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02年3期文献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老年胃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胃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电子胃镜检查151例60岁以上老年人,所有患者取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病变组织送病检.结果151例患者中慢性胃炎发病率高,其次为胃癌,其Hp感染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1),胃癌检出率高于60岁以下患者.结论Hp感染与老年胃病密切相关,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石玉萍;魏小果;马惠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动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分析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各种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及肺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不动杆菌感染有明显增加.现就我科1997~2001年8月确诊为肺部不动杆菌感染的27例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静;裴可夫;范临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理职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江苏省护理职业现状为例,对护理队伍的学历、职称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对比,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李跃进;常宾;朱孝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等医学教育的教育有效感和教学品位

    中等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属于操作型,对医教课堂的授课形式和灌输技巧的依赖性较大,并有较大的可塑性.这些学生的知识容量、层次及思维空间均与教育有效感和教学品位直接相关.

    作者:孙永波;马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育效果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地进行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人格特征、角色特征、教学观念、兴趣动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是各种素质的综合体现,终由教学效果反映出来.

    作者:陈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关于护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日本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PI)分别对2届护校新生进行测量,筛选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调查和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提出了护校新生人格特征的倾向,以及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人格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徐琪安;黄惟汇;王富珍;李波;王国芳;曹鲁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结构探讨

    本文在介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卫生信息管理学校应用科学学士(卫生信息管理学士)1996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结构做了探讨.作者认为,高职和高专教育应该是目前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大力提倡和推广的一种形式.在设计课程结构时,建议以模块结构教学为主要模式,以实际岗位需要为依据,注重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应按照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设计和调整课程结构,注意提高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针对性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

    作者:梁玉涛;徐国庆;张环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析护生情绪智力培养

    近几年国内大中专学生心理情绪健康状况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约有10~30%的人有心理问题[1];此外不少国外学者研究指出,一个人将来能否学有所成、作有所为,仅20%取决于智力因素(IQ),而80%取决于情绪智力(EQ)因素的培养[2].

    作者:赵小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学高职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医学高职教育如何结合医学教育的实际,健康有序地发展?笔者认为,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其发展的条件、基础和保证,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作者:向红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的协同性和一致性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把教学分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大领域,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国情和语言习惯又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

    作者:高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创设自由空间促进主体参与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者已认识到,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可实现主体的全面发展.

    作者:原小娣;陈锦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优质地服务于社会,与其在校的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其中心理卫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实用型人才的基础.

    作者:王建峰;杜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素质教育可分为规范教育和创新教育两部分.规范教育包括知识规范和道德规范,解决的是知识与道德的继承;创新教育则包括知识创新与能力创新两方面内容,解决的是知识发展与人类发展的问题.

    作者:赵清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专生就业倾向调查与分析

    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发展和稳定,也牵动着每一个学生及家长的心.本文通过对在校生对待就业有关情况的调查,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杨孝富;耿宏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目前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健康的心理是成就事业的必备条件,一切智慧、成就、财富、幸福都始于健康的心理.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对策.

    作者:郭开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510名中专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用SCL-90量表对510名中专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1)除躯体化外,中专卫校学生的其它各因子得分与常模存在着极显著差异;(2)各因子阳性检出率较高.这表明,中专卫校学生存有较普遍的心理应激状态,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对于大数学生来说,这种应激状态的强度并不十分高,过分夸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不可取的.

    作者:白杨;李艺敏;杜伟中;孙培勇;张岩;张宗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关于远程医疗伦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网站迅速遍及全国各个省区.远程医疗是人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于医疗卫生系统的又一成果,它具有显著的优点:第一,远程医疗是21世纪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将成为医学信息发展的趋势.

    作者:郭龙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积极创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之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医护人员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赵秀森;宫恩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边远贫困地区中等医学教育开展社区实习初探

    卫生部于1994年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在教学时间分配上首次进行的是社区实习的安排,虽然时间仅有2周,但从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对卫生事业的需求,建立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感情和责任感,了解城乡社区卫生工作的程序和内容,认识和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知识、技能、心理、感情上适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却是绝不可少的.

    作者:黄安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目标之一,特别是对中等医学教育尤为重要.但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很多误区:一是把它等同于品德教育,但在实际上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作者:杜士安;杜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职、中职护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观察

    通过获取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料调节教学过程,是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大专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和中专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是否存在较大差异,未见类似文献报道.

    作者:诸葛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制与课程设置调整分析

    本文谨就1994年以来护理专业学制与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结合我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略陈管窥之见,以求与同道商榷.

    作者:刁万祥;王大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等卫校素质教育之我见

    1 中等卫校对素质教育应深化认识1.1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套具体的教育方案.

    作者:夏瑞明;童荣璋;马玉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影响学生评价教师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学生评价教师这一常用评教方法的观察、分析,揭示了存在于学生、教师、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诸多因素:评教能力、学习成绩、学生气质、师生关系、测评时间等;并提出了:分类抽样、加强教育、改进测评方法等建议,以便不断提高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作者:丁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之我见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因为不更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学习新的东西,就不能给学生解惑答疑.

    作者:许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教学环境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分布式系统的普及及现代教学的需要,计算机应用正在从传统的单用户工作模式向多用户工作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Supportd Cooperative Work)就是顺应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

    作者:王秀梅;杨春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改革开放使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各方面都面临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中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一定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作者:单扩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教材编写应加大应用文写作知识的比重——对现行全国中等卫校《语文》教材的一点思考

    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和依据,教师必须依靠教材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教材必须能够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作者:潘芳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根据市场需要指导教学改革

    根据某家政服务中心反馈的就业信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对中专卫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家庭从事围生期护理、婴幼儿护理等工作存在着很大潜力.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适应素质教育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世纪之交,教师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挑战.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二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作者:宫国仁;于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发展学生党员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积极在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是中专学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针对中专学生年龄小、对党的认识少、思想不够成熟、入党动机不明确等问题,慎重地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刘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网吧对中专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吧已成为校园周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付元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创精精神的培养是中等医学教育的灵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教育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

    作者:张琳娜;杜晶华;冯玉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举办了2000~2001学年优质课评比活动.

    作者:谢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深化改革固本求新--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创新教育探索

    在全面实施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盐城卫校以五年制护理专业教改为龙头,从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旨在使护理专业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使盐城卫校成为在社会上有较高声誉的现代化学校.

    作者:谷汉先;李信梅;王艾兰;宋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卫生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践与思考

    为了深化中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办学层次,更好地适应21世纪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本文就卫生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问题作一些探索与思考,请同行和专家斧正.

    作者:王彩春;刘正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关于高职教育现状及对策的思考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从1997年参加湖北省首批高职班试点工作,开办医学影像高职专业,到2000年,已开办5个高职专业,7个班,目前在校高职生275人.

    作者:阮先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运用挫折理论搞好学校管理

    挫折对一个人来说,既非好事,但也并非绝对的坏事,它有弊却也有利.弊者,挫折使人产生心理痛苦、情绪紊乱,甚至引起种种病患;利者,挫折可以引导人的认识产生创造性改变,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人的意志,启发人以更好的途径和方法去重新计划,以实现新的目标.

    作者:郭永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抓考风正学风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测手段,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责任心.然而,目前中专生考试作弊现象有增加的趋势,使得考试的真实性和公正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抓考风、正学风、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

    作者:薛彩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鲲鹏展翅欲飞翔--临汾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工作总结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