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全遮盖对青少年屈光参差弱视双眼视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双眼屈光参差弱视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弱视治疗,健眼或者较好眼行单眼遮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弱视治疗联合双眼全遮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调节功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眼视功能、调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屈光参差弱视患者采取全遮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双眼视功能和调节功能.
作者:周小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PV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P在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VAS评分,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与布地奈德治疗能有效缩短支原体肺炎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高振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照训练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的训练方式为基础康复训练,分析组患儿的训练方式为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精细运动功能情况,并给予评价.结果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的GRS、VIS和FMQ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分析组治疗后的GRS、Vis和FMQ评分均有所上升,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儿治疗后的GRS、Vis和FM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可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方式改善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情况,此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志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应用自体股骨头植骨联合非骨水泥型髋臼重建治疗合并髋臼内陷的类风湿性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8例(34髋)合并髋臼内陷的类风湿性髋关节病变患者,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联合非骨水泥型髋臼重建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置换后平均随访(73.0±7.6)个月.比较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髋关节屈曲、外展活动度及术后植骨愈合情况,髋臼内陷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至末次随访时,患者Harris评分、ADL日常生活评分、屈曲活动度、外展活动度、股骨头中心到Kohler's线的距离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体股骨头移植联合非骨水泥型髋臼重建治疗合并髋臼内陷的髋关节疾病能有效恢复髋关节活动中心,重建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振;郑稼;金毅;陈骁;赵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82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择,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研究组41例(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淋巴结清扫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淋巴结清扫组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淋巴结清扫能够达到开放手术的清扫范围,且术后多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可降低术后并发证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至年收治的80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行宫腔镜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红;张春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附加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3 d、术后1、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 d、术后6、12个月观察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同时加速康复速度.
作者:吴晓阳;马虎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纯放疗,治疗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进行治疗.检测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IF-1α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HI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EGF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VEGF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能明显抑制VEGF升高,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作者:熊向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5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中5种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促甲状腺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并从甲亢和甲低两方面比较5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 对于甲亢的诊断,其阳性率高低分别为TSH(51.09%)>FT3(18.25%)>FT4(14.60%)>T3(9.49%)>T4(6.57%),TSH诊断甲亢的阳性率高于其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甲低的诊断,其阳性率高低分别为TSH(39.42%)>FT4(34.31%)>FT3(14.60%)>T4(7.30%)>T3(4.38%),TSH诊断甲低的阳性率高于其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对于患者血清进行5种甲状腺激素测定,可以提高诊断效果,其中TSH检测阳性率高,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靳明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5.69%(P<0.05).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常规固定以及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均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穆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枸缘酸咖啡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00%)远低于对照组(28.00%)(P<0.05).结论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首选方案.
作者:刘中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肝功能及HBV DNA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的表达情况均优于对照组,ALT、AST、HbeAg及HBV 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有助于改善乙肝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力,改善肝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68例同时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分析手术操作技巧、注意事项与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意义.结果 患者通过治疗后,成功率为100%,术中出血量为(42.71±5.36)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13±5.06)h,平均住院时间(6.71±2.50)d,随访观察均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阑尾结合胆囊切除术通过技术娴熟的医师严格操作进行治疗,其治疗率达到百分百,且术中出血量少,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可推广运用.
作者:仵好金;赵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2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可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瑞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4例、单一组43例.单一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单一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与单一组(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SH水平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罗通定、硝苯地平应用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拔牙手术中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要拔牙的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31例,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13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罗通定和硝苯地平,对照组患者未使用镇静与稳定血压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及心率控制情况,以及患者自我感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觉平静,无胸闷、心慌、恶心、头痛头晕等感觉;对照组患者紧张害怕,尚能配合治疗,偶有头晕感觉.结论 罗通定、硝苯地平药物联合可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波动,是针对高血压患者拔牙手术的一种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张留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钙与机械预防在预防泌尿外科较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80例泌尿外科实施较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于术前1天至术后1周内连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 IU,皮下注射,1次/d;对照组术前1天至术后1周内连续使用抗血栓压力带.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活化酶原时间.结果 两组均无出血事件发生,治疗组无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对照组术后有2例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1例为下肢静脉血栓,1例为肺栓塞.两组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分别为0.0%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机械预防相比,低分子肝素钙用于预防泌尿外科较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同样安全,且更为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先旭;李晨光;刘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切开截骨矫形钢板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肘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例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肘外翻患儿,采用切开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和骨折愈合效果.结果 11例患儿截骨断端愈合良好,陈旧性的肱骨外髁骨折愈合良好,肘关节活动度正常,肘关节外观得到矫正;1例患儿术后2年延迟愈合.术前提携角为(27.2°±9.1°),术后提携角为(1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截骨矫形钢板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肘外翻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建新;朱坤;李文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采用血浆置换辅以常规药物治疗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血液置换治疗,同时辅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血液各项指标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短期疗效显著、起效快以及安全性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出血性脑卒中破入脑室患者治疗中采取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4例出血性脑卒中破入脑室患均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7例,将采取常规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和脑积水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脑积水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破入脑室疗效确切,可以降低发生脑积水的几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飞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膜前间隙与腹壁肌肉前放置两种手术方式在腹壁切口疝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壁肌肉前放置(Onlay组)修补术25例,腹膜前间隙(Sublay组)修补术28例,对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疝环大小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疝环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Onlay组优于Sublay组,在血清肿方面,Sublay组明显优于Onla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复发和肠梗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切口疝治疗中,Sublay手术方式优于Onlay手术方式.
作者:景东帅;吕宗峻;郑建忠;芦小龙;陈高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修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73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观察组37例,行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时间均较短,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较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13.51%(5/37)远低于对照组33.33%(12/36)(P<0.05).结论 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应用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彭山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浅析不同类型下颌骨大型角化囊肿经开窗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下颌骨大型角化囊肿患者,均经X线与病理检查确诊.所选患者均接受开窗减压术治疗,术后观察并比较各病变类型角化囊肿的疗效.结果 经开窗减压术治疗后,单房型角化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多房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地细胞痣综合征以及其他牙源性囊肿的治疗有效率同样较高.结论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角化囊肿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常立军;卢燕婉;王雅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并讨论高压氧配合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疗效.方法 从2012年5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收胆红素脑病患儿67例中,选取33例选择常规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另外3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配合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两组患儿症状基本得到缓解,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69.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4.10±2.95)d,显著短于对照组(38.80±5.32)d(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水平为(86.80±12.65)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70±24.49)μmol/L,NABA评分为(37.30±1.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0±2.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治疗中,应用高压氧辅助,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应用益生菌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66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C反应蛋白、D-乳酸、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GCS评分及感染、消化道出血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D-乳酸、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D-乳酸、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消化道出血和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应用于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营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越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侧卧位改良外前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行侧卧位外前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传统置换方法,观察组使用改良置换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更小,出血量明显更少,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更高,Harris评分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侧卧位改良外前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切口小,出血量少,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高伟;李书强;田松云;李伟锋;王红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观察采用标准通道、微通道两种手术路径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肾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结石患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结石清除率更高,且术后患者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国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逆行输尿管镜与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试验组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结石清除率.结果两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成功率以及直径≤1 cm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结石直径>1 cm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可针对结石直径>1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艾合买提·艾买尔;周萍;李九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6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方法治疗,3~6个月后给予颅骨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覃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纯音听阈值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纯音听阈值及凝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纯音听阈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与巴曲酶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显著提升,血液高凝状态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董俊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成人初治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2例初治重症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第7、15、30、60 d的总有效率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7、15、30、60、90 d的PL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初治ITP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学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实施价值,为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入院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随机分为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试验组以及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治疗的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疗效优良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86.7%,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63.4%;试验组患者优良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0.0%;试验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均具有优势,具有外科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胡国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t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TMS组(30例)、假TMS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及偏瘫肢体康复功能训练,TMS组给予病灶侧TMS(0.5 Hz)治疗;假TMS组给予假性TMS治疗.三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包括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score,FMA)、Barthel指数评分(BI).结果 治疗2周后,TMS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S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和假TMS组(P<0.05);对照组及假TMS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S能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思超;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老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ASA)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确山县中医院94例ASA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组,各4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ASA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献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光动力疗法与红蓝光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痤疮患者152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光动力组和红蓝光组各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4周的治疗后,光动力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红蓝光组(72.37%),且光动力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63%)低于红蓝光组(22.3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红蓝光治疗,光动力治疗痤疮的效果更好,且治疗周期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
作者:张有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脑血管科2015年10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9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45)基于对照组加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推广价值.
作者:彭越;彭小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术前肠内营养在高营养风险食管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胸外科住院,经筛选存在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术前肠内营养支持5~7 d后手术,对照组直接行手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营养指标及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第1、10 d的营养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比较中,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总量、体重丢失总量比较,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术前营养风险评估,筛选出高风险的患者,针对性的给予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患者善术后营养状态,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有益于患者的恢复及后续治疗的开展.
作者:张进;杨鲲鹏;侯向生;苏彦河;葛晓晴;乔孟晗;侯露;姜礼庆;卢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显微根管治疗多根管下颌前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管治疗的下颌前磨牙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显微根管治疗,观察显微镜使用前、后多根管的发现率,并对根管预备及填充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下颌第一前磨牙中Ⅴ(1-2)型占20.69%,下颌第二前磨牙中Ⅴ(1-2)型占18.18%;使用显微镜前,常规X线片检查多根管患牙发现率为15.00%;使用显微镜后,多根管患牙发现率为50.00%;显微镜使用前、后多根管患牙发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根管下颌前磨牙选择显微根管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联合钙拮抗剂治疗丘脑下部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丘脑下部损伤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亚低温和钙拮抗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良好率为62.07%,高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丘脑下部损伤患者采取亚低温联合钙拮抗剂治疗的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王琦;李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局.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伴房颤组和不伴房颤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调查时间控制在1年内,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以及预后结局.结果 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普遍高于不伴房颤的患者,且女性比例较高,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更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诱发心衰、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合并症的概率较高,且使用抗凝药物的概率、个住院时间都显著高于不伴房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房颤组患者住院后3、6、12个月致亡率分别为10.0%、25.1%和29.0%,致残率为45.7%、40.9%和35.8%,复发率为30.1%、26.0%和29.0%;不伴房颤组的致亡率为8.1%、8.1%和11.3%,致残率为29.0%、24.2%和19.4%,复发率为19.4%、12.9%和16.1%;住院6、12个月伴房颤组患者的致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都显著高于不伴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高、女性比例大,神经功能损害严重,且容易诱发多种合并症,住院时间长,预后较差,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显著较高.
作者:樊金旗;谢全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祛痰止喘等治疗,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加用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和成本效果.结果 莫西沙星组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成本/效果低于左氧氟沙星组.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成本效果低于左氧氟沙星,即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获得一个有效治疗单位时,莫西沙星组所用成本低于左氧氟沙星组,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袁晓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骨折治疗,观察组实施骨折治疗联用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ROM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观察组RO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OM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王宪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小儿患者9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阿奇霉素(A组)和阿奇霉素+甲基强的松龙(B组)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退烧时间、咳嗽好转时间等进行对比评价.结果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A组的77.78%(P<0.05).B组患儿的退烧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与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00%,与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儿PO2、PCO2及WBC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B组患儿的PO2、PCO2及WBC指标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阿奇霉素+甲基强的松龙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生药物联用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陶富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危重期及康复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危重期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危重期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翠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小儿喘憋性肺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全过程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喘憋性肺炎患儿中选取112例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6例)与全过程护理的观察组(56例),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全过程护理的观察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喘憋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开展全过程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海宏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和Morisky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马改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干预.护理后,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假体周围骨折、假体脱位、下肢静脉血栓、感染及压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院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行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况.结果 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躯体生活能力得分、精神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精神情况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况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徐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综合护理方法对围手术期肝移植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8例肝移植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vs 50.00%)(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程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原因及中医护理对策.方法 妇产科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产科患者术后腹胀采取一定的中医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眼科专科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培训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60名护士,组建教学培训小组,确定情景模拟演练方案,比较护士培训前、后疾病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结果 通过1年的培训,眼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实施情景模拟演练培训方法,可以提高眼科专科护士的急救能力.
作者:王春晓;宋幸娟;陈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健康评分为(82.8±9.5)分,心理健康评分为(86.2±8.7)分,社会健康评分为(86.3±9.6)分,整体健康评分为(85.2±11.2)分;对照组患者生理健康评分为(61.1±9.1)分,心理健康评分为(73.1±8.6)分,社会健康评分为(77.6±9.3)分,整体健康评分为(74.1±10.2)分,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方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症状改善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HFMD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皮疹减退、退热、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能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加快康复进程,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喜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NIHSS评分与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对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展开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实施相应对策,比较品管圈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的拔管率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74.53%降至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留置针拔管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患者的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预后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95%(6/43)低于对照组34.88%(15/43),护理总满意度90.70%(39/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53.49%(23/43)高于对照组32.56%(14/43),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护理满意度高,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作者:赵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给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存在剖宫产手术史且进行二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7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2例产妇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36例产妇阴道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97.22%、2.78%;对照组36例产妇阴道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分别为77.78%、22.22%;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7.22%,而对照组满意度仅为80.5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给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有效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仝荣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干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出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8例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的1个月内,两组患者均存活,未出现死亡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9%(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1%(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妇自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50名产妇,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75名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75名接受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注重产程内的细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阴道自然分娩产妇开展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作者:赵桂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5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结果 两组初产妇经护理干预后产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降低(P<0.05),经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初产妇产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孕期产后抑郁状况,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盼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级式急诊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候诊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急诊分诊法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分级式急诊分诊法的3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候诊时间及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为(15.25±2.96)min;对照组候诊时间为(18.10±3.75)min,观察组候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救治成功率为86.11%,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级式急诊护理可以优化急诊资源的配置,缩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是可行的急诊护理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红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术后采用延续护理干预,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用药、饮食、并发症和自我护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对增强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加快了病人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利红;张虹;张春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娩期矫正异常胎位中实施体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分娩期胎位异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分娩期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分娩期矫正胎位异常中给予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期胎位异常中采取体位护理干预进行矫正,效果理想,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总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文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6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4例.两组患儿都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的黄疸首次出现时间、消失时间、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的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3、4、5 d时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缩短新生儿黄疸的消失时间,促进患儿恢复健康.
作者:付相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恢复速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荣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持续性枕后位体位旋转纠正分娩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和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80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产妇仅对产程进行密切观察,引导产妇自然生产,观察组产妇则在密切观察产程基础上采用体位旋转护理方式纠正分娩.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平均产程与围产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率为75.0%,对照组产妇顺产率为1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新生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体位产妇实施体位旋转纠正分娩护理干预,不仅能显著降低剖宫产率,提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围产儿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认知、社会、情绪、角色、躯体等多方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护理门诊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1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门诊管理模式,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情绪、体力、症状和社会四个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门诊管理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珍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的管理.方法 通过采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我院使用过的340套消化内镜,包括十二指肠镜,食管镜,胃镜,小肠镜,大肠镜以及胆管镜等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及分析对比,探究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结果 医院在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后,消化内镜消毒灭菌合格率显著与执行标准化要求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际操作之中,消化内镜的消毒灭菌工作具有诸多的影响因素,包括消毒灭菌的操作流程不完善、责任护士工作不够细致、医护人员对于内镜消毒液的监测管理不恰当、不细致,以及消毒灭菌不彻底等.而消化内镜的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不高,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威胁患者健康.根据标准积极改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消化内镜消毒灭菌的合格率,适宜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武坚;钱小婷;许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30例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与相应防范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新生儿科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总结不良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并分析其发生原因以及与护理人员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新生儿科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30例,其中皮肤损伤占26.67%,输液外渗占16.67%,意外拔管、PICC堵塞式或断裂、信息记录错误分别占13.33%等;8:00~14:00时段发生多,占56.67%;护士学历越低、工作年限越短、职称越低,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概率越高;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主要为护理人员经验不足占30.00%,评估不足占16.67%,患儿多、病情重占13.33%,培训与督导不到位、护患比例不当、违反操作规程各占10.00%.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应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学习与训练,严格履行职责,并转变管理观念,完善培训、考核制度,恰当安排护士人力,重视重点环节及系统管理.
作者:韩玉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药千金子对肾癌细胞株786-0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对G250蛋白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用肾癌细胞株786-0,分为A组(对照)、B组(5 mg/mL)、C组(10 mg/mL)、D组(20 mg/mL),各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千金子水溶液处理786-0细胞株.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Fas、Caspase3、Caspase7、G250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G250 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各浓度千金子水溶液在24、48、72h对786-0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强.②B、C、D组细胞核均有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③与A组比较,C、D组细胞凋亡率较高(P<0.05),C、D组G1期细胞比例较高(P<0.05),C、D组S期及G2期细胞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A组比较,B、C、D组Caspase3、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C、D组Fas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与A组比较,B、C、D组G250 mRNA及G250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千金子对肾癌细胞株786-0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为上调G250抗原及Fas、Caspase3、Caspase7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发生G1期阻滞,引起786-0细胞凋亡.
作者:董建设;赵俊峰;陈瑞廷;张林超;孙继建;潘世杰;杨锦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儿童中的变化及其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MPP患儿,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45例)、重症组(23例),收集同期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43例),分别采用荧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和CRP水平并研究其水平的高低与MP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MPP轻症组、重症组、对照组血浆D-D、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重症组血浆D-D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组血浆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轻症组和重症组血浆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组血浆CRP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MPP重症组急性期D-D、CRP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D-D与CRP的相关系数为0.83(P<0.05).结论 血浆D-D及CRP水平在MPP患儿中存在不同程度升高,在急性期重症MPP升高明显,二者存在相关性,提示其均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指标.
作者:樊梦;陈春花;齐英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门诊和住院儿童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和住院的慢性咳嗽患儿5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前瞻性分析法,来确定患儿的病因.结果520例患儿中终确诊为儿童慢性咳嗽的患儿共有498例,前三大主要病因是咳嗽变异哮喘(CVA)、感染后咳嗽(PIC)和迁延性支气管炎.三者在总患病例数中的占比分别是33.7%(168/498)、28.5%(142/498)、15.5%(77/498).其他主要病因有气道咳嗽综合征、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百日咳等.而在致病因素中,环境因素有112例,主要为吸入灰尘、家里装修和饲养宠物等,占比22.5%;家庭成员中存在吸烟者有152例,占30.5%,存在过敏史的患儿有145例,占29.1%.结论 CVA、PIC和迁延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致病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在临床上,需要明确患儿的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病因,进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德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首次脑梗死(CI)患者合并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15例首次CI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PSD的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12个月,37例出现PSD,发生率32.2%;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40~60岁为首次CI并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首次脑梗死患者易发生PSD,因而对存在并发抑郁高危患者须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史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对小儿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患儿所用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尿道外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3例)、游离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19例)和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56例);尿道外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为100.00%;游离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愈率为89.47%,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愈率为80.36%,并发症发生率为19.64%.结论 小儿尿道下裂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儿的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其临床效果显著,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马建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癌前病变和不同分化阶段胃癌标本中KAI1基因杂合性缺失(LOH)、微卫星不稳定(MSI)、mRNA和其蛋白表达情况.方法 分别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PCR-SCCP)、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癌前病变与高、中、低分化胃癌、正常对照组相关指标.结果KAI1 mRNA和其蛋白表达分别与癌前病变和高、中、低分化胃癌有显著性相关(P<0.05).60例胃癌标本D11S1344、D11S1326、D11S554位点的SSCP分析中,均未出现MSI或LOH.结论 KAI1/CD82 基因缺失或表达降低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康丽霞;李闯;王献春;冯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 选取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各3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荧光生化法检测三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分析三组Hcy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Hcy水平均明显低于AD组和VD组(P<0.05);AD组和VD组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和VD患者的Hcy水平均明显升高,Hcy水平可作为诊断AD和VD的重要指标,但不是鉴别二者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卢燕婉;常立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98例乳腺结节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高频超声检查乳腺微小结节检出率为97.69%,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检出准确率分别为98.08%、96.15%;良性结节检测形态规则程度较恶性结节更规则,良性结节边缘轮廓清晰程度较恶性结节更清晰;恶性结节血流检出率为84.62%,多为穿入性血流(68.18%),而良性结节血流检出率为70.19%,多为环绕性血流(89.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血流参数RI值明显小于恶性结节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诊断率及鉴别率均较高.
作者:王秀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结节127个)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确诊恶性结节41个,良性结节86个,均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比较常规超声检测、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灵敏度为90.24%(37/41)、特异度为95.35%(82/86)、准确度为93.70%(119/127)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测,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漏诊率为9.76%(4/41)、误诊率为4.65%(4/86)明显低于常规超声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准确度,有效减少漏诊及误诊,能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早期鉴别提供帮助,可为拟定临床干预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作者:孙素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妇产科急诊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妇产超声医师在急诊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常见问题.方法 总结、分析400例各类以急诊就诊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产科急诊237例中,胎盘早剥14例(3.50%),前置胎盘50例(12.50%),胎膜早破158例(39.50%),妊娠合并附件区包块15例(3.75%);妇科急诊163例,异位妊娠89例(22.25%),黄体血肿12例(3.00%),卵巢囊肿蒂扭转15例(3.75%),早孕先兆流产29例(7.25%),产后子宫大出血4例(1.00%),腹痛原因不明14例(3.50%).其中误诊20例(5.00%),总诊断符合率95.00%.结论 超声检查无创、便捷、价格低廉,其在妇产科急症中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骆玉姣;王西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比较分析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65例我院收治的肝纤维化患者同时行MRI扩散加权成像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定ADC值和杨氏弹性模量值(Emean),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肝纤维化程度与ADC值和Emean值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ADC值和Emean值的效能.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ADC值依次减低(P<0.01)、Emean值依次增高(P<0.01).ADC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821),Emean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919).经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和Emean值诊断不同等级肝纤维化均具有较高的效能,但Emean值更具优势.结论 在肝纤维化病理分级及相关性分析中,Emean值和ADC值对诊断不同等级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价值,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更具优势.
作者:石俊英;史景璐;张斯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和鉴别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10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12~71岁;发病部位:腮腺4例,腭部2例,颌下腺1例,舌下腺1例,颊粘膜1例,磨牙后区1例;病程15 d至5年;肿块直径0.6~5.0 cm;临床分期:Ⅰ期5例,Ⅲ期4例,Ⅲ期1例.在光镜下,粘液表皮样癌由粘液、表皮样和中间细胞构成.组织学分级:低度恶性4例,中度恶性2例,高度恶性4例.各级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的比例及所形成的结构不同,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结论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具有涎腺恶性肿瘤常见的光镜学表现,其临床表现与组织学分级有关.
作者:韩方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微柱凝集法与体外溶血不同配血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AIH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体外溶血配血,对照组采用微柱凝集法配血,比较两组输血总有效率、输血前、后红细胞(RBC)计数、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 观察组输血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03,P<0.05);观察组输血后TBIL低于对照组,RBC、Hb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体外溶血实验应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配血中,可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有效,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血浆中总胆固醇(TC)、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94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不同分为脑梗死组(51例),脑出血组(43例),并抽取同期52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TC、脂蛋白、HCY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TC、脂蛋白、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脂蛋白水平高于脑出血组(P<0.05);脑梗死组脂蛋白水平异常发生率为37.25%,高于脑出血组的18.60%(P<0.05).结论 血浆中TC与脂蛋白及HCY水平与脑血管疾病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且脂蛋白水平可用于进一步鉴别脑梗死和脑出血.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多普勒心脏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检测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被动抬腿试验后,分别进行PICCO检测与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测,比较患者心率、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每搏输出量等指标.结果 30例患者中,被动抬腿试验应答者20例,未应答者10例;应答者被动抬腿试验前、后心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应答与应答者被动抬腿试验前、后,两种方法检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多普勒心脏超声对感染性休克病人在进行被动抬腿试验后容量扩张反应性有较好的检测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闫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MRI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80例疑似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均接受阴道彩超检查、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阴道彩超、MRI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结果.结果MRI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明显高于阴道彩超(P<0.05);MRI对单纯孕囊型妊娠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阴道彩超(P<0.05),其对不均质包块型妊娠的诊断符合率与阴道彩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中,MRI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对单纯孕囊型瘢痕妊娠.
作者:白洁;祁佩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筛查的新生儿10169例,经筛查后有效对象174例,均接受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动态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 174例中44例经尸检明确先天性心脏病诊断,而其余130例,经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为94.25%,实时动态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为98.28%,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漏诊率、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过程中应用实时动态三为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意义,能够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数据.
作者:刘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16排螺旋CT在中心型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患者病变类型主要包含支气管腔阻塞、肺腺癌、肺部阻塞型炎症、肺泡肿大及阻塞性肺气肿;16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中心型肺癌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就中心型肺癌患者来说,采用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且诊断过程中不会产生创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清hs-CRP水平与血常规检测联合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确诊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各5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hs-CRP检测及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hs-CRP、血常规检测单用诊断符合率及联合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检测,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中性粒细胞数及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阳性率高于单用血常规检测及血清hs-CR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阳性检出率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咏芳;高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联合结肠灌洗、大黄煎剂结肠透析治疗重症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12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2例、人工肝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人工肝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人工肝治疗,观察组在人工肝组基础上加结肠灌洗、大黄煎剂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内毒素(LPS)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STB)、清蛋白(ALB)水平.结果 治疗后,人工肝组、观察组血清TNF-α、IL-6、LPS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LPS明显低于人工肝组(P<0.05);人工肝组、观察组血清ALT、STB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血清ALT、STB明显低于人工肝组(P<0.05);观察组血清ALB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和人工肝组(P<0.05).结论 人工肝联合结肠灌洗、大黄煎剂结肠透析治疗可有效抑制重症肝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纠正炎症反应状态,保护肝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红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耳穴埋籽对骨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我科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镇痛泵进行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法进行治疗,通过VAS疼痛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VAS疼痛评分显示,试验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籽法治疗骨科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支持性治疗,联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连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脊柱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四维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按摩手法加针刀、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四维疗法进行治疗,即对机体软组织伤病采用银质针、药物或手法、针刀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四维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辅助应用中药排石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临床确诊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共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常规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消炎、止血等治疗基础上辨证应用中药排石饮,口服2周.对照组术后仅常规予以消炎、止血等治疗,观察术后1、2周两组的残留结石排出率.结果 术后1周,治疗组残留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治疗组残留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辅助中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残留结石的清除率.
作者:王科;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肾蠲痹方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痛风性肾病患者9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肾蠲痹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生化指标.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甲组的生化指标明显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方治疗痛风性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化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雪峰;张国胜;邢海燕;侯小静;岳改燕;朱广领;张攀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银质针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22例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对照组5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银质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8.41%,高于对照组的57.63%和89.83%(P<0.05).结论 银质针是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勇;张翠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控制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妊娠剧吐孕妇,共6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治愈18例,好转15例,而未愈仅1例;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2例,未愈6例.观察组的总治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优的中药调剂方式.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医门诊的2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安全、经济、有效、简便、教育五个方面展开调查,比较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的用药特点.结果 在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小包装中药饮片佳;在经济性与简便性方面,中药配方颗粒佳;在教育性方面,小包装中药饮片、散装中药片明显优于中药配方颗粒(P<0.05).结论 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三种调节方式各有优缺点,临床应用时应扬长避短,互相补充.
作者:江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西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中医院校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对于如何构建适应高职高专中医人才培养需要的西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也鲜见报道.为此,我们以本校中医学专业为例,针对西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和探讨如何构建适应中医人才培养需要的、合理科学的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西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体系.
作者:张新鹃;孙永显;王龙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名本科五年制临床外科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案例教学法,临床实习时间均为4周.实习结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实习生兴趣满程度调查.结果 研究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兴趣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实习带教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神经外科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探索能力.
作者:向兴刚;娄保全;林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