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639
  • 国内刊号:11-4529/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200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期刊优秀编辑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5期文献
  • 浙江省结核病二类不同控制模式对社会疾病经济负担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病控制项目县与非项目县二类不同干预措施对社会产生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评价结核病控制措施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测算方法评价结核病人的疾病负担.结果项目县初治例均DALY损失值为0.08,复治为0.25,非项目县初治为0.11,复治为O.48.结核病例均社会疾病经济总负担,项目县为3 131元;非项目县为12 395元,非项目县是项目县的3.96倍.项目县初、复治结核病的DALY损失值和社会例均直接、间接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均明显低于非项目县.结论本研究揭示了1名结核病人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值得重视.

    作者:何铁牛;徐旭卿;李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杭州市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值与糖尿病患病率关系调查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居民肥胖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与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市区2个社区,郊县2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4 68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结果杭州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BMI≥24)发生率达34.39%,其中腹型肥胖占53.95%;糖尿病(DM)与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59%和7.07%;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02和2.82,95%CI分别为1.50~2.72和1.87~4.28;腹型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分别达8.02%和10.29%,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OR值为2.83,95%CI为2.15~3.73.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对肥胖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作者:徐卫民;施世锋;田建三;吴黎明;蒋惠人;叶俊杰;金行一;朱晓霞;沈毅;方顺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遗传因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研究设计,采用Greenwood-Yule法和Haldane-Smith法,对172例PTC先证者及18例患PTC的亲属进行出生顺序分析.比较先证者一、二级亲属和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并进行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分析PTC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结果Greenwood-Yule法的分析结果显示,PTC出生顺序的实际分布与期望分布相近,各出生顺序的实际数与期望数的比值在1范围波动,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Haldane-Smith法计算得C=|∑6A实际值-∑6A理伦值|/√∑V6A=0.567,P>0.05,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亦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PTC患者的一、二级亲属和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08%、0.42%和0.09%,其中,一、二级亲属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44),二级亲属与人群患病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46),PTC患病率存在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一般人群的规律.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结果表明,PTC在家系中的分布符合零截尾负二项分布(x2=0.13,P>0.05),PTC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性.结论遗传因素可能是PTC的主要危险因素,PTC可能是一种多因子遗传病.

    作者:朱虔兮;边建超;沈强;汤洪伟;张宏伟;吴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宫颈糜烂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糜烂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搜集资料,采用多分类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糜烂Ⅰ度、Ⅱ度和Ⅲ度的患病率分别为33.69%、19.74%和7.58%,其影响因素为年龄、初潮年龄、是否怀过孕、经期下水田、洗澡频率5个因素.结论为了有效预防宫颈糜烂,应尽量避免早婚、多孕和人工流产,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作者:杨铮;万崇华;张云飞;袁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谷氨酰胺对电离辐射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电离辐射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Gln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48只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和照射组喂质量分数为15%酪蛋白饲料,照射+Gln组在15%酩蛋白饲料的基础上添加4%Gln,照射组和照射+Gln组用137Cs作为放射源,以4 Gy的照射剂量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后1周和2周分批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肝脏和肠黏膜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照射后血清、肝脏和肠黏膜中的丙二醛(MDA)质量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质量浓度下降,补充Gln后MDA降低,SOD活性和GSH质量浓度升高.结论补充Gln可增强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刘颖;金宏;许志勤;王先远;南文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磁脉冲对犬晶状体上皮细胞P21WAF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对犬晶状体上皮细胞P21WA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104V/m场强的EMP辐射家犬1~10次,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P21WAF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MP辐射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分裂,抑制作用随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加强.辐射10次组P21WAF1表达明显升高(P<0.05),导致上皮细胞增殖延缓.P1WAF1蛋白与mRNA表达同步且一致.结论高场强大剂量的EMP辐射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增殖.

    作者:姜涛;王德文;张建;高亚兵;崔雪梅;彭瑞云;谷庆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河南省2001~2003年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Excel 2000对全省2001~2003年肺结核疫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2003年全省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33.38/10万,41.41/10万和47.72/10万.地区分布豫南豫西地区高于豫北豫东地区;时间分布有很弱的季节性;年龄分布青年组和壮年组高于儿童组和老年组;性别分布男性明显大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应加强河南省农村地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作者:张更荣;赵东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复聪对脑缺血小鼠脑内SOD和GSH-Px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脑复聪颗粒对脑缺血小鼠记忆能力及大脑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颈总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术造成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小鼠记忆能力以Morris圆形水迷宫的潜伏期作为指标.结果小鼠脑缺血后7 d潜伏期[(82.3±32.0)s]比假手术组[(35.3±37.9)s]延长(P<0.01);脑复聪组[(30.6±31.3)s]恢复正常(P<0.01).脑缺血小鼠大脑皮层SOD和GSH-Px活性(68.59±2.55,10.88±1.01)比假手术组(79.68±5.69,13.09±2.53)降低,脑复聪及当归芍药散治疗组提高到正常水平(77.56±4.88,13.35 ± 3.38;75.77±6.88,13.32±2.69)(P<0.05~0.01).结论脑复聪颗粒对脑缺血所致的智能障碍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和GSH-Px活性、对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张孟仁;郭赛珊;徐惠媛;左萍萍;杨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气象因素与霍乱发病关系的生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霍乱发病的关系.方法将绍兴地区1991~2001年霍乱各年6~11月份月平均发病率数据进行正态化处理后,再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霍乱发病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5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霍乱的发病与气温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霍乱发病与高气温、低气压有关.

    作者:谈荣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烟台市部分HIV-1流行毒株的基因特征和亚型分析

    目的了解烟台市HIV-1流行毒株的流行情况和基因亚型特征.方法采集了7份HIV-1感染者的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经nested-PCR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和分析了C2-V3区及其邻区270个核苷酸序列.结果7份HIV-1感染者的PBMC样品中扩增到HIV1env基因片段,经序列分析发现7份样品中有A、B′和E亚型.5名有偿献血人员均为B′(泰国B)亚型,2名回国劳务人员分别为A、E亚型.结论烟台市目前存在HIV-1A、B′和E三种亚型毒株,感染情况复杂,因此应加强对献血者及回国劳务人员等高危人群的检测和控制,以防HIV-1各亚型毒株在烟台市的蔓延.

    作者:孙颖;王玉才;宫连凤;韩文清;田云龙;邵一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非典时期利用报纸开展普法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非典时期如何依靠法律、依靠科学是战胜非典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爱国卫生运动、媒体等普及法律、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职能.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卫生知识,是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同抗击非典的有力基础之一.海盐县在开展普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同时,爱卫、卫生行政、疾控和媒体联合举行了以有奖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了实践经验也引发了相关思考.

    作者:祝亮;徐佩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宜昌市城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为了解宜昌市城区等级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反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水平,探索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措施,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本研究对宜昌市城区2002年集体儿童健康体检中主要项目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民;陈继蓉;李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北京市大兴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2003年3月开始在北京市流行,大兴区4月19日开始有疑似病例报告至5月23日止共报告非典病例35例.为了解大兴区非典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该区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旺;吕建华;王艳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赣州市1983~2002年食物中毒特征分析

    为分析赣州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掌握食物中毒的基本特征,找出关键控制环节,提出有效防制措施.现将赣州市1983~2002年20年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郑文湖;叶慧;鲍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南部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检测研究分析

    世界各国、由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食品种类、加工方法、贮存及厂房条件和个人卫生等有所不同,因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类型也有较大的差异.我国浙南沿海地区水产品丰富,加之居民有生食海鲜的习惯,导致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霍乱弧菌等弧菌属细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机会较多.如何以快的速度、准确无误地对食物中毒作出病原学检测,是卫生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温州市疾控中心就1987~2002年对浙南沿海地区发生的3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作了致病菌检测(包括结合各类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与病人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现将检测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北京市3家证券交易场所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交易场所成为人群聚集的一类公共场所,大量人群在交易厅内长期滞留,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大众的健康.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证券交易场所的卫生状况,为制定其卫生标准及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汪静;任振营;王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山西省太谷县农村老年人基本医疗状况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绝对数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研究和关注老年人基本医疗状况是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内容.截至1999年10月1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比预计提早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解山西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及基本医疗状况,2002年7月我们对山西省太谷县阳邑乡6个村的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

    作者:武忠诚;郑渊;张勇晶;武洁姝;田志强;柳丽华;陈显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江省1995~2001年伤害死亡原因及减寿分析

    伤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的低年龄化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严重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1].笔者采用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对浙江省1995~2001年伤害死亡资料分四类地区[2]进行分析,了解浙江省各类地区主要伤害死亡原因及伤害死亡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制定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龚巍巍;俞敏;韩晓军;胡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沂蒙山区高血压人群经健康教育控制血压效果的研究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我国脑血管疾病在农村居首位,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为研究沂蒙山区高血压人群通过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健康的行为习惯等方法的干预效果,于2002年对沂蒙山区农民进行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士礼;冯玉军;吴士连;潘宝霞;王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江省金华地区4324例死亡病例分析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普及,医学科学发展,人类死亡流行特征及主要死因会发生一些变化.现将金华地区4 324例死亡病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徐康康;徐忠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浙江省沿海地区人群碘营养现况调查研究

    经过采取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碘缺乏病干预措施后,浙江省人群碘营养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性目标评估标准[1].为及时掌握实行全民食盐加碘后的沿海地区碘缺乏病病情及碘营养状况,选择在沿海地区开展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水;朱文明;黄学敏;陈颖;屠兴国;姚顺荣;朱崇法;韩仕哲;王华;王焕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连云港市1995~2002年肺结核病登记与转归分析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辖四县三区,总人口465万,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1995年开始在东海县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1997~2001年期间又相继启动赣榆、灌南和灌云三县,使连云港市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100%.几年来,在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开展以新发涂阳病人为重点的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8年来肺结核病人登记与治疗转归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魏光明;丁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州市碘缺乏病防治及阶段目标评估总结

    1996年开始在温州全市范围内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并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1999年底该市组织各县进行自我评估工作,2000年5月浙江省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小组对温州市进行目标评估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永强;张孝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山东省利津县部分在校学生PPD监测分析

    为积极发现结核病患者,了解结核病在利津县校内的传染情况,我们于2003年5月至6月对利津县9所学校8 398名学生进行结核病PPD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刘立奎;徐学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2株福氏X变种志贺菌的实验分析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和菌群分布较复杂.每年的6~9月是菌痢流行的高发季节,调查分析志贺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模型的变化,对菌痢防治有重要意义.我们于2001年6月对301份腹泻粪便进行志贺菌的感染谱调查时,检出12株福氏X变种志贺菌,对其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郭慧;杨晋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庆市1999~2003年性病疫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庆市近几年的性病发病及疫情报告情况,我们对1999~2003年全市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崔洪文;唐建华;王大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家庭病床模式的管理

    医疗体制的改革,促使医疗保健走出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其先进的设备、成熟的技术、微小的创伤以及术后治疗与护理较易掌握等优势,适合开设家庭病床治疗模式.我科自1998~2002年,对900余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家庭病床式治疗与护理,既收到了住院治疗的效果,又减少了病人门诊治疗的奔波和住院的不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金;张翠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蒲城县1951~2000年传染病病谱变化及发病强度分析

    为了研究蒲城县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强度、病种结构,我们对该县1951~2000年共50年的急性传染病病谱及发病趋势进行动态分析,试图为该县现阶段传染病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作者:屈春定;张崇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嘉兴市1998~2002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状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嘉兴市所属7个县(市、区),本地和外来流动人员,自1998年至2002年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荣;林云;姜兆宏;沈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甲型流感爆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2003年12月28日至2004年1月6日,慈溪市一所中学有50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慈溪市疾控中心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证实这是一起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爆发.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超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强留置导尿护理管理降低医院尿路感染发病率

    临床上各类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由于救治的需要,留置导尿的操作增多,由此而引发的医院内尿路感染相应增多,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笔者就医院内尿路感染相关的因素,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感染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春华;陈雪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1662份乙肝表面抗原的测定

    肝炎病毒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沙漠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现状的研究尚需充实.为了解沙漠地区这一特殊群体乙肝病毒感染的现状,作者趁援疆期间在搭克拉玛于沙漠地区南缘新疆墨玉县进行了HBsAg携带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忠星;库热西江·托乎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物中丙烯酰胺对人体毒性研究

    据瑞典报道,在一些常见的煎、烤烹制的食物中检测到较高剂量的丙烯酰胺[1],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尽管丙烯酰胺作为一种化学品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其毒理学特征明确,但其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形成却是一项新的发现.为此,许多国家科研机构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荣;赵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即指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障碍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的异常.其临床后果极为严重,通常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残疾,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10万名CHD患儿出生[1].同时有研究表明,71%CHD患儿可存活到生育年龄以后[2].可见CHD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及人口生存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刘世炜;陈景武;闫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逆转录病毒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目前已知大量的逆转录病毒能够感染许多物种,其中包括人类.逆转录病毒生命周期起始于将可逆转录的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的DNA上,成为原病毒.原病毒可激活也可灭活宿主细胞的基因.逆转录病毒极高的突变和重组率极易导致其宿主范围和毒性改变,因而可感染人体细胞并做为部分宿主基因长期整合在人体细胞上,可导致肿瘤、免疫缺陷、白血病和淋巴瘤.

    作者:洪小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真菌毒素与人畜健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目前真菌毒素对人畜的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医学家、农业和兽医科研人员的重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对真菌毒素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群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32例痢特灵引起多发性神经病

    因口服痢特灵而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目前较为常见,在治疗上常规治疗方法是停用该药,早期给予维生素B族及能量合剂治疗,但疗效不尽人意.我们试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配合常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凤;孙泽群;熊焰;彭先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观察

    高血清总胆固醇(TC),尤其是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业已明确.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均证明,降低血清TC,尤其是LDL-C,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又有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预示着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反之,HDL每升高0.026 mmol/L(1 mg/dl),预示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将下降2%~3%,两者均不依赖于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其他危险因子的变化[1].辛伐他汀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明确显示可降低血清TC、LDL-C的浓度,从而使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显著下降,而对HDL-C的升高作用,尚有一定的争议[2,3],且国内相关临床资料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对169例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治疗6周后血脂水平的测定,观察辛伐他汀对不同基线水平HDL-C的作用.

    作者:孙益兰;金争鸣;王利宏;胡申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技术对亚健康人群的评估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进步,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渴望的.但现在有约70%的人属于亚健康状态.我们从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应用清华同方研制的多功能超高倍显微分析仪为2 137例普通人进行健康查体,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云娥;任世旺;谭燕;雷建平;黄文源;刘志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纹刺加硝酸银液、碘酊、地塞米松液外用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自1999年至2002年筛选局限型白癜风患者268例,通过纹刺加硝酸银液、碘酊、地塞米松液外用治疗白癜风与外用光化学疗法的比较,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学英;张铭玉;李进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浓缩红细胞去除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以下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系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1],血液学主要特征为红细胞和全血容量绝对增加,血黏滞度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加.我们应用CS-3000 PLUS型血细胞分离机对真红患者进行浓缩红细胞去除,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善会;肖东杰;汪运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绍兴市居民糖尿病危险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观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在各地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在进行大规模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DM病危险因子与2型DM发生的关系,从中发现与2型DM发生为密切的危险因子,为进一步开展社区DM的防治、降低患病率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章一丰;王吉玲;陈奇峰;陈恩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尘肺患者吸烟的干预措施

    国内外对接尘者吸烟的危害相关研究屡见报道,早在20世纪70年代,Cohen等就发现烟草烟雾中的氢氰酸能伤害支气管上皮及其纤毛,导致其消除粉尘功能下降(Cohen D,1979).近期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吸烟可协同粉尘致接尘工人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张维森,2002).可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尘肺住院男性病人中吸烟率远远高于常人.因此,对尘肺患者吸烟的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宣传和心理疏导为主的综合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耘;刘琴;陈双静;蔡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海军某医院建筑工地预防非典的做法与体会

    海军某医院拟建设一面积约1000 m2的病房.此工程由海军某建筑工程单位负责施工,工期8 d,施工队24h二班作业.在非典流行期间,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海军卫生防疫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预防非典与卫生防疫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丛黎明;杨建军;姜东升;郝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量认证/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检测项目的选择与确立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重任.检验、检测工作是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我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优势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实验环境设备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运作机制的完善.为尽快与国际接轨,不断增强检验能力,拓展业务领域,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才能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强势发展的位置.

    作者:董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临床报告

    2003年6月,云南省弥勒县某村发生一起进食病羊肉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实验室确证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俊;李宝芬;白鹏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隐翅虫皮炎爆发病例报告

    2003年7月中旬,江西省东乡县一所中学发生一起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飞宇;黄道才;洪小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多器官损害的表现.近年来以血液系统表现就诊者似有增多,尤其是起病初期就出现皮肤紫癜、血小板减少,甚至有出血现象.若同时无SLE其他典型表现,很容易误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现将1998年1月~2003年8月以来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曾确诊为ITP的SLE 12例患者作如下分析.

    作者:张霞;刘雨银;熊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是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是全球范围内大的公共卫生,而老年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占老年人死亡第三位,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1/3患高血压病,70岁以上有半数患高血压,心血管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血压升高而增高,而心血管并发症随着血压增高而增高,高血压又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是迫切需要的.

    作者:胡丽华;陈文广;周公民;姜龙;杨宇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SARS流行期间对一起学生群体性发热事件的调查处理

    2003年5月21日下午4时,济宁市中区卫生防疫站接到高新区某中学报告,该校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学生13人,请求处理.接报后,市、区站两级流行病学调查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刘艳军;梁玉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84消毒液诱发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3例

    承德县医院自2003年4月20日~5月28日,为防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每日在病区内用1000 mg/L的84消毒液进行地面及物品表面的消毒.两周后在体检过程中同时发现3名医生患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国政;李久民;王树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改性沸石饮水降氟性能及其再生能力实验研究

    面对高氟水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对高氟地区生活饮用水采取有效的改水降氟措施.目前采用的物理、化学降氟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吸附和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其中以吸附和离子交换法应用广.

    作者:王京京;李亚栋;应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