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华
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测手段,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责任心.然而,目前中专生考试作弊现象有增加的趋势,使得考试的真实性和公正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抓考风、正学风、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
作者:薛彩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过对学生评价教师这一常用评教方法的观察、分析,揭示了存在于学生、教师、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诸多因素:评教能力、学习成绩、学生气质、师生关系、测评时间等;并提出了:分类抽样、加强教育、改进测评方法等建议,以便不断提高学生评教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作者:丁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健康的心理是成就事业的必备条件,一切智慧、成就、财富、幸福都始于健康的心理.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对策.
作者:郭开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优质地服务于社会,与其在校的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其中心理卫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实用型人才的基础.
作者:王建峰;杜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吧已成为校园周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付元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根据某家政服务中心反馈的就业信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对中专卫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家庭从事围生期护理、婴幼儿护理等工作存在着很大潜力.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卫生部于1994年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在教学时间分配上首次进行的是社区实习的安排,虽然时间仅有2周,但从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对卫生事业的需求,建立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感情和责任感,了解城乡社区卫生工作的程序和内容,认识和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知识、技能、心理、感情上适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却是绝不可少的.
作者:黄安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日本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PI)分别对2届护校新生进行测量,筛选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调查和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提出了护校新生人格特征的倾向,以及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人格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徐琪安;黄惟汇;王富珍;李波;王国芳;曹鲁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发展和稳定,也牵动着每一个学生及家长的心.本文通过对在校生对待就业有关情况的调查,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杨孝富;耿宏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从1997年参加湖北省首批高职班试点工作,开办医学影像高职专业,到2000年,已开办5个高职专业,7个班,目前在校高职生275人.
作者:阮先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把教学分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大领域,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国情和语言习惯又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
作者:高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和依据,教师必须依靠教材来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教材必须能够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作者:潘芳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网站迅速遍及全国各个省区.远程医疗是人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于医疗卫生系统的又一成果,它具有显著的优点:第一,远程医疗是21世纪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将成为医学信息发展的趋势.
作者:郭龙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挫折对一个人来说,既非好事,但也并非绝对的坏事,它有弊却也有利.弊者,挫折使人产生心理痛苦、情绪紊乱,甚至引起种种病患;利者,挫折可以引导人的认识产生创造性改变,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人的意志,启发人以更好的途径和方法去重新计划,以实现新的目标.
作者:郭永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教育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江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创新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
作者:张琳娜;杜晶华;冯玉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各种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及肺癌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不动杆菌感染有明显增加.现就我科1997~2001年8月确诊为肺部不动杆菌感染的27例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静;裴可夫;范临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积极在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是中专学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针对中专学生年龄小、对党的认识少、思想不够成熟、入党动机不明确等问题,慎重地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刘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之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医护人员的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赵秀森;宫恩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在介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卫生信息管理学校应用科学学士(卫生信息管理学士)1996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课程结构做了探讨.作者认为,高职和高专教育应该是目前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大力提倡和推广的一种形式.在设计课程结构时,建议以模块结构教学为主要模式,以实际岗位需要为依据,注重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应按照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设计和调整课程结构,注意提高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针对性和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
作者:梁玉涛;徐国庆;张环悦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