P<0.05),综合组除了原来改善的疲乏、排尿、治疗相关症状外,疼痛、呼吸困难症状、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也有效改善(P<0.05).结论 应用周氏芪凌汤联合微波穴位照射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二者合用可以显著减轻西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宏文;陈磊;冯懿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hs-CRP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并且给予常规的抗脑卒中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30 mg/次,2 次/d,连用两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尤瑞克林治疗,0.15 PNA/次,1 次/d,连用两周.分别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作出疗效判定,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并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7和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基本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17和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血清IL-17和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降低血清IL-17和hs-CRP水平以及NIHS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陆云南;马涛;何培成;华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颈动脉支架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预后及化验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颈动脉支架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在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术前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共服用1年.观察两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及安全性,并对比分析两组血脂、hs-CRP水平、血小板活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6,12个月后再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均未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减少颈动脉再狭窄的发生,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炎症反应,且较安全.
作者:韩雪娟;任志学;贾云朋;马超;付红;靳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NS评分降低及NIHSS、CSS评分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肿水肿体积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athel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患者的Bathel指数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该法具有较小手术创伤、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曙辉;张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后路交叉肌窗病灶清除对超长节段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观察的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于我院治疗的98例超长节段胸、腰椎结核的患者,采用后路交叉肌窗病灶清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良好,患者手术后后凸角、ODI、VAS、ESR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较少.结论 后路交叉肌窗病灶清除对超长节段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值得采纳.
作者:王林杰;侯煜;高文山;刘颖;刘勇;王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2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初步确诊为女性盆腔结核,初步诊断准确率为 19%,易误诊为卵巢肿瘤及盆腔炎性包块疾病.结论 临床医生对女性盆腔结核警惕性不高,且该病发病隐匿,临床表现各异,缺乏敏感性高并具有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因而临床工作中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作者:宋子璇;周洋;韩雪;欧阳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加味肝豆汤治疗Wilson病湿热内蕴证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0例早期肾损伤的Wilson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二巯基丙磺酸、谷胱甘肽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用药同时给予清热解毒、通腑利尿之中药加味肝豆汤口服;对照组使用谷胱甘肽、二巯丙磺酸钠保肝驱铜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疗后4周,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mAlb/Cr)、尿五蛋白(UIgG、UTRF、UALB、Uα1M、Uβ2M),分析及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cys-C、RBP、尿五蛋白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cys-C、RBP、尿微量白蛋白、Uα1M、Uβ2M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味肝豆汤对湿热内蕴型并发早期肾损伤Wilson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汪美霞;陶庄;李祥;董文文;杨文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两种固定方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予以PFNA内固定,对照组予以DHS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术中和术后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开始负重时间少于对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固定在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中应用疗效更明显、伤口小、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且术后固定更牢固、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张运杰;吴乃中;张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骨代谢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过癫痫治疗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丙戊酸治疗对其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认知功能进行测评,同时对其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查,并分析疗效情况及检测结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中的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短时视觉记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好转,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复杂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发作、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磷离子、血钙离子、甲状腺激素、碱性磷酸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对患儿的骨代谢影响极小,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陈苓;赵慧;冷红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部肿瘤及胸腺类癌是异位ACTH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以低血钾、糖尿病、高血压为主;实验室检查可提示血压、血糖水平上升,血钾水平降低,血ACTH、皮质醇、UFC水平明显上升;大剂量地塞米松、岩下窦静脉静脉血试验对于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垂体MRI、肾上腺CT、胸部X线平片、胸部CT等能够发现一定的原发病灶;手术切除原本病灶是首选治疗方式.结论 异位ACTH综合征的诊断难度较大,临床上应结合多种方式明确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静;郭丽君;谷伟军;窦京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帕金森氏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这一高度保守的小分子突触前蛋白,与帕金森氏病有密切关联,在路易小体和路易神经突中发现的淀粉样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就是α-突触核蛋白[1-2],而这一特异性蛋白沉积物正是帕金森氏病的诊断标志[3].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低聚α-突触核蛋白本身就在帕金森氏病中通过损害细胞正常生理活动起到关键性的神经毒性作用[4].目前针对帕金森氏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为多巴胺类药物[5],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多巴胺类药物的作用将会逐渐减弱并终消失,所以研究新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对α-突触核蛋白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下一个突破点.本文就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氏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卢毓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子宫骶骨韧带固定术治疗中度子宫脱垂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6例中老年重度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观察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临床疗效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可显有成效地降低术中的出血量,并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避免发生感染及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中老年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青;牛茹;井松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及患者对护理计划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从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患者康复效果达到佳,值得医院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东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面情绪与不良结局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出院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R-SF)对其情绪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患者存活情况,分析患者不良结局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TDM得分和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等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高水平;≥50岁、非在婚、学历较低、居住地为农村、家庭人均收入较低的慢性心衰患者TMD得分较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慢性心衰患者的TMD得分无明显差别;死亡组患者POSM总分(TMD得分)和紧张-焦虑、抑郁-沮丧、疲乏-迟钝、愤怒-敌意、迷惑-混乱维度得分较存活组患者高,而精力-活力得分较存活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负性情绪,且负性情绪越高的患者易产生不良结局.
作者:葛维媛;王晓娟;梁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使用镇静评分工具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镇静护理水平提供改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调研某三甲医院ICU护士,通过问卷星和微信群网络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46份.主观评估工具中的躁动镇静评分(RASS)的使用率高,其次是Ramsay镇静评分,镇静-焦虑评分(SAS)及护士镇静交流评分(NICS).而作为客观评估工具代表的脑电双频指数(BIS)仅占5.5%;部分护士(6.8%)工作中未采用任何镇静评估工具,主要凭借工作经验来管理危重患者的镇静治疗.结论 在镇静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若选择合适的镇静评估工具并及时评估反馈调整,将会提高重症患者镇静治疗效果及镇静护理水平.应加强对ICU护士的镇静培训,规范镇静护理.
作者:罗尚荣;张静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状况,抑郁改善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HAMD抑郁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带教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孙彩萍;宣锦花;秦凌云;徐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妇科护理常见纠纷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14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的妇科疾病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即可.回顾性分析妇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临床工作中,对妇科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同时对于妇科护理纠纷积极解决,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从而明显提高妇科疾病的治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马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指导影音光盘联合PCA对脊椎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84例脊椎手术患者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接受术前疼痛护理指导影音光盘联合PCA、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 疼痛护理指导影音光盘联合PCA对实验组术后第1,3,5天的疼痛强度逐日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第5天的睡眠干扰、情绪干扰及咳嗽干扰逐日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疼痛护理指导影音光盘联合PCA对脊椎术后患者疼痛强度及疼痛干扰程度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疼痛护理指导影音光盘联合PCA可运用于脊椎手术患者,提高脊椎术后患者疼痛控制的照护质量.
作者:陈婉萍;陈美君;骆俊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美沙拉嗪灌肠剂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沙拉嗪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年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整体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标准化护理路径模式.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健康、功能健康、心理社会健康和健康知识与行为4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护理结局为导向,对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建立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经济负担,并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欢;刘荣新;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接受根治术的20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TMD总分、紧张-焦虑和抑郁-沮丧等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的TMD总分、紧张-焦虑和抑郁-沮丧等维度均较干预前降低,而精力-活力得分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更明显;观察组化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别,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瑾;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74例手部烧伤整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和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效果状况,手部功能的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愈效果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部功能ADL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患者的治愈康复效果及手部功能的恢复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利娟;刘义娟;高巧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并分别分析超声及磁共振对肩关节病变中的肩周疾病诊断的优势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接诊的肩周疾病30例患者共38个有病变的肩关节,对患者分别超声检查及M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 肩周疾病的分类主要包括关节间隙情况、软骨、软骨下骨质改变、肌腱、肩袖、滑囊炎、关节积液几方面.结论 对比超声与磁共振对肩关节检查的结果,磁共振检查敏感度比较高,但超声检查,价格较低,时间相对较短,应用方便.
作者:王智涛;孙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胸部CT形态学特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糖类抗原125(CA 125)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61例老年肺癌患者及59例老年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行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CA 125)检测,分析CT形态学特征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的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A的浓度与肿瘤大小、深分叶征、肿大的淋巴结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 125的浓度与肿大的淋巴结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CA 125与肿瘤的毛刺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胸腔积液无统计学意义,CYFRA21-1、NSE与深分叶征、肿瘤大小、肿大的淋巴结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优于单项检测,敏感性显著升高(χ2=13.203、13.964、14.203、14.392、10.032,P<0.05),而特异性有所降低.结论 胸部CT联合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陈华东;谭必勇;唐伟华;王久臣;刘浏;康钟井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