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005-0019
  • 国内刊号:11-3252/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3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58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健康大视野杂志   2018年4期文献
  •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此控制医院感染情况的加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颅脑外科的6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8例患者均行气管切开,分析6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结果:6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8例,感染率达55.88%;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手术伤口感染.气管切开患者由于侵入性操作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都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只有合理应用抗菌药,提高无菌操作,指导患者提高免疫力,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敬;蒲敏;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进行全面概述,包括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发生率、发病年龄、临床分期、转移与复发、治疗及预后等,并就卵泡膜性索间质肿瘤的新手术治疗原则等进行探讨和讨论.

    作者:常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解剖变异与胆管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解剖变异与胆管损伤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本试验获得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本试验回顾性评估276名非急诊患者.本试验纳入的患者因不同胆囊疾病都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有的病人术前都进行了超声.结果:第I类胆囊动脉出现在胆囊三角外,本试验78列患者出现这种类型,约占28%(78/276).第II类为复合型,即胆囊动脉同时出现在胆囊三角内外,本试验26列患者出现这种类型,约占9%(26/276).第III类胆囊动脉出现于胆囊三角内,本试验26列患者出现这种类型,约占62%(172/276).结论:本试验的胆囊动脉的解剖分类将有助于减少胆管损伤.

    作者:李莉;侯中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脑炎腰椎穿刺术后并发症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脑炎患者经腰椎穿刺临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经主治医师临床诊断而确诊为脑炎的小儿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临床腰椎穿刺术治疗方案,收集术后出现临床并发症的患儿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样本,对于并发症类型及发生比例、造成并发症原因两方面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借此探讨小儿脑炎腰椎穿刺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亟待注意的相关方面.结果:在所选的60例小儿脑炎接受腰椎穿刺术临床治疗方案的样本中,共有14例小儿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3.3%,其中腰痛者7例(11.7%)、局部出血4例(6.6%)、头痛3例(5.0%),P<0.05;同时经分析,引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患儿配合度低下(6例,42.8%)、麻醉意外(4例,28.6%)、手术者自身原因(4例,28.6%);其中,以5ml注射器进行腰椎穿刺过程中(7例并发症),患儿出现腰痛并发症几率相对较高(4例,57.1%),且患儿配合度低下为并发症主要诱因;以9号腰穿针治疗时(6例并发症),患儿同样腰痛发生几率较高(3例,50.0%),以手术者原因为并发症主要诱因,P<0.05.结论:临床在以腰椎穿刺治疗小儿脑炎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手术质量,这对于降低患儿临床并发症发生几率十分重要,故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张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关节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深入分析X医院骨关节外科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获得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方法与处置措施.方法:使用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对X医院骨关节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记录分析所采取的预防、处置措施及效果.结果:通过对X医院半年内骨关节外科80名手术患者病历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其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并发症患者6例,感染率为7.5%;手术危险指数越高,手术部位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手术围术期内使用抗菌药物患者达60%;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结论:X医院骨关节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前应加强对患者基础病的了解,降低手术围术期患者用药比例,提高用药针对性、有效性,特别是危险指数较高手术,对于手术部位已经发生感染并发症患者应该加强感染病原菌检测,以便选择合适药物治疗,后就是要注意加强手术过程中空气环境、器械卫生情况的监测与管理.

    作者:杨仕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目的:总结并归纳精神病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针对患者的不良事件可以采取的对策.方法:我院于2017年11月开始对精神病科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精神病科的30例精神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纳入2017年8~11月精神病科的30例精神病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不良时间的发生情况,分析精神病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对策.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67%(11/30),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6.67%(26/3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观察组一级和二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精神病科患者的不良事件,对许多时间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范丽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100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胃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共切除165处病灶,一次性摘除133处,其余32处需要分次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腹痛、1例呕吐、2例畏寒,在经过对症干预之后症状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进行胃镜复查,一次性治愈96例,有4例需要进行2次摘除.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赵宇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与预防效果.方法:2017年是第二期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第三年,对当地人群开展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调查统计2016年-2017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年的艾滋病发病率,并对2年的发病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与2016年相比,2017年艾滋病感染率下降,患者存活率提高;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校内青少年、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人群(暗娼)的防艾知识知晓率达到83.3%-96.7%.结论: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仍然是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作者:陈冬梅;赵文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对产褥期孕妇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对产褥期孕妇采取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4例产褥期孕妇进行对比分析,将未采取护理指导的孕妇作为参照组,将接受护理指导的孕妇作为研究组,每组孕妇分别为52例,观察并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不同时刻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孕妇入院时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49例(94.23%)显著高于参照组40例(76.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褥期孕妇采取护理干预和指导,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情绪.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抗真菌药物盐酸阿莫罗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本文结合抗真菌药物盐酸阿莫罗芬的作用机制,对其抗菌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国内抗菌药物市场状况研究,分析了盐酸阿莫罗芬的市场应用前景.

    作者:王超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尿酸检测指导诊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价值

    目的:分析在高尿酸血症患者及痛风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血尿酸指标检测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时间段内收治的5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54例痛风患者以及54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对象进行此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都需要接受血尿酸指标检测,对三组对象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与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与痛风患者的这一指标对比无差异存在(P>0.05).结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与痛风患者的诊断当中,血尿酸指标检测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当中应用.

    作者:蔡航;孙靖;施弘宇;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指导.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实施全面的健康指导.结果: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开展健康指导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了解,较好地控制了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吕小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农村中小学流行性感冒疾病现状及其预防控制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和分析农村中小学流行性感冒疾病现状及其预防控制方法.方法:以某市随机抽取的10所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010年至2017年预防控制流行感冒疾病的资料及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本院的125名护士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探究.结果:通过对流行感冒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完善相关策略和管理体系,农村中小学学生患流行感冒的概率明显降低,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农村中小学在对流行性感冒疾病进行预防控制时,通过有效的分析,结合疾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给予一定的综合护理,能够明显降低中小学生的患病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一定数量的病例资料从而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间38例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另外选择38例正常人作为此次实验的对照,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深入地对比和研究.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生化指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38例肝硬化患者的生化数据的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异常,而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的数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白蛋白、白球比例的数值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肝硬化疾病能够致使患者的肝代谢功能出现异常,从而使患者的各项指数与正常值存在着差异,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将生化检验结果作为诊断肝硬化疾病的重要凭据.

    作者:黎阿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T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本文分析了CT影像学检查中,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选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予CT、DR检查,对2种检查结果予以统计对比.结果:在结节总检出率、≤5mm结节检出率、气管病变检出率、支气管病变检出率、纵膈淋巴结肿大检出率方面,CT检查高于DR检查,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应用CT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十分显著,与单纯性肺结核影像学比较差异明显,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作者: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力口服液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血力口服液的安全性.方法:以健康成年SPF级昆明小鼠、SD大鼠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四株试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为受试对象,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及30天喂养实验.结果:血力口服液对两种性别的小鼠经口MTD均大于15g/kgBW;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在受试剂量范围未见致突变活性;30天喂养试验中受试大鼠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力口服液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姜涛;黄静;彭晓辉;董婧婧;许冬瑾;乐智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做好产妇在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娩是妇女一个正常而特殊的生理过程,产妇的精神及心理状态会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所以产科医务人员应认识到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产道、产力、胎儿外,精神心理因素也很重要.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放射检查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卫生院急诊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而观察组采用放射检查技术.观察两组患者在VAS评分、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VAS评分、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检查在临床急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以及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同时有助于减少常规检查带来的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急诊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乙肝五项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乙肝五项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应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乙肝患者共计200名,并对其相应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过分析得出单项抗-HBs阳性患者数量多为22%.并且发现乙肝临床高发年龄为30-39岁.结论:通过检验乙肝五项指标可准确判断慢性乙型肝炎,对其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房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红细胞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红细胞检验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实验组,按照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将这8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Ⅱ级心力衰竭组28例、Ⅲ级心力衰竭组27例与Ⅳ级心力衰竭组25例.再选取我院进行正常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红细胞检查,探讨红细胞与心力衰竭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力衰竭等级越高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越大,且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情况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关系密切,红细胞检查能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提供评判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升高常提示慢性心衰患者预后不理想.因此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查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参照价值.

    作者:何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7全年和2018年1月接受的1200名高危妊娠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增加心理干预护理,观察各组焦虑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以及妊娠结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产妇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孕产妇的焦虑症状和妊娠结局.

    作者:刘尚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生儿休克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休克的病因、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分娩的30例出后休克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并通过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和彩超等方式分析其休克病因,后总结该30例患儿出现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在此次研究的30例患儿中,导致其发生休克的原因有各种原因所致感染性休克、低血糖、败血症、肺炎等多种因素,其中占比大的为感染性休克,总共发生11例,占比为36.67%,在呼吸支持、对症治疗和循环支持等多种治疗方式下,治疗有效率为80%(24例),死亡率为6.67%(2例);临床特点中,占比较大的为:皮肤变化、肢远端发凉、呼吸暂停或不规律、血压下降、毛细血管充盈以及心率异常.结论:新生儿休克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各种原因所致的感染性休克为常见,其临床特点比较典型,如动脉脉搏减弱、心率异常、四肢肢远端发凉等,通过早期的观察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降低新生儿休克的发生率.

    作者:弓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尿微量清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检测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7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7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U-mAlb、HbAlc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U-mAlb、HbA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检出率方面,U-mAlb、HbAl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7.01%,均明显高于U-mAlb(77.92%)与HbAlc(61.04%)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尿微量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检出率较高,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谢福生;张民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T联合X线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联合X线在肩胛骨骨折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单一X线诊断与CT联合X线诊断,回顾性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X线诊断准确率是86.11%,漏诊率是13.89%,分型准确率是83.87%;CT联合X线诊断准确率是100%,分型准确率是97.22%,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联合X线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宝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96例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所收治的96例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6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中成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1.25%),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显著且成本低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明显推动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慕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ICC置管送入困难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送入导管困难原因及对策.方法:我科自2015年2月~2017年5月共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80例,对出现导管送入困难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导管送入困难10例,其中到达上腔静脉4例,异位5例,失败1例.结论:血管选择不当、体位的影响、情绪紧张、评估欠充分是导管送入困难的原因,护理对策重点在于充分评估血管条件及选择合适的血管.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袁会平;李茂恒;翟思敏;李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社区于2017.7-2018.1开展的居民肥胖与相关慢性疾病试验,观察组选取43例肥胖居民,对照组选取43例健康人,观察对比组间慢性疾病患病情况差异,并分析慢性疾病与肥胖、不合理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有22例、19例,均比对照组多,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相关性分析,慢性疾病于肥胖、不合理饮食呈正相关.结论:居民肥胖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只有健康肥胖居民生活方式,才可提高患者疾病预防能力,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作者:牛爱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我院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的优化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的管理工作,保障体检检查资料完整保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方便体检档案的管理、查阅、回顾对比,我科特建立职工健康体检一人一档案,固定职工的档案编号,建立档案库.同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在检查资料完全归档之前用LIS系统为大家先行查阅检验科检查结果,以便大家及时了解自己的检验结果.工作具体开展情况如下:

    作者:易超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23例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患者手术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普外科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挑选23例作为对象,按照抽样法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并评定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少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手术整体护理作用显著,可缓解不良心理,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乙肝五项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7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乙肝五项检查,统计和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HBsAg阳性率为93.2%,HBsAb阳性率为23.3%,HBeAg阳性率为35.6%,HBeAb阳性率为45.2%,HBcAb阳性率为13.7%.且73例炎患者中大三阳的发生比例(40.1%)明显高于小三阳发生率(20.5%),大小三阳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乙肝五项检验,不仅能够准确检测出其各项指标的阳性率,同时还可鉴别和区分患者大小三阳类型,从而有助于临床根据检验结果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50例肾病型肾炎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50例肾病型肾炎临床治疗体会,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肾功能实验室检查数据相差不大,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实验室检查数据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可以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等不适感,并且中药治疗基本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建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MRI影像在椎管内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已确诊为椎管内占位患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5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取CT影像诊断病情,观察组患者采取MRI影像诊断病情,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影像方法诊断后,采取CT影像的常规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6%,观察组MRI检查后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影像诊断椎管内占位,与CT影像比较准确率较高,成为临床上为有力的诊断依据,也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云云;张绪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院前急救医疗单位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院前急救时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予以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出诊、急救以及入院时间和转运和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但转运成功率以及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该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出诊、急救以及入院的时间,提高转运和急救的成功率,为患者的后续治疗争取更多的时机.

    作者:董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当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之糖尿病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调查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管理情况.方法:随机选择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芝麻墩镇辖区内36个村庄,依照地区的基层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相关类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447例随访年限超过两年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测量等,查看糖尿病管理情况.结果:经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管理,447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得到明显地提升.结论:患者的饮食、运动被规范控制,并接受合理运动、监测、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李守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和诊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本院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10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患儿是否有食管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手术时体重、手术日龄、术者的学习曲线、食管闭锁类型及食管盲端距离、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术后胃食管返流、术后吻合口漏等;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0例患儿有36例发生食管吻合口狭窄,食管盲端距离、术后吻合口漏及术后胃食管返流在统计学分析中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与食管盲端距离、术后胃食管返流及术后吻合口漏有关,术中降低吻合口的张力、减少吻合漏的发生和积极治疗术后胃食管返流均可有效降低术后食管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食管吻合口狭窄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患儿生存质量的改善.

    作者:徐美汉;陶俊峰;黄金狮;陶强;陈快;樊纬;刘智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髓炎术后植骨时机选择的探讨

    目的:探讨骨髓炎术后骨折不愈合、病理性骨折、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再次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方法.方法:对采用清除伤口、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使用抗生素制感染、再次选择一定的时期进行植骨内治疗的20例骨髓炎术后的患者金陵临床试验观察.[结果:在手术后的6~36个月中,选择中位数为28进行随访,除了3名患者的愈合速度比较缓慢以外,其余27名患者骨性都已经愈合.结论:对于接受骨髓炎手术的患者的康复情况,在清除伤口、把残端留在体内但不与任何组织缝合在一起、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使用抗生素抵制感染历经3~4周,检验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处于正常状态至少6个月以上,再进行植骨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床边超声心动图在危重和急症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危重和急症心血管疾病用床边超声心动图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危重和急症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对所选入选者都施以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0例急性心肌梗死者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提示,16例LVEF≥50%、8例LVEF为40-49%、4例LVEF为30-39%、2例LVEF≤29%.24例疑似心血管疾病者,经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7例改变了首诊与治疗决策.结论:利用床边超声心动图对危重和急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修正临床诊断,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徐玉清;郑爽;郑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76例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实验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利用随机法将76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通过常导管射频消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超过90%,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治疗方式相比,常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生命,推荐应用.

    作者:黄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无听力损伤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DNA测序,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相关基因目片段.比较两组基因突变率.结果:两组GJB2、GJB3基因突变率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两组均为检测出有意义的GJB6基因突变.结论: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任何作用,即GJB2、GJB3、GJB6等基因突变与患者发病无相关性.

    作者:常方悦;任俊宏;常新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治疗多发性创伤的患者83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保守型治疗,观察组43名患者,对照组40名患者,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现肺炎并发症的具体情况,以及颅内、消化道、伤口的再次出血情况.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现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颅内、消化道、伤口的再次出血的具体情况,观察组的数据结果均好于对照组的数据结果,两个组别数据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临床效果,好于保守型治疗的临床效果,应该提倡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韩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小儿生理与心理护理

    小儿从出生到学龄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是不断变化渐驱于成熟的.不同年龄的儿童个性差异极大,心理特点不相同.他们的心理状态只能从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中得到.住院患儿具有悲观、孤独、焦虑、恐惧、激怒、愤怒等心境,护士应全面分析患儿心理变化,理解、尊重患儿建立亲密关系.消除患儿不良的情绪,以减少其心理问题的出现.

    作者:曹爱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包皮岛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术中配合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包皮岛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术中配合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尿道下裂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选择改良包皮岛状瓣尿道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术前方式和术中护理配合等干预,观察手术指标,包括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拔尿管时间1-2周,术后住院时间2-4周,无尿瘘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包皮岛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作者:毕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工作中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对临床工作中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行输血治疗、血液透析患者50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临床血液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结果:血液传播疾病预防控制下,患者与医护人员均未出现感染情况.结论:血液传播疾病的有效预防控制,对避免患者与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的发生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将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临床实践工作中.

    作者:王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激光辅助治疗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治疗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7年9月,选择在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38例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激光治疗,两组都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治疗后两组的GI与AI指标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辅助治疗中老年慢性牙周炎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左志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

    目的:提高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照料.方法:总结自己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和方法.结果:在保健工作中,通过合理用药、心理调适、减少不良习惯可以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

    作者:路惠文;杨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产房舒适护理的应用对助产质量以及产房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100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生理舒适、心理舒适以及总满意的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房感染的几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房感染的几率(14.00%),P<0.05.结论:产房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将助产的质量提高,且可对产房感染的发生进行控制,意义重大.

    作者:王桂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妇产科手术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65例以及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46%,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发挥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其生育功能的适应证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8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缓解时间以及成功受孕率.结果:对比2组患者缓解时间,研究组患者缓解时间(2.9±0.8)个月,参照组患者缓解时间(7.1±1.4)个月,研究组患者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2组患者成功受孕率,研究组患者总受孕率93.1%高于参照组患者总受孕率69%,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生育功能.

    作者:周晓莹;王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胸腔镜微创手术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胸部疾病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就诊的82例胸部疾病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操作期间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2%,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疾病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操作期间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使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作者:徐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在小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儿童发育成长过程中语言发育、运动发育及精神发育都应获得家长重视,部分儿童由于先天原因或后天发育影响,导致儿童发育不健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孤独症、癫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性末梢神经源性疾病等是小儿常见疾病.对于此类疾病儿童家属应积极采取治疗手段.

    作者:林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现代预防手段在手足口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现代预防手段在手足口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站进行预防治疗的120例高危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传统预防方案进行预防,给予观察组患儿传统预防方法的同时加用现代预防手段,持续预防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的差异.结果:详细收集两组患儿的病情变化,分析后得知,观察组患儿的手足口病发病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发病率(35.00%),所有发病患儿予以相应治疗后,均在一周内出院.(P<0.05).结论:现代预防手段可有效减少高位患儿的发病率,减轻发病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了临床推广.

    作者:焦玉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孕前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应用与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与评估孕前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孕产妇1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孕前均接受健康检查,而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缺陷发生率为1.67%(1/60)与对照组15.0%(9/60)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生优育中应用孕前检查的效果非常显著,既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缺陷率,又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苏贵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胸部CT成像指导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分析在胸部CT成像指导下进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本文进行分析的资料源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医院需要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3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在胸部CT成像指导下对30例患者进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分析30例患者的插管效果.结果:30例患者都插管成功,肺隔离相关效果较为理想.70.00%患者1次插管成功,30.00%患者2次插管成功,没有患者3次插管.没有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气道损伤症状或其他插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双腔气管导管型号选取和气管内径值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997,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8,P<0.05).结论:在胸部CT成像指导下进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呈现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邵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目的:分析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所有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0月1日-2017年2月5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分别实施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以及常规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60.00%(P<0.05);观察组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的手术时间(50.21±1.15)min和住院时间(8.25±1.01)d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实施显微支撑喉镜切除术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鞠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7880例足月产妇心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足月产妇心电图的特征.方法:对7880名足月产妇产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心电图异常结果主要有:T波异常、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等.结论:足月产妇心电图正常率比较高,且与年龄不相干.

    作者:陈丽芬;陈向阳;黄显南;黄海妮;覃琳虹;黎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询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中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白海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征象诊断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征象诊断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0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实施多层螺旋CT征象诊断和超声诊断,将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检出率92.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76.00%(P<0.05);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病理类型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征象诊断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志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管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给予观察组临床路径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较高,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科分娩产妇给予临床路径管理,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余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经锥弓根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经过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伤椎置钉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具备极高的安全性能,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白晓亮;杨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的治疗方法为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钢板内固定法.对患者随访一年,对比分析治疗效果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典;徐纯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讨论分析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组,再选择此期间与我院就诊的单纯患有精神病的患者4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参考组.给予参考组患者奥氮平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参考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针对高血压病症进行治疗.记录与对比研究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情况.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情况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往往比单纯患有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因此精神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精神病的同时还需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郑华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前颅窝底脑膜瘤行眶上外侧入路治疗的优势探讨

    目的:探析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行眶上外侧入路治疗的优势.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选为观察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侧额下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6.7%、76.7%,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7%、2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行眶上外侧入路治疗的优势更加显著,可彻底切除肿瘤,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曹子轩;王冬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方位护理模式在脑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的方案分为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8例)与予以全方位护理的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应用于脑梗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ICU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精神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ICU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精神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ICU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精神功能障碍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1月5日,对ICU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精神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无显著并发症,其中治愈患者有98例、死亡患者有2例、治愈率为98.00%,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显效患者有80例、有效患者有8例、无效患者有12例,总有效率为88.00%,大部分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并发其他严重疾病.结论:导致ICU心脏术后患者并发精神功能障碍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手术、术前心脏功能和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以及ICU环境等,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于40例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分析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我院对40例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40例患儿穿刺成功后,进行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在留置过程中,对留置针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和消毒处理,使得留置时间达到理想需要,基本能够完成由于治疗所需要的静脉输液需求.在临床上采用留置管技术对儿童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有效减轻由于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由于患儿反复哭闹造成家长焦虑和心理压力,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

    作者:符小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普外科护士对加速康复中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普通外科护士对加速康复中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的程度.方法:选取本市医院内70名普外科护士进行调查,并且以自己制作的调查问卷为准,以调查问卷的分数判定普通外科护士对加速康复手术前进行禁食禁饮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践行程度.其中,调查问卷分为以下几个版块.第一个版块为基本资料调查,分别调查普通外科护士的学历年龄从业经历等,所设题型为选填空题;第二个板块为外科护士对加速康复中术前的了解程度,为选择题型;第三个版块是护士对于加速康复中术前禁食禁饮知行信的必要性调查,选项分别为:很有必要;有必要;没必要.且这三个版块为计分制,统计终各个版块得分情况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针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其中基本资料调查,中专25名,大专24名,本科16名,硕士博士5名;针对外科护士对加速康复中术前禁食禁饮的了解大致为,多数基本了解,但知识得分不高.结论:普外科护士对加速康复中术前禁食禁饮知信行仍然需要提高.

    作者:魏华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影响临床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临床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医院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诸多医疗活动之中,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来进行健康教育,达到重视三级预防,促进病人身心康复,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然而临床健康教育开展的广泛程度、质量和效果状况都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下面我谈谈影响临床健康教育的因素.

    作者:陈君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腹股沟疝经腹手术15例

    目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手术与常规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及优劣势对比.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经常规手术与经腹手术后观察、对比.结果:15例经腹手术均未出现阴囊积液及睾丸肿大及萎缩.结论:经腹手术住院天数较常规手术缩短,并发症出现明显少于常规手术.

    作者:白海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及防控策略

    随着科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传染病也具有了新的特点和传播方式,对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尽管医学的不断进步对人类健康威胁有很好的遏制作用,但是新时期的传染病流行和传播特点也使得传统的防控策略和措施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其任务艰巨而复杂,需要结合新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工作.

    作者:高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正常孕妇不同孕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正常孕妇不同孕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以抽签模式将于本院定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孕产妇中随机抽出60例作研究对象,后观察其早、中、晚孕期中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对此类指标在产妇临床孕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60例正常孕妇中,其晚期孕周中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阳性率均较早、中阶段对应指标水平高,且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阳性率与其孕周呈正比关系,并计算出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于孕妇妊娠产检期间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其指标监测工作的高效落实是降低产妇分娩风险性的有效措施,对改善其预后和保障母婴安全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科医生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实例分析

    目的:对全科医生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决策实例.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给予全科医生临床思维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患者给予全科医生临床思维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中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疗效

    目的: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中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入选后对患者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一般手术指标更优(P<0.05),HPV转阴率和HPV含量更高(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有效途径,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患术后并发症少、疗效高等优势,推荐使用.

    作者:华逢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媒体综合教育对老年痴呆康复效果和家庭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媒体综合教育对老年痴呆康复效果和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长治市某老年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纳的9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庭照顾者实施多媒体综合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和MBI,并采用GHQ-12对照顾者身心状况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MMSE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5),但观察组GHQ-12及其部分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综合教育可以减轻照顾者的负性情绪,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取得较为可观的康复效果.

    作者:张召弟;王乐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来我诊所牙科口腔修复的患者4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22例,观察组实施行牙周整复术,对照组未行牙周整复术,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牙根萎缩情况,对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口腔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萎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患者中采取牙周整复术可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可改善牙龈及牙槽嵴的高度,提高修复与固定的质量,同时能满足患者对牙齿美观性的需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刘红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护理干预疗效探析

    目的:探究给予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给予中医护理的观察组,30d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对比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提高治疗效率,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苏黄止咳汤联合西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汤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炎性因子变化.方法:选取咳嗽变形性哮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消炎、止咳、平喘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苏黄止咳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使患者机体诱导痰中的炎性介质水平得以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曹春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三七的临床应用功效及药理作用.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7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心绞痛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三七治疗.观察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呕吐发生率0、恶心发生率2.13%,均低于对照组的呕吐发生率17.14%、恶心发生率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用于心绞痛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抑制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价值极高.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疗效.方法:52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降糖降脂降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糖肾1号方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一个疗程后2组疗效与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73.07%,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及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N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自拟方糖肾1号方能有效地延缓早中期DN的进展.

    作者:叶晓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达克宁栓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判定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达克宁栓和中药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30例参照组和30例联合用药组,参照组应用达克宁栓治疗,联合用药组联合达克宁栓和中药熏洗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参照组76.7%,且P<0.05;结论:联合应用达克宁栓、中药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该方案具有临床推广机制.

    作者:张生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脐疗加抚触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脐疗加抚触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小儿厌食症患者4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脐疗加抚触捏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患者,采取中药脐疗加抚触捏脊治疗,可以增强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江慧;赵红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六神丸加蜂蜜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六神丸加蜂蜜在口腔溃疡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出现口腔溃疡的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六神丸加蜂蜜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神丸加蜂蜜在出现口腔溃疡的手足口病患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加速溃疡面的愈合,从而改善患儿的预后情况.

    作者:王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共收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6例,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者23例、实验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时,实验组总护理效果为97.8%,对照组总护理效果80.4%,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能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作者:邢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探湿与湿邪

    湿为六气之一,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中医即称之为湿邪.湿邪致病,长夏居多,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笔者探讨湿与湿邪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并附验案一则.

    作者:吕萌;陶雨晨;孟静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作为基础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1年以探究患者复发情况.结果B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1年随访无1例复发;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率为20.83%,1年随访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2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明显,较西医治疗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更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62例心血管疾病伴老年痴呆症的效果

    目的:探讨补肾温阳化瘀法对于心血管疾病伴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心血管疾病伴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西药组31例和西药组31例,中药+西药组给予补肾温阳化瘀中药口服,并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共2年,而西药组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2年,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西药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ADL)评分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与单独服用西药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温阳化瘀法对心血管疾病伴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独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波;郭学君;胡长磊;吴超;刘建辉;詹秀玲;吴秀琴;仲志焕;康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的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66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取针灸方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效为96.97%,相比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采取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尹钢;魏冬梅;孙雪英;于海洋;王卫红;陈禹含;陈敬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的胃溃疡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的患者,在口服奥美拉唑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艾盐包热熨联合药物治疗III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盐包热熨关元穴联合药物治疗III型前列腺炎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艾盐包热熨关元穴联合口服α1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α1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治疗.两组均治疗两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NIH-CPSI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1.67%,对照组为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盐包热熨关元穴联合药物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理气泻热消痞汤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理气泻热消痞汤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06月--2018年02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7例.常规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理气泻热消痞汤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疗效高达95.74%,常规组临床治疗总体疗效高达80.85%,组间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泻热消痞汤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黄芪桂枝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黄芪桂枝汤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所收治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与观察组(口服黄芪桂枝汤),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黄芪桂枝汤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色标法在ICU重症患者各种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色标法在ICU重症患者各种管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ICU接收的86例重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道护理,而观察组则使用管道色标护理管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管道脱出率2.33%、连接错误率4.65%和管道堵塞率4.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管道脱出率11.63%、连接错误率13.95%和管道堵塞率18.60%,并且观察组护理人员经过考核后的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考核后的成绩(P<0.05).结论:将管道色标护理管理方式运用于ICU重症患者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谭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中沟通方法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沟通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的85.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李梅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场所作为人们日常社交、商业活动和旅游娱乐等活动的地方,卫生质量好坏备受人们的关注.如何推进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的提高,成为卫生监督主管部门当务之急.我国新修定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好转,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作者:苗秀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机APPs在孕妇自我健康管理中的使用现状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健康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简称APPs),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也为患者及健康人群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疾病咨询、健康指导平台.孕产期移动健康APP成为该群体获取健康知识、促进健康行为的有力途径 [1-2],本研究通过调查智能手机APPs在孕妇自我健康管理中的使用情况,了解其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青;黄莹;王颖;袁晓明;郑伊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互助模式在流动女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互助模式在流动女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市8个流动青少年集中的服务单位选取150名流动女性青少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互助模式,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生殖健康知识及行为状况.结果:两组受试者干预前生殖健康知识及行为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殖健康知识及行为较对照组均有大幅度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流动女性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中实施互助模式有利于提升其健康教育知识,改善生殖健康行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及可行性.

    作者:汪群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间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西药房未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为4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抗菌药物的管理中,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与患者耐药性,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作者:张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度的效果.方法:将5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选择25例患者,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即为参照组;余下25例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即为试验组.比较各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结果:试验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即各组患者高血压疾病认知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继而在纠正错误观念的前提下,起到疾病预防效果.

    作者:杨秀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风险分级评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对于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分级评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4月至2016.4月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5例与管理组25例,一般组患者接受院内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管理组接受科室风险管理过程中增加防跌倒风险分级评分手段,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价,总结不良事件出现情况.结果:一般组患者对临床提供的风险评估、预防、健康宣教、护理细节工作等内容评价均一般,管理组较高,P<0.05.一般组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管理组为8%,管理组较低,P<0.05.结论:科室早期实施风险分级评分,对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对应预防措施,大部分患者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且主诉质量评价颇高,住院期间出现不良事件较少见.

    作者:姚海婷;申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信群在糖尿病患者延续性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信在糖尿病患者延续性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微信群将使用微信的糖尿病人群统一纳入群管理进行出院后的延续性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微信对糖尿病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较前平稳,患者的依从性,复诊率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明显提高.结论:建立微信群对出院患者进行统一的延续性教育能很好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传送,能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实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并及时进行指点教育及复诊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焦文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严格的分区管理能有效控制血透患者肝炎交叉感染

    目的:讨论严格分区管理对控制血透患者肝炎交差感染的效果.方法:治疗主体为我院血透治疗患者,选取人数为95人,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严格分区管理模式.对比患者血透治疗感染情况.结果:采用严格的分区管理方式,患者在血透治疗期间出现肝炎交叉感染几率较小.讨论:严格的分区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透患者肝炎交叉感染,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婷婷;刘莉;戢兴巧;张雨;孙文瑶;刘亚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脑力激荡法的病案管理模式在腹部肿瘤科的应用

    病案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的规范,已成为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已成为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基于此,我科根据自身科室的特点,予以脑力激荡法进行全沟通式的沟通网络模式对病历质量进行管理,让所有医护人员在病案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病历质量管理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建萍;冷卫兵;帅冰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时期提供病案信息服务的方式研究

    本文以病案信息服务为切入点,对其应用方式及管理策略进行了细化研究及分析.

    作者:郭瑞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利用情况研究

    有效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条不紊的过渡向均等化的目标,在现如今的环境和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的对于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行深化,落实新的医改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对于人民群众享受安全、便利、廉价和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根本性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简单分析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现状,并且提出一些对策,希望所得结果可以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可行参考.

    作者:卫延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实施病历点评效果分析

    为了提升病历书写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安全意识.我院从2017年初对我院病历点评活动的模式进行了调整.一、点评模式创新的原因和目的从2016年的数据统计不难看出,我院门诊就诊人次较2015年增长4800余人次,住院病历数较2015年增加400余份,住院部还担当着门诊、急诊诊疗工作,导致临床工作的工作量猛增.在重视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关注医生也同样重要.

    作者:徐家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其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药房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170张西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85张未实施管理措施处方设为对照组;另85张实施管理措施处方设为研究组,并对两组用药合理及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给药方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滥用、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用药合理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2%(X2=10.004、P=0.00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药剂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临床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通过加强药物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提升用药效果.

    作者:王亚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论如何加强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妇幼保健院中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档案的信息化是发展妇幼保健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借助新科技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的管理,不仅可以省时省力,还能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准确,对妇幼保健工作进行记录,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实现妇幼保健的各项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把档案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大的业务和经济效益,对妇幼保健院各个部门的有序发展提供基础保证,逐步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档案信息建设.

    作者:董艺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质量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质量.方法:取我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240例为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人1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均要比对照组病人更优,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谢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的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技能过硬为前提,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都要服务于这个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塑造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校体育的具体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是简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大小不一的问题,后结合实际提出切实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具体建议.

    作者:张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开展老年慢性病管理强化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行为

    目的:针对我区医疗服务中开展慢性病管理的方法及作用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接受我区提供医疗服务的107例慢性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开展慢性病管理,对比分析开展前后患者的健康行为与医疗质量评分.结果:在开展慢性病管理后,本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医疗质量评分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开展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我区医疗服务中开展慢性病管理,可有效提升我区医疗服务质量,强化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意义重大.

    作者:刘喜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科医学培养的现状与模式探讨

    目的:对全科医学培养的现状与模式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60例全科医学生,根据入学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医学生,给予不同的培养方法,对两组医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医学生理论成绩(97.2±4.9)分,对照组医学生理论成绩(90.7±5.3)分;实验组医学生操作成绩(96.7±4.7)分,对照组医学生操作成绩(92.6±4.1)分,且实验组医学生中教学总满意人数为28(93.33%)例,对照组医学生中教学总满意人数为22(73.33%)例,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全科医学生采用改良培养方法进行培养,能够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提高我国全科医学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德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和防护及其健康宣教研究

    目的:探讨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和防护及其健康宣教.方法:抽选我院36名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以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身体状况,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均具有一定程度健康问题.结论:通过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防护工作、减轻医务人员职业压力,进行健康宣教工作,达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目的.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化管理中数据挖掘的应用探讨

    目的:我国数字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使各领域信息建设不断加快,在实现医院现代办公环境同时,信息化建设更是成为医院管理重点,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以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对此,本文首先对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其次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中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现状的阐述,后研究此项技术的具体应用,确保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有序进行.

    作者:程东方;曹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三甲药剂科于2016年2~5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信息及发生不良反应病理情况予以对比,并分析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本文研究中,某医院药剂科的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共60份,药品涉及22种;然而经药剂科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例发现,共86份,药品涉及30种,不良反应信息中,未追踪患者的不良信息终了情况有18份,患者自述信息不全、诊断记录不全者分别为6例、4例,所有未报告病例的患者均已痊愈.结论:对药剂科的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问题较多,相关部门需将管理进行规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强化对于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并实施针对性解决方案,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保障自身及社会的用药安全.

    作者:高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及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手卫生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区某医院24名临床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名医护人员.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导,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洗手平均正确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洗手平均正确率58.33,并且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平均依从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的70.83%,两组医护人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感染科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之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了显著的改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拥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PBL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开放性思维能力,以保证学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1].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医学院校也倍受青睐,成为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临床技能与经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作者:匡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食品卫生管理动态与进展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在全国范围内频发不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根据可靠统计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因腹泻而导致的病例高达15亿人次,造成约300万儿童丧失生命,其中约70%的人群是由于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所导致的.特别是国际性和地区性事件接连不断的发生,例如疯牛病、口蹄疫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影响极其恶劣,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所面临的重大性问题,需要加强相互合作,携手应对.这也对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胡中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传染病报告常规管理与分析

    本文旨在了解传染病报告的常规管理,分析其作用,进而用其指导传染病疫情的分析与防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我省随机抽取6个市州里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家和医疗机构30家,用作调查单位,其中包含2家省级单位,15家市级单位,22家县级单位及9家乡镇级单位,调查他们的门诊资料、相关传染病报告卡和网报质量.结果:我省的传染病的及时率、报告率、报卡完整率、一致率及准确率分别为88.31%、95.54%、62.34%、70.78%和71.75%,由以上结果易知,由低到高的报告质量依次为省级、县级、市级和乡镇级.疾控中心在传染病的监测管理中,市、县级的日常监测管理、专业培训和网络直报方面的评分均较高,而关于该级专项经费的评分不高.由此可知我省传染病报告质量呈上升趋势,但传染病报告在准确、完整、及时和信息一致方面的提高任然很重要.

    作者:王桂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所引发的一种比较慢性的微血管并发症,在临床的特征方面通常情况下表现为,患者的肾小球基底产生明显的变厚问题,肾系膜基质出现十分明显的增生,使得患者肾小球呈现出硬化和纤维化的状态,这样的话,患者的肾小球就会出现蛋白尿和高滤过的问题,所以在临床范围内,这样的疾病也被称之为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当前,对于此病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和共识.本次研究综述,主要针对这样的情况,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冯广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做好农村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小学生在知识和经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适当的引导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健康.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很容易产生传染病,威胁学生的生命健康.对于农村小学,由于环境卫生方面条件较差,在传染病预防机制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使学生面临的危险增加.为保证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应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充分落实各项政策和制度,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本文结合农村小学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张大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课堂反馈教学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外科理论学习的提升作用研究

    课堂反馈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学生外科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案例融合,增强学生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课堂交流.课堂反馈教学法需要结合学生的外科理论学习内容展开针对性讲解,进而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为其后续实践与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彭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品管圈能够积极改善医院药事管理整体质量,显著提高医院药房的工作整体效率,从而提高竞争力.

    作者:代伟;温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减退的重要表现之一,但高尿酸血症对于CKD的发生、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但是否需要干预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是近几年来肾脏病专家争论的热点,本文收集近年来的研究就对此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留寅清;杨曼瑾;朱玲玲;范博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对城市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监测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水是自然环境重要的有限资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城市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重要的问题,饮用水安全卫生监测技术就成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城市饮用水安全卫生监测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从源头上保障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作者:牙伟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也是甲状腺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该病的临床诊断除了实验室检查之外,影像学检查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超声检查具有高效、便捷、经济实惠的优势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法,同时能够明确患者的病情程度.随着现代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腔粘连的诊治现状

    宫腔粘连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闭经、月经过少,还可表现为不孕,复发性流产和稽留流产,主要通过宫腔镜诊断及处理,治疗难点是如何预防术后再次粘连,目前术后采取综合方法预防术后宫腔粘连,预防宫腔粘连发生就是掌握好宫腔手术适应症,减少不必要宫腔操作,术中有预防宫腔粘连理念.

    作者:黄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曼月乐及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比观察曼月乐及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曼月乐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曼月乐治疗后月经过量过量患者仅1例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子宫壁厚度(0.38±0.31)mm低于对照组(0.72±0.32)mm,观察组子宫内壁逆转率100%高于对照组82.3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孕激素的治疗效果而言,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范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阿奇霉素相比,采用小剂量红霉素可以更好的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孙普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80例我院自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与随机抽取同期时段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验者80例作为研究目标,将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检测与心脏超声检测,对比两组以上指标情况,并对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高于对照组,且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LVEDD的降低,心功能越来越差.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会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其与LVEDD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化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联合催产素用于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卡前列腺素用于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催产素、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联合催产素治疗.观查3组的用药效果.结果:三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妇出血例数,产后出血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1,与参照组2比较优于参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应用,能减少出血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适合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横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横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8例,根治术均在腹腔镜下进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加强术后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67%和8.33%,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腹腔镜下行横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加强术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单同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抽取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人数为4(6.66%)例,对照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人数为13(21.66%)例,且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改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德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头痛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性头痛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性头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每周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和头痛影响测定-6评分分别为(2.65±0.54)次、(7.74±1.67)h、(0.54±0.41)分和(41.76±6.53)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高血压性头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同时减少患者的恶心、呕吐和畏光等伴随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邵永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临床特点及产妇早产率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各项临床表现及产妇早产率.方法:选自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产妇4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50例,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其临床表现、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为(33.3±3.3)岁,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为(31.1±1.2)岁,观察组体重指数为(27.5±1.8)kg/m2,对照组体重指数为(28.3±1.6)kg/m2;两者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分娩周数超过37周的为41例,观察组产妇分娩周数超过37周的为26例,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早产率为38%,对照组产妇早产率为16%,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有38例,4例产妇为阴道分娩;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有29例,21例产妇为阴道分娩.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血性羊水、胎儿窘迫以及羊水过多等并发症显著多的多,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而言,胎盘早剥属于严重的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产妇,母婴临床预后效果不佳.对于高危人群密切监测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尽早发现胎盘早剥是对该疾病为有效的防治方式.

    作者:孙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共96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先宫底注射缩宫素20U,再采用5%葡萄糖液500ml加缩宫素20U静脉滴注治疗)与欣母沛组(注射、静滴缩宫素并联合应用欣母沛治疗)各48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h与24h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欣母沛组产后2h与24h出血量分别为(191.43±56.53)ml、(296.69±55.91)ml,与缩宫素组(323.65±68.77)ml、(402.82±67.8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子宫收缩总有效率为93.75%,与缩宫素组子宫收缩总有效率8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用药后不反应分别为6.3%和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在治疗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显著的疗效,是简单、安全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赵仁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西格列汀同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临床的意义,探讨两种组合的优缺点,进而为优化选择糖尿病口服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84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盐酸二甲双胍片500mg加用西格列汀100 mg;对照组为盐酸二甲双胍片500mg加用瑞格列奈2mg,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体重以及低血糖事件、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体重等减低程度均较治疗组低,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高,两组治疗结果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组药物疗效不同.结论:说明盐酸二甲双胍片和西格列汀组控制2型糖尿病优于盐酸二甲双胍片和瑞格列奈组.

    作者:罗永斌;赖卉;张仙;翁孝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多药控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药学服务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柳红丽;赵红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百多邦在耳前瘘管感染切开引流后创面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百多邦在耳前瘘管感染切开引流后创面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2-2017.2收治的耳前瘘管感染切开术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对创面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局部使用百多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92.50%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且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上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耳前瘘管感染切开引流后创面应用百多邦,患者创面愈合良好,肉芽能够良好的生长,减少患者疼痛,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李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为期,挑选61例甲型病毒性流感患者.对患者感染的病毒进行微生物培养,利用试管稀释法检测板蓝根对该类病毒的抗菌性,同时观察患者服用板蓝根后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板蓝根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率为100%,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85%(42/61),治疗后42例患者体温均下降到正常范围内,有1例患者注射板蓝根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不良反应率为1.64%(1/61).结论:板蓝根对流感病毒的抑制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因人而异.

    作者:罗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初发和复发小细胞肺癌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观察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初发和复发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52例初发和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给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实验组26例患者给予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2%VS88.4%),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初发和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顺铂联合依托泊苷.

    作者:赵文;张君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桔芩汤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桔芩汤对支气管扩张急性期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的支气管扩张急性期患者6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桔芩汤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厄多司坦胶囊联合阿莫西林珂卡维酸钾分散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桔芩汤对支气管扩张急性期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症,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朱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米诺环素与甲硝唑辅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效果对比评价

    目的:探究米诺环素与甲硝唑辅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效果对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9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两组患者龈下刮治和龈上洁治等基础治疗,A组44例患者使用甲硝唑进行辅助治疗,B组45例患者使用米诺环素进行辅助治疗.结果:使用米诺环素治疗的B组患者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2.22%和93.33%,均显著高于A组的43.18%和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I、PD及SB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PLI、PD及SBI均显著低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与甲硝唑辅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临床效果明确,但米诺环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硝唑,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有效治疗药物,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阿孜古丽·阿扎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药物治疗早期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早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诊治的早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观察组在吸氧、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方法:2组在治疗前PaO2和PaCO2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通气功能都有改善,治疗后PaO2均有升高,PaCO2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显著,观察组PaCO2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对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邱春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5-2017.5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非激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95.00%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73.17%,且研究组17.07%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突发性耳聋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较为安全有效,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治疗.

    作者:李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对肥胖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人,联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对照组40人,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体质量、BMI、腰围、血脂以及治疗后稳态胰岛素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血糖指标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对患者进行治疗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4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57例/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止泻时间、每日大便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效果颇为理想,止泻时间更短,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鹏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模式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实验组行雷贝拉唑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病理组织学与临床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两者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病理组织学评分组间差异性较低(P>0.05),实验组胃部疼痛、胃部胀气及嗳气呃逆比例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均能够恢复患者消化性溃疡组织病理结构,但雷贝拉唑症状缓解效果更佳,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高继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症哮喘患者呼吸内科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联合治疗的措施针对重症哮喘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的方案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联合呼吸内科联合治疗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及半年内血气分析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将记录结果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结果显示为P<0.05时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经过30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呼吸内科联合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通气能力.

    作者:彭翠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研究观察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胃肠外科5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有使用抗生素,其中使用率前三名的抗生素为硝基咪挫类(90.0%)、第三代头孢菌素类(75.0%)以及第二代头孢菌素类(40.0%).结论: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少数患者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格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

    作者:张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牙周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自锁托槽矫治用于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对于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在我诊所牙科门诊接受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中选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托槽矫治器,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比两组的牙周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3-5个月的牙周序列治疗,PD、TM、GR和BI指标值有明显的好转,P<0.05;在正畸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在牙周炎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利于牙周组织的重建修复,值得推广.

    作者:董云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PD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组(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方法)、B组(应用左旋多巴治疗方法),两组均为50例.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分析两组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PD患者治疗前帕金森病评定量表II、II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w后A组PD患者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II、III评分低于B组(P<0.05),A组PD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B组PD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治疗PD患者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思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8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各类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2400例,采取回顾分析法对24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筛查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并结合相关的药学知识,以及文献报道探讨降低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的有效对策.结果:24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有216例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9.00%.216例患者不合理用药问题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药物用法与用量不合理,占比2.75%;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相符,占比2.25%;忽视用药禁忌症,占比2.04%;用药配伍不合理,占比1.4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占比0.08%.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主要有药物用法与用量不合理、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相符、忽视用药禁忌症、用药配伍不合理和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等,在实际临床用药过程中只有针对以上常见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管理措施,才能够规避不合理用药因素,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朱晓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2016年12月24日到2017年12月25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2组心功能指标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LVIDd为(51.42±4.22)mm、LVIDs为(40.23±4.59)mm、LVEF为(48.98±5.57)%、6分钟步行距离为(425.69±39.99)mm、NT-proBNP为(554.54±100.36)pg/mL、hs-CRP为(6.21±3.33)mg/L、TNF-α为(184.58±12.30)ng/L;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推广.

    作者:赵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同伴教育模式对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同伴教育模式对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抽选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实验组给予同伴教育干预.结果:实验组的血糖治疗、生活质量和依从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同伴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其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确保其血糖指标的稳定.

    作者:洪丽平;孙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狂躁症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齐拉西酮.对比两组临床疗效、BRMS评分以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32%(82/95)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70/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15/95)明显低于对照组29.48%(28/95),(x2=5.377,P=0.02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狂躁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洪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尼替丁)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方案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Hp清除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治疗工作中进行推广及使用.

    作者:陶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胆汁的影响

    目的:研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铝碳酸镁与西沙比利的临床效果和对胃内胆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61例患者采用铝碳酸镁联合西沙必利作为研究组,另61例患者采用西沙必利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胃内胆汁的影响.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78.69%;治疗前两组患者胆汁反流情况无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胆汁反流次数(6.5±2.1)次比对照组(13.7±4.2)次少,且胆汁反流长时间(4.2±0.6)min比对照组(9.7±1.1)min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铝碳酸镁与西沙必利效果更好,有效控制患者胃内胆汁反流,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2型糖尿病(T2DM)眼底病变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眼底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16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比A组(无眼底病变并发症,120例)和B组(有眼底病变并发症,40例)的基础资料及生化指标,分析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A组和B组的年龄、病程、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眼底病变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病程、Cr、TG、TC、LDL-C、HbAlc(P<0.05).结论:T2DM眼底病变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较多,加强监测,控制因素,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作者:麻守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还有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控和测试,并做进一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5年12月份到2017年6月份之间在进行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检验的实验当做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ICU(22.5%)还有外科患者(21.7%)的耐药菌株构成占比相对内科(13.1%)还有儿科(8.7%)的患者要明显高得多;ICU还有外科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的值小于0.05),内科和儿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的值大于0.05).结论: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加强抗菌药物的安全性防范,要致力于提升微生物的检验还有细菌耐药性在使用过程中的监控和测试水平,以期实现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还有细菌的耐药性检测的专业水平还有效果,为以后的临床上感染控制工作作出贡献.

    作者:崔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耳尖放血应用于早期麦粒肿治疗的价值分析

    麦粒肿属于眼科比较常见的外眼疾病,也叫做睑腺炎,无年龄区别,即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因病程长或者皮肤破溃,切开排脓肉芽组织会出现面部瘢痕组织,影响患者的生活,给心理带来不良刺激.本病以眼睑边缘小硬结,以及红肿痒痛为主要表现,形状如麦粒,多为单眼患病,且存在惯性,青少年学习上不注意习惯,极易受到本病侵袭 [1].治疗本病的原则在于破溃流脓,

    作者:张建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结核治疗中利福喷丁与利福平的应用对比

    目的:分析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我所收治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基础治疗措施,观察组加用利福喷丁治疗,对照组则加入利福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福喷丁在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林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光动力疗法对慢性牙周炎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对慢性牙周炎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选择57名慢性牙周炎患者,分成三组,每组各19例患者,对三组的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所占比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6周,三组的牙周致病菌所占比均有所降低,但相对来说1、2组降低的更为明显,但无差异;治疗后12周1、2组降低较6周更为显著,两组之间有差异.结论:PDT可以杀死牙周致病菌,因此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方法.

    作者:喻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哮喘合并慢阻肺采用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的90例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A、B、C三组,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B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优于C组患者,P<0.05;治疗后,B组治疗效率>A组治疗效率>C组治疗效率,差异明显,比较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给药方式均能有效作用于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但使用5μg剂量的噻托溴铵吸入剂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陈静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羌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本文从临床药理学及实践两个方面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在对临床实践研究后,对其临床意义分析和观察,得出羌活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多集中在调理气机、通脉畅行气血、引药归经和祛风宣散,从而利于患者病症的缓解和康复.

    作者:陆玉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0例.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接受阿立哌唑治疗的患者均为阿立哌唑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的患者为利培酮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患者的PANSS总分与各因子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的心动过速发生率、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以及便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均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但相对而言阿立哌唑的安全性较高,更适用于老年患者中.

    作者:张建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环miRNA-141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循环miRNA-141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8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NA-14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miRNA-141表达水平为(18.57±3.17),对照组miRNA-141表达水平为(5.63±1.4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NA141表达水平与格里森得分、临床分期及是否转移有关(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miRNA别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循环miRNA-141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沙泉;韩晶;戎红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6.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有利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周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与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与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常规药物指导的2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药学服务的2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糖、血压水平控制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血糖、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采用药学服务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作者:魏慧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外科换药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外科换药病人的影响.方法:了解患者心态,加强护患沟通,开展健康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消除了焦虑、恐慌、悲观心理,了解疾病预防方法.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在换药时自愿接受,并能配合换药,情绪稳定,有利于促进伤口的早日治愈.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作者:殷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采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n=42),观察组则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n=42),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由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疝气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立衡;王冬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效果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办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1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为41例,予以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8.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要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83%),且研究组复发率为(4.88%),低于参照组复发率(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应用价值十分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树滨;李伟军;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培元生金通窍汤治疗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对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中应用培元生金通窍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将所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患儿行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51例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培元生金通窍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39%,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儿童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中应用培元生金通窍汤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马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绝经后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影响

    目的:探究观察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绝经后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择取我院收治的接受泌尿生殖道治疗的绝经女性患者80例,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阴道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临床治疗绝经后女性使用阴道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肖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采用舒利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6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舒利迭治疗,2组患者全部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2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88%高于参照组患者78.13%,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2组患者治疗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支气管扩张半气流受限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舒利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提高,是一种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有效方式.

    作者:苑波;田岩;曲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地屈孕酮在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5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观察(2017年2月至2017年2月),随机将75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37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实施黄体酮治疗,B组38例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地屈孕酮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差异显著(P<0.05);且B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治疗后的保胎率(92.11%)明显优于A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72.97%),两组相比:P=0.029;.结论:针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地屈孕酮治疗的应用价值显著,提高保胎成功率,减少流产现象的出现,促进母婴结局良好.

    作者:赵翠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研究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对比分析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采用利培酮和氨磺必利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患90例,并将其分为利培酮组和氨磺必利组,每组各45例病患,将病患治疗后数周的PANSS量表减分和EPS评分情况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对比两组中主要症状为阳性症状病患的PANSS量表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阴性症状为主病患的PANSS量表减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氨磺必利在改善病患的阴性症状方面比利培酮有更好的效果.结论:在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1型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利培酮和氨磺必利两种药物都有治疗效果,两种药物的安全性都是值得肯定的,而氨磺必利对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病患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作者:王梦觉;汪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02月~2017年02月期间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8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时间延长,患者甲状腺结节体积逐渐缩小,体积缩小率逐渐增大,治疗后1、3、6、12个月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1个月及3个月的甲状腺功能各项观察指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效果确切,可快速缩小患者甲状腺结节体积,并且不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魏沙沙;梁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对采取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41%,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5.88%.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中霉酚酸酯治疗效果显著,比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有效率高,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宋成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应用对子痫前期剖宫产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研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54例进行过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阻滞起效,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闫镝;彭晓静;王太;张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活性炭联合营养干预对儿童铅中毒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活性炭联合营养干预对儿童铅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铅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独实施营养干预治疗,观察组在营养干预的基础上联合活性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血铅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铅中毒的治疗中应用活性炭联合营养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身体恢复.

    作者:郭晓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药物治疗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60例心绞痛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2个月的跟踪调查,回顾性的对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期间,疾病恶化及死亡病例为0(生存率100%),心血管事件15例(25%),复发心绞痛11例(18.3%),心力衰竭2例(3.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例(1.7%),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1.7%).结论:为减轻疾病症状、改善缺血、预防心肌梗死,采用药物联合应用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于防治心绞痛疾病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传统手术治疗无法比拟的效果.

    作者:陈静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骨折人数为4(13.33%)例,对照组患者的骨折人数为12(40.00%)例,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综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骨密度T值并降低患者的骨折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尹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目的:探究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接受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4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硫酸镁等常规解痉降压治疗,实验组则同时接受拉贝洛尔治疗,对比2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组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平均动脉压水平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接受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可有效对其血压水平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如何依据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做好切入

    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是新形势下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重大转变.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根据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工作的特点,从药学服务切入点入手,治疗心血管疾病行之有效.一、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工作特点1、风险高.与其他专科相比,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工作风险较高.主要原因在于急危重症患者较多,病情变化快,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如果救治不及时,死亡率较高.

    作者:全举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配合西医治疗慢性肺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医疗法对慢性肺病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9月148例慢性肺病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利用参麦注射液与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重度护理衰竭,对比组利用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通气时间等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64%,发生率20.27%,对比组总有效率70.27%,发生率27.0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病并重度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病,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通气质量,避免膈肌疲劳对患者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尚凤翠;孙艳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药学指导干预在细菌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耐药性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药学指导在细菌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常规用药,观察组36例在用药中给予临床药学指导,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4.7%,耐药率14.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9%,耐药率2.8%;经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耐药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细菌性肺炎患者治疗中提供临床药学指导,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周敬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6例狼疮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保守手段,实验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0.05.结论:对患有狼疮性肾炎患者在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给予血液透析作为治疗有段,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生功能的下降对患者造成的身体负担,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同时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防止进一步的恶化,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被推广.

    作者:辜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间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丙泊酚持续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的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苏醒评分,并对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自主呼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属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差异.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可缩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术后应用美洲大蠊研末对腹腔镜取卵术后炎症指标的影响

    目的:通过腹腔镜取卵手术后给以康复新液送服美洲大蠊研末,观察对患者手术后炎症指标的影响,探讨腹腔镜取卵术后应用美洲大蠊研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腹腔镜取卵手术的102例患者,按门诊顺序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以康复新1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康复新液送服美洲大蠊研末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炎症指标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对照组炎症指标恢复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取卵手术后给以美洲大蠊研末治疗,可以缩短炎症指标恢复时间,对患者病情恢复更有利.

    作者:马瑞丽;王艳丽;毕寒晶;刘燕;金立娟;石东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卫生队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尼莫地平,观察组为尼莫地平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结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头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何兴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市场中几种不同食用油进行气相色谱法试验,测定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的反式油酸甲酯和反式亚油酸甲酯的线性回归范围相同,均在0~2.0mg/mL之间,且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检出限也相同,分别为0.999和10μg/mL,回收率为90.21~98.01.结论: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能得到准确有效的试验数据,且检测简便易行,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立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女性行为因素对乳腺癌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女性行为因素对乳腺癌患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女性乳腺癌患者及同时段的非乳腺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严重精神创伤、BMI≥28、脂肪摄入过多、生闷气、为乳腺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而关注乳房健康、胸罩松紧度适宜、是乳腺癌发病相关的保护因素.结论:严重精神创伤,BMI≥28、脂肪摄入过多、生闷气等行为因素等会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关注乳房健康、胸罩松紧度适宜等行为因素可降低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

    作者:马依热古丽·尼斯尔;如鲜古丽·斯德克;张翠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更昔洛韦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更昔洛韦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共96例,时间段为2016.5.10-2017.5.10,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昔洛韦与更昔洛韦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泪液氧化应激指标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改善,相比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HSK患者给予更昔洛韦胶囊进行治疗,便于将血清与泪液相关指标明显改善,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如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组蛋白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分析

    目的:用重组肺炎支原体P1蛋白检测患儿血清中IgM抗体,探讨该重组蛋白抗原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被动凝集实验检测1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从中选出35例阳性血清标本,用纯化的重组肺炎支原体P1蛋白做抗原,间接ELISA方法分别检测患儿血清中IgM和IgG抗体.结果:被动凝集实验检测阳性率为33.1%(43/130).间接ELISA试验MpIgM抗体的阳性率为91.4%(32/35),IgG抗体的阳性率为85.7%(30/35),两种抗体检出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阳性符合率为93.3%.结论:重组肺炎支原体P1蛋白抗原检测IgM抗体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陈曦;赵芝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发热、异型淋巴细胞、咽峡炎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有效减短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许津莉;郭华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硝苯地平与酚妥拉明及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

    目的:探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上,硫酸镁、酚妥拉明以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此次76例观察目标均为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参照组).38例参照组患者应用硫酸镁,38例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酚妥拉明以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2组的临床成效予以对比.结果:2组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P>0.05;经治疗,参照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研究组,且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上,硫酸镁、酚妥拉明以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的疗效优异,可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肖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常规疗法联合茵栀黄口服对婴儿母乳性黄疸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规疗法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婴儿母乳性黄疸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0月收治的60例母乳性黄疸婴儿,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以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即保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所有患儿均保持一周的治疗时间.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其TBIL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27/30)、56.7%(17/30),即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皮肤局部皮疹,1例轻微发热,不良反应出现率为6.7%(2/30),对照组中皮肤局部皮疹有5例,轻微发热3例,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6.7%(8/3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性黄疸婴儿采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可提升疗效,降低患儿TBIL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儿的转归产生积极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1日,将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4.00%、低血压发生率6.00%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DBP、SBP、HR指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李梅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种护理手段的应用效果.结果:在VAS评分和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分别为4.8%、93.7%,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9%、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干预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丁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莫沙必利分散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影响

    目的:研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胃肠道症状采用莫沙必利分散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床号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胃肠道症状以及低血钾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3%低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参照组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23.3%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发生率5%、参照组患者低血钾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者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莫沙必利分散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以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甲基多巴和拉贝洛尔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时使用甲基巴和拉贝洛尔的效果.方法:收集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0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00例)和观察组(300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拉贝洛尔,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甲基多巴,将两组血压控制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更佳,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甲基多巴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理想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栓塞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栓塞患者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栓塞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栓塞患者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的疗效显著,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症心肾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危重症心肾综合征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症综合征患者64例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重症监护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其他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针对危重症心肾综合征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耀中;杨思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分析探讨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结论: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不良反应各有特点,应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抗生素的易发和多发不良反应,以达到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控.

    作者:张洪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时在使用护理干预后对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6-2016.6收入的94例小儿哮喘患儿,按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另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对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显著比对照组(89.36%)高(x2=6.058,P<0.05),且依从率(97.87%)比对照组(85.11%)高(x2=10.456,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患儿时,能显著提升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秀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5年5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患,共有60例,针对病患治疗过程中是否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来分为两组,即早期使用他汀组与非早期使用他汀组,观察病患住院以及出院时运用他汀类药物对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理事件)与死亡率所带来的影响.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MACE的产生事件,其中,早期使用他汀组有2例出现MACE事件,占本组总例数的6.67%,有1例病患出现全因死亡;非早期使用他汀组有5例出现MACE事件,占本组总例数的16.67%,3例全因死亡中有1例为心因性死亡,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有有效降低死亡率,同时还能防止MACE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小乐;刘芳;杨何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行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用药方式分组:对照组43例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43例行行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两组胃黏膜形态学变化,评估雷贝拉唑四联法与奥美拉唑四联法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形态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促进胃黏膜形态学恢复,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X组(60例,应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法)和Y组(60例,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VT/kg)等肺功能指标.结果:X组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Y组(P<0.05),X组肺炎患儿咳嗽消退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等短于Y组(P<0.05);两组肺炎患儿治疗前RR、VT/k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X组肺炎患儿RR、VT/kg显著优于Y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何电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60例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心力衰竭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收缩性左心功能衰竭疗效优于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优选治疗药物.

    作者:韩国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龋齿治疗中微创去腐技术的临床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龋齿治疗中微创去腐技术的临床方法,为我医院牙科治疗水平提升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6例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使用计算机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观察组58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高速牙钻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去腐技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治疗后,观察组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龋齿治疗中采取微创去腐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其方法需保持研究探讨.

    作者:田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和小夹板外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发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94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选择手术治疗,对照组选择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发挥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9.57%,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中,手术治疗发挥了更好的效果,固定可靠,有助于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范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钢板加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钢板加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骨愈合患者56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所选患者均采用钢板加异体骨瓣固定治疗,对所选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1年伤口为Ⅰ期愈合的患者有53例,所占比例为94.64%,其中术后2-4个月骨性愈合的患者有24例,术后7-9个月骨性愈合的患者有19例,术后10-12个月骨性愈合的患者有10例.结论:将钢板加异体骨板固定应用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治疗之中,可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谢真;杨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有效性观察

    目的: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有效性观察.方法:选取我院6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通过常规填充剂进行治疗,研究组通过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降低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以及有关策略

    随着我国新医改工作进入了关键的时期,如何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使得患者获得良好的就医体验,也成为当前医院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医院的档案管理工则对于医院管理质量、医疗研究以及服务水平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当前在我国医院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有着较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及策略.

    作者:王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胫腓骨下段骨折60例,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所有患者行腓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进行术后对症处理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显示,36例解剖复位,13例近解剖复位,11例功能复位.其中5个月内骨性愈合39例,5—10个月愈合15例,>10个月愈合6例.按照吴岳嵩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患者优31例,良22例,差7例,优良率为88.3%.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好、愈合率高和功能恢复好等的优点,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吴瑞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强型护理结合基础护理对慢性胰腺炎患者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慢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加强型护理结合基础护理对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8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2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2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加强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干预1个月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加强型护理结合基础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对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对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生理方法,测定不同浓度葡萄糖(葡萄糖溶液分别为50g/L、100g/L、150g/L及200g/L)在作用于坐骨神经的条件下,对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并以甘露醇(浓度为20%)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将对比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对骨骼肌收缩的幅度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对骨骼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越明显.高渗葡萄糖溶液对肌肉收缩起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抑制效果与浓度高低成正相关.结论:高浓度葡萄糖作为高渗透压,导致神经脱水,阻滞神经传导,进而抑制肌肉收缩.

    作者:何梦萧;朴日龙;毛天鹤;于清美;马瑶;张娇;赵博宇;崔弘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奥美拉唑的药学药理分析及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奥美拉唑的药理学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我院70例胃溃疡患者(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分为对照组(雷宁替丁)与实验组(奥美拉唑),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4.3%(P<0.05).②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4.2%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在临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林景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Salter截骨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Salter截骨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Smith-Peterson常规切口治疗,研究组应用Salter截骨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治疗过程当中,Salter截骨术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甄少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价值及分析.方法:选择自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龋齿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填充技术,研究组接受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价值.结果:研究组干预前的神经功能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康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龋齿实施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闫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诊科按需使用护理安全标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的急诊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的急诊患者2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满意度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管理利于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安全标识按需使用率与患者满意度,维护诊疗安全性.

    作者:刘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实施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消毒供应室未实施品管圈方案的器械480组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我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品管圈方案后的器械490组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器械清洗的质量.结果:研究组实施品管圈后的器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季仲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细化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对其GCS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中对其GCS评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需要肠内营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患者5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GCS评分以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为(9.52±4.19)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为(7.36±3.92)分,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GCS评分,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张庆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3月到9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甲组(81.67%),生命体征变化也差异明显,乙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改善情况明显好于甲组,且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思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贫血病例分析

    一、概述:老年患者由于骨质密度低、骨基质和矿物质相应减少致骨质疏松,加之动作不协调,容易跌倒,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保守治疗常并发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死亡率很高,髋部骨折手术术后可促进患者功能的早日康复并恢复到骨折前的生活功能状态.近年来,由于PFNA中心型固定及其微创操作,越来越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要求手术治疗;半髋置换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可早期下床,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无疑是佳选择.然而临床中发现患者术中、术后显性失血比较少,但术后隐性失血量较多.术后严重贫是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分析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资料,对手术导致的隐性失血量及影响进行分析.

    作者:张平荣;任静;谢小荣;万建杉;孙嵘;刘涛;吴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腹部肿瘤超声诊断的研究价值及对临床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腹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10~2017.10来我院就诊的,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80例小儿腹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腹部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并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小儿腹部肿瘤中以肾母细胞瘤、卵巢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腹膜后畸胎瘤、肝母细胞瘤、肠系膜囊肿、肠重复畸形等常见,其中62.50%为恶性,通过超声诊断后,其肿瘤形状、边界、回声、血流各有其特征性改变,超声诊断其物理特性准确性达100%,病理特性准确性达68.75%.结论:超声在小儿腹部肿瘤中的诊断中,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贵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应用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保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常规护理的先兆流产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开展个性化护理的先兆流产患者2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焦虑情绪.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低于观察组,S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先兆流产孕妇,应用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缓解焦虑情绪,维护母婴安全.

    作者:谢亚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对比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需要实行胆囊手术的患者10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51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比传统开腹胆囊手术,腹腔镜胆囊手术给患者产生的创伤明显较少,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肠粘连发生率,手术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军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针对于出现TB/HIV双重感染患者采取抗结核进行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在我院选取60例存在TB/HIV双重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主要观察这些研究对象在进行抗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数据表明,①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肝脏、皮肤过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其对应例数为27例、8例、7例、15例、11例;②HIV感染因素主要包括静脉吸毒感染、性传播、母婴传播、其他,对静脉吸毒感染与性传播感染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静脉吸毒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针对TB/HIV双重感染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并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其类型及严重情况进行分析十分重要,有利于避免不良反应对于治疗的影响.

    作者:吕鸿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疝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疝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0例腹腔镜下疝气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疝气手术患者行舒适护理,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郁艳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品管圈在降低PICC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PICC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收治的30例行PICC置管患者(品管圈活动实施前)设为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行PICC置管患者(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在圈员间所取得的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沟通能力、责任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及解决问题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肿瘤科行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提高圈员沟通能力、团队凝聚力等,以使PICC操作流程更具完善性.

    作者:葛欣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预见性救护支持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预见性救护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救护支持,比较两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酶活性恢复至60%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与胆碱酯酶活性恢复至60%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预见性救护支持可有效改善中毒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爱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社区高血压管理病人药物降压治疗管理及血压达标的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探讨参与某两个社区服务中心中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药物降压以及血压达标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调查期间其两个社区共计637例高血压病人的病情、用药情况、日常行为及其恢复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表明社区内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率达98.9%;多种药物配合降压是大部分病人的才去的降压措施.血压控制达标率约为66.7%;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饮食习惯、是否吸烟或饮酒、治疗时长、血糖和血脂、是否产生并发症和是否遵从医嘱等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当中,年龄高于六十岁、是否按时服药、并发症多少是血压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绝大多数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遵循医嘱的病人血压达标状况比较好,另外血糖血脂状况影响病人的血压达标率.

    作者:张京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助产导乐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负性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导乐分娩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二科收治的25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并实施传统常规助产护理模式,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二科收治的25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并于产程中应用助产导乐分娩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d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助产导乐分娩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几率,改善产妇负性心理,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袁凤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此次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各5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佳(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8年3月收院诊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轻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王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短程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短程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经典团体心理疗法,观察组为短程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短程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应用效果显著,抑郁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殷军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对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250例于2016年1月至12月来我院儿科门诊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指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将2017年1月至12月实施护理对策后收治的1340例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输液安全情况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经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护理、患儿、药物、家长等多方面因素.此外,实验组药物外渗、固定不妥、医嘱缺陷等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则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与管理,可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率,促进儿科门诊输液质量的有效提高.

    作者:孙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传统开放手术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116例,随机将其分为传统组与腹腔镜组,每组58例.传统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切口、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中隐形疝发现例数以及腹腔镜组的阴囊肿胀、继发鞘膜积液、术后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组.

    作者:周臣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研究

    目的:对选择性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以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结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o、CRP、DR、NSE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17%(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植物生存率与死亡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牟淑玲;范春红;朴庆华;刘丽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气道分级管理对RICU机械通气患者潮气量及氧合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气道分级管理对其潮气量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10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接受治疗的25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治疗的25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管理,观察组采取气道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治疗第2d与第5d潮气量与氧合指数,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R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第2d潮气量与氧合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5d潮气量与氧合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R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改善R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通气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龚晓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临床研究

    目的:对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54例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检查后,在发生器质性心脏病的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其中包括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9例,冠心病23例,肺部疾病17例,糖尿病15例,脑梗死8例,高血脂症7例,甲亢4例,风心病2例.对所有患者监测后显示,阵发性房颤记录130次,0:00-6:00为发作的高峰期.结论:器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对患者生命造成很大威胁,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24h对心房颤动进行监测,有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可根据检查了解病因,有利于准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绪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体检在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和小肝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超声体检在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和小肝癌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无症状肝癌患者、100例疑似无症状小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4.02~2015.01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体检,并分析相关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对肝癌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62%、97.62%、87.50%、2.38%、12.50%;超声检查对小肝癌的诊断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5.29%、95.29%、86.67%、4.71%、13.33%.结论:超声体检在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和小肝癌的价值性较高.

    作者:陈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对前置胎盘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对前置胎盘孕妇负性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8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二科治疗的25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二科治疗的25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及新生儿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孕妇实施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潘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肠外科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肝胆肠外科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腹腔出血、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杨晓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用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念珠菌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镜检法、培养法、凝集法检验,比较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镜检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凝集法,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培养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集法,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时,镜检法阳性检出率高,值得临床将其作为首选.

    作者:邹连娟;杨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及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及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和消化系统症状.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一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嗳气、腹胀、食欲下降及早饱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消化系统症状,促进患者转归.

    作者:宋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个性化舒适体位护理对孤立肾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舒适体位护理在孤立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50例孤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采取个性化舒适体位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各25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维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立肾结石患者采用个性化舒适体位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舒适体验.

    作者:杜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癌手术病人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癌手术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甲状腺癌手术上可以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恢复速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郑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研究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效果

    目的:分析对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行以VS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5例患者行以常规治疗,研究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VSD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36%,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换药次数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行以VSD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保证临床治疗有效率,还可以缩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王璨;孙競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疝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疝气患儿4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围手术期疝气患儿整体护理,可以减少其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高血压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缬沙坦)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进行为期18个月的持续观察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在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hs-CRP、LAD和左室质量指数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结果.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秀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5月收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0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实验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骨密度在儿童保健科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低年龄段儿童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研究其在儿童保健科中的主要应用,旨在为预防儿童骨强度不足提供保障.方法:应用超声骨密度对本院门诊及儿保、托幼儿童实施骨密度检查,所获取结果,对年龄信息和性别信息进行研究.结果:3个月-1岁儿童检查人数为759例,健康人数儿童数量为339例,占整体数额比率的44.66%,骨强度不足儿童患者案例数量为420例,占整体数额比率的55.34%,1-2岁儿童检查案例人数为220例,健康人数案例数量为126例,占整体数额比率的57.27%,骨强度不足儿童患者案例数量为94例,占整体数额比率的42.73%,2-3岁儿童检查人数为155例,健康人数案例数量105例,占整体数额比率的67.4%.男童和女童检查人数分别为671例和463例,正常案例数量为379例和191例,异常案例数量为292例和272例.所占比率分别为43.52%和58.75%.结论:骨强度Z值健康度要素,会随年龄增长而不断的升高,异常率要素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持续降低,男童骨强度指标高于女童骨强度指标,差异且具备统计学意义.应该及时的进行儿童保健结构系统强化,定期进行超声骨密度检查,适时进行维生素D补充,强化健康教育力度,预防儿童发育不良现象出现.

    作者:许树红;毛云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抑郁症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抗抑郁药,观察组为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应用效果显著,抑郁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殷军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采取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实施的管理措施,发现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措施,并将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医师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医护一体化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评分为(52.25±4.02)分,器械管理评分为(53.22±4.21)分,手术质量配合评分为(40.13±6.13)分,均高于实施前,且医师满意度为100.00%,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杨玉英;徐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对比胃癌切除手术不同重建方式(2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贮袋功能影响情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重建方式对胃癌切除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贮袋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11月—2017年4月期间进行胃癌切除手术患者中抽取46例,分为两组各23例进行观察比较,其中研究组使用双Braum重建,参考组采用近端胃切除,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贮袋功能情况上,研究组患者的食物贮存功能优于参考组;研究组采用的双Braum重建整体的好转率高于参照组近端胃切除(p<0.05).结论:双Braum重建应用于胃癌切除手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青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安全性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青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选取我院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Bathel指数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较好,减少并发症,降低了神经功能评分提高了Bathel指数评分,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张世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和分析重度肺气肿患者应用肺减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32例在我院接受重度肺气肿医治的患者,首先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同时为其提供炎症消除、营养支持以及感染控制等治疗,告诫吸烟患者戒烟,持续戒烟3个月后方可为患者进行肺减容手术.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TLC低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28,P=0.0252)、RV明显低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617,P=0.0428),6-MWD明显高于手术前,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24,P=0.0145),FEV1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31,P=0.0375).术后患者PaO2明显较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51,P=0.0397),PaCO2明显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56,P=0.0262).结论:重度肺气肿患者应用肺减容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唐月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喉罩与气管插管对小儿择期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分析喉罩与气管插管对小儿择期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寻找合理的麻醉方式和治疗手段.结果:在置管、拔管、清醒时间的比较上,喉罩组明显优于气管插管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喉罩组明显优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麻醉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易于操作,很适合小儿择期下腹部手术麻醉.

    作者:苏国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治疗的672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36例,给予常规指导;干预组3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指标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及TG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健康教育后的饮食、运动及服药等依从性分别为96.1%、97.3%、97.8%,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对患者的血糖、血压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围术期心理干预结合疼痛控制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结合疼痛控制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7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接受治疗的25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外科接受治疗的25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心理干预结合疼痛控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及心理应激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ALD、AngⅡ、NE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LD、AngⅡ、NE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结合疼痛控制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生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转归.

    作者:郑秀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责任制模式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探讨责任制模式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二科接受乳腺癌化疗的患者25例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肿瘤二科接受乳腺癌化疗的患者2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取责任制模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责任制模式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孕期饮食及运动指导对预防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干预中,实施饮食及运动指导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接诊孕前肥胖孕妇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组32例,分别在门诊进行饮食及运动指导,观测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3.13%,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65.63%,(X 2=27.7,P<0.01).结论: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及运动指导,可有效控制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

    作者:刘艳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配合与护理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结肠息肉常见.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息肉内镜下的治疗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剖腹手术.内镜下电切除技术具有创伤小、无痛苦、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我院于2012.3.1-2017.3.1在电子内镜下完成胃肠息肉高频电下切除术366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手术配合的护理经验终结如下.胃肠息肉患者366例,男200例,女166例,年龄25-82岁,其中息肉单发性160例,多发性206例,胃息肉162例,结肠息肉204例.息肉大小直径约0.2-2.5cm不等.使用器械富士88电子胃肠镜,奥林巴斯V70电子胃肠镜.ERBE ICC80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热活检钳,异物钳.方法:胃镜禁食6小时以上.肠镜常规准备肠道.采用高频电发生器产生的电凝、电切,配合圈套器切除息肉.结果:366例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穿孔和息肉电切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

    作者:沈会武;孙田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氯已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3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都<6分,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生理盐水擦拭口腔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0.12%氯已定棉球擦拭口腔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48h和72h后的肺部感染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48h和72h后的肺部感染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患者采取氯已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雷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对老年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究用整体护理方法对老年肺炎患者展开护理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肺炎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n=40)与参照组(n=40).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模式护理,对实验组则开展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的总依从度为95.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00%,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效果,应当将其进行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程度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下半年收治的1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组,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可以缓解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焦虑心情,从而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吴巧英;李春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心理护理在门诊注射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门诊注射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为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加大心理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注射的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况,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配合度.

    作者:李香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关系探究

    目的:探究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关系.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90例产妇,于2016年07月04日至2018年04月16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各45例;且对两组产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能力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45例产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45例产妇的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提高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基础上改善护理能力,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秀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普外科治疗的患者190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9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普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普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红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集束化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能明显提升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方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两组例中的试验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病情影响和作用.对60名患者分组的临床实验的方法进行详细的治疗、研究、讨论,分两组,每组是30名,作为对照的一组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入院护理,另外一个观察组组使用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总结得出:这2类病患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压等的均有良好改观.以个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得比较明显,相比对照组而言效果要更为突出;并且空腹血糖和膳后两小时的血糖相比对照组而言也低一些,试验证明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使用个性化护理方法是有明显效果的.

    作者:邵菲;丁伟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然后询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莲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腹部手术并且需要留置导尿管的10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将两组的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为97.00%,对照组为53.00%,明显是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腹部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程度.

    作者:于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所收治的患有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8例,将选取到的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组别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组别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情绪改善情况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对照组的低,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的高,应用统计学分析,差别明显.结论:对于患有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选取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问题.

    作者:曲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奇偶次序平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入院护理等时间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积极因素较常规护理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将时间护理运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孟范磊;纪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妇女查体中妇科病的护理心得

    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也在增加.日常生活中健康保健极其重要.女性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有病症有阴道炎、宫颈糜烂、慢性盆腔炎多见.其它的有外阴炎、前庭大腺炎、闭经、功血、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卵巢囊肿、尿瘘等.本文就在妇女查体中对于妇科疾病的护理得出了一些感悟,并提出来了针对妇科疾病的相关护理措施.希望日后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以便早日康复.

    作者:李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系列原因以及对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对导致产后出血的系列原因加以分析总结,并且研究有效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于本次研究100例产后出血患者,究其原因发现:因为胎盘因素患者25例(25.00%),因为子宫收缩乏力患者63例(63.00%),因为凝血因素患者5例(5.00%),因为软产道损伤患者7例(7.00%).结论:对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加以分析,主要集中于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因素以及软产道损伤几方面.对此于围产期给予护理干预,在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辛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90例冠脉搭桥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可进食时间;护理前后患者QOL生存质量评分;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冠脉搭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可进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QOL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QOL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冠脉搭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冠脉搭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和出院,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70例肺气肿患者,将平均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式,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路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住院满意度以及病情知识了解程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病情知识了解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赵桂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对犬伤暴露者的处理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犬伤患者暴露后的伤口处理方法以及提升患者全程接种疫苗依从性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7年12月份至2018年1月份来我中心的28例犬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以及护理干预,并进行登记管理以及后期电话随访护理.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犬伤暴露患者经过伤口处理以及全程疫苗接种后,至今并未发生1例狂犬病.结论:针对犬伤暴露患者进行伤口处理,给予以建立登记制度、随访制度以及心里护理干预为主要内容的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升患者全程接种疫苗的依从性.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层级整体护理模式在肾结石患者取石术后造瘘管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进行肾结石取石术后进行造瘘管护理工作的患者采取层级整体护理模式,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这个时间段内选取80例我院需要进行肾结石取石术后造瘘管护理工作的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护理模式为层级整体护理模式,研究观察指标选取两组患者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长比对照组的短,且研究组患者存在的术后并发症也比对照组的少,进行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结论:对于进行肾结石取石术后需要进行造瘘管护理工作的患者可以采取层级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且减少并发症出现情况.

    作者:孙延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并对两组生活质量、血脂、血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精神状态、躯体功能、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G、TC、SBP、DBP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血脂、血压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获得有效提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任兴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观察个体化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雅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社区护士如何进行癌痛患者的居家护理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是怎样有效地对癌痛患者进行居家护理.方法:肿瘤医院将居住地在本社区的,出院后要继续用药镇痛的患者基本资料,通过电脑数据传输给社区经过癌痛护理培训的护士,社区护士通过上门、电话、邀请患者来社区中心面对面交流等方法继续进行居家护理,以了解其用药情况,癌痛控制情况,副反应发生等等情况,督促病人居家期间规范用药.结果:居家癌痛病人癌痛控制用药依从性不佳,癌痛相关知识不了解,对初次上门的社区护士不信任,配合度不高结论:居家癌痛病人规范化治疗镇痛效果不理想,对癌痛相关知识不了解,迫切需要医务人员深入家庭,加强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宣传,督促病人居家期间规范用药,以有效控制癌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究营养干预及临床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的:对营养干预及临床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16例,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予以研究组患者强化护理与营养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血压与心电图异常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血压与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4.14%、18.97%、12.07%,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58.62%、43.10%、46.5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及临床护理可对患者血糖与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疾病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

    目的:分析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纠正的6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可以更好的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帮助患者更好的排解负面情绪,减少患者的费用支出,从而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冠心病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探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个性化护理进行辅助,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预防并发症的产生.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通过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恢复较快,产生并发症的机率小,疾病复发的风险降低,并且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结果: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及恢复效率,增强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患者并发症产生的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ICU重症监护室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将临床综合护理与有创动脉血压检测应用于ICU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进行ICU患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的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间均包含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严格临床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做好相应的抗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综合护理应用于ICU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宗惠;胡晓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2月接收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临床治疗手段控制疾病,干预组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超过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74%),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小儿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高胆红素的浓度,促进患者身体快速恢复.

    作者:苏淑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和对比常规护理与基于常规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84例,将8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都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以及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办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86%、95.24%,都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78.57%,组间差异都十分显著(P<0.05).结论: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延续性护理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QOL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QOL评分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班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中使用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付萌;李建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为肿瘤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做好肿瘤病人的术前心理护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为更好的研究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研究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40名,其中男性20名,女性20名,年龄在21岁—65岁之间,平均(36.6±2.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而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心理逐渐平和,心理压力减小,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终成功进行了手术.结论: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和技巧,减少焦虑,稳定患者情绪,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疾病预后的关键环节,此在肿瘤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前,必须通过护理人员的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逐渐使病人放松紧张的心理,更好配治疗,达到佳效果.

    作者:辛思维;李光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护理疏导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08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临床诊疗上,我院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与对照组不同的是,我院在对观察组进行了在此基础上加用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我院护理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周洪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狂犬病暴露患者全程接种疫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狂犬病暴露患者全程接种疫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被犬咬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并调查流行病学,对犬伤患者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狂犬病暴露患者的全程接种疫苗依从性为96%,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结论:护理干预对提升狂犬病暴露患者全程接种疫苗依从性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策略研究

    目的:探究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心脑血管科2017.1-2018.1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按照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青年组(年龄≤40岁)和老年组(年龄≥70岁).观察对比组间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的差异,并分析临床特点与发病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存在大量吸烟、酗酒、典型胸痛、情绪激动和家族史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2例、13例、11例、6例、17例,均比对照组多,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中表现为单支病变的例数为26例,多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单个支架的例数为23例,多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例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相关性分析,大量吸烟、酗酒、典型胸痛、情绪激动、家族史与急性心肌梗死呈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该根据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患者生活方式,以改善预后,降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几率和死亡率.

    作者:殷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癌症患者及其家庭陪护者对精神护理的期望探讨

    癌症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几乎等同于死亡,因此,癌症患者及其家属常常表现出紧张、忧虑、烦躁、悲观、恐惧以及绝望等情绪.这就要求医院在对患者进行肉体上的护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患者和家属的精神护理即心理护理.从而使患者和家属以更积极、更健康的心态与病魔进行斗争.本文分析了几种精神护理,以及癌症患者和家庭陪护者对于精神护理的相关期望.

    作者:霍丽红;于庆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运用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惊厥消失、退热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晓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对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急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随机抽签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科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医患纠纷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医护患纠纷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医院的日常查房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晓婷;王宗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8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40)予以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急救时间(50.69±9.87)min与住院时间(14.03±2.11)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有效急救时间(77.15±15.21)min与住院时间(16.59±2.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创伤患者护理能够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庆文瑜;马尔哈巴·乌什尔太;陈雨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防范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中常见的隐患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300例内科住院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医疗护理中对常见的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护理.在护理期间,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分析患者不良护理事件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8%,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不良护理事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9.43%)、护理管理因素(19.18%)、护理人员因素(43.08%)、患者和家属(28.30%).结论:在以往的医疗护理中,存在许多常见的安全因素,且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娄代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运用于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整体护理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2017年间接收治疗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平均分为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慢性胃炎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中护理后痊愈和有效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痊愈和疾病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萨仁图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66例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3例.A组给予延续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作者:高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5月以及2016年6月至10月中收治的100例因高血压就诊的病人,2016年1月至5月分为I组,2016年6月至10月为II组,各50例.I组予常规用药治疗护理,II组在常规用药治疗护理基础上予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病人半年后随访血压情况以及口头询问病人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I组随访半年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高于II组,P<0.05.2.II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I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高血压病人中可以明显的增加病人治疗的依从性,疗效好且护理满意度高,应当大力在临床推广.

    作者:包晓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科护理对社区健康水平的影响

    目的:对全科护理对社区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社区12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给予全科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患者给予全科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社区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间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根据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开展各自的护理措施后,比较患者血压和血糖情况.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后,患者血糖和血压指标均得到控制,患者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德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哮喘患者之后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及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相关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58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尤双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行一般护理、社区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血压值、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1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使用,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针对性临床护理的方法进行使用.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要远远低于观察组的,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方法应用到老年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大大提升,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作者:辛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病人的影响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10-2017.10收治的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并发症.结果:其中研究组生活质量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5.00%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显著得到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张小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增加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其神经功能,能够降低因为脑卒中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出现的概率,切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林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结果: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住院时间平均为6天左右,对照组患者则为10天左右;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发生率为14.28%,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为97.14%,对照组为88.5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各项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能够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彦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产科羊水栓塞诊治与护理探讨

    目的:通过研究具体的实验数据结果来分析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相关体会和羊水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000年01月01日~2017年01月22日入住我院妇产科部门的10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然后详细的分析这10例羊水栓塞患者的病情资料.结果:在这10例羊水栓塞患者中有8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有4例出现在多胎多产的孕妇身上,还有4例发生在高龄产妇初次生育的时候,2例是利诺凡引产.结论:实验发现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情况决定了羊水参与母循环的量,同时也决定了孕妇生产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医院的妇产科医疗人员应当时刻关注孕妇的动态,清晰的了解羊水栓塞现状.

    作者:刘文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诊疗护理流程治疗,研究组应用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治疗.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对比急诊各环节时间,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的效果显著,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就诊到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紧促的问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梁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8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给予全科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37(92.50%)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4(60.00%)例,且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加入全科护理意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究规范化家庭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规范化家庭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老年痴呆治疗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家庭护理干预,连续干预一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身体功能(74.73±4.64)、社会功能(80.87±4.48)、一般健康(65.48±5.79)、心理健康(87.37±3.15)、活力(86.04±3.62)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身体功能(62.27±4.65)、社会功能(80.87±5.16)、一般健康(62.78±5.88)、心理健康(81.87±3.68)、活力评分(68.72±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家庭护理对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安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