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癌症基金会
  • 国际刊号:1005-8664
  • 国内刊号:11-3494/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100022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肿瘤学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卡培他滨加顺铂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与顺铂合用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卡培他滨1300 mg/(m2*d),分2~3次口服,连服14 d;PDD 20 mg/次,静滴,第1~5天(或40 mg/次,静滴,第1~3天);21 d为1周期,连用2或3周期.结果可评价者35例,PR 12例,总有效率为34.3%.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卡培他滨+顺铂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可获得较高疗效,毒副反应轻,是一种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

    作者:陈阵;王哲海;郑应馨;刘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进展期贲门癌术前胃左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进展期贲门癌术前胃左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16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于手术切除前经胃左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用碘化油混悬乳剂进行栓塞.结果术后病理组织学观察有效率达87.5%(14/16),临床随访1年生存率达86.7%(13/15),2年生存率达66.7%(8/12),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胃左动脉化疗栓塞能提高进展期贲门癌的手术切除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永华;韩铭钧;柳学国;张翠运;丁香莲;陈树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髂内动脉置管化疗对中下段直肠癌术后远期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置管区域化疗对预防中下段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124例直肠癌术前随机分成两组,髂内动脉插管化疗组(治疗组)61例,外周静脉化疗组(对照组)63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2.0%和52.5%;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11.5%和18.0%.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65.1%和31.7%;局部复发率和肝转移率分别为28.6%和23.8%.两组比较,3、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肝转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髂内动脉置管化疗在预防中下段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提高3、5年生存率方面优于外周静脉化疗.

    作者:隋永领;杨道贵;李洪光;邵峰;陈启;魏法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3年1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8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胸腺瘤6例.行胸腺及周围浸润组织完全切除22例,胸腺瘤部分切除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发生MG危象7例,经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均抢救成功.术后随访1~10年,MG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4例.按Osserman临床标准分型:Ⅰ型13例,ⅡA型8例,ⅡB型6例,Ⅲ型1例.结论合并MG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减少MG危象的发生,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束余声;石维平;史宏灿;陆世春;王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枢星预防化疗药物所致胃肠反应的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1年3月~2003年11月使用宁波天衡药业生产的枢星预防化疗药物所致的胃肠反应,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其与恩丹西酮在等剂量下的止吐作用和毒性.

    作者:夏环玲;张成显;逢宗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HAML的超声及病理表现.结果肿物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多边界清晰,规则.内部回声多为强回声,少数为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强回声为脂肪回声或近似脂肪回声.肿物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后方多无声衰减.CDFI显示瘤体周边及内部血流丰富,静脉血流为主.结论 HAML由于血管、平滑肌及脂肪含量不同,超声表现多样.当肝脏肿瘤在边界形态上表现为良性,内部呈脂肪回声或见到近似脂肪回声的强回声时,应想到HAML的可能性.

    作者:朱利;郝玉芝;黄苏里;李洪林;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T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紫杉醇(paclitaxel, TAX)与异环磷酰胺(ifosfomide,IFO)组成的T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17例Ⅲ~Ⅳ期NSCLC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治疗剂量:TAX 135~150 mg/m2,静滴第1天;IFO 1.2 g/m2,静滴第1~5天,21或28 d为1个周期,2~3个周期为1疗程.结果 17例患者中,CR 1例,PR 7例,有效率47.1%(8/17).其中鳞癌和腺癌有效率分别为50.0%(4/8)和42.9%(4/7),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缓解期9.1个月,中位生存期10.8个月,1年生存率47.1% (8/17).明显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疼痛、脱发等.结论 TI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较高,生存期较长,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但应注意其血液学毒性.

    作者:朱辉;马智勇;王居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骨肿瘤的初步治疗经验

    目的探讨胸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1967年3月~2001年8月治疗的胸骨肿瘤12例,均经病理科复核阅片.结果软骨肉瘤5例,2例分别于术后18年、25年非肿瘤死亡,3例术后分别生存62个月、11个月、12个月后失访;骨肉瘤1例,经术前、术后化疗,已无瘤生存53个月;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术后无瘤生存17个月后失访;骨巨细胞瘤1例,术后无瘤生存66个月;淋巴瘤1例,术后生存17个月;脂肪肉瘤1例,未手术,生存28个月后失访;转移性腺癌2例,其中放化疗1例生存7个月,手术1例生存27个月.结论治疗胸骨肿瘤术前必须先明确病理类型,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宜选择手术切除;骨肉瘤应选择化疗+手术;而浆细胞瘤、淋巴瘤、Ewing肉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若手术应严格筛选.胸壁重建可应用人工合成物和转移性肌皮瓣.

    作者:黄进丰;张德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脏伴其他脏器多原发性恶性肿瘤14例分析

    肝脏伴其他脏器多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并不少见,以往对其认识不足,与转移性肿瘤不易鉴别,临床易误诊.

    作者:陈庆丰;马爱英;沈杰;王海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9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一些临床相关问题.方法对9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诉、合并症、CA125、B超、腹水或腹腔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68.8%)患者在出现症状后1个多月至8年内分别以功血、生殖道炎症、子宫肌瘤、IUD、不全流产诊治.其中90.3%的患者主诉不规则阴道流血,CA125阳性率28.9%,B超显示87.1%的病例有至少一项提示异常的表现,腹腔细胞学检查8.6%阳性,24.6%发现间皮细胞.4例诊刮遗漏了恶性病变.结论凡有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均应考虑诊刮,甚至宫腔镜检查.B超对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有重要意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CA125及腹腔细胞学阳性率均不高.

    作者:贺国丽;郑曼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恩格菲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8例近期疗效观察

    恩格菲(金葡液)是从低毒高效的金葡菌变异株的代谢产物中提炼出来的,具有超抗原特性的生物反应调节剂,临床研究表明其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我们于1999年1月~2002年1月采用恩格菲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8例,效果满意,并同期设对照组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俊钢;张雷;侯军辉;魏民;徐彩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TP方案与NA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比较

    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开发,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疗效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作者:董永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激光动力学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激光动力学治疗(PDT)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德国产光敏剂photosan-3,2 mg/kg静注后48 h在内镜下用德国产CERALAS PDT 630 Laser 200 J/cm照射病变部位,必要时72~96 h内再重复1至2次.结果 23例患者近期疗效良好.CR 11例,肿瘤消失,管腔通畅;SR 9例,6例仅见有少许肿物残留,3例肿瘤缩小一半以上;MR 2例,因肿瘤堵塞管腔无法插入光纤所致;1例隆突转移癌PDT治疗后第3天因肿瘤坏死脱落致大出血而死亡.结论 PDT治疗支气管肺癌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的特点,尤其对不能手术的气管、支气管腔内生长为主的中央型肺癌、支气管肺癌术后残端复发及有放、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健雄;王远东;邵中夫;赵光日;曹小鹏;李汉森;黄丽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乳腺Paget病6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Paget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0年11月~2001年11月收治的61例乳腺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行乳房病变刮片细胞学检查24例,准确率为75.0%(18/24);行切取活检18例,准确率为100.0%(18/18).61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43例(根治术15例、改良根治术28例),乳房单纯切除术18例.进行根治性手术的43例患者中,乳房可触及肿块者25例,病理检查有腋下淋巴结转移者16例,转移率为64.0%;而乳房未触及肿块者18例,有腋下淋巴结转移4例,转移率为22.2%.61例患者经过8~240个月随访(中位随访期为62个月),局部复发9例,远处转移12例,5年生存率为79.5%,10年生存率为51.9%.结论尽早行乳房病变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乳腺Paget病的佳方法.乳腺肿物是影响乳腺Paget病预后的不良因素,对合并乳腺肿块的患者应该行根治性切除术,未发现肿块的患者可以行乳房单纯切除术.

    作者:毕建军;邵永孚;白月奎;张云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99mTc-MIBI SPECT显像在诊断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

    近年来99mTc-MIBI作为新一代肺癌显像剂已经引起临床界极大关注[1-3].单光子反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素显像技术的重大发展,它可提供无重叠干扰的断层图像.结合99mTc-MIBI亲肿瘤的特点,我们研究总结了99mTc-MIBI SPECT 显像对诊断肺癌及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术前评估、术中定向等寻求无创实用的新方法.

    作者:马冬;李彬;罗耀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19例转移性乳腺癌应用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吡喃阿霉素40 mg/m2,静脉推注,第1天,3周为1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治疗.结果可评价疗效19例,总有效率为68.4%,其中CR 2例,占10.5%.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关节肌肉痛和心脏毒性反应,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吡喃阿霉素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毒性可以耐受.

    作者:刘冬生;肖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拓僖联合5-Fu和醛氢叶酸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拓僖(TUOXI)联合5-Fu和醛氢叶酸(LV)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25例晚期鼻咽癌患者经顺铂(DDP)加5-Fu联合化疗后复发或进展,接受TUOXI 6 mg/m2,d1~5,静滴3 h;5-Fu 500 mg/m2;同时给予LV 200 mg/m2,d1~5,静滴3 h,每3周重复.结果可评价25例中,CR+PR占52.0%(13/25),SD 36.0%(9/25),PD 12.0%(3/25).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TUOXI联合5-Fu/LV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肯定,毒性低.

    作者:邓燕明;卫光宇;林耀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右心肿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右心系统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性质、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79年1月~2003年5月我们对27例右心系统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占同期心脏肿瘤患者的14.1%,男16例,女11例.年龄17~70岁,平均(39.9±13.6)岁.其中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2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3.7%.余26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5年,2例恶性肿瘤分别于术后5个月、9个月死亡,1例黏液瘤于术后10个月复发.结论临床右心肿瘤以黏液瘤多见,彻底切除肿瘤是防止心脏肿瘤复发的关键.心脏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近远期效果差.

    作者:高文根;汪曾炜;朱洪玉;张仁福;宫汉东;王军;王辉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骨转移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1995~2000年我院对9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行153Sm-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和放疗综合治疗,并与同期77例骨转移单纯放疗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三维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局部控制率和毒副作用.方法 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先行大野照射40 Gy,1.8~2.0 Gy/次,5次/周,后缩野加量DT 21~27 Gy,3~4 Gy/次,3次/周,照射累积剂量DT 61~67 Gy.结果 CR 23例(40.4%),PR 29例(50.9%).毒副作用以放射性食管炎为显著,但均可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患者局控率,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宋修宁;张秀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栓塞术后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肝癌患者58例(肝癌组)和因其他疾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非肝癌组)手术前、后血气变化进行检测,分别比较二者手术前后PO2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手术前、后PO2变化,术后PO2下降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碘油用量、过敏体质的关系.结果肝癌组患者TACE术后PO2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非肝癌组介入手术前、后P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10);肝癌组较非肝癌组介入术后更易发生低氧血症(P<0.001);肝功能Child B级较A级更易发生低氧血症(P<0.001);碘油用量和低氧血症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与术后是否发生碘油肺栓塞有关,也与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有关.本组中未出现与过敏体质有关的低氧血症.结论肝癌行TACE术可引发低氧血症,低氧血症与肝功能Child分级相关.

    作者:赵丽君;王峰;刘永晟;纪东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p53蛋白表达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肝癌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p53蛋白表达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肝细胞癌(HCC)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并用抗CD34抗体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l density,MVD).分析p53蛋白和MVD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阳性表达为癌细胞核棕黄色着色,CD34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HCC的p53表达及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病理分级、门静脉癌栓形成、包膜是否完整显著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或MVD≥148的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比p53蛋白表达阴性或MVD<148者短(P<0.05).结论 p53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p53蛋白及MVD可作为肝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李志伟;鲁广恩;胡安国;扬五计;戴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玻璃酸酶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硝酸甘油、玻璃酸酶、2%山莨菪碱、25%硫酸镁预防诺维苯(长春瑞滨,NVB)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NVB 0.7 mg/kg静脉推注,在静脉推注NVB前5 min分别采用上述四种药物溶液涂抹兔耳缘静脉的局部皮肤,静脉推注后于0,0.5,1,2,3 h沿静脉走向涂抹.以穿刺点及距穿刺点2 cm为中心,各切下面积为1 cm2的耳廓组织,福尔马林固定24 h做病理检查.23例患者应用NVB前后采用玻璃酸酶溶液涂抹,方法同动物实验,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应用不同药物涂抹后NVB对兔耳缘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损害以玻璃酸酶组轻.临床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9%,疼痛程度评分3.92±1.25,疼痛持续时间2.42±0.58 d;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9.4%,疼痛评分6.26±1.96,疼痛持续时间8.25±2.41 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玻璃酸酶溶涂抹局部血管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田同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在腹腔热化疗治疗癌性腹水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腹腔热化疗治疗癌性腹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6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化疗组和腹腔化疗组,每组38例,化疗方案为FP方案.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和NK细胞(CD16+56+)值.结果腹腔热化疗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01),而腹腔化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热化疗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腹腔化疗和热疗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作者:倪晓谦;金建华;王芳;陆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肿瘤标志物CA125和CEA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CA125和CEA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NSCLC患者112例,男64例,女48例.其中腺癌56例,鳞癌32例,大细胞或其他类型24例.以CA125>35 U/ml,CEA>15 ng/ml为阳性结果.结果 CA125和CEA水平随着病情程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化疗后CA125和CEA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 CA125和CEA是疾病程度的预测指标,CEA、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治中有互相补充作用.

    作者:苏琴;刘青;杨清明;彭朝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为了解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改进护理工作,2002年6月我们随机对100例住院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盐酸丁丙诺啡片治疗晚期癌痛近期疗效观察

    据有关文献统计,晚期癌瘤患者中70%伴有疼痛[1].癌症疼痛患者中50%为中度疼痛,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治疗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将盐酸丁丙诺啡片用于治疗晚期癌症患者,观察其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培娣;李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影响肿瘤患者总体幸福感的因素研究

    目的评估影响肿瘤患者总体幸福感的因素.方法应用综合生活质量问卷分别对肿瘤患者(入院治疗达一定时间的患者70例)和正常对照者(7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患者的总体幸福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率均低于对照组,自我评价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肿瘤患者的负性事件和自我评价与总体幸福感显著相关,而影响正常人群的是社会支持利用度.结论肿瘤患者的总体幸福感受负性事件与自我评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社会干预.

    作者:莫志兵;姜旭晖;许潇;尹宁;高琳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芬太尼经皮下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除用于术后镇痛外,还多用于晚期癌症顽固性疼痛的治疗.我院采用芬太尼经皮下患者自控镇痛治疗晚期癌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贵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蛋膜衣贴敷治疗胶布造成的皮肤损伤

    我科自1988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施行食管、贲门、纵隔、肺和胸壁等各种手术8241例.

    作者:张一红;郭风云;原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的相关副作用及其评价

    三苯氧胺是一种抗雌激素非甾体激素,于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合成,当时把它作为避孕药物在临床使用,但同时也发现其可以恢复不排卵妇女的排卵功能.

    作者:张培宇;张代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癌药物敏感性研究进展

    化学疗法在肿瘤治疗中主要用于:①恶性淋巴瘤,小儿急性白血病、精原细胞瘤等少数恶性肿瘤的首选疗法;②治疗多种进展期肿瘤的姑息疗法;③根治原发灶治疗前后(手术、放疗)潜在、微小转移灶的免疫疗法.

    作者:蔡莉;隋广杰;王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乳房脂肪细胞的培养及其在乳房再建组织工程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开发修复、改善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科学.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正常组织,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上,形成复合物,再将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植入机体组织/器官病损部位,细胞在生物材料逐渐被机体降解吸收的过程中,形成新的具有形态和功能的相应组织、器官,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作者:夏蓉;杨虎川;鄂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近30年来,虽然某些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疗效有明显改善,但多数肿瘤疗效仍不理想.这与肿瘤存在个体差异性,即同一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相同的肿瘤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以及多重抗药性(原发、继发性)等因素有关.如何在化疗开始前筛选出针对个体的抗癌药,预测个体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以提高疗效,早已成为临床化疗界瞩目的主要问题.

    作者:傅军;张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硬化剂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六例体会

    我科1999年10月~2003年3月采用急诊硬化剂治疗(EVS)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6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扬;杨丽莎;李钰;陈洪;何庆玲;陈忠华;刘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紫杉醇加顺铂治疗前列腺癌一例

    前列腺癌为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早期以手术为首选,术后以内分泌等治疗为主,化疗疗效尚不肯定.尤其在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中,尚未有较好的化疗方案可供选择.

    作者:郭涛;吕建敏;郭作文;许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颈癌ⅡB期术前放疗一例

    患者女,56岁.4年前闭经,近半年阴道分泌物增多,如洗肉水样,有异味.1周前在外院诊断为子宫颈癌,转本院准备手术治疗.经妇科检查:阴道壁充血,后穹隆萎缩,宫颈呈菜花样突起肥大,触及出血,并有黄色分泌物,宫体后位,大小正常,活动一般,无明显压痛,双侧附件区未发现异常.

    作者:阎光勤;曹茂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左心室黏液瘤二例

    心脏黏液瘤是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多发生于左心房,其次是右心房,发生于左心室者罕见.由于左心室黏液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殊性,现将我院治疗的两例左心室黏液瘤报告如下.

    作者:付庆林;王海永;法宪恩;庄世才;陈忠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模拟定位机下行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分析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10年来,世界各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早期明确的诊断对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自1997~2002年我们在模拟定位机下对位于肺周围肿物结节性病变行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忠伟;李金山;孙贵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